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之“催化化学”选题分析与教学探讨
1
作者 崔邑诚 龙琪 朱鹏飞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9,26,共7页
从课程标准确立《发展中的化学科学》中催化化学的教学定位,再结合国家需要与学生发展制定教学目标。在国家规划的重点领域中筛选出“催化化学”主题下的三个前沿热点作为教学内容,即单原子催化、催化制氢、界面催化。相应的教学策略包... 从课程标准确立《发展中的化学科学》中催化化学的教学定位,再结合国家需要与学生发展制定教学目标。在国家规划的重点领域中筛选出“催化化学”主题下的三个前沿热点作为教学内容,即单原子催化、催化制氢、界面催化。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微项目教学、模型搭建、组会等。学习评价上尝试原创习题的整体设计,引领学生模拟新型催化剂的设计过程,培养归纳联想,模型认知,计算评价,文献查阅等技能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规划 单原子催化 纳米限域催化 习题整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学教育的环境素养评述
2
作者 高新越 陈凯 倪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97,共5页
美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环境素养包含四个要素:环境议题的提问、分析和解释能力;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个人和公民的责任。环境素养教育常用议题中心教学法,国际评价多为量化测评。对我国环境素养教育的启示在于,应关... 美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环境素养包含四个要素:环境议题的提问、分析和解释能力;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个人和公民的责任。环境素养教育常用议题中心教学法,国际评价多为量化测评。对我国环境素养教育的启示在于,应关注跨学科课程融入,目标和内容需要与时俱进,教学方式兼具人文情感和理性思维,过程性评价亟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素养 科学教育 议题教学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及RS技术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南京市域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韦薇 贺煖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4期31-32,35,共3页
基于GIS和RS技术提取和计算生物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河网密度指数以及土地胁迫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南京市2005-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南京市2005-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先变差后不断向好;从空间格局上看,南京市生态... 基于GIS和RS技术提取和计算生物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河网密度指数以及土地胁迫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南京市2005-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南京市2005-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先变差后不断向好;从空间格局上看,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区域主要位于北部地区以及小部分的南部地区,如六合区、高淳区、溧水区、浦口区以及玄武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和差的区域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如秦淮区、鼓楼区、雨花台区和栖霞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抓手,旨在为南京全市域生态景观建设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南京市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化肥使用时空分异及潜在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40
4
作者 刘钦普 林振山 周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8-214,共7页
为了更为系统地认识农田化肥过量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机理,加强化肥使用风险管控,该研究以山东省为实证对象,对其化肥使用的时空分异和环境风险进行评价。通过综合考虑化肥使用的强度、效率、环境安全阈值、环境效应权数及作物复... 为了更为系统地认识农田化肥过量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机理,加强化肥使用风险管控,该研究以山东省为实证对象,对其化肥使用的时空分异和环境风险进行评价。通过综合考虑化肥使用的强度、效率、环境安全阈值、环境效应权数及作物复种指数等因素,构建了化肥使用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山东省的化肥使用明显过量。634.1 kg/hm^2的化肥使用强度是中国生态县建设标准250kg/hm^2的2.5倍。化肥使用强度最高的枣庄市878.7 kg/hm^2,是最低的滨州市473.7 kg/hm^2的1.85倍,区域差异不太悬殊。2012年山东省化肥污染的环境风险指数是0.75,总体处于中度风险程度。但是,烟台市处于严重风险,潍坊、济宁和枣庄处于重度风险。同时山东省存在磷肥污染严重环境风险,氮月巴污染重度环境风险,钾肥污染中度环境风险。山东省过量的化肥使用不仅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风险,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国家和地方应该尽快实行地区化肥使用总量控制和分区管控指导,确保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控制 农业 化肥 环境风险指数 时空分异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及其行为特征——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 被引量:30
5
