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旅居体验的乡村田园景观设计评价与策略研究——以南京市江宁佘村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汤箬梅 郭梓浠 彭湘斌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71,共6页
乡村以丰富且独特的景观资源成为旅居热门目的地,研究基于景观感知理论,从旅居视角和“人-地-景”关系出发,通过对南京市江宁佘村旅居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的定量计算,探讨旅居现象下乡村景观感知如何影响旅居体验,以及如何进一步... 乡村以丰富且独特的景观资源成为旅居热门目的地,研究基于景观感知理论,从旅居视角和“人-地-景”关系出发,通过对南京市江宁佘村旅居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的定量计算,探讨旅居现象下乡村景观感知如何影响旅居体验,以及如何进一步影响乡村吸引力。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乡村田园景观设计提升策略,通过生活景观营造、自然景观优势保护以及环境友好型景观构建,提升乡村旅居体验,进而提高乡村吸引力,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感知 感知价值 旅居满意度 乡村吸引力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多维游憩情绪评价框架研究——以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公园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闫文萱 范晨璟 +1 位作者 申世广 邱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利用大量带有情绪标签的社交媒体数据,了解和把握居民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游憩情绪感知体验,为城市公园的改造提升提供策略依据。文章基于城市公园使用者发布的新浪微博数据,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和BERT模型的支持下对微博文本进行... 利用大量带有情绪标签的社交媒体数据,了解和把握居民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游憩情绪感知体验,为城市公园的改造提升提供策略依据。文章基于城市公园使用者发布的新浪微博数据,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和BERT模型的支持下对微博文本进行分类、分析,运用IPA分析法构建了游憩区位、环境、设施和感知4个维度的情绪评价框架模型,并以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区的9个城市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居民在城市公园的游憩体验整体上积极正向,游客对于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的总体建设较为满意,其中白鹭洲公园表现最好。(2)从IPA分析来看,重要性高—满意度低象限内的,急需改善的因素分别是玄武湖公园和鼓楼公园的游憩区位,莫愁湖公园和古林公园的游憩环境,绣球公园、鼓楼公园和小桃园的游憩感知。使用文章的评价框架,能有效捕捉游憩人群在城市公园中的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这对城市公园的更新与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数据 游憩情绪 地方感知 BERT模型 IP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C文本数据的南京中山陵核心景区旅游感知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孔卓琳 申世广 《园林》 2023年第11期81-88,共8页
满意度的高低是游客对景区形象感知的主要体现方式,借助非介入式的网络文本能动态真实地反映使用者的旅游感受,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以南京中山陵景区为例,首先借助八爪鱼采集器抓取了中山陵景区游憩者产生的网络UGC文本数据,然后基于... 满意度的高低是游客对景区形象感知的主要体现方式,借助非介入式的网络文本能动态真实地反映使用者的旅游感受,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以南京中山陵景区为例,首先借助八爪鱼采集器抓取了中山陵景区游憩者产生的网络UGC文本数据,然后基于高频词和网络语义来划定影响因子范围,再利用扎根理论进行景观感知要素编码,构建景区满意度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景区各因子满意度得分情况。结果表明:中山陵景区感知满意度总体为“满意”级别,但游憩者对于景区各要素的感知满意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人文景源”得分最高,但“交通可达性”和“服务设施”得分较低,需优先对其进行改进。研究旨在从游憩者的角度探讨中山陵景区的满意情况,以此作为改善其现有环境、完善服务设施、营造纪念氛围的依据,为景区后续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陵核心景区 UGC文本数据 扎根理论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三角梅光合特性与营养元素的影响
4
作者 张迪 薛源 +2 位作者 圣倩倩 曹福亮 祝遵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1,107,共15页
