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贫困生问题分析——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乔永平 王珩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6-79,共4页
高校贫困生的合理界定和划分,是解决好贫困生问题的首要前提,为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贫困生标准,建立动态的贫困生档案。我校贫困学生多,贫困程度相对较深,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在贫困生资助政策中,综合比较,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 高校贫困生的合理界定和划分,是解决好贫困生问题的首要前提,为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贫困生标准,建立动态的贫困生档案。我校贫困学生多,贫困程度相对较深,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在贫困生资助政策中,综合比较,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是最有效的资助方式,仍需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生 界定 资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后大学生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审美认知和游憩体验研究--以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姣 沈苏彦 郭剑英 《绿色科技》 2016年第3期179-181,共3页
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现已成为城镇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吸引了90后大学生等众多群体的关注。以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90后大学生的审美认知和游憩体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对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普遍持有古朴、传统的审... 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现已成为城镇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吸引了90后大学生等众多群体的关注。以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90后大学生的审美认知和游憩体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对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普遍持有古朴、传统的审美认知态度,也多倾向于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游憩体验,以期为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在今后的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审美认知 游憩体验 老门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总统府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剑英 杨财根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8年第4期15-18,共4页
南京总统府是一个集科学研究、文物保存、科普教育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对总统府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目前总统府游客局部超载和游客人数不足并存的现象,提出了有计划分散客流、采用淡旺季门... 南京总统府是一个集科学研究、文物保存、科普教育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对总统府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目前总统府游客局部超载和游客人数不足并存的现象,提出了有计划分散客流、采用淡旺季门票、充分利用景区现有空间、提供旅游供给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旅游环境容量 南京 总统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苦难与真文学——读俄罗斯文学教授王智量的小说《饥饿的山村》 被引量:1
4
作者 缪军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9,148,共8页
《饥饿的山村》是第一部深刻而直接地描述"三年困难时期"人吃人悲剧的作品。苦难出文学,《饥饿的山村》的价值不仅在于对这一惨痛的历史事件作出文学的回应,帮助今天的人们反思历史,抵抗遗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苦难的描述,深... 《饥饿的山村》是第一部深刻而直接地描述"三年困难时期"人吃人悲剧的作品。苦难出文学,《饥饿的山村》的价值不仅在于对这一惨痛的历史事件作出文学的回应,帮助今天的人们反思历史,抵抗遗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苦难的描述,深刻表现了普通百姓那种出自生命本能的最强烈的欲望,揭示了这种欲望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更从"人吃人"这种极端状态下的违反常理、违反道德的反人性行为中,发现了大苦难中人性的深刻矛盾和中国百姓对于生命终极价值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智量 《饥饿的山村》 苦难 人吃人 生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文学创作的情感要求——以《落叶归根》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74,共2页
文学剖作是一项丰富的情感活动,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它以一种特殊的手段,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残酷性。以《落叶归根》为例,从真挚情感的爆发点、真善美的健康情感、道德感动力量、寓教于乐四个方面探... 文学剖作是一项丰富的情感活动,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它以一种特殊的手段,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残酷性。以《落叶归根》为例,从真挚情感的爆发点、真善美的健康情感、道德感动力量、寓教于乐四个方面探讨了电影文学创作对情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创作 情感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教学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桂霞 陈红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35-136,共2页
经过对"循环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后得出结论: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面临师资不足、工作量过大的现状,"循环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显然将会发挥... 经过对"循环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后得出结论: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面临师资不足、工作量过大的现状,"循环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显然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灵谷寺景区古树名木生长现状调查分析
7
作者 张扩 毛亚敏 +1 位作者 郭剑英 董赛响 《内蒙古林业》 2017年第5期14-15,共2页
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的璀璨明珠,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其中,树龄在100~299年之间的为国家三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之间的... 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的璀璨明珠,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其中,树龄在100~299年之间的为国家三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之间的为国家二级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为国家一级古树。名木是指珍贵、稀有树种,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的树种,不受树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生长现状 景区 南京 稀有树种 国家林业局 林木资源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舆情精准研判的学理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丁柏铨 陈相雨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4,86,共10页