作者 赵静 宣国富 朱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8,133,共7页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文化的转型,人们的日常游憩需求日益增强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公园作为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深入分析和探讨城市居民的公园游憩动机及行为特征,对...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文化的转型,人们的日常游憩需求日益增强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公园作为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深入分析和探讨城市居民的公园游憩动机及行为特征,对于城市公园开发、建设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玄武湖公园为例,依据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主要包括个人爱好与交际、接近自然与放松、情感交流和消磨时间;在动机分析的基础上将公园游憩者分为接近自然类、休闲放松类、消遣爱好类和情感交流类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公园游憩者在人口属性特征和游憩行为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游憩者行为特征与偏好为导向的城市公园规划管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动机 行为特征 转型期 玄武湖公园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43
6
作者 陈子玉 赵静 马国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68,共5页
正确的垃圾分类政策是实现垃圾分类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南京市居民的问卷调查,运用政策执行模糊-冲突模型,对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是高模糊-高冲突的,一种象征性执行政策,是无法真正落实的。通... 正确的垃圾分类政策是实现垃圾分类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南京市居民的问卷调查,运用政策执行模糊-冲突模型,对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是高模糊-高冲突的,一种象征性执行政策,是无法真正落实的。通过协议使分类政策转变为低模糊-低冲突,或者通过强制执行使之转变为高冲突-低模糊政策,这些政策在南京市也是行不通的。南京市应调整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自下而上的低冲突-高模糊的政策,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最终形成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模糊-冲突模型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消费驱动的高校周边地区商业绅士化研究——以南京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 被引量:19
7
作者 孙洁 朱喜钢 +1 位作者 宋伟轩 马国强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32,共8页
进入后工业社会,文化消费在城市空间重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南京市的实证,发现:大学师生、年轻白领、中产家庭以及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驱动了南京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周边地区的商业绅士化。其中,大学师生是激发空间商品化的初... 进入后工业社会,文化消费在城市空间重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南京市的实证,发现:大学师生、年轻白领、中产家庭以及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驱动了南京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周边地区的商业绅士化。其中,大学师生是激发空间商品化的初始力量,并且其文化行为改变了地区的场所特征。政府通过物质空间改造实现文化再生产,进而带动市场(商户)进行资本投入和自我更新,最终吸引了外来中产阶层消费者的集聚。商业绅士化造成对草根商户、低收入原住民和大学生的排挤,但是产生了积极的景观、经济和文化效应,因此迎合中产阶层文化消费的商业化改造可以作为高校周边地区衰退邻里活力再生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 商业绅士化 高校地区 南大与南师大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公园游憩体验质量及性别差异——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 被引量:21
8
作者 赵静 宣国富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116,共4页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探讨城市居民公园游憩的体验质量及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公园游憩体验质量包括6个维度,按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卫生设施、空间尺度、服务...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探讨城市居民公园游憩的体验质量及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公园游憩体验质量包括6个维度,按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卫生设施、空间尺度、服务设施、文化内涵与活动、景观与环境、活动设施;各维度在观测变量上的标准因子载荷大小,反映了各维度的主要作用因素及对游憩体验质量的影响;城市居民公园游憩体验质量的概念模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对空间尺度和景观等较为关注,男性更关注活动类型的丰富程度与可参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憩 体验质量 性别差异 玄武湖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肥施用强度及环境安全阈值时空变化 被引量:100
9
作者 刘钦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4-221,共8页
确定化肥投入强度环境安全阈值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大田作物氮磷钾1:0.5:0.5(质量比,下同)的养分要求,建立氮磷钾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模型,对中国化肥施用强度和环境安全阈值的时空变化及施肥合理性进行... 确定化肥投入强度环境安全阈值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大田作物氮磷钾1:0.5:0.5(质量比,下同)的养分要求,建立氮磷钾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模型,对中国化肥施用强度和环境安全阈值的时空变化及施肥合理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80年以来中国化肥施用量迅速提高,化肥施用强度则以每年平均增长4.1%的速度上升。氮磷钾肥料比例从1980年的1:0.3:0.05,增加到2014年的1:0.5:0.43,逐渐趋于发达国家1:0.50:0.50的水平。氮磷钾肥料投入分别在1988年、2000年、2009年超过了环境安全阈值,之后差距越来越大;2)青海、西藏、甘肃、四川、贵州、江西和黑龙江属于低强度施肥区,重庆等为中强度施肥区,新疆等为高强度施肥区,海南、河南、北京、天津为超高强度施肥区;3)中国60%以上省份的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在中阈值区范围变化;4)2014年中国化肥施用强度是环境安全阈值1.2倍,施用强度最高的陕西省是安全阈值的3倍,但是仍有不少省份施肥不足;氮肥、磷肥施用过量比较严重,钾肥施用不足较为普遍。各省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施肥策略,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污染控制 农业 环境安全阈值 施肥强度 时空变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时空变化 被引量:66
