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理念下《生物技术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赢男 韦素云 尹佟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0,共7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理念,为高等院校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和新路径。《生物技术概论》在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系统深入发掘专业课思政元素并有... “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理念,为高等院校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和新路径。《生物技术概论》在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系统深入发掘专业课思政元素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践行“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育人理念和方法,是新时期《生物技术概论》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聚焦生命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生物技术概论》,对开展课程的思政改革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以该课程的第1章基因工程的第7节“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为例,阐述了挖掘教学案例、融入思政元素和实现德育目标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以期为实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进而实现“三全育人”提供工作思路和具体教学案例。课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87%的学生对采用课堂讨论的互动教学模式表示非常满意,81.5%的学生表示思政元素的导入自然流畅,与专业课锲合度高,内容充实感染力强。此外,调查结果也反映出,教学案例的讲解、多媒体运用、师生沟通互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对此进行了教学反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生物技术概论 基因编辑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半同胞子代测定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童春发 卫巍 +1 位作者 尹辉 施季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5,共7页
针对林木单地点半同胞子代测定试验,给出遗传模型不同形式的表达式,采用方差分析法推导平衡数据和不平衡数据条件下方差分量估计式,并给出方差分量估计的抽样方差以及方差分量假设检验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不平衡数据条件... 针对林木单地点半同胞子代测定试验,给出遗传模型不同形式的表达式,采用方差分析法推导平衡数据和不平衡数据条件下方差分量估计式,并给出方差分量估计的抽样方差以及方差分量假设检验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不平衡数据条件下家系遗传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抽样方差近似计算方法。对于2个数量性状,给出不平衡数据条件下遗传相关系数估计式,而且还给出遗传相关系数估计的方差近似计算方法。用VC++6.0编写计算单地点半同胞子代测定模型中各种遗传参数的Windows应用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代测定 方差分量 遗传力 遗传相关 不平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Reml及其在林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8
3
作者 边黎明 施季森 +1 位作者 童春发 郑仁华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2,共4页
介绍了当前用于林木遗传分析的主要方法和统计软件,详细阐述了ASReml软件的基本原理、功能、特点、操作步骤以及在当前林木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和在方差分量估计、育种值预测、多变量分析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此为基础开... 介绍了当前用于林木遗传分析的主要方法和统计软件,详细阐述了ASReml软件的基本原理、功能、特点、操作步骤以及在当前林木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和在方差分量估计、育种值预测、多变量分析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此为基础开发的TREEPLANdeng等系统在林木遗传评估中的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Reml 混合线性模型 林木遗传分析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基因组部分SNP标记在种源评价中的应用
4
作者 陆叶 施季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93-96,共4页
以6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种源和3个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种源共计23个个体作为研究群体,选取11对真实SNP位点,对这253个SNP标记的PCR产物进行正反向Sanger测序。结果表明:在11个真实SNP位点中,8个SNP位点在... 以6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种源和3个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种源共计23个个体作为研究群体,选取11对真实SNP位点,对这253个SNP标记的PCR产物进行正反向Sanger测序。结果表明:在11个真实SNP位点中,8个SNP位点在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间呈现出多态性,其中3个位点是检测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种间分化的潜在标记。11个SNP标记在北美鹅掌楸种内都没有多态性。lm_ll_10205、lm_ll_10836、lm_ll_3853和lm_ll_82464个SNP位点在我国东部的湖南浏阳、浙江松阳和江西庐山3个种源间存在多态性,仅有lm_ll_10205位点在我国西部种源间存在多态性。前期开发的SNP标记可以用于鹅掌楸种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研究种源间SNP位点的变异特征为揭示鹅掌楸的起源、进化以及遗传变异多样性提供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鹅掌楸 鹅掌楸 SNP标记 SNP位点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属SRAP分子标记体系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亚琦 成铁龙 +4 位作者 施季森 王新民 徐阳 刘伟东 陈金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3,共7页
