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诱变凝结芽孢杆菌提高木糖利用能力高产L-乳酸 被引量:18
1
作者 蔡聪 姜婷 +1 位作者 郑兆娟 欧阳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凝结芽孢杆菌发酵木糖生产L-乳酸的产量和转化率,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能利用木糖产L-乳酸的野生型凝结芽孢杆菌菌株NL01为出发菌株,通过等离子体诱变育种技术和平板菌落初筛、摇瓶复筛,最终得到一株木糖耐受力强、L-乳酸产... 为进一步提高凝结芽孢杆菌发酵木糖生产L-乳酸的产量和转化率,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能利用木糖产L-乳酸的野生型凝结芽孢杆菌菌株NL01为出发菌株,通过等离子体诱变育种技术和平板菌落初筛、摇瓶复筛,最终得到一株木糖耐受力强、L-乳酸产量高、遗传特性稳定的正向突变菌株NL-CC-17。该突变菌株是目前已报道的木糖耐受力最高的菌株。当以100 g/L的木糖为底物,50℃发酵72 h后,L-乳酸产量达到82.30 g/L,糖酸转化率为92.37%,L-乳酸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21.51%,糖酸转化率提高了16.00%。通过初步优化发酵条件,确定该菌株最佳发酵温度为50℃,实验范围内最佳发酵pH值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 凝结芽孢杆菌 诱变 L-乳酸 木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木质素基碳量子点/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伟 佟国宾 +3 位作者 王梦茹 田甜 曾阳 王思纯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88,共5页
以碱木质素热解炭为碳源,采用酸回流法制备荧光水溶性纳米碳量子点,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其形貌、粒径分布、表面官能团以及荧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量子点粒径集中分... 以碱木质素热解炭为碳源,采用酸回流法制备荧光水溶性纳米碳量子点,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其形貌、粒径分布、表面官能团以及荧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量子点粒径集中分布在1.5-2.5 nm之间,为均匀的类球状,且表面呈现有序的晶格结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碳量子点表面存在—OH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荧光光谱分析显示碳量子点在355 nm和442 nm处有特征激发和发射波长。当改变激发波长,发射波长产生红移,产物在可见光区域有较好的响应。在特定激发波长下随着p H的增大,碳量子点的光谱峰值呈现递减的趋势,当p H〉7,光谱发生蓝移现象。而且,制备出的碳量子点/Ti O2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性能,对苯酚的降解率达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碳量子点 可见光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分麦糠水热预处理及其酶水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晨 武新星 +3 位作者 赖晨欢 黄曹兴 李鑫 勇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32,共7页
以高灰分含量麦糠(WWS)为原料,考察了水热预处理,以及预水洗后水热预处理对麦糠化学组分及其酶水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麦糠在固液比1∶10(g∶mL)和180℃条件下水热预处理40min,预处理麦糠的酶水解性能和酶解可发酵糖生成量最高,... 以高灰分含量麦糠(WWS)为原料,考察了水热预处理,以及预水洗后水热预处理对麦糠化学组分及其酶水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麦糠在固液比1∶10(g∶mL)和180℃条件下水热预处理40min,预处理麦糠的酶水解性能和酶解可发酵糖生成量最高,葡聚糖和木聚糖酶水解得率分别为40.84%和39.67%,可发酵糖生成量为15.74g(其中葡萄糖11.68g、木糖4.06g)。进一步对预处理麦糠酶水解过程中酶用量进行优化,发现在纤维素酶用量40FPU/g(以葡聚糖质量计)、木聚糖酶用量140U/g(以木聚糖质量计)和β-葡萄糖苷酶用量48U/g(以葡聚糖质量计)条件下,预处理麦糠葡聚糖和木聚糖酶水解得率可达最优值,分别为48.98%和49.06%。麦糠吸附型灰分的酸缓冲作用是制约其水热预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预水洗可有效降低麦糠的灰分,同时提高葡聚糖和木聚糖含量;麦糠经洗涤比500∶1(mL∶g)预水洗后进行水热预处理,预处理麦糠的葡聚糖和木聚糖酶解得率分别从未水洗时的48.98%和49.06%提高到65.59%和70.11%,此时酶水解液中葡萄糖和木糖质量浓度分别可达17.50和4.75g/L。同时,麦糠预水洗可有效降低后续酶解过程的纤维素酶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糠 水热预处理 预水洗 可发酵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