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72
1
作者 高强 曾恒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共8页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愈发突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十四五"时期,需要在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农村基础...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愈发突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十四五"时期,需要在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农村基础条件和主要发展任务的前提下,准确研判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将农业农村现代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同步推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瞄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推进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与国内国际市场统筹等战略重点,确立优化农村投入支持、健全"三农"工作体制、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推进系统集成改革和完善乡村法治保障等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农业农村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后中国的减贫战略思路与政策转型 被引量:41
2
作者 高强 刘同山 沈贵银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36,共6页
脱贫攻坚正引领贫困地区发生历史性转变,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反贫困取得历史性胜利。但由于贫困是一个客观现象,不仅相对贫困问题没有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也将长期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 脱贫攻坚正引领贫困地区发生历史性转变,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反贫困取得历史性胜利。但由于贫困是一个客观现象,不仅相对贫困问题没有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也将长期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返贫,需要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完成后的战略思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调整优化现有的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住房保障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等相关扶贫政策,推动政策、责任、帮扶、监管统筹接续,夯实防止返贫的基础,构建长效脱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 政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政经分开”改革:挑战、重点与建议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强 曾恒源 张云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38,共7页
农村“政经分开”改革是实现乡村发展与治理机制转型的重要方向。江苏省江阴市高新区的试点探索为推进农村“政经分开”改革积累了经验。在“政经不分”体制下,乡村发展与治理面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难维护、“新居民”难以获得平等... 农村“政经分开”改革是实现乡村发展与治理机制转型的重要方向。江苏省江阴市高新区的试点探索为推进农村“政经分开”改革积累了经验。在“政经不分”体制下,乡村发展与治理面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难维护、“新居民”难以获得平等的合法权利、农村基层治理转型遭遇制度性障碍以及农村基层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等挑战。因此,推进农村“政经分开”改革,必须对农村“两类治理”“两类身份”“两类服务”以及各基层组织的治理职责有系统而准确的把握。在实践操作中,农村“政经分开”改革必须分类有序推进,注重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保障“新居民”的平等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农村居住证制度,构建统分有序的乡村治理架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经分开 乡村发展与治理 农村集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 被引量:216
4
作者 高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3,154-155,共11页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优先任务。当前,中国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政策叠加期。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优先任务。当前,中国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政策叠加期。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需要明确两大战略的政策着力点,辩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政府与市场两个层面着眼,从微观政策转移接续入手,做好规划统筹、政策统筹、监管统筹、工作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农村改革 政策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再探讨——基于政策转移接续的视角 被引量:69
5
作者 高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57,共9页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视野下,政策目标应定位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四个主要方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路径衔接,具体体现为微观政策的转移接续。依...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视野下,政策目标应定位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四个主要方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路径衔接,具体体现为微观政策的转移接续。依靠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长效减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把握多维扶贫、城乡扶贫、制度扶贫、社会扶贫四个战略重点,建立覆盖工农、城乡一体的扶贫体制,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在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从政策退出、政策加强、政策转化、政策新设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长效减贫的实现路径,重塑减贫政策体系。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还需要尽快明确政策过渡期限,重启新一轮扶贫改革试验,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强扶贫领域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对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内涵、动力源泉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39
6
作者 高强 周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1,共9页
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准确把握农业强国的战略内涵,明确其本质特征、国情特色、国际通识、建设目标、基本前提及战略主线。为确保农业强国战略的有效推进,要找准突破口,着重从激... 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准确把握农业强国的战略内涵,明确其本质特征、国情特色、国际通识、建设目标、基本前提及战略主线。为确保农业强国战略的有效推进,要找准突破口,着重从激活“四化同步”蕴含的外部动力、城乡融合发展激发的内源性动力、双层经营体制的弹性和韧性及高水平开放注入的发展动力四个层面入手,挖掘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从战略布局上看,农业强国战略应与扩大内需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双碳”转型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谋划,一并推进;从政策选择上看,要强化规划引领保障,夯实人才基础支撑,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深化城乡联动改革,协同推进释放政策合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战略内涵 动力源泉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49
7
作者 马玉婷 高强 杨旭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9,共11页