采用L16(45)正交设计,对鹅掌楸属SRAP-PCR反应的5个因素(Mg2+、dNTPs、引物、Taq酶和模板DNA浓度)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同时对SRAP反应影响较大的Mg2+、Taq酶、模板DNA浓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建立鹅掌楸属植物SRAP-PCR最适反应体系(20... 采用L16(45)正交设计,对鹅掌楸属SRAP-PCR反应的5个因素(Mg2+、dNTPs、引物、Taq酶和模板DNA浓度)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同时对SRAP反应影响较大的Mg2+、Taq酶、模板DNA浓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建立鹅掌楸属植物SRAP-PCR最适反应体系(20μL),反应条件为:Mg2+3.0 mmol·L-1,dNTPs0.3 mmol·L-1,引物浓度0.9μmol·L-1,Taq酶2.0μmol·min-1,模板DNA 90 ng,10×PCR buffer 2μL,不足部分以ddH2O补足。利用优化的SRAP体系对鹅掌楸属10个不同地理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15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82个位点,其中149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例为81.87%。应用POPGEN 32软件通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图可以看出10个地理种源间的遗传距离及亲缘关系,表明SRAP分子标记可以运用于鹅掌楸属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属 SRAP 体系优化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雅松遗传多样性及同域分布种间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源恒 吴东山 +2 位作者 王德俊 杨章旗 李火根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0-325,共6页
拉雅松是广西西北部稀有的乡土用材、用脂树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种间进化关系未知。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拉雅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希望对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此外,鉴于该地区自然分布的松属树种仅有... 拉雅松是广西西北部稀有的乡土用材、用脂树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种间进化关系未知。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拉雅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希望对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此外,鉴于该地区自然分布的松属树种仅有拉雅松、细叶云南松与马尾松三个种,试图利用SSR分子标记信息分析拉雅松与细叶云南松、马尾松的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7对SSR引物在拉雅松群体共检测到14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53,观测杂合度为0.577,期望杂合度为0.374,Shannon信息指数为0.540,Nei多样性指数为0.367,表明拉雅松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拉雅松与马尾松遗传距离最近为0.0175,与3个细叶云南松群体距离较远,平均为0.0525。拉雅松与马尾松、细叶云南松平均共祖系数(Θ)分别为0.094、0.066,据此推测拉雅松可能与马尾松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讨论了拉雅松的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雅松 SSR 遗传多样性 同域分布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冯源恒 李火根 +1 位作者 杨章旗 吴东山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75-1281,1395,共8页
广西桐棉是我国重要的马尾松优良种源区,该种源分布面积达1.56万hm^2,马尾松遗传资源优质且丰富,但近30年来该地区的马尾松天然资源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为了解该地马尾松天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该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桐... 广西桐棉是我国重要的马尾松优良种源区,该种源分布面积达1.56万hm^2,马尾松遗传资源优质且丰富,但近30年来该地区的马尾松天然资源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为了解该地马尾松天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该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桐棉马尾松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在285个样本中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桐棉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Shannon多样性指数(I)、观测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3.31、1.68、0.64、0.35和0.36,可见桐棉群体现今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49,固定指数(FST)为0.072,基因流(Nm)为3.21。这说明桐棉群体内基因型分布接近于平衡状态,未出现明显的杂合子过剩或不足,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林分内,林分间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群体内基因交流顺畅。同时,处于桐棉种源核心区域的4个林分遗传多样性水平显著低于核心区外围的3个林分,说明桐棉种源核心区域遭到更为严重的人为破坏。为了保障该处马尾松天然群体的正常更新及自然遗传改良能力应重视对马尾松天然林的科学管护。一方面通过遗传资源选择收集,建立大规模种质资源库;另一方面,对于桐棉种源这类分布面积大、利用价值高、目前所受破坏尚不严重的天然群体,应建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严禁盗伐、主伐、非法采割松脂及过度采种。该研究结果对于马尾松天然种质资源的研究与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天然群体 遗传结构 SSR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农杆菌遗传转化研究30年 被引量:8
8
作者 陈赢男 胡传景 +2 位作者 诸葛强 胡建军 尹佟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29,共16页
