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
作者 王菁 李懿馨 王吉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16-120,共5页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公立医院作为核心主体,积极推进全成本核算制度的落地实施。文章基于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运用系统分析法,深入剖析全成本核算的核心要素及其体系架构。研究聚焦于全面成本归集、精准分摊、...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公立医院作为核心主体,积极推进全成本核算制度的落地实施。文章基于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运用系统分析法,深入剖析全成本核算的核心要素及其体系架构。研究聚焦于全面成本归集、精准分摊、数据源的科学统计以及信息化系统的高效构建等关键环节,提出涵盖规则衔接、核算对象精准界定、部门协同强化及算法优化等维度的实操性优化策略,旨在构建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体系,提升核算质量与效率,以满足医院内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需求。通过强化成本管控与资源配置效能,推动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确保医疗服务在兼顾效益性下的公益属性得以充分彰显,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全成本核算 成本归集 成本分摊 信息化建设 管理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减压阀控制器硬件性能的影响因素和优化设计
2
作者 艾超 黄科雨 +3 位作者 马德江 陈立娟 高伟 曹晓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9,共14页
比例减压阀是工程机械装备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元件,其压力控制性能直接受到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比例减压阀用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器数学模型和整阀模型。然后,分析电阻、电感、频率和占空比对控制器输出电流大小和纹波的影响。其... 比例减压阀是工程机械装备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元件,其压力控制性能直接受到控制器性能的影响。以比例减压阀用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器数学模型和整阀模型。然后,分析电阻、电感、频率和占空比对控制器输出电流大小和纹波的影响。其次,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电流、电流纹波为指标,综合考虑电阻、电感、PWM频率、PWM占空比等影响因素,优化设计控制器关键参数。最后,结合比例减压阀实物,验证优化后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控制器优化前的误差约为2.9%,控制器优化后的误差约为2.5%。研究成果为高性能比例减压阀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减压阀 控制器硬件 影响因素 正交实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技术应用综述
3
作者 艾超 庄定洋 +2 位作者 陈立娟 孙家庆 常振鑫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4-1005,共12页
为了解决采用轨迹技术对电机加减速曲线规划时,电机加减速曲线分段较多,各曲线所用参数之间具有一定耦合性,导致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参数优化工作较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对该技术大量应用实例和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调研分析。首... 为了解决采用轨迹技术对电机加减速曲线规划时,电机加减速曲线分段较多,各曲线所用参数之间具有一定耦合性,导致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参数优化工作较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对该技术大量应用实例和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调研分析。首先,对当前诸多应用轨迹规划技术的电机加减速算法数学模型及其加减速曲线的综合性进行了分析,对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方法提出了明确的分类;然后,对部分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技术的应用实例在提升控制目标及控制系统整体性能时所选取的优化方向和优化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技术的性能指标为柔性和实时性,同时也明确了这两者对系统运行平稳性和电机控制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应的评估标准;最后,对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根据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技术在飞行控制领域和机床加工领域的应用实例,明确了柔性和实时性这两者和电机加减速算法数学模型之间的联系,并列出了电机加减速算法在优化这两者时存在的一系列共性问题。根据以上研究所得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技术的分类标准、性能指标和共性问题,对该技术进行了展望,为多应用场景下的电驱系统高性能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加减速算法 指数型加减速算法 S曲线加减速算法 轨迹规划 性能指标 共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TPMSLM原理的电磁复进机推力波动抑制
4
作者 吴清乐 李文龙 +3 位作者 徐凤杰 王丽群 杨国来 唐恩凌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7-328,共12页
