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南京钟山风景区历史景观资源时空分布与演变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白雪锋 许浩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9-144,共6页
了解近代南京山水风景资源的时空分布与演变,有助于探究风景名胜的发展规律,为当代城市风景系统的营建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运用ArcGIS平台,以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对近代历史景观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了解近代南京山水风景资源的时空分布与演变,有助于探究风景名胜的发展规律,为当代城市风景系统的营建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运用ArcGIS平台,以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对近代历史景观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历史景观资源数量呈现2次波动,民国时期的景观资源类型趋于多样化,纪念建筑数量最多;2)历史景观资源集聚于钟山头陀岭、独龙阜、小茅峰,鸡笼山南坡,玄武湖梁洲等地;3)历史景观资源的分布重心由西北向东南长距离偏移,1840—1912年的移动趋势较弱,1912年之后的分布趋势逐渐增强;4)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因素直接作用于历史景观资源的选址,交通条件、统治阶级的干预及战争动乱等人文因素推动着时空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园林文献史料构建山水名胜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为历史景观资源空间分析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景观资源 时空分布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钟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下的南京近代园林类型与分布演变 被引量:4
2
作者 白雪锋 许浩 江文琪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138,共6页
近代南京是中国最早开启近代化建设和提出绿地系统的城市之一,园林类型主体由私家园林向公共绿地扩展,绿地的功能与权属发生变化。基于Arc GIS平台,结合空间句法和分形理论,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下南京近代园林的类型和分布演变。研究表明:1... 近代南京是中国最早开启近代化建设和提出绿地系统的城市之一,园林类型主体由私家园林向公共绿地扩展,绿地的功能与权属发生变化。基于Arc GIS平台,结合空间句法和分形理论,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下南京近代园林的类型和分布演变。研究表明:1)近代园林数量呈倒“V”形生长,清末主要为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民国以别墅园林、城市公园、公建附属园林为主;2)清末集中于城南,民国向城北扩展;城东园林较少,近代园林南北方向扩展能力远大于东西方向;3)近代园林主要分布于城北住宅和文教区及路网整合度较高、公共交通发达且地价小于30元/方丈的区域。总结了近代园林类型、分布与城市近代化转型背景、社会生活的变迁及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影响关系,为划定近代园林保护范围、塑造“民国文化看南京”的城市品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京近代园林 类型与分布 城市化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网中心性的近代南京城市寺庙选址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白雪锋 许浩 周燚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76,共6页
寺庙是重要的公共空间,探究选址特征可挖掘其在城市中的地位与功能变化,是社会变迁与城市发展的缩影。基于ArcGIS和GeoDa平台,研究近代南京城市寺庙选址与路网中心性的耦合特征,探讨城寺关系,结果如下。1)寺庙选址。清末,寺庙多集中于... 寺庙是重要的公共空间,探究选址特征可挖掘其在城市中的地位与功能变化,是社会变迁与城市发展的缩影。基于ArcGIS和GeoDa平台,研究近代南京城市寺庙选址与路网中心性的耦合特征,探讨城寺关系,结果如下。1)寺庙选址。清末,寺庙多集中于城南和城西,寺庵、祠庙均由城南向城北扩散;民国,寺庵在城北呈多点集聚,祠庙则向中华门外扩展。2)城寺互动。近代城市寺庙与路网之间的相关性逐渐降低,在城市中的区位逐渐边缘化。清末,寺庙毗邻城市中心,与商业空间互融,城寺互动紧密;民国,寺庵与路网相关性远大于祠庙,在城市中占据更加优良的区位,祠庙因政权的转型、城市建设的影响而走向衰落。系统构建了近代南京城市寺庙GIS数据库,可为城市史、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提供量化方法参考,对南京近代寺庙遗产活化及当代寺观园林的选址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近代城市寺庙 选址特征 城寺互动 历史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