杨树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国土绿化和工业用材树种之一,精准高效培育速生、优质和高抗的杨树新品系是今后杨树育种理论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基础的基因工程育种已成为缩短林木育种周期、提升育种效率的核心... 杨树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国土绿化和工业用材树种之一,精准高效培育速生、优质和高抗的杨树新品系是今后杨树育种理论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基础的基因工程育种已成为缩短林木育种周期、提升育种效率的核心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证实杨树是农杆菌的天然寄主以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构建农杆菌介导杨树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本文综合分析了已有研究报道,详细回顾了不同派系杨树树种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历程,系统整理了影响杨树遗传转化体系的主要因素,并对杨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杨树遗传转化效率提供信息依据,为开发顽拗性木本植物和生产推广良种的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遗传转化 根癌农杆菌 发根农杆菌 组培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和SRAP标记的簸箕柳×绵毛柳遗传框架图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恩英 王源秀 +1 位作者 徐立安 黄敏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30,共8页
以簸箕柳×绵毛柳的F1代为作图群体,构建1份柳树遗传连锁框架图,该图谱包含117个标记(56个SSR,54个SRAP,5个SCAR和2个性别标记),图谱总图距为1631.4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4.1cM。估算柳树基因组的大小为2261.39cM,总的图谱覆盖率为72... 以簸箕柳×绵毛柳的F1代为作图群体,构建1份柳树遗传连锁框架图,该图谱包含117个标记(56个SSR,54个SRAP,5个SCAR和2个性别标记),图谱总图距为1631.4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4.1cM。估算柳树基因组的大小为2261.39cM,总的图谱覆盖率为72.14%。2个性别标记Sex-F和Sex-M被定位于该图谱第1和第17连锁群上,在第1连锁群上存在与雌性性别共分离的标记位点SCAR_AE08-780-5。通过基因组图谱初步比较研究发现,柳树框架图与毛果杨全基因组之间共有46个同源标记、15个同源连锁群,80.95%的同源标记具有共线性,这说明杨柳科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簸箕柳 绵毛柳 SRAP SSR 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属树种繁殖性能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源恒 李火根 +3 位作者 王龙强 边黎明 姚俊修 施季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3-49,共7页
分析影响鹅掌楸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以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各4株成年个体作为交配亲本,进行8×8全双列交配设计,以各交配组合子代的出苗率来评价各亲本的雌、雄繁殖性能,分析影响鹅掌楸繁殖性能的父本效应、母本效应、父母本交互作... 分析影响鹅掌楸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以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各4株成年个体作为交配亲本,进行8×8全双列交配设计,以各交配组合子代的出苗率来评价各亲本的雌、雄繁殖性能,分析影响鹅掌楸繁殖性能的父本效应、母本效应、父母本交互作用效应、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及各交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同时,利用11个SSR位点信息估算亲本间遗传距离,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繁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鹅掌楸繁殖性能主要受母本效应影响,父本效应可以忽略;繁殖性能的一般配合力亲本间差异较大,且雌性大于雄性;种内交配的特殊配合力远高于种间杂交。尽管亲本遗传距离与杂交亲和性二者间相关不显著,但仍存在如下趋势:种内杂交的亲和性随遗传距离增大而增加;而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则随遗传距离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对于鹅掌楸杂交种子园的亲本选配及杂种优势利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繁殖性能 遗传效应 遗传距离 杂交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巢式设计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童春发 杨立伟 +1 位作者 蒋安纳 施季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虽然巢式试验设计在动植物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不平衡数据条件下有关遗传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统计量的计算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中针对不平衡数据条件下的巢式试验设计,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相关的遗传参数并进行相... 虽然巢式试验设计在动植物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不平衡数据条件下有关遗传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统计量的计算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中针对不平衡数据条件下的巢式试验设计,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相关的遗传参数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假设检验。对于固定效应模型,使用约束线性模型方法推导出亲本配合力估计及亲本间配合力假设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公式。对于随机效应模型,采用混合线性模型中的方差分析法,推导出方差分量估计的计算公式,并给出方差分量估计标准误以及方差分量假设检验统计量的计算方法,进而给出遗传力计算公式及其标准误的近似计算方法。最后,用VC++编写多种形式巢式设计遗传模型的各种遗传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统计量计算的Windows应用软件,供林木遗传育种工作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设计 一般配合力 方差分量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同作图软件构建响叶杨×银白杨遗传图谱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源秀 徐立安 +2 位作者 黄敏仁 王明庥 张美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63,共9页