鉴于现有复进机结构复杂,难以满足复进过程实时可控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双初级圆筒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Double Primary Tubula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DP-TPMSLM)原理的电磁复进机。通过分析复进过程各部件受力... 鉴于现有复进机结构复杂,难以满足复进过程实时可控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双初级圆筒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Double Primary Tubula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DP-TPMSLM)原理的电磁复进机。通过分析复进过程各部件受力情况,建立复进运动微分方程,明确了所需复进机力的大小;对于DP-TPMSLM,齿槽效应和端部效应的解耦以及端部结构的改进,有效地抑制了定位力的基波和二次谐波,显著降低了电机的推力波动,并通过小型样机实验得以验证;进一步地,提出基于DP-TPMSLM原理的电磁复进机,并将其应用于车载炮系统中,开展了联合仿真研究。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与未改进的结构相比,改进后的DP-TPMSLM的定位力降至465.9 N,降低了34.4%;同时,所提电磁复进机能够实现对复进过程的实时控制,从根本上解决了炮尾和摇架之间的碰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复进机 直线电机 推力波动抑制 多初级结构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_(2)配比及O_(2)体积分数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吴春雷 史波波 +1 位作者 薛勇 郭庆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优化采空区混合惰气防灭火技术,研究CO_(2)/N_(2)配比和O_(2)体积分数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以甘肃东峡矿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系统,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开展不同CO_(2)/N_(2)配比(0∶10~10∶0)和O_(2)体积分数(6%、10%... 为优化采空区混合惰气防灭火技术,研究CO_(2)/N_(2)配比和O_(2)体积分数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以甘肃东峡矿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系统,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开展不同CO_(2)/N_(2)配比(0∶10~10∶0)和O_(2)体积分数(6%、10%、14%、18%)条件下的低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O_(2)体积分数下,随着CO_(2)/N_(2)配比增加,长焰煤的耗氧速率和CO产生率的下降速率逐渐减缓,下降幅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长焰煤的表观活化能在缓慢氧化阶段随CO_(2)/N_(2)配比增加逐渐增大,在加速和快速氧化阶段先增后减,CO_(2)/N_(2)配比为4∶6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N_(2)配比 O_(2)体积分数 低温氧化 耗氧速率 CO产生率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在制造业中实现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综述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燕 王禹封 +4 位作者 谯木 赵正彩 苏宏华 朱夏林 冯天民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45,共22页
数字孪生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和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近十年来,随着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性能和相关智能算法的迅速发展,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取得了巨大进展。针对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领域... 数字孪生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和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近十年来,随着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性能和相关智能算法的迅速发展,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取得了巨大进展。针对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领域的多样性和对象层级的复杂性,本文回顾了数字孪生基本概念和模型的发展历程,综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制造业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成果。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制造业三个层级的应用现状以及数字孪生赋能智能制造的新范式。最后,展望了制造业数字孪生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数字孪生 数字化建模 智能终端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伺服阀非线性液动力模型修正与特性分析
7
作者 艾超 刘礼庆 +3 位作者 魏立忠 陈立娟 高伟 任建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93,共12页
比例伺服阀的高速运行以及油液流动状态直接影响液动力的变化,进而影响比例伺服阀和伺服机构的动静态性能。基于此,为明确比例伺服阀液动力的变化规律和特性,首先基于阀芯和阀体配合的节流口结构建立液动力的理论数学模型。然后结合流... 比例伺服阀的高速运行以及油液流动状态直接影响液动力的变化,进而影响比例伺服阀和伺服机构的动静态性能。基于此,为明确比例伺服阀液动力的变化规律和特性,首先基于阀芯和阀体配合的节流口结构建立液动力的理论数学模型。然后结合流场仿真,分析不同开度和不同压差下液动力变化情况,明确液动力仿真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偏差,修订液动力理论数学模型。最后,基于液动力测试平台,验证了不同开度和压差下液动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射流角的减小会导致稳态液动力不断增大,阀口开度的增大使稳态液动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在小开度下压差越大对应稳态液动力的峰值也越大,研究成果为比例伺服阀非线性补偿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伺服阀 稳态液动力 模型修订 非线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种车辆摆臂实测载荷的参数估计拟合外推研究
