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影像组学、形态学及力学组学预测心肌桥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1
作者
郑金
陈艳春
+9 位作者
孙权琳
周帆
周傲
陈坚
陈洋
王烁
黄源
滕忠照
张龙江
Jonathan R Weir-McCall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57,共1页
目的心肌桥(MB)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潜在联系。本研究旨在利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放射组学和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力学组学组合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方法本研究包含了91例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m LAD)存在MB...
目的心肌桥(MB)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潜在联系。本研究旨在利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放射组学和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力学组学组合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方法本研究包含了91例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m LAD)存在MB且近段(p LAD)无明显狭窄的患者。在随访期间(2.9[1.8,3.9]年),39例患者在p LAD产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对于传统参数,首先测量了形态学参数,如深度和面积并计算了影像学信息,如冠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衰减。同时,进行了CFD模拟,计算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T-FFR)。对于组学参数,提取了形态学和放射组学特征。同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来分析CFD结果以生成力学组学特征并开发了包含传统和组学特征的模型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结果在3636个放射组学特征中,有2446个(67%)表现出良好以上的稳健性(ICC≥0.75)。在构建的15个弹性网络模型中,仅基于周围冠状放射组学和结合形态学、放射组学和力学组学的模型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方面表现最佳,其AUC分别为0.78[0.69,0.88]和0.78[0.68,0.87](95%置信区间)。结论本研究强调了冠状动脉周围放射组学的重要性,并展示了结合放射组学、形态学和力学组学特征预测MB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周围脂肪组织
动脉粥样硬化
影像组学
心肌桥
形态学参数
置信区间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影像组学、形态学及力学组学预测心肌桥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1
作者
郑金
陈艳春
孙权琳
周帆
周傲
陈坚
陈洋
王烁
黄源
滕忠照
张龙江
Jonathan R Weir-McCall
机构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南京
医科大学附属金陵临床医学院
南京
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南京景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Section of Cardiorespiratory Medicine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Royal Papworth Hospital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57,共1页
基金
NIHR Cambridge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re,BRC-1215-20014
文摘
目的心肌桥(MB)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潜在联系。本研究旨在利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放射组学和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力学组学组合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方法本研究包含了91例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m LAD)存在MB且近段(p LAD)无明显狭窄的患者。在随访期间(2.9[1.8,3.9]年),39例患者在p LAD产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对于传统参数,首先测量了形态学参数,如深度和面积并计算了影像学信息,如冠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衰减。同时,进行了CFD模拟,计算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T-FFR)。对于组学参数,提取了形态学和放射组学特征。同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来分析CFD结果以生成力学组学特征并开发了包含传统和组学特征的模型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结果在3636个放射组学特征中,有2446个(67%)表现出良好以上的稳健性(ICC≥0.75)。在构建的15个弹性网络模型中,仅基于周围冠状放射组学和结合形态学、放射组学和力学组学的模型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方面表现最佳,其AUC分别为0.78[0.69,0.88]和0.78[0.68,0.87](95%置信区间)。结论本研究强调了冠状动脉周围放射组学的重要性,并展示了结合放射组学、形态学和力学组学特征预测MB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潜力。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周围脂肪组织
动脉粥样硬化
影像组学
心肌桥
形态学参数
置信区间
组合预测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影像组学、形态学及力学组学预测心肌桥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郑金
陈艳春
孙权琳
周帆
周傲
陈坚
陈洋
王烁
黄源
滕忠照
张龙江
Jonathan R Weir-McCall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