【目的】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威胁植物生长。探究不同盐胁迫对不同三角梅品种的光合特性和营养元素的影响,揭示不同三角梅品种对NaCl胁迫耐受差异和适应机制。【方法】选取水红、绿叶黄花、小叶紫、大叶紫以及塔紫5... 【目的】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威胁植物生长。探究不同盐胁迫对不同三角梅品种的光合特性和营养元素的影响,揭示不同三角梅品种对NaCl胁迫耐受差异和适应机制。【方法】选取水红、绿叶黄花、小叶紫、大叶紫以及塔紫5种三角梅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盐法进行试验,设置0.0%(CK组)、0.2%、0.4%、0.6%4个处理浓度,对其1年生植株的光合特性和营养元素进行系统测定,并对其耐盐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NaCl浓度增加,水红和绿叶黄花的叶绿素总量先增后降,小叶紫和大叶紫逐渐下降,叶绿素a/b值变化复杂,总体上塔紫和绿叶黄花的比值大于其他品种;所有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均下降,胞间CO_(2)浓度(Ci)上升,表明光合作用下降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导致;随着Na Cl胁迫持续,所有品种对N^(a+)的吸收增加,K^(+)在叶片中保持较高水平,Ca^(2+)和Mg^(2+)变化不大,K^(+)/Na^(+)、Ca^(2+)/Na^(+)和Mg^(2+)/Na^(+)比值随盐浓度增加而下降;各品种对K^(+)、Ca^(2+)、Mg^(2+)的运输能力差异不显著,但水红和绿叶黄花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较强,塔紫表现不明显。【结论】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性为大叶紫>小叶紫>塔紫>水红>绿叶黄花,建议大叶紫、小叶紫和塔紫3个品种在盐碱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植物营养元素 光合特性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园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祝遵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共15页
智慧园林是基于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通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现代生态园林,利用大数据库而构建的综合管理体系,在提升城市生态功能、降低城市碳排放、发展绿色生态文明城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智慧园林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是顺应时... 智慧园林是基于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通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现代生态园林,利用大数据库而构建的综合管理体系,在提升城市生态功能、降低城市碳排放、发展绿色生态文明城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智慧园林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推动着园林绿化事业更加健康、高效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发展意义。为总结“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智慧园林建设的综合现状,提出园林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在方向,以促进强化各组成要素间的联系,加快园林行业发展模式从传统粗放型向智能经济型转变进程,全方位提升园林行业发展水平。笔者通过构建智慧园林的发展模型,从园林苗圃、园林规划、园林实施、园林养护管理、园林化科普、“双碳”管理、园林教育七大方面,按照源头生产养护、中期实施利用、终端文化教育和未来“双碳”管理几部分,分析近十年来国内外智慧园林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实践履行,利用现有发展态势和政策匹配揭示智慧园林各流程之间的联系,预估未来融合形势及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园林学科建设水平的综合提升有所脾益,并为我国智慧园林建设随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园林 园林苗圃 规划实施 养护管理 科普教育 双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城市高架桥桥阴光环境实测模拟分析与绿化建议
6
作者 沈敬林 马德兴 +7 位作者 郝立莉 张龙 邓龙华 喻凯 圣倩倩 刘浩 邹蒙 祝遵凌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7期46-51,共6页
通过对华东地区南京、无锡、上海、杭州等城市的8座城市高架桥进行实地绿化调研与光照实测,并结合Ecotect Analysis软件进行日照模拟验证。发现桥阴空间的光照分布呈现中间光照较低、两侧光照较高的变化趋势;南北走向桥体整体光照强度... 通过对华东地区南京、无锡、上海、杭州等城市的8座城市高架桥进行实地绿化调研与光照实测,并结合Ecotect Analysis软件进行日照模拟验证。发现桥阴空间的光照分布呈现中间光照较低、两侧光照较高的变化趋势;南北走向桥体整体光照强度优于东西走向桥体;桥体高宽比越大,桥阴空间采光越好。结合Ecotect Analysis软件对光照模拟的普遍规律,将光照强度与植物的光照适应性进行匹配,为桥阴绿化配置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对于提升桥阴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空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Ecotect Analysis 光环境 桥阴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区树种碳汇效益测算及环境优化提升--以南京市丁家庄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祝月茹 李青青 祝遵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139,共11页
