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观赏海棠种质果色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张丹丹
范俊俊
王欢
姜文龙
武启飞
张往祥
-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协同中心
扬州小苹果园艺有限公司
-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67,共7页
-
基金
江苏省科技项目(BE2016388)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6)1005-4-1)
-
文摘
为给观赏海棠果色分类、果色育种及特异果色种质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采用X-Rite色差计对27份观赏海棠种质在果实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果色进行了观测,并对观赏海棠群体果色的时序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观赏海棠种质果实色彩参数a*、h°、b*值的变异程度均高于其C*和L*参数值。(2)基于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观赏海棠种质群体果色a*、h°、b*等参数值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棠种质群体果实生长初期其果色为红绿色,随着果实的日益成熟,其果色呈现出黄色、橙色及红橙色等种色彩。(3)从基于观赏海棠种质群体在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果色L*、C*、h°等参数值而构建的CIELCH色空间动态分布格局图中可以发现,所有种质在其L*维度方向呈整体上移趋势;在C*维度方向呈整体右移趋势;在h°维度方向上,红色果皮(h°值为0~35)的种质所占比例呈"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趋势,橙色果皮(h°值为35~55)的种质所占比例呈"升高—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趋势,黄色果皮(h°值为55~90)的种质所占比例呈"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绿色果皮(h°值为90~110)的种质所占比例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4)对其果色稳定性(色差值△E)的分析结果表明,‘火鸟’‘金丰收’‘冬金’‘冬红’全年果皮颜色的变化均明显,且其果期均长,而‘完美紫色’和‘紫王子’海棠果皮的颜色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均呈紫色。
-
关键词
观赏海棠
果皮色彩
CIELCH色空间
聚类分析
-
Keywords
ornamental crabapple
peel color
CIELCH color space
cluster analysis
-
分类号
S686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不同海棠品种果实糖酸组分测定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穆茜
张丹丹
杨祎凡
张晶
胡晓璇
张往祥
-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协同中心
扬州小苹果园艺有限公司
-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4)2189、BE2014407].
-
文摘
为了筛选出适于食用和推广的海棠果实与品种,从而为海棠果实的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扬州市江都区国家种质资源圃中主栽的16个海棠品种果实为试材,测定其糖酸组分及含量,并对16个海棠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了评价和聚类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6个海棠品种果实中总糖的平均含量为1.613~4.827 mg?g-1,总酸的平均含量为4.686~17.073 mg?g-1,甜酸比的平均值为12.487~105.054;可溶性固形物的平均百分比为12.73%~17.40%,维生素C的平均含量为130.012~282.617 mg?g-1;其中,‘丽格’‘东哥’和‘萘微利’的感官评价总分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海棠品种果实可分为4类,前3类可用于鲜食及加工,第4类可用作景观、生态等用途树种。海棠成熟果实中糖分的积累类型均属于己糖积累型,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有机酸积累以苹果酸为主。筛选出的‘东哥’‘丽格’和‘萘微利’这3个品种果实的综合品质及口感均良好,其均为可鲜食的品种。
-
关键词
海棠
果实
糖酸组分
聚类分析
-
Keywords
crabapple(Malus spp.)
fruit
sugar acid component
cluster analysis
-
分类号
S662.9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