8
作者 王枫 王玺 +4 位作者 邓克军 范慧 仲健林 熊明皓 周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9,共6页
以特种车辆摆臂实测载荷数据为依据,对实测信号进行编制得到了实摆臂的二维载荷谱,并对其进行了参数估计的拟合外推分析,确定了幅值和频次关系服从威布尔分布优于对数正态分布,均值和频次关系服从正态分布,并将外推后的结果与实测信号... 以特种车辆摆臂实测载荷数据为依据,对实测信号进行编制得到了实摆臂的二维载荷谱,并对其进行了参数估计的拟合外推分析,确定了幅值和频次关系服从威布尔分布优于对数正态分布,均值和频次关系服从正态分布,并将外推后的结果与实测信号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参数估计拟合外推的结果在合理误差范围内;预测的极值和频次更接近于实测值,初步验证了参数估计拟合外推方法在特种车辆领域应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 载荷谱编制 参数估计外推 分布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板光纤冲击判位与载荷历程重构方法
9
作者 冯振辉 王哲 +3 位作者 曾捷 陈斌斌 冯春乐 周帆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56,112,共6页
针对典型航空航天器复合材料层板冲击载荷识别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复合材料层板冲击响应特征辨识方法。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离散应变感知信息,发展了基于距离倒数乘方原理的复合材料层板冲击应变响应反演方法... 针对典型航空航天器复合材料层板冲击载荷识别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复合材料层板冲击响应特征辨识方法。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离散应变感知信息,发展了基于距离倒数乘方原理的复合材料层板冲击应变响应反演方法。基于冲击响应突变特征并结合极值比较法,辨识出冲击载荷对应的应变响应峰值所在位置。在辨识出冲击位置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贝叶斯正则化法对复合材料层板冲击载荷进行重构,有效解决了常规载荷历程重构中脉冲响应矩阵病态性造成的不适定性问题。实验结果显示,冲击点与辨识点坐标之间平均误差约为13.00 mm,重构所得冲击载荷有效作用历程内平均相对误差约为4.21%,载荷峰值辨识相对误差为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板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 冲击载荷位置 载荷历程重构 距离倒数乘方 非负贝叶斯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发主轴球轴承喷油润滑热场分析及试验研究
10
作者 刘欢 王健 +1 位作者 朱海峰 张占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3-49,共7页
针对航发主轴三点接触球轴承高速运转时容易引起轴承烧伤问题,采用局部法建立轴承生热模型。基于流体两相流理论和耦合传热原理,建立轴承流固耦合模型,分析转速、供油量等对流场以及轴承温度的影响。利用航发球轴承试验机开展轴承温升试... 针对航发主轴三点接触球轴承高速运转时容易引起轴承烧伤问题,采用局部法建立轴承生热模型。基于流体两相流理论和耦合传热原理,建立轴承流固耦合模型,分析转速、供油量等对流场以及轴承温度的影响。利用航发球轴承试验机开展轴承温升试验,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供油量的增加,轴承外圈的油量显著增加,轴承温度下降;当供油量达到1.2 L/min时,继续增加供油量冷却效果减弱;随着转速增加,轴承腔内油液减少,轴承内外圈温度均增大且内圈增幅比外圈大;随着轴向载荷增加,轴承内外圈温度均增大。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最大误差为10.27%,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发主轴球轴承 局部生热法 流固耦合模型 热场 喷油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驱动斜齿轮传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
11
作者 邹浩然 王三民 +2 位作者 何前进 王冀 陈鹏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5-933,共9页
齿轮传动系统作为舰船推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舰船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能否保持良好的动态特性对舰船结构安全性及机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舰船中柴燃联合驱动斜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纯扭动力学模型,采用MASTA软... 齿轮传动系统作为舰船推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舰船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能否保持良好的动态特性对舰船结构安全性及机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舰船中柴燃联合驱动斜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纯扭动力学模型,采用MASTA软件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模型对燃气轮机单机驱动向柴燃联合驱动模式切换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寻找模式切换的最佳转速和输入扭矩,探究啮合刚度和双联轴扭转刚度对模式切换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模式切换时齿轮1的最佳转速为2250 r/min,齿轮7的最佳输入扭矩为3100 Nm;啮合刚度的增大范围在基础值的1~1.2倍时,可以减弱不同切换阶段各齿轮副的振动程度;只要保证双联轴的扭转刚度超过0.8倍的基础值,系统中各齿轮副的振动程度将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驱动 斜齿轮传动系统 模式切换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条导轨组件安装精度的调校方法
12
作者 冯献彤 李政民卿 查帅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78,共5页