10
作者 刘钦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47-1253,共7页
为了合理施肥,防治化肥面源污染,对中国化肥施用的环境风险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模型和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计算中国各省区时空维度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评价化肥施用环境风险程度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化肥施用... 为了合理施肥,防治化肥面源污染,对中国化肥施用的环境风险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模型和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计算中国各省区时空维度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评价化肥施用环境风险程度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近25年来在200~300 kg·hm^(-2)之间变化,平均值为243 kg·hm^(-2),近15年来的平均值为251 kg·hm^(-2),与国家环保部生态乡镇建设规定的化肥施用强度标准基本吻合;总化肥施用在1994年由环境安全转为低度风险,氮、磷、钾单质化肥施用分别在1988、1999、2008年由环境安全转为低度风险状态;2014年中国总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平均为285 kg·hm^(-2),化肥施用环境风险指数平均为0.54,氮、磷、钾化肥风险指数平均分别为0.54、0.53、0.49,化肥施用总体处于低度环境风险;2014年西藏等11个省区化肥施用处于环境安全状态,辽宁等16个省区处于低度环境风险状态,河南、海南和天津三省区处于中度环境风险,陕西处于严重环境风险。总之,中国化肥施用环境风险自1994年进入低度风险状态,并呈现上升的趋势,自2006年以后有所降低。2014年全国各省区的化肥施用环境风险程度总体为低度环境风险,但省区之间差异较大,各类风险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施用强度 环境安全阈值 环境风险指数 时空变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钦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6-881,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化肥施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在综合考虑化肥施用强度、效率、生态安全标准、环境效应权数及作物复种指数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指数模型,对安徽省化肥施用时空分异与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进行... 为了深入了解化肥施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在综合考虑化肥施用强度、效率、生态安全标准、环境效应权数及作物复种指数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指数模型,对安徽省化肥施用时空分异与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安徽省总化肥施用强度平均为853.6 kg·hm^(-2),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指数为0.72,总环境污染风险程度为中度;氮、磷、钾施用比例平均为1∶0.52∶0.49,氮、磷和钾3种单质肥料的环境风险指数分别为0.72、0.78和0.65,风险程度分别为中度、高度和低度,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安徽省16个地级市目前普遍存在农田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区域差异大,分布规律比较明显。其中淮南为严重风险,蚌埠、六安、芜湖和铜陵4个地区为高度风险,其余各市为中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化肥施用强度 生态安全标准 环境风险指数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化肥施用空间特征及环境风险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钦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2-1518,共7页
深入认识淮河流域化肥施用环境风险,对提高化肥施用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着重要作用。综合考虑化肥施用强度、效率、环境安全阈值、环境影响效应及作物复种指数等5种因素,构建了化肥施用农田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指... 深入认识淮河流域化肥施用环境风险,对提高化肥施用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着重要作用。综合考虑化肥施用强度、效率、环境安全阈值、环境影响效应及作物复种指数等5种因素,构建了化肥施用农田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指数模型,对淮河流域化肥施用空间特征和环境风险进行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氮磷钾三因子对环境影响的权重系数。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2010年设定的生态乡镇建设化肥使用强度单位播种面积小于250 kg·hm-2的标准,按照氮磷钾1∶0.5∶0.5的比例,确定氮磷钾三因子的环境安全阈值。在不考虑氮磷钾单质化肥环境影响效应权重的情况下,以作物复种指数为1、化肥利用率为50%为基准,建立化肥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标准。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化肥施用强度最高的地市是淮南市,为1 242.2 kg·hm-2,是强度最低的淄博市478.7 kg·hm-2的2.6倍。淮河流域平均化肥施用强度为776.6 kg·hm-2,是我国生态乡镇建设化肥施用标准的3.1倍。化肥施用强度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大致沿着偏东北西南走向有4个带状分布区,高过量施肥区和中过量施肥区从南到北依次交替出现。淮河流域化肥施用环境风险总指数是0.74,属于中等程度风险,处于Ⅱ级预警。