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并阐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199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估计方法对理论机制进行了严谨的实... 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并阐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199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估计方法对理论机制进行了严谨的实证检验,并运用替换关键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会显著降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2)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会通过降低人力资本和阻碍技术进步两条机制,阻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据此,本文提出,为缓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质量和数量约束,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 农业产业结构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设、人口结构与村庄变迁——兼论如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强 孙健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人口结构以及村庄变迁是一种必然现象。推进乡村建设,需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人口结构以及村庄变迁是一种必然现象。推进乡村建设,需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理清村庄变迁的趋势特点,针对各地区乡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科学确定乡村建设优先序,制定与农村人口结构及村庄布局相适应的发展策略。推进乡村建设,既要超前谋划,又要长短结合。“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聚焦阶段性任务,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因地制宜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现代化建设 人口结构 村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物业上市企业服务效率评价
9
作者 张燕 张逸荃 高强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2,共8页
物业服务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增进民生福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物业企业作为其基本服务单元,探究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以增效提质、与时俱进、人民满意为标尺的服务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全国43家物业上市企业作为截面样本... 物业服务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增进民生福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物业企业作为其基本服务单元,探究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以增效提质、与时俱进、人民满意为标尺的服务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全国43家物业上市企业作为截面样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研究视角,引入ESG理念,重构物业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E-DEA模型对其物业服务效率进行测度与比较,并按不同的ESG等级分析制约物业服务效率的因素,由此提出中国物业服务上市企业服务效率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物业上市企业 SE-DEA 服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52
10
作者 高强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36,共11页
现代乡村治理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支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与传统乡村治理相比,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有独特的产权基础、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具有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产权与... 现代乡村治理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支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与传统乡村治理相比,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有独特的产权基础、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具有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产权与治权高度统一、农村基层赋权扩能、依靠法治定纷止争等典型特征。近些年来,一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在坚持党组织领导核心的前提下,推动乡村治理的末梢延伸下沉,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做到治理目标精准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权利保障法治化。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必须从组织建设、优化治理、公共事务准入、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多点发力,探索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实现路径,形成更有效的乡村治理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社会 社区治理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展、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51
11
作者 高强 曾恒源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09,共11页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求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而且要求微观政策转移接续。从地方实践来看,自“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从领导体制、制度设计、...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求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而且要求微观政策转移接续。从地方实践来看,自“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从领导体制、制度设计、机构队伍、考核机制和财政支持等方面入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进展。与此同时,各地在实践中面临着对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认识不足、各级部门责任与能力不匹配、衔接安排未充分考虑地区差异、规划引领与考核力度不够、扶贫资产管理利用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和难点。建议进一步深化对推进衔接的认识、明确领导体制和职责分工、差异化制定衔接节奏和方向、强化规划引领和考核应用、优化扶贫资产管理利用机制,以推动两大战略有效衔接工作落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战略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与超越:乡村振兴背景下牧区合作社的功能演化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博 高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81,共8页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合作社是实现产业兴旺的有效主体,也是促进乡村组织振兴的坚实基础,其多维功能对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调研基础上,以案例形式呈现了合作社功能演化的逻辑及其背后的驱动元素。在...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合作社是实现产业兴旺的有效主体,也是促进乡村组织振兴的坚实基础,其多维功能对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调研基础上,以案例形式呈现了合作社功能演化的逻辑及其背后的驱动元素。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牧区合作社的功能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即在以三产融合、乡村治理的多元化、人才要素聚集以及明确的代际分工等积极因素驱动之下,牧区合作社在生产基础上呈现出了良好社会效益、成为吸引人才返乡就业的有效平台,合作社逐渐演化为乡村治理的新型主体,并且有效实现了牧区产业与文化传播的有效融合。这种转型与超越有效地促进了牧区合作社功能升级,对于乡村振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合作社 牧区合作社 乡村治理 功能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障碍因素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91