利用FsLinkageMap2.0和JoinMap4.0软件构建响叶杨×银白杨F1遗传整合图谱,在重组率为0.245时,二者构建的遗传框架图都包含20个主要的连锁群(4个以上标记),但2个遗传框架图的图距大小差异显著,利用JoinMap4.0构建的遗传图谱的标记排... 利用FsLinkageMap2.0和JoinMap4.0软件构建响叶杨×银白杨F1遗传整合图谱,在重组率为0.245时,二者构建的遗传框架图都包含20个主要的连锁群(4个以上标记),但2个遗传框架图的图距大小差异显著,利用JoinMap4.0构建的遗传图谱的标记排列顺序更加符合杨树一致性图谱上的标记排列顺序。估计杨树基因组总长度为2695.56cM,图谱的基因组覆盖度为93.34%。将利用MapMaker3.0和FsLinkageMap2.0构建的母本响叶杨的2个遗传图谱进行对比,共检测到32个对应连锁群和113个相同标记,利用FsLinkageMap2.0构建的响叶杨的遗传图谱上共显性标记的排列顺序与标记在杨树全基因组中的相对位置更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叶杨 银白杨 遗传图谱 SSR S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NC2:因子交配设计遗传分析软件 被引量:3
13
作者 童春发 蒋安纳 +1 位作者 杨立委 施季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2,共8页
因子交配设计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有关该设计的遗传参数和统计量计算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在数据不平衡情况下尤为突出。WinNC2是一个新开发的用于计算因子交配设计遗传模型参数的Windows软件,不但可以处理平衡数据... 因子交配设计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有关该设计的遗传参数和统计量计算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在数据不平衡情况下尤为突出。WinNC2是一个新开发的用于计算因子交配设计遗传模型参数的Windows软件,不但可以处理平衡数据,而且还可以处理不平衡数据。针对3种不同的因子交配设计遗传统计模型,该软件使用线性约束模型理论计算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以及其他固定效应,使用方差分量模型计算遗传方差和协方差进而估算遗传力。对于每一个参数估计,WinNC2还给出其标准误和显著性检验统计量;对于多性状数据,WinNC2可以计算父本、母本以及父母本交互水平上2个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及其标准误。WinNC2为林木遗传育种工作者分析因子交配设计试验数据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易于使用的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交配设计 配合力 方差分量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林895杨’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伟博 于娟 +1 位作者 潘惠新 诸葛强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88,共4页
以‘南林895杨’为研究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筛选比较。并利用GUS染色对转化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南林895杨’合适的遗传转化体系为:预培养3 d,菌液浓度OD600值为0.8,侵染8 min,... 以‘南林895杨’为研究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筛选比较。并利用GUS染色对转化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南林895杨’合适的遗传转化体系为:预培养3 d,菌液浓度OD600值为0.8,侵染8 min,共培养3 d。通过抗性筛选确定卡那霉素在分化阶段的筛选浓度为20 mg/L,在生根阶段的筛选浓度为10 mg/L,头孢霉素浓度为100 mg/L。优化了‘南林895杨’遗传转化体系,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展杨树的遗传改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林895杨’ 遗传转化 体系优化 农杆菌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8×8双列杂交组合子代树高遗传分析及早期选择 被引量:18
15
作者 洪舟 吴建辉 +1 位作者 杨立伟 施季森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4期20-24,共5页
利用8×8双列杂交组合后代27 a生的10 a生长数据,对杉木杂种的生长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之间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前3 a生长不稳定,从第6年开始,遗传力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6 a后生长量与第27年生生长量存在着极显著的... 利用8×8双列杂交组合后代27 a生的10 a生长数据,对杉木杂种的生长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之间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前3 a生长不稳定,从第6年开始,遗传力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6 a后生长量与第27年生生长量存在着极显著的遗传相关(均大于0.95),年度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均大于相应的表型相关系数。通过分析可知,杉木早期选择宜在第6年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杂交后代 早-晚相关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褂木种源在南京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琦 徐立安 +1 位作者 王章荣 惠利省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5,共4页
利用栽培在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的13个地理种源马褂木植株,经连续5年的观测,研究各种源的适应竞争与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各种源植株的保存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贵州黎平种源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保存率达72%,而福建柘荣种源适应性最差,保... 利用栽培在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的13个地理种源马褂木植株,经连续5年的观测,研究各种源的适应竞争与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各种源植株的保存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贵州黎平种源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保存率达72%,而福建柘荣种源适应性最差,保存率仅为8%。生长表现方面,种源间树高、胸径及年均树高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对各种源的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综合比较,以贵州黎平、湖北鹤峰及浙江松阳3个种源表现较好,可作为南京地区的优良种源推广;而江西庐山、陕西汉中和云南金平3个种源则表现较差,不适宜在南京地区引种栽培。其中,福建柘荣种源在试验过程中个体大量死亡,原因在于该种源主要来于近交群体,近交衰退可能是存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褂木 种源试验 保存率 生长量 适应性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不同遗传材料的扦插成活率及苗期生长变异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如华 白天道 徐立安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6,共4页