【目的】随着新时代的迅速发展,保障性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公平性对新型城镇化趋势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树种碳汇效益角度分析社会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质量,基于碳汇效益估算提出居住区植物景观更新策略建议,实现低碳化住区的改造,为今后居住... 【目的】随着新时代的迅速发展,保障性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公平性对新型城镇化趋势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树种碳汇效益角度分析社会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质量,基于碳汇效益估算提出居住区植物景观更新策略建议,实现低碳化住区的改造,为今后居住区绿色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南京丁家庄保障性居住区为例,从该区域植物碳汇的角度对燕舞园、燕歌园2个小区进行计量比较分析,采用国家树木效益计算器(NTBC)模型,估算对比居住区内的植物种类以及主要公共区域的碳汇效益,并分析产生差异性的原因。【结果】在植物种类上,丁家庄保障性居住区燕歌园的乔灌木更为丰富,综合每年和未来20年的单棵树木碳汇效益,乔木中香樟、栾树、无患子的碳汇能力较好,灌木中海桐的综合碳汇能力较好。以小区内公共区域的植物组团搭配进行比较,燕歌园每年CO_(2)的吸收量超过燕舞园736.47 kg,未来20年CO_(2)的总吸收量超过燕舞园18 645.38 kg。【结论】综合已发布的低碳社区评价指南,依据评价指标对调研小区进行分析,提出从植物角度增加居住区的碳汇效益,提升低碳建设的规划功能。从树种选择、植物配置、场地活力3个方面提出保障性居住区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优化保障性住房的居住环境,对整个城市而言,经过合理规划设计的城市绿地也可以具有很高的碳汇效益,对绿色发展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效益 国家树木效益计算器 保障房优化策略 定量评估 景观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的法桐行道树粗根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文静 圣倩倩 +1 位作者 张慧会 祝遵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2,39,共8页
为了揭示法桐行道树地下根系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南京市的行道树养护管理提供参考。通过无损探测技术对南京市热河路随机70株法桐进行根系探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比较不同水平距离及深度根系密度的差异和地... 为了揭示法桐行道树地下根系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南京市的行道树养护管理提供参考。通过无损探测技术对南京市热河路随机70株法桐进行根系探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比较不同水平距离及深度根系密度的差异和地上指标与根系分布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法桐行道树的粗根密度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树干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垂直方向上,粗根数量在0~40 cm深度范围内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多。(2)热河路法桐行道树的树干空腐情况表现中等,空腐情况为Ⅱ级的树木样本占19%,Ⅲ级和Ⅳ级均占30%,Ⅴ级则占21%。(3)水平方向上,根系分布密度与树高、胸径、冠幅等3个指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随着水平距离增加,相关性逐渐减小。其中,相关性尤为显著的是胸径大小,且粗根分布密度随胸径增大而增加。垂直方向上,根系数量仅与胸径大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在20~40 cm范围内呈现最强的相关性。(4)树干内部空腐(树干健康程度)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粗根分布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法桐行道树根系分布与树木生长存在紧密联系,根系生长与树木胸径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树木内部空腐与根系分布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树干边材腐朽可能会导致根系生长不良;园林养护部门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管护措施,从老树复壮、土壤水分控制、铺砖材料更新等多方面展开养护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桐 二球悬铃木 探地雷达 无损探测 根系分布 粗根密度 树干心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化生态功能评价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圣倩倩 周成宇 祝遵凌 《江苏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51-57,共7页
对城市绿化生态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为城市绿化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对人们正确认识和建设绿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绿化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保障。该文基于文献计量法、Citespace软件对生态功能评价领域的发文数... 对城市绿化生态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为城市绿化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对人们正确认识和建设绿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绿化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保障。该文基于文献计量法、Citespace软件对生态功能评价领域的发文数量、机构、学科、热点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在阅读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化生态功能的概念、类型等进行概述,总结了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功能评价体系的多样性,以期为今后城市绿化生态功能评价以及绿化建设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生态功能 评价体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bileViT-CBAM的枇杷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茂程 邹涛 +2 位作者 齐亮 汪希伟 李大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0-427,共8页
