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旅游业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动态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董红艳 刘钦普 +1 位作者 周丽 余子萍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3-187,共5页
基于碳足迹理论,提出旅游碳承载力的概念和测算方法,利用旅游碳足迹和旅游碳承载力模型,计算对比江苏省15年来的旅游碳足迹、旅游碳承载力,深入认识江苏旅游业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从2000—2015年,江苏总旅... 基于碳足迹理论,提出旅游碳承载力的概念和测算方法,利用旅游碳足迹和旅游碳承载力模型,计算对比江苏省15年来的旅游碳足迹、旅游碳承载力,深入认识江苏旅游业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从2000—2015年,江苏总旅游碳足迹和人均旅游碳足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旅游业碳足迹总量由487.3万吨增加到9 033.4万吨,人均旅游碳足迹由66.3 kg增加到145.1 kg。同时,江苏总旅游碳承载力缓慢增长,人均旅游碳承载力则持续下降。总旅游碳承载力由564.2万吨增长到1 981.0万吨。人均旅游碳承载力由76.7kg下降到31.8kg。因此,江苏总旅游碳足迹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总旅游承载力,生态压力日趋严峻。提高江苏旅游业的碳排效率,增加植物碳汇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碳足迹 旅游碳承载力 旅游碳赤字 动态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南京市城市扩张方向和类型的热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月香 陈婉婷 +1 位作者 朱瑜馨 蔡安宁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38,共9页
深入分析城市扩张的热岛效应对解决城市热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应用辐射传输方程反演南京市地表温度、生物量组分指数(biophysical composition index,BCI)提取不透水面... 深入分析城市扩张的热岛效应对解决城市热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应用辐射传输方程反演南京市地表温度、生物量组分指数(biophysical composition index,BCI)提取不透水面信息,运用标准差椭圆和景观指数法分析2000—2020年间南京市城市扩张的方向和类型,并基于统计学分析方法探究城市扩张类型对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南京市地表温度从29℃增加至30℃,热岛面积由2248 km^(2)增加到3051 km^(2),2000—2010年间城市热岛向南扩张,2010—2020年向四周扩张;②南京市城市用地以向南为主从中心向外扩张,其中边缘式扩张类型占比最大,填充式次之,飞地式占比最小,2000—2010年间边缘式扩张模式略高于2010—2020年;③城市扩张与城市热岛扩张方向一致,边缘式的热效应最强,其次为飞地式,填充式最小。本研究可为南京市从城市扩张类型和方向优化热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城市扩张类型 热岛效应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旅游驱动的苏北旅游竞争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6期195-197,220,共4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典型案例,找出驱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源以及驱动力,并构建目的地供给侧视角下的驱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机制。根据驱动机制,结合苏北乡村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诊断苏北乡村旅游业发展驱动力以及驱动机制... 通过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典型案例,找出驱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源以及驱动力,并构建目的地供给侧视角下的驱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机制。根据驱动机制,结合苏北乡村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诊断苏北乡村旅游业发展驱动力以及驱动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苏北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改革供给侧驱动源主体,提升驱动源动力水平;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提升其旅游吸引力;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拉力;树立整体营销理念,提升乡村旅游营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驱动力 苏北 旅游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的采煤塌陷区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4
作者 张伟 袁晨晨 蔡安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8,共6页
以唐山市为例,文章剖析了不同时期采煤塌陷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1)采煤塌陷问题具有层次性和区域关联性,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采煤塌陷面积愈发增加,其影响层次也就越高,区域关联性也越大,最终将严重阻碍煤炭城市的可持续... 以唐山市为例,文章剖析了不同时期采煤塌陷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1)采煤塌陷问题具有层次性和区域关联性,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采煤塌陷面积愈发增加,其影响层次也就越高,区域关联性也越大,最终将严重阻碍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城市通常根据塌陷对经济社会系统影响的严重程度来不断调节自身的行为,其现实表现就是应对不足,导致采煤塌陷地整治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3)随着城市外部宏观背景和内在用地需求的变化,将塌陷地整治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旨在探索城市发展需求对采煤塌陷地整治的影响,为中国资源型城市损毁地整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 城市发展 塌陷地整治 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旅游景点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类型分析