对来自4个种源共33个柽柳无性系的扦插试验及苗期生长变异研究表明:柽柳不同种源、不同无性系扦插苗在扦插成活率和生长性状上存在广泛变异,几个主要性状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内无性系间差异大于种源间。3年生时,4个种源中... 对来自4个种源共33个柽柳无性系的扦插试验及苗期生长变异研究表明:柽柳不同种源、不同无性系扦插苗在扦插成活率和生长性状上存在广泛变异,几个主要性状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内无性系间差异大于种源间。3年生时,4个种源中以利津种源生长最差,其他3个种源在各性状上差异不大。盐城种源相对具有较多>1cm分枝。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无性系进行评价,选出了生长相对稳定,生长和分枝数均较优的3个无性系YC-2、YC-1及KL-2。结合聚类分析,将3年生参试无性系分为4类,前3类无性系可根椐不同培育目标加以繁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扦插 种源 无性系 生长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第2代种子园双列杂交子代遗传变异及选择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孝丑 郑仁华 施季森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年第2期73-79,共7页
利用杉木第2代种子园10个速生优良无性系作为杂交亲本,开展双列杂交及子代测定,研究不同林龄家系生长性状和材性遗传变异规律,并开展优良家系及单株选择。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家系间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 利用杉木第2代种子园10个速生优良无性系作为杂交亲本,开展双列杂交及子代测定,研究不同林龄家系生长性状和材性遗传变异规律,并开展优良家系及单株选择。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家系间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14年生木材的红心率、偏心率、树皮率和基本密度等材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家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木材材质也随着林龄增大不断提高。选出单株材积遗传增益最大的5个速生优良家系,与对照相比,单株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6.08%;选出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增益最大的5个材性优良家系,与对照相比,木材基本密度平均遗传增益为3.85%。速生和材质两类优良家系可作为杉木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进行推广利用。在优良家系选择的基础上还选出12个优良个体,与对照相比,单株材积遗传增益达38.24%,增产效果明显,不仅是高世代育种的理想材料,而且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杂交 生长性状 材性 遗传变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甄艳 施季森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73-76,共4页
翻译后修饰调控着真核生物大部分蛋白质的活性,这些修饰的解读对研究生物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研究的较好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易被各种生物大分子修饰,尤其易发生在N-末端的尾部。不同组合式修饰构成... 翻译后修饰调控着真核生物大部分蛋白质的活性,这些修饰的解读对研究生物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研究的较好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易被各种生物大分子修饰,尤其易发生在N-末端的尾部。不同组合式修饰构成了"组蛋白密码",在细胞的发育、生长、分化和动态平衡中,组蛋白密码影响着染色体的结构状态,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状态。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可作为一种模式来解析蛋白质复杂的修饰状态及研究其分子功能。翻译后修饰分析技术的发展对组蛋白密码的解析是至关重要的。重点讨论组蛋白修饰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 翻译后修饰 Edman测序 抗体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系统在林木基因编辑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赢男 陆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7-668,共12页
CRISPR/Cas9系统可以对目标基因进行精确定点编辑,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发展潜力的基因编辑技术,并已在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的精准育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RISPR/Cas9系统的出现也为林木基础研究和分子育种带来了新的途径。近年来CRISPR/C... CRISPR/Cas9系统可以对目标基因进行精确定点编辑,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发展潜力的基因编辑技术,并已在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的精准育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RISPR/Cas9系统的出现也为林木基础研究和分子育种带来了新的途径。近年来CRISPR/Cas9系统在林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实现了抗旱、抗病等林木新品种的培育,而且在调控木质素合成和缩短林木育种周期等方面也展现了巨大潜力。本文详细梳理了CRISPR/Cas9系统在林木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需要完善的相关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林木功能基因组研究和林木基因工程育种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林木 基因功能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