13
作者 高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35,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主题。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具备了新的内涵、特征和优势条件,同时在市场调节、政策导向、要素融通、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主题。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具备了新的内涵、特征和优势条件,同时在市场调节、政策导向、要素融通、改革协同等方面仍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强化监督管理、培育主体品牌为着力点,不断强化规划引领、投入保障、评价考核、人才支撑、执法监管,构建激励约束相容、多方协同的政策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质量兴农 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新起点与新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强 李洁琼 《蔬菜》 2020年第8期1-6,共6页
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申"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并特别提出"... 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申"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并特别提出"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9年2月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提出,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采取优先承租流转土地、提供贴息贷款、加强技术服务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主要经营方式 中央一号文件 农民合作社 家庭经营 农业规模化 小农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合作社能够提升家庭农场绩效吗?——基于全国1505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刘同山 孔祥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8-106,共9页
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是党中央推动农业转型、提高农业经营效率的重要举措。客观合理地评判农民合作社的作用、更好地培育家庭农场,需要分析加入合作社对家庭农场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全国1505个种植业家庭农场调查数据,使... 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是党中央推动农业转型、提高农业经营效率的重要举措。客观合理地评判农民合作社的作用、更好地培育家庭农场,需要分析加入合作社对家庭农场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全国1505个种植业家庭农场调查数据,使用处理效应模型(TEM)和内生Probit模型,从生产、销售两方面分析了加入合作社对家庭农场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合作社能够提升家庭农场人均净收益和亩均净收益,对农场创新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和提高作物亩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却未能降低农场的亩均农资、农机等生产成本支出。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需要支持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让农民合作社在提高农作物亩产、创新销售渠道、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 绩效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农会让农户更愿意退出土地承包权吗?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同山 孔祥智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1-70,共10页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中国农户出租农地、离开农业的现象日益普遍。为了考察农户"离农、进城"后是否愿意退出土地承包权,本文在构建经济性占有、情感性占有与农地退出意愿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黄淮海农区农户调查数据...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中国农户出租农地、离开农业的现象日益普遍。为了考察农户"离农、进城"后是否愿意退出土地承包权,本文在构建经济性占有、情感性占有与农地退出意愿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黄淮海农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处理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离农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离农或完全离农都会显著降低农户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经济性占有状况越好,农户对土地的情感性占有需要越强,承包权退出意愿越弱;出租农地的离农行为,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稳定可靠的负向作用。因此,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引导和支持"离农、进城"农户有偿退出农村土地,"不在地主"大量出现将难以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出租 不在地主 土地承包权退出 内生处理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社多元社会化服务的社员增收效应——基于山东省农户调研数据的“反事实”估计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陆泉志 张益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基于山东省果蔬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与因果中介分析模型(CMA),从社会化服务供给异质性视角检验了参加合作社对农户家庭务农收入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参加合作社具有明显的促农增收效应;合作社的... 基于山东省果蔬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与因果中介分析模型(CMA),从社会化服务供给异质性视角检验了参加合作社对农户家庭务农收入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参加合作社具有明显的促农增收效应;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有效供给对成员家庭务农收入的提升存在显著的因果中介效应,其中金融信贷服务、技术培训服务和生产流程服务对成员家庭务农收入提升的平均因果中介效应依次递增;尚无证据表明产品销售服务对成员务农收入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在引导和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同时,应重视强化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功能,适度扩大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供给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社会化服务 务农收入 因果中介分析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订单农业核心价值与创新动能的双重检视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益丰 史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订单农业作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经营模式,对其核心价值与创新动能进行深入探析意义重大。通过静态混合博弈均衡及多案例比较分析方法,凝练出三个重要结论:(1)订单农业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订单农业的创新首先表现在缔约... 订单农业作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经营模式,对其核心价值与创新动能进行深入探析意义重大。通过静态混合博弈均衡及多案例比较分析方法,凝练出三个重要结论:(1)订单农业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订单农业的创新首先表现在缔约双方是农业龙头企业与规模化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则通过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融合发展来参与订单生产;(2)订单农业的创新还表现在将简单的商品交易契约内化为生产流程中系统的生产阶段性服务契约,订单提供者以社会化服务供应为代价,促使订单承接方让渡/共享生产的管理权限;(3)提供农业生产全流程社会化服务有助于订单履约环境的优化。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来保障订单农业的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订单农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商品交易契约 社会化服务 履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