35个地市化肥污染风险预警级在Ⅰ和Ⅳ之间,分别呈连片状聚集分布。单质肥料氮磷钾风险指数分别是0.74、0.81和0.64,分别属于中度风险、严重风险和轻度风险,处于Ⅱ、Ⅳ、Ⅰ级预警。总的来看,淮河流域过量的化肥施用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中等环境风险,已经对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施用强度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安全阈值 模型构建 预警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卫星数据的森林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与验证--以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振波 张丽丽 +1 位作者 葛云健 顾祝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研究区,基于环境(HJ)卫星遥感数据提取森林植被指数,结合实测样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构建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获取研究区森林LAI。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LAI影像对LAI遥感产品GLOB... 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研究区,基于环境(HJ)卫星遥感数据提取森林植被指数,结合实测样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构建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获取研究区森林LAI。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LAI影像对LAI遥感产品GLOBCARBON LAI和MODIS LAI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中,基于比值植被指数(SR)的线性回归模型精度最高,模型R2为0.606(RMSE=0.251 6),相对误差19.89%;在研究区,GLOBCARBON LAI数据均值高于反演值,而MODIS LAI均值则相对较低,两者相对误差分别为12.2%和11.8%;通过对不同LAI值域的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两种遥感LAI产品的最大误差均在LAI的低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遥感反演 森林 HJ卫星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酸铋-木质纤维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雪 王璇 +2 位作者 王娟 徐丹 张进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0,共7页
以木质纤维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绿色、新颖的钼酸铋-木质纤维(Bi_(2)MoO_(6))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固体荧光(PL... 以木质纤维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绿色、新颖的钼酸铋-木质纤维(Bi_(2)MoO_(6))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固体荧光(PL)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显示,Bi_(2)MoO_(6)颗粒分散在木质纤维表面,复合后增强了Bi_(2)MoO_(6)对可见光的吸收。以亚甲基蓝(MB)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材料可见光催化降解MB的效能。结果表明:与纯Bi_(2)MoO_(6)相比,钼酸铋-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有明显提高,其中,50%钼酸铋-木质纤维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达到了96%,是纯钼酸铋的2.09倍。木质纤维疏松多孔的结构促进了染料分子的传质过程;木质纤维表面具有羟基、羧基基团,可通过化学键合有效锚定染料分子,充分实现光催化降解,提高降解率。重复性试验表明,复合材料在MB溶液光降解过程中较稳定,为生物质材料用于可见光催化领域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铋 木质纤维 生物质 光催化 亚甲基蓝(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释放的脂肪酸类化感物质抑藻研究进展
15
作者 钱燕萍 田如男 彭颖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39,共10页
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并有效控制水华是目前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利用植物释放的次生代谢产物——化感物质抑制水华藻类的生长是一种优良的生物性抑藻措施。目前已分离并鉴定出水生植物释放的多种化感物质。脂肪酸作为主要的... 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并有效控制水华是目前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利用植物释放的次生代谢产物——化感物质抑制水华藻类的生长是一种优良的生物性抑藻措施。目前已分离并鉴定出水生植物释放的多种化感物质。脂肪酸作为主要的化感物质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文章从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释放的脂肪酸种类,以及从选择性抑制、单一作用与联合作用、构效关系和有效抑藻剂量等方面总结了脂肪酸的抑藻特性。从生理生化的角度介绍了水生植物释放的脂肪酸类化感物质抑藻机制研究进展,指出化感物质可能存在的抑藻机制,包括:破坏藻细胞光合系统,产生活性氧对藻细胞造成氧化损伤,破坏细胞膜及形态结构,抑制蛋白质合成等。并总结了脂肪酸抑藻的生态安全性。开展野外试验、开发高效化感抑藻剂、深入研究联合作用模式和抑藻机理等将是今后脂肪酸类化感物质抑藻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生长抑制 光合抑制 氧化损伤 生态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吡唑啉酮类偶合组分黄色活性染料结构与印花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纵兆胜 杨晶晶 吴丞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共5页
