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剖面养分特征与小麦产量对生物质炭施用的响应
1
作者
刘佳乐
陈梓蕊
+1 位作者
吴思
孙海军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1,共7页
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考察200 kg/hm2施氮时以0.5%和1.5%(0~20 cm耕层干土重百分比)用量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剖面肥力指标、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施用可提高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0~10、20~30 cm剖面增幅达2...
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考察200 kg/hm2施氮时以0.5%和1.5%(0~20 cm耕层干土重百分比)用量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剖面肥力指标、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施用可提高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0~10、20~30 cm剖面增幅达21.1%~44.2%、12.6%~18.4%),且该效应与生物质炭用量呈正相关。相较仅施氮处理,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的0~10 cm土壤NH_(4)^(+)-N、NO_(3)^(-)-N、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了3.7%~49.0%、20.1%~23.7%、3.4%~16.7%和3.6%~14.8%,且30~40 cm剖面速效钾含量也显著提高10.2%~19.7%。除NH_(4)^(+)-N外,各养分含量的增幅在高用量(1.5%)添加生物质炭处理中更大。但30~40 cm土壤NH_(4)^(+)-N和20~3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因生物质炭添加而降低,降幅分别为27.4%~32.8%和10.8%~12.6%,且在生物质炭低用量(0.5%)时降幅更显著。生物质炭对小麦氮素利用率和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存在降低小麦产量的趋势(风险)。综上,土壤剖面养分特征对生物质炭添加的响应因其用量和土层深度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氮素利用率
有机碳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施肥配方对废弃矿区油用牡丹果实质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王晗
王改萍
+2 位作者
刘嘉俊
轩辕欣彤
王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3-1243,共11页
【目的】目前,我国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种植面积逐步增大,但施肥不合理显著制约油用牡丹果实产量、品质的提高,且乱施肥会造成地力下降。探究不同施肥配比对油用牡丹果实质量、土壤性状的影响,为在废弃矿山地区合理种...
【目的】目前,我国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种植面积逐步增大,但施肥不合理显著制约油用牡丹果实产量、品质的提高,且乱施肥会造成地力下降。探究不同施肥配比对油用牡丹果实质量、土壤性状的影响,为在废弃矿山地区合理种植油用牡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414”配方施肥法,将10年生油用牡丹按14个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进行施肥,分析14种不同处理下油用牡丹的果实质量、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质量、土壤性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适宜的氮、磷、钾施肥配比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油用牡丹籽实的产量、品质。在N_(3)P_(2)K_(2)处理下大部分指标皆为最优,尤其是在油用牡丹籽实品质中,除种形指数外,其他指标皆为该处理最优,单株果荚数、果荚直径、种子百粒质量,较CK(N0P0K0)分别提高了106%、31%、45%;土壤全氮、碱解氮以N_(3)P_(2)K_(2)处理最优,其中全氮较CK提高了62%;土壤物理性状不同处理之间有所差距,但结果差别较小;土壤脲酶、磷酸酶以N_(3)P_(2)K_(2)处理最优,较CK分别提高了33%、20%,且对照组处理结果皆低于其他施肥处理。【结论】不同施肥处理能显著影响油用牡丹果实的品质以及土壤的性状,施肥效果最好的为N_(3)P_(2)K_(2)处理,推荐施肥量为N:42.2 kg/hm^(2)、P2O5:63.1 kg/hm^(2)、K2O:42.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产量
品质
土壤性状
废弃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剖面养分特征与小麦产量对生物质炭施用的响应
1
作者
刘佳乐
陈梓蕊
吴思
孙海军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518)
江苏省现代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BE2022305)资助。
文摘
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考察200 kg/hm2施氮时以0.5%和1.5%(0~20 cm耕层干土重百分比)用量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剖面肥力指标、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施用可提高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0~10、20~30 cm剖面增幅达21.1%~44.2%、12.6%~18.4%),且该效应与生物质炭用量呈正相关。相较仅施氮处理,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的0~10 cm土壤NH_(4)^(+)-N、NO_(3)^(-)-N、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了3.7%~49.0%、20.1%~23.7%、3.4%~16.7%和3.6%~14.8%,且30~40 cm剖面速效钾含量也显著提高10.2%~19.7%。除NH_(4)^(+)-N外,各养分含量的增幅在高用量(1.5%)添加生物质炭处理中更大。但30~40 cm土壤NH_(4)^(+)-N和20~3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因生物质炭添加而降低,降幅分别为27.4%~32.8%和10.8%~12.6%,且在生物质炭低用量(0.5%)时降幅更显著。生物质炭对小麦氮素利用率和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存在降低小麦产量的趋势(风险)。综上,土壤剖面养分特征对生物质炭添加的响应因其用量和土层深度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氮素利用率
有机碳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Keywords
Biocha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fertility
Crop yield
分类号
S606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施肥配方对废弃矿区油用牡丹果实质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王晗
王改萍
刘嘉俊
轩辕欣彤
王峥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3-1243,共11页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项目(2023133126)。
文摘
【目的】目前,我国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种植面积逐步增大,但施肥不合理显著制约油用牡丹果实产量、品质的提高,且乱施肥会造成地力下降。探究不同施肥配比对油用牡丹果实质量、土壤性状的影响,为在废弃矿山地区合理种植油用牡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414”配方施肥法,将10年生油用牡丹按14个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进行施肥,分析14种不同处理下油用牡丹的果实质量、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质量、土壤性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适宜的氮、磷、钾施肥配比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油用牡丹籽实的产量、品质。在N_(3)P_(2)K_(2)处理下大部分指标皆为最优,尤其是在油用牡丹籽实品质中,除种形指数外,其他指标皆为该处理最优,单株果荚数、果荚直径、种子百粒质量,较CK(N0P0K0)分别提高了106%、31%、45%;土壤全氮、碱解氮以N_(3)P_(2)K_(2)处理最优,其中全氮较CK提高了62%;土壤物理性状不同处理之间有所差距,但结果差别较小;土壤脲酶、磷酸酶以N_(3)P_(2)K_(2)处理最优,较CK分别提高了33%、20%,且对照组处理结果皆低于其他施肥处理。【结论】不同施肥处理能显著影响油用牡丹果实的品质以及土壤的性状,施肥效果最好的为N_(3)P_(2)K_(2)处理,推荐施肥量为N:42.2 kg/hm^(2)、P2O5:63.1 kg/hm^(2)、K2O:42.1 kg/hm^(2)。
关键词
油用牡丹
产量
品质
土壤性状
废弃矿区
Keywords
oil peony
yield
quality
soil properties
abandoned mines
分类号
S714.8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剖面养分特征与小麦产量对生物质炭施用的响应
刘佳乐
陈梓蕊
吴思
孙海军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施肥配方对废弃矿区油用牡丹果实质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晗
王改萍
刘嘉俊
轩辕欣彤
王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