在当今时代,存在着各类舆情勃发的土壤和条件。以公众心声为核心内容的舆情,内含政治诉求、经济诉求、文化诉求和心理诉求等,以自己的方式聚集、形成、传播、运行、起落。舆情研判是特定主体在对舆情所作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所作的判断... 在当今时代,存在着各类舆情勃发的土壤和条件。以公众心声为核心内容的舆情,内含政治诉求、经济诉求、文化诉求和心理诉求等,以自己的方式聚集、形成、传播、运行、起落。舆情研判是特定主体在对舆情所作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所作的判断。舆情精准研判须以正确认知和深刻理解舆情为起点、为基础。舆情和舆论联系紧密但并不能等同。精准研判舆情有赖于走出对舆情的认知误区。舆情是研判对象,研究、分析呈现为持续的过程,判断是舆情研判形成的结果。进行精准舆情研判须符合基本程序,准确把握舆情精准研判的精髓,实现“研”与“判”的有机结合,就动态发展的舆情进行研判。舆情精准研判的着重点是:关注引发舆情的种种情形,进而关注影响舆情起伏的各种重要的作用力,按舆情运行规律进行舆情研判。舆情精准研判的关键点有:抓好对始发点、聚焦点、转折点、引爆点舆情的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 舆情研判 学理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性算法制度建构的技术联结逻辑及其调适——以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数字政府建设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健 张宸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9,共14页
公共治理领域广泛运用的算法工具推动了公共性算法的制度建设需求的产生。从治理角度而言,使用算法工具有助于规避传统政府决策的风险、提高政府运转效率,弥补传统政府监管的不足。公共性算法对公共治理的技术逻辑在于,首先通过语言训... 公共治理领域广泛运用的算法工具推动了公共性算法的制度建设需求的产生。从治理角度而言,使用算法工具有助于规避传统政府决策的风险、提高政府运转效率,弥补传统政府监管的不足。公共性算法对公共治理的技术逻辑在于,首先通过语言训练为算法实践提供数据基础,然后借助其人机交互功能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最终实现公共利益。在构建公共性算法的制度时,需要从技术、伦理、法律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引导公共性算法在辅助公权力主体进行治理过程中走向良性发展轨道。具体而言,在算法准入方面,需要确立公共性算法的实际边界;在算法设计中,应注入社会核心价值以增强算法工具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需防止滥用权力以保障权利安全;在司法裁判方面,需要司法机构确定公共性算法运行的实际边界,并切实保障治理对象的法定权益;最后,在算法监督方面,必须限制数据利用以维护公共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算法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数字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生态环境伦理学 被引量:14
10
作者 卞显红 王国聘 +1 位作者 黄震方 王苏洁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5,共8页
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发展哲学,是生态环境伦理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我们从生态伦理角度考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旅游发展与旅 游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伦理含... 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发展哲学,是生态环境伦理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我们从生态伦理角度考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旅游发展与旅 游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伦理含义、功能及其核心要点等三个方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基础进行了初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伦理学 道德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 被引量:73
11
作者 陈相雨 丁柏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社会结构紧张催生以负面为主的社会情感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直接导致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生成和爆发。换言之,抗争主体的情感动员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情感的社会行动者,抗争主体通过"悲情叙事""身份展... 社会结构紧张催生以负面为主的社会情感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直接导致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生成和爆发。换言之,抗争主体的情感动员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情感的社会行动者,抗争主体通过"悲情叙事""身份展示""戏谑表达"等情感动员策略,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和参与,促成了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迅速生成,但它在生成过程中却产生了"网络空间中的情感暴力""网络抗争诉求的煽情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情感"等情感后果。为有效应对和处置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生成所带来的情感后果,加快建设社会结构正义、努力构建合理的"情感规约"以及培育正向情感类型等是值得尝试的情感治理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争性 网络集群行为 结构紧张 情感动员 情感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省旅游需求影响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颜麒 吴晨光 叶浩彬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10期47-51,共5页
离岛免税政策是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旅游公共政策的重大创新。文章系统地研究了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省旅游需求的拉动效应,并通过AMRA模型进行建模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省国内旅游... 离岛免税政策是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旅游公共政策的重大创新。文章系统地研究了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省旅游需求的拉动效应,并通过AMRA模型进行建模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离岛免税政策对海南省国内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文章还探讨了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对调控当前中国出境旅游过高购物消费所具有的独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岛免税 海南 旅游需求 中国出境旅游 AR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级旅游景区门票免费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颜麒 杨韫 张邱汉琴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8-168,共11页
本文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及灰色关联系数,对2012年我国5A级景区门票免费的旅游经济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景区免费开放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其作用程度和当地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及集聚程度有着正向... 本文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及灰色关联系数,对2012年我国5A级景区门票免费的旅游经济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景区免费开放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其作用程度和当地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及集聚程度有着正向的联系;同时,这样的拉动作用也受到相关景区的产权结构与经营现状、管理政策、市场竞争程度以及5A级景区在行业内的地位和重要性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景区 门票免费 旅游经济 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线导游员情绪劳动的探索研究及实证启示——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 被引量:14