5
作者 徐菁 靳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构建响应指数,分析江苏省2001年-2005年、2005年-2009年、2009年-2013年3个时段的旅游景点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程度,并以县域为单元,划分响应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平均响应指数总体上出现下降,高响应县域单元数量较少,大多分... 构建响应指数,分析江苏省2001年-2005年、2005年-2009年、2009年-2013年3个时段的旅游景点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程度,并以县域为单元,划分响应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平均响应指数总体上出现下降,高响应县域单元数量较少,大多分布在江苏北部地区,低响应县域单元不断向江苏南部迁移;将响应情况和经济背景进行了匹配分析,得到6种类型的响应,包含县域单元数量较多的响应类型是低位低响应、低位中响应、高位低响应,且这3类响应稳定性较强,高响应类型县域单元稳定性较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将响应变化的影响因素归纳为5个方面:资源、经济、市场、交通和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点 经济发展 类型划分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煦园考辨三则
6
作者 胡运宏 薛青 颜麒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3-117,共5页
关于南京煦园的历史,目前仍存在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1)两江总督府和江宁织造府虽然前后毗邻,但绝非一处,两府的附属花园也各自有别,康乾驻跸的是江宁织造府而非两江总督府,因此煦园不是行宫花园,而只是衙署园林。2)两江总督府花园... 关于南京煦园的历史,目前仍存在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1)两江总督府和江宁织造府虽然前后毗邻,但绝非一处,两府的附属花园也各自有别,康乾驻跸的是江宁织造府而非两江总督府,因此煦园不是行宫花园,而只是衙署园林。2)两江总督府花园建成于乾隆朝尹继善任两江总督时期,经历了乾隆十一年(1746年)和二十三年(1758年)的2次营建:第一次营建,花园从无到有,建了不系舟、望山亭等景点;第二次营建,花园由简而繁,增添了诸多建筑,并由尹继善亲手堆叠了巨型假山。3)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之前,两江总督府花园一直无“煦园”之名,煦园得名在同治重建后不久,具体时间在曾国藩去世的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至李宗羲写《复彭雪琴侍郎书》的同治十三年(1874年)3月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煦园 两江总督 尹继善 李宗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等级空间演变及溢出效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菁 徐慧琳 靳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99,共6页
从等级视角分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情况,并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等级变化概率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上海市周边地区及沪宁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 从等级视角分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情况,并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等级变化概率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上海市周边地区及沪宁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而江苏北部地区以及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处于劣势地位。在2000—2009年和2009—2018年两个时段中,大部分市域单元的等级没有发生变化,但2009—2018年变动较2000—2009年变化更为频繁,优势区域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旅游经济等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较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平稳性。周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当邻域单元旅游经济发展较好时,旅游经济等级向上转移概率较大,反之亦然,存在着正向或负向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演变 溢出效应 马尔可夫链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虚拟旅游流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杜家禛 靳诚 +1 位作者 徐菁 周玉翠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4,共7页
旅游流作为地理学与旅游学的交叉领域,一直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当前旅游流研究多从现实角度探讨,未考虑到虚拟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流动,缺乏对虚拟旅游流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本文将百度指数中的搜索指数作为虚拟旅游流分析数据,... 旅游流作为地理学与旅游学的交叉领域,一直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当前旅游流研究多从现实角度探讨,未考虑到虚拟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流动,缺乏对虚拟旅游流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本文将百度指数中的搜索指数作为虚拟旅游流分析数据,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解析了长江三角洲虚拟旅游流空间格局,通过模型对比选取半参数GWR模型,从流入、流出视角在市域尺度探寻了虚拟旅游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2018年虚拟旅游流具有明显的地缘偏向,呈现核心—边缘结构;2013年旅游流网络密度在流入虚拟旅游流半参数GWR模型中是具有流动性的局部参数,是旅游流流入主要牵引力,而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是流出虚拟旅游流的非固定性参数,人口的增长对旅游流流出的扩大作用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2018年A级景点数是流入虚拟旅游流的非固定性变量,对长江三角洲市域流入虚拟旅游流具有推动作用,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量则为流出市域中的显著性流动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旅游流 半参数GWR模型 影响因素 百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间旅游关注网络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菁 靳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4,共11页
