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药用真菌“双向发酵”的起源、发展及其优势与潜力
被引量:74
- 1
-
-
作者
庄毅
潘扬
谢小梅
张李阳
-
机构
中国菌物学会、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真菌研究中心
江西中医学院菌物药研究中心
南京晓庄学院药用菌物研究所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07年第2期3-6,共4页
-
文摘
笔者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用药用真菌发酵药材的设想,实验证实在农副产品构成的营养基质内掺入适量经特选的含有活性成分的中药材作为药性基质,致使发酵具有双向性,其产物由药用菌质(如槐耳菌质)转为药性菌质(如槐芪菌质○F),可以显著增强其免疫活性,提高药效与疗效,这是现代“双向发酵”工程的起源,此后因理论与技术发展,使它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新起点,中药新药研制的新途径,各种菌质必将成为中药内菌物药的重要组成。较深入和更扩大的研究认为,它有增效、扩用、解毒持效等作用可发展为用中药二次开发和兽药领域。与其它有关生物技术比较,在现阶段有一定的优势与潜力。“双向发酵”研发道路宽广,前景良好,也还存在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怎样以中医药理论指导构成发酵组合和对各种菌质的科学定性等,尤其需要从基质发酵为菌质的大规模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
-
关键词
双向发酵
营养基质/药性基质/全性基质
药用菌质/药性菌质
无渣型/去渣型
增效/持效/扩用/解毒
二次开发
-
Keywords
Bi - directional fermentation
A nutrient ground substance, a medicinal ground substance, a medicinal and nutrient ground substances
A medicinal fungous substance, a fungous substance containing herbs
Disearding waste -type, no waste -type
Strengthening and maintaining the drug' s effects, widening the range of taking medication, detoxification of poisonous herbs, twic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erbs
-
分类号
S567.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不同间隔时间冰片处理对大鼠栀子苷脑靶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喻斌
阮鸣
董小平
金路
瞿红霞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部省共建中药药理学实验室
南京晓庄学院药用菌物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2-86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001651)
-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间隔时间冰片处理对大鼠栀子苷脑内浓度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冰片分别灌胃5、15、30 min后静脉注射栀子苷,不同时间点取血取脑,样本预处理后采用HPLC检测栀子苷浓度,采用3P97计算血-药和脑-药参数,并获取脑靶相关参数。结果栀子苷在血浆和脑组织分布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冰片处理后可提高栀子苷脑-药动力学的Cmax和AUC,延长MRT,缩短Tmax。其中冰片15 min组对栀子苷脑内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脑靶指数的提高作用最明显。结论冰片处理后可提高栀子苷入脑量和入脑速度,冰片灌胃15 min后血脑屏障开放最明显。
-
关键词
冰片
给药间隔
栀子苷
血脑屏障
脑靶
高效液相色谱
-
Keywords
borneol
dosing interval
geniposide
bloodbrain barrier
brain target
HPLC
-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芝芪菌质对黄颡鱼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7
- 3
-
-
作者
霍光明
韩建
张李阳
-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药用菌物研究所
-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9-382,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PJ2010-60)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11)187]
+1 种基金
南京市重点学科项目
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201114)
-
文摘
以黄颡鱼为研究对象,研究芝芪菌质对黄颡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将黄颡鱼随机分成5组,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0.25%、0.50%、0.75%、1.00%的芝芪菌质,饲喂期为35 d,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3.00%。在投喂芝芪菌质后7 d、14 d、21 d、28 d、35 d测定黄颡鱼生长的变化;在水箱中饲喂35 d后,对黄颡鱼头肾和脾脏中的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添加0.50%、0.75%和1.00%芝芪菌质试验组黄颡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相比,添加0.75%和1.00%试验组黄颡鱼头肾中的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P<0.05);添加1.00%芝芪菌质试验组黄颡鱼脾中的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添加0.75%芝芪菌质试验组黄颡鱼脾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75%和1.00%芝芪菌质对黄颡鱼的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具有促进作用。
-
关键词
溶菌酶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黄颡鱼
-
Keywords
lysozyme
acid phosphatase
alkaline phosphatase
superoxide dismutase
Pelteobagrus vachelli
-
分类号
S942.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芝芪菌质对罗氏沼虾生长和免疫及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霍光明
张李阳
张永江
阮鸣
饶玉鹏
-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药用菌物研究所
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8,共4页
-
基金
南京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008创基030)
南京晓庄学院青年专项(编号2007NXY27)
-
文摘
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为研究对象,研究芝芪菌质对其生长性能、机体免疫水平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将罗氏沼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约70尾,第1组为对照组,常规投喂;另外3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1%的芝芪菌质,饲养35d后测定其生长、血清和肝胰腺溶菌酶、SOD、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及肌肉中肌苷酸含量。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罗氏沼虾的增重率提高、死亡率降低。血清溶菌酶和SOD活性明显升高,0.5%、1%组中肝胰脏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明显增高(P(0.05);芝芪菌质也能提高肌苷酸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适量的芝芪菌质能促进罗氏沼虾的生长和免疫力的提高。
-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免疫指标
肌苷酸
-
Keywords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Immunity
Inosine monophosphate
-
分类号
Q493.99
[生物学—生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