为实现枇杷采后快速、准确筛选,本文以MobileViT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通过分别在Layer1和Layer2层之后嵌入注意力模块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强化网络在通道和空间上对细节特征的提取能力,构建了一种轻量化网络模型... 为实现枇杷采后快速、准确筛选,本文以MobileViT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通过分别在Layer1和Layer2层之后嵌入注意力模块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强化网络在通道和空间上对细节特征的提取能力,构建了一种轻量化网络模型MobileViT-CBAM。相较于MobileViT,在验证集和测试集上本文方法对疤痕、机械伤、腐烂等缺陷果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1.17、1.23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MobileViT-CBAM模型与VGG16、ResNet34、MobileNetV2相比较,准确率最高(97.86%),同时兼具内存占用量小(3.768 MB)、推理时间短(每幅图像需42 ms)的优势。该轻量化网络模型可部署于嵌入式系统。本研究为构建枇杷在线检测系统提供了缺陷识别理论基础,为枇杷等农产品外部品质检测提供了一个高效、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MobileViT-CBAM 缺陷检测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语》之工匠文化研究
11
作者 李青青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100,共7页
《国语》为了解先秦工匠文化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料。《国语》中的“工”具有职官统称、工官、手工业者、乐师等丰富意涵,揭示了当时工匠之亦工亦官的身份属性。而“工”之职官展示的工官种类的多样化面向,说明当时可能已有了一套比较完善... 《国语》为了解先秦工匠文化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料。《国语》中的“工”具有职官统称、工官、手工业者、乐师等丰富意涵,揭示了当时工匠之亦工亦官的身份属性。而“工”之职官展示的工官种类的多样化面向,说明当时可能已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官管理系统。《国语》中亦展现了工匠身份的两种类别、匠技的世传属性、匠作的生态属性等微观的工匠生活。在此基础上,《国语》还呈现了工匠文化与礼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礼文化如同一个隐形指挥棒,驱动或者规约匠作活动,反过来匠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并影响礼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 工匠文化 礼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三角梅开花过程中苞片色彩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慧会 曾莹 +1 位作者 圣倩倩 祝遵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5,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花色三角梅开花进程中的苞片色彩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苞片色彩淡化机制。【方法】以橙色系和粉色系三角梅中5个苞片色彩淡化程度明显的品种为材料,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色差仪对花蕾期(S1)、... 【目的】探究不同花色三角梅开花进程中的苞片色彩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苞片色彩淡化机制。【方法】以橙色系和粉色系三角梅中5个苞片色彩淡化程度明显的品种为材料,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色差仪对花蕾期(S1)、盛花期(S2)和末花期(S3)的苞片色彩参数进行测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其开花过程中苞片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苞片色彩参数与色素含量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开花进程中,5个三角梅品种苞片色彩呈现不同程度的淡化现象,其中橙色系品种‘变色龙’和‘金色光辉’的苞片色彩总淡化程度相对较大,粉色系品种‘中国丽人’‘金边重粉’和‘金发女郎’的苞片色彩淡化程度较小;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过程中除‘变色龙’苞片中总黄酮含量高于甜菜色素外,其他4个品种苞片中色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甜菜色素、总黄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苞片色彩参数与色素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甜菜色素是影响三角梅苞片色彩变化的主要色素,其中以甜菜红素的影响最大;总黄酮和甜菜黄素是影响橙色系三角梅苞片色彩淡化的主要色素,甜菜红素和总黄酮是影响粉色系三角梅苞片色彩淡化的主要色素。【结论】不同品种三角梅在开花过程中的苞片色彩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三角梅苞片色彩参数与色素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苞片色素的成分变化是影响三角梅苞片呈色和淡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苞片 色彩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个观赏文冠果品系花瓣色彩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成宇 武怀燕 +2 位作者 圣倩倩 曹福亮 祝遵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4,共11页