齿条导轨组件安装精度要求高,调校方式主要依靠经验,调整螺钉拧紧力矩与导轨位移关系尚不明确,故对齿条导轨组件开展安装精度调校方法研究,探索调整螺钉拧紧力矩与导轨位移关系,提高装配精度,保证产品质量。基于奇异函数建立了调整螺钉... 齿条导轨组件安装精度要求高,调校方式主要依靠经验,调整螺钉拧紧力矩与导轨位移关系尚不明确,故对齿条导轨组件开展安装精度调校方法研究,探索调整螺钉拧紧力矩与导轨位移关系,提高装配精度,保证产品质量。基于奇异函数建立了调整螺钉拧紧力矩与导轨位移关系,采用遗传算法对特定位置螺钉拧紧力矩进行优化求解,形成了一种齿条导轨组件直线度与平行度调校方法,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该调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导轨偏移量求解相应位置的调整螺钉力矩,减小导轨调校的盲目性,降低导轨安装的直线度和平行度误差,提高直线导轨的安装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条导轨 奇异函数 直线度与平行度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振动条件下伺服阀弹簧管开裂试验
13
作者 杨健 凌扬洋 +1 位作者 马德江 张小洁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5,共7页
通过对某型号伺服机构在随机振动过程中伺服阀弹簧管开裂现象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弹簧管开裂是由于振动台及夹具固有频率与伺服阀衔铁部件一阶固有频率存在耦合,造成伺服阀弹簧管谐振,引起振动量级放大而导致的。为分析不同振动台、不同... 通过对某型号伺服机构在随机振动过程中伺服阀弹簧管开裂现象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弹簧管开裂是由于振动台及夹具固有频率与伺服阀衔铁部件一阶固有频率存在耦合,造成伺服阀弹簧管谐振,引起振动量级放大而导致的。为分析不同振动台、不同振动夹具以及同一整机下不同安装通道对伺服阀弹簧管在随机振动时的影响,分别开展了3项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条件对伺服阀弹簧管处的振动量级均有影响,其中16 t振动试验台、随机振动夹具和整机A通道在某伺服机构Y向振动时,对振动量级均有明显的放大作用,易引起弹簧管的谐振并造成疲劳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环境 伺服阀弹簧管 振动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虚拟装配的约束建模与装配意图捕捉技术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丹 左敦稳 +3 位作者 焦光明 闫静 李建平 刘玉广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8-1214,共7页
为保证虚拟装配操作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准确高效的用户装配意图捕捉算法。给出了虚拟装配环境中约束模型的表达和建模方法,引入约束元素包围盒的概念,并提出了其构造原则及方法。将约束元素包围盒的相交测试作为装配意图捕捉算法... 为保证虚拟装配操作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准确高效的用户装配意图捕捉算法。给出了虚拟装配环境中约束模型的表达和建模方法,引入约束元素包围盒的概念,并提出了其构造原则及方法。将约束元素包围盒的相交测试作为装配意图捕捉算法的入口,根据约束元素和自由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约束多层识别算法来判断约束元素之间的装配约束类型,并通过设置约束元素优先级和利用约束元素间的进给增量比较策略来实现约束的智能确认。最后,使用时间花费代价函数表征装配意图捕捉算法的计算效率。通过某航天产品中的装配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装配 约束建模 约束元素包围盒 装配意图捕捉 约束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遗传算法的航天产品装配顺序优化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丹 左敦稳 +2 位作者 焦光明 薛善良 李建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28-1234,共7页
航天产品的装配顺序优化(ASPFAP)具有多目标和非线性的特点,针对传统算法在该问题求解上的不足,将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起来(PSO-GA),提出一种新的面向航天产品的装配顺序优化方法。使用优先约束关联模型(APCRM)来描述零件间的优先... 航天产品的装配顺序优化(ASPFAP)具有多目标和非线性的特点,针对传统算法在该问题求解上的不足,将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起来(PSO-GA),提出一种新的面向航天产品的装配顺序优化方法。使用优先约束关联模型(APCRM)来描述零件间的优先约束关系和关联关系;研究了粒子群遗传算法的基因组、染色体以及粒子的编码表达方法;综合考虑装配连续性、装配资源和仪器设备的影响,提出了有工程意义的适应度函数的表达式;根据APCRM生成随机的可行初始装配序列,并利用粒子群算法重构遗传算法的交叉算子对装配顺序进行优化。实例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优化结果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装配顺序优化 粒子群遗传算法 优先约束关联模型 交叉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虚拟装配操作的交互辅助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丹 左敦稳 +3 位作者 焦光明 薛善良 李建平 周华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132,共6页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装配操作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约束元素包围盒的装配意图捕捉方法,根据约束元素的特征参数和配合类型,将位姿变换分解为点到线上、点到面上和直线平行3种位姿变换情况,提出基于位姿变换元素分解的约束...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装配操作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约束元素包围盒的装配意图捕捉方法,根据约束元素的特征参数和配合类型,将位姿变换分解为点到线上、点到面上和直线平行3种位姿变换情况,提出基于位姿变换元素分解的约束精确定位求解算法,并通过对零件自由度的求解和目标约束方向上的运动分量映射,实现了零件的装配运动引导.最后通过一个典型装配结构的实例,给出了装配操作的交互辅助流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已应用到面向航天产品的桌面虚拟装配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装配 交互辅助 装配意图捕捉 定位求解 运动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成形及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继忠 董春林 +3 位作者 栾国红 李辉 孙志彬 周海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60-163,共4页