研究了含不同取代基的吡唑啉酮类偶合组分黄色活性染料(KNY-1、KNY-2和KNY-3)的提升性和印花性能。结果表明:以1-(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和1-(2′,5′-二氯-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为偶合组分的染料KNY-2和KNY-3的... 研究了含不同取代基的吡唑啉酮类偶合组分黄色活性染料(KNY-1、KNY-2和KNY-3)的提升性和印花性能。结果表明:以1-(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和1-(2′,5′-二氯-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为偶合组分的染料KNY-2和KNY-3的提升性能较好。尿素用量对染料KNY-1和KNY-2印花纯棉织物的表观色深几乎无影响。纯棉织物用染料KNY-1、KNY-2和KNY-3印花后具有良好的色牢度,水洗变色和沾色牢度都达到4~5级,耐摩擦色牢度为4~5级(干)和4级(湿),耐日晒色牢度为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印花 吡唑啉酮衍生物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台湾地区自然科学领域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鹏飞 陈凯 徐惠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7,共7页
对我国台湾地区十二年基本教育自然科学领域核心素养的研制背景、内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台湾地区研究对大陆地区研制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启示。
关键词 自然科学领域核心素养 台湾地区 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n straw-derived carbon/BiOBr composite: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erformance for rhodamine B
18
作者 ZHANG Jin WANG Yuting +2 位作者 YU Bin ZHONG Yuxin ZHANG Yufe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7-1408,共12页
A flower-like BiOBr photocatalyst(CS/BiOBr)was prepared by using the carbon material derived from corn straw(CS)as the carrier.The prepared 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Fourier transform inf... A flower-like BiOBr photocatalyst(CS/BiOBr)was prepared by using the carbon material derived from corn straw(CS)as the carrier.The prepared 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IIR)spectra,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XPS),and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UV-Vis DRS).The SEM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CS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a unique flower-like structure in BiOBr,which not only optimizes the efficiency of light capture but also increases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BiOBr.The bandgap of the composite was narrower compared with the pure BiOBr.The CS/BiOBr composites exhibited highe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han pure CS and BiOBr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and a higher first-order reaction rate constant(k)of 0.0437 min-1 than BiOBr(0.0146 min^(-1)),and exhibited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reusability during the cyclic run.The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s attributed to the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photoinduced electrons and holes.Superoxide radicals and holes were the major activ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 straws agricultural waste BiOBr PHOTOCATALYSIS rhodamine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子玉 《城市研究》 2000年第2期40-41,32,共3页
本文分析小城镇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小城镇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了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小城镇 污染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氯吡唑啉酮类黄色活性染料的制备及应用性能
20
作者 周建新 杨晶晶 +2 位作者 吴丞 黄芳 徐丹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3,共5页
以1-(2′,5′-二氯-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为偶合组分,4-(β-硫酸乙酯砜基)苯胺、3-(β-硫酸乙酯砜基)苯胺、邻甲氧基苯胺-对-羟乙基砜硫酸酯、2-氨基-4-甲基-5-(β-羟乙砜基硫酸酯)苯甲醚、2,5-二甲氧基-4-(β-羟乙砜基硫酸... 以1-(2′,5′-二氯-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为偶合组分,4-(β-硫酸乙酯砜基)苯胺、3-(β-硫酸乙酯砜基)苯胺、邻甲氧基苯胺-对-羟乙基砜硫酸酯、2-氨基-4-甲基-5-(β-羟乙砜基硫酸酯)苯甲醚、2,5-二甲氧基-4-(β-羟乙砜基硫酸酯)苯胺为重氮组分,通过重氮-偶合反应制备了系列黄色活性染料(NXY-1~NXY-5),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将制备的活性染料用于纯棉织物印花,并优化了印花工艺条件。在染料质量分数为5.0%时,5支染料的印花固色率在60%~65%之间。优化的印花工艺为碳酸氢钠质量分数2.0%、蒸化湿度70%、蒸化时间7 min、尿素质量分数为2.0%(染料NXY-3和NXY-5)或5.0%(染料NXY-1、NXY-2和NXY-4)。5支染料印花织物的耐水洗变色和沾色牢度都为4~5级,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为4~5级和4级,耐氯化水色牢度为3~4级或4级,耐日晒色牢度为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啉酮 活性染料 偶合组分 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