为探析文冠果开花过程中花瓣色彩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安丘市文冠果种质博览园基地中的33个观赏文冠果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RHSCC比色法和色差仪测色法对文冠果花瓣色彩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开花过程中,33个观赏文冠果品系的花瓣... 为探析文冠果开花过程中花瓣色彩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安丘市文冠果种质博览园基地中的33个观赏文冠果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RHSCC比色法和色差仪测色法对文冠果花瓣色彩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开花过程中,33个观赏文冠果品系的花瓣色彩较为丰富,覆盖了比色卡中的10个色系。(2)通过对CIELCH色空间中三维动态分布图的分析,发现花瓣上部色彩亮度较高的品系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饱和度较高的品系比列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花瓣下部色彩亮度在S1和S2时期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饱和度较高的品系比例整体呈降低趋势。(3)基于文冠果S3时期花瓣上部和下部的色彩参数L^(*)、C^(*)、h°的聚类分析,将33个文冠果品系分为橙色、白色、红色三大色系。橙色系品系在S1至S2时期的花瓣色彩变化程度较大,橙色逐渐加深。白色系品系在S1至S2时期的花瓣上部色彩变化程度也较大,在S2至S3时期花瓣下部的色彩变化则更为明显,从黄色变为红色。红色系品系在S2至S3时期的花瓣色彩变化程度较大,且亮度逐渐降低,颜色也变得更红。研究结果对文冠果开花过程中花瓣色彩的动态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文冠果 花瓣 CIELCH色空间 色彩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胁迫对三角梅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爽 蔡宇轩 +2 位作者 梁宇翔 圣倩倩 祝遵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3-83,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园林植物对城市道路环境中典型污染物NO2气体的响应特征,为深入探究城市大气污染环境下园林植物适应大气NO2污染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智能化人工熏气装置,设置3种NO2浓度(CK 0μL·L^(-1),T1 1μ...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园林植物对城市道路环境中典型污染物NO2气体的响应特征,为深入探究城市大气污染环境下园林植物适应大气NO2污染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智能化人工熏气装置,设置3种NO2浓度(CK 0μL·L^(-1),T1 1μL·L^(-1),T2 4μL·L^(-1),T3 8μL·L^(-1)),研究不同NO2浓度下三角梅形态指标(叶片Lab植)、水分生理(相对含水量RWC、水分饱和亏缺WSD)、逆境生理(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含量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光合生理(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响应特性。【结果】1)短期高浓度NO2胁迫下,三角梅叶片的Lab值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对叶片颜色的影响不显著;2)与CK相比,T1和T2的RWC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3处理下的RWC持续升高,WSD均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3)各处理组在胁迫期间,MDA含量与CK相比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T1及T2的AsA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3处理的AsA含量逐渐增加;Pro及SP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三角梅Pro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SP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处理组的SOD活性与CK基本持平,组间差异不显著;4)T1和T2处理对三角梅光合色素含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T2处理的促进作用更明显;5)利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发现,叶绿素a、b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可作为三角梅响应短期高浓度NO_(2)胁迫的主要指标,主要反映三角梅的光合能力,WSD和SP可作为辅助指标,主要反映三角梅的水分利用能力及渗透调节能力。【结论】三角梅可通过调控自身光合能力、水分利用能力及渗透调节能力等耐受短期(3 d)高浓度(8μL·L^(-1))NO_(2)急性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NO_(2)胁迫 逆境生理响应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