通过优化搅拌头结构和焊接工艺参数,研究了TC4钛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成形过程及微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头结构对焊缝成形影响显著,增大轴肩和搅拌针直径有利于消除缺陷;在焊接过程中,当热输入量较低时,搅拌区由α相超细等轴晶组成,... 通过优化搅拌头结构和焊接工艺参数,研究了TC4钛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成形过程及微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头结构对焊缝成形影响显著,增大轴肩和搅拌针直径有利于消除缺陷;在焊接过程中,当热输入量较低时,搅拌区由α相超细等轴晶组成,当热输入量大于β相变温度,搅拌区全部由片层状α+β双相组织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搅拌摩擦焊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资源重构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韦韫 李东波 +1 位作者 焦光明 周朝宝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059-2063,共5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装配资源重构的评价体系模型。在分析各评价指标的内涵之后,提出采用客观自适应的熵权法,根据指标评价值的变异程度来判断各指标的信息量,进而获得各评价指标在评价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即指标的权重)...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装配资源重构的评价体系模型。在分析各评价指标的内涵之后,提出采用客观自适应的熵权法,根据指标评价值的变异程度来判断各指标的信息量,进而获得各评价指标在评价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即指标的权重)的方法。引入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系数作为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并利用模糊集合论中相对隶属度概念确定评价对象相对于理想参考值的优良隶属度,以此作为评价准则实现对各指标的评价。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重构 信息熵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 相对隶属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S线特征模型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卫兵 董春林 +2 位作者 栾国红 张坤 周海峰 《航空制造技术》 2015年第S1期7-10,共4页
建立搅拌摩擦焊S线特征模型,阐述了S线特征产生的规律及其在焊核中的分布形态。将S线特征处母材简化成刚性质点,借助XY面、XZ面内S线特征处刚性质点的运动轨迹,描述了S线特征的产生规律。在XY面内,S线特征以焊接步长μ为周期分布在焊核... 建立搅拌摩擦焊S线特征模型,阐述了S线特征产生的规律及其在焊核中的分布形态。将S线特征处母材简化成刚性质点,借助XY面、XZ面内S线特征处刚性质点的运动轨迹,描述了S线特征的产生规律。在XY面内,S线特征以焊接步长μ为周期分布在焊核内。在XZ面内,轴肩影响区内S线特征不明显且刚性质点具有向前进侧运动的趋势,搅拌针影响区内S线特征呈不规则曲线形状分布在焊核内。通过600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S线特征的试验研究,验证了S线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S线特征与板厚的相关性、搭接界面上翘等工程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线特征模型 待焊界面 刚性质点 焊接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喷射成形锭坯形貌调控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冷晟 付有为 +4 位作者 马万太 钱浩 虞钧鹏 蒋云泽 吴尚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4,共8页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在追求材料的轻量化,而材料的高强度高韧性是轻量化的基础。7000系铝合金(Al-Zn-Mg-Cu系铝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等优点,其中7055铝合金是所有铝合金中强度最高的。喷...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在追求材料的轻量化,而材料的高强度高韧性是轻量化的基础。7000系铝合金(Al-Zn-Mg-Cu系铝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等优点,其中7055铝合金是所有铝合金中强度最高的。喷射成形工艺是7055铝合金常用的制备方法。铝合金锭坯在沉积过程中的稳定生长是喷射成形工艺制备形貌一致、沉积质量均匀的大规格锭坯的基础。受喷射成形过程中众多工艺参数变化的影响,现有的理论模型难以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文中通过所采集的喷射成形过程工艺历史数据与锭坯沉积表面直径的相关性分析,结合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构建锭坯直径的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生长速度调控模型;根据工艺参数的实时波动,计算直径变化量,作为输入层导入经过训练的速度调节神经网络模型,对沉积基底的升降速度进行优化调控,使得锭坯沉积生长形貌均匀稳定。最后采用该方法对锭坯沉积生长速度调控工艺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制备的大规格锭坯直径尺寸偏差在5%以内,验证了生长速度调节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成形 大规格锭坯 工艺参数 神经网络 速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