14
作者 颜麒 吴耀宇 +1 位作者 杨韫 孔海燕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3期78-83,共6页
在心理学及情绪劳动相关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导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通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华东线导游员情绪劳动的理论模型,并对华东线导游员情绪劳动的本质内涵、中介因素和结果变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 在心理学及情绪劳动相关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导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通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华东线导游员情绪劳动的理论模型,并对华东线导游员情绪劳动的本质内涵、中介因素和结果变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劳动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假定完全符合。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对导游人员情绪劳动理论探讨的空白,并就在导游人力资源管理中更好地进行情绪管理提出了实际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劳动 导游 结构方程模型(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传播与自组织化:复杂网络环境下的社会结构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卫欣 王国聘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9,共10页
村村通网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导致农村的信息质量、意见领袖、媒介形式等发生了变化,网络自组织让更多的农民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作为对农传播的接受者,想要获得更多的知情权、表达权,就必须参与农村网络的建设与维护。囿于农民的年... 村村通网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导致农村的信息质量、意见领袖、媒介形式等发生了变化,网络自组织让更多的农民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作为对农传播的接受者,想要获得更多的知情权、表达权,就必须参与农村网络的建设与维护。囿于农民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与传统习惯,农村面临着更多、更严重的网络失范现象。要实现城乡信息传播体系的生态位平衡,就必须协调各种力量,在技术支持、媒介平台、教育培训、表达能力、风险管控上予以创新,才能实现对农传播与自组织化的共同发展与协同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农传播 自组织 网络 环境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集群行为动员:场域、策略及其风险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相雨 张卫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6-233,共8页
动员对网络集群行为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行动主体而言,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民众获得的不同类型的赋权、政治机会结构等独立于主体意志之外的结构性因素构成了网络集群行为的动员场域,而情感动员、网络修辞、话语出位等策略,则是行... 动员对网络集群行为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行动主体而言,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民众获得的不同类型的赋权、政治机会结构等独立于主体意志之外的结构性因素构成了网络集群行为的动员场域,而情感动员、网络修辞、话语出位等策略,则是行动主体在动员中经常使用的策略。不可否认,网络集群行为虽然具有正能量,但在当前情况下,由动员主导形成的网络集群行为,会带来普遍民意被劫持、网络政治奇观化、网络游民政治、民粹化社会治理等风险。为此,各级治理机构或特定主体应化"被动"为"主动",从理念、制度、措施等层面进行综合处置,方能有效应对网络集群行为动员所产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集群行为 动员场域 动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我国森林公园旅游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财根 郭剑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8-1280,共3页
近10年我国森林公园旅游研究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研究内容集中性过强,在旅游资源等方面研究较多,旅游效益等方面成果较少,未来应拓深森林公园旅游的理论研究,完善森林公园旅游研究体系。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游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顾现朋 布占坡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3-235,共3页
本文对当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落后的原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实效性还不够理想。面对存在的问题,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从学科体系的高度,开展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将理论... 本文对当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落后的原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实效性还不够理想。面对存在的问题,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从学科体系的高度,开展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育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立和 王国聘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3,共7页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既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正在成为国内贸易中需要面对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贸易和环境关系的研究进行介绍,展现当前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指出在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既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正在成为国内贸易中需要面对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贸易和环境关系的研究进行介绍,展现当前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指出在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国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 环境 贸易与环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媒介与视觉:基于网络文化下的审美反思 被引量:40
20
作者 卫欣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162,共6页
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环境的建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网络实现了人与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在传播技术的刺激下,人类的文化结构出现了转向,人的审美经验出现了裂变。在技术与资本的运作下,传媒产业主导了文化生态,一切的文化与审美围绕... 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环境的建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网络实现了人与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在传播技术的刺激下,人类的文化结构出现了转向,人的审美经验出现了裂变。在技术与资本的运作下,传媒产业主导了文化生态,一切的文化与审美围绕着消费展开,传统文化中的多样性、平衡性与延续性遭到破坏,产生文化泡沫的现象,人不再是人类文化的生产者,而只是商业文化的消费者。审美认知在一场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中变得黯然失色,网络环境并没有实现审美判断的大繁荣,相反,人的思维与反思却在华丽的包装中不断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媒介 视觉 网络文化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