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二倍体青钱柳愈伤组织诱导及次生代谢物积累
- 1
-
-
作者
李卓穗
高一琳
刘寒
尚旭岚
-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3-545,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642)。
-
文摘
为探索激素组合对二倍体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以及继代增殖过程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规律,该研究以二倍体青钱柳叶片为外植体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增殖过程中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影响,以总三萜、总多酚、总黄酮、粗多糖产量为指标,采用熵权法筛选优良继代配方。处理2(0.5 mg·L^(-1)6-BA+1 mg·L^(-1)2,4-D+0.2 mg·L^(-1)NAA)下二倍体青钱柳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00%,其次是处理9(2.5 mg·L^(-1)6-BA+1.5 mg·L^(-1)2,4-D+0.2 mg·L^(-1)NAA)和处理5(1.5 mg·L^(-1)6-BA+1 mg·L^(-1)2,4-D+0.4 mg·L^(-1)NAA),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96.67%、93.64%。影响诱导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2,4-D>NAA>6-BA,2,4-D最佳质量浓度为1.0 mg·L^(-1),NAA最佳质量浓度为0.2 mg·L^(-1),6-BA无显著影响;诱导出的愈伤组织颜色有嫩绿色、黄绿色,愈伤组织形态均呈现疏松质地。采用不同激素组合配方进行继代增殖,各处理的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产物积累存在差异,同一处理下不同继代增殖过程中愈伤组织生长性状变化也较大;按综合得分排序第1的配方为处理4(0.2 mg·L^(-1)KT+0.5 mg·L^(-1)6-BA+0.75 mg·L^(-1)NAA+0.4 mg·L^(-1)2,4-D),得分为0.44,其次是处理2(0.75 mg·L^(-1)6-BA+0.75 mg·L^(-1)NAA+0.2 mg·L^(-1)2,4-D)和处理6(0.2 mg·L^(-1)KT+1.0 mg·L^(-1)6-BA+0.5 mg·L^(-1)NAA+0.2 mg·L^(-1)2,4-D),综合得分分别为0.31、0.26。处理4下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至第8代时,主要次生代谢物产量普遍达到较高水平,总三萜产量为28.91 mg·瓶-1,总多酚产量为6.89 mg·瓶-1,总黄酮产量为1.77 mg·瓶-1,粗多糖产量为57.45 mg·瓶-1。综上,最佳的二倍体青钱柳愈伤组织诱导配方为MS+0.5 mg·L^(-1)6-BA+1.0 mg·L^(-1)2,4-D+0.2 mg·L^(-1)NAA,继代增殖配方为MS+0.2 mg·L^(-1)KT+0.5 mg·L^(-1)6-BA+0.75 mg·L^(-1)NAA+0.4 mg·L^(-1)2,4-D。该研究可为利用青钱柳愈伤组织培养及进一步的细胞悬浮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青钱柳
愈伤组织诱导
植物激素
继代增殖
次生代谢物
-
Keywords
Cyclocarya paliurus
callus induction
plant hormone
subculture proliferation
secondary metabolites
-
分类号
Q813.1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体外法分析不同肠段微生物对半乳甘露聚糖的利用规律
- 2
-
-
作者
蒋雨欣
张亭
陈亚楠
赖晨欢
勇强
-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食品科学》
2025年第21期126-136,共11页
-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Su[2023]TG11)。
-
文摘
为探究不同肠段微生物对半乳甘露聚糖的利用规律,以生长猪回肠和结肠微生物为接种物,以半乳甘露聚糖为唯一碳源,进行厌氧发酵。结果表明:1)回肠和结肠微生物对半乳甘露聚糖的利用效率在发酵6~12 h后较高(P<0.05),此时发酵液pH值显著下降,短链脂肪酸、氨氮以及菌体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相较而言,结肠微生物对半乳甘露聚糖的利用能力更强。2)乳酸和乙酸是两类微生物厌氧发酵的主要有机酸代谢产物,丙酸和丁酸是差异有机酸代谢产物。3)半乳甘露聚糖改变了回肠和结肠发酵液微生物的β多样性,导致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上调(P<0.05),大肠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相对丰度显著下调(P<0.05)。半乳甘露聚糖还显著上调了回肠发酵液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下调了结肠发酵液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梭状芽孢杆菌属(Solobacterium)和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半乳甘露聚糖具有益生元潜力,能够优化菌群结构、驱动肠道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其中结肠微生物对半乳甘露聚糖的利用能力更强。
-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
肠道微生物
体外发酵
回肠
结肠
-
Keywords
galactomannan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vitro fermentation
ileum
colon
-
分类号
Q493.4
[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