旅游关注是旅游虚拟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文章基于百度指数探讨旅游关注空间格局特征,并建立面向线状要素的空间相互作用局部分析模型,探讨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异质性。旅游关注网络存在差异,高关注度省份集聚于东部地区。局部模型拟合结... 旅游关注是旅游虚拟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文章基于百度指数探讨旅游关注空间格局特征,并建立面向线状要素的空间相互作用局部分析模型,探讨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异质性。旅游关注网络存在差异,高关注度省份集聚于东部地区。局部模型拟合结果优于全局模型,能很好解释旅游关注。景区数量和GDP对旅游关注具有促进作用,距离则为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景区数量对短距离关注具有较强影响,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长距离关注有更强影响,经济较好省份受到关注距离的影响较小。在旅游关注这一虚拟空间中,距离效应依然存在,但作用强度弱于现实空间。文章构建的线状要素空间相互作用局部分析模型,为理解旅游关注网络乃至其他类型网络(流动)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空间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关注 网络 影响因素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单元旅游发展与交通流量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菁 靳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87,共6页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精细化数据,在深入分析县域尺度交通流量和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内游客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苏南地区国内游客较多,是旅游发展的热点...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精细化数据,在深入分析县域尺度交通流量和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内游客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苏南地区国内游客较多,是旅游发展的热点区域,而低值簇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流量值较高的交通流主要存在于苏南县域之间,苏南地区设区市市区是重要的放射中心,县域交通流量呈现出明显的南高北低格局,苏南的苏州、无锡地区是交通流量的热点区域。将交通流量和旅游发展的转化关系划分为5种类型:转化超前、转化轻微超前、转化协调、转化轻微滞后和转化滞后。南京市区、扬州市区为转化超前型单元,苏州市区、南通市区、江阴、靖江、泰兴为转化滞后型,江苏大部分县域为转化协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交通流量 相互关系 高速公路 县域单元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社会行动系统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石燕 陈友华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31,共4页
将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分析其运行情况,将老年群体、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纳入行动主体,分析行动的不可控外部条件和可控内部手段,并借助AGIL模式分析发现:医疗机构能够较好地适应外部情境变化,推动自身发展,但目... 将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分析其运行情况,将老年群体、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纳入行动主体,分析行动的不可控外部条件和可控内部手段,并借助AGIL模式分析发现:医疗机构能够较好地适应外部情境变化,推动自身发展,但目标实现、系统整合和模式维持方面处于利弊共存状态。对此,医疗机构应以老年群体需求为导向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政府应细化政策,扫除医养结合运行机制不清的障碍,明晰管理主体职责,制定医养结合替代方案,共同促进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医疗机构 社会行动 老年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职业忠诚度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基于实习学生的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常直杨 张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67-71,共5页
以413名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职业忠诚度情况,结果发现:与情感承诺相关程度较高的因素有家庭影响、薪酬福利、制度公平、工作条件等,与规范承诺相关程度较高的因素有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与继续承诺相关程度较高... 以413名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职业忠诚度情况,结果发现:与情感承诺相关程度较高的因素有家庭影响、薪酬福利、制度公平、工作条件等,与规范承诺相关程度较高的因素有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与继续承诺相关程度较高的因素有工作内容和薪酬福利。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职业忠诚度偏低主要是受到职业环境不佳、薪酬福利偏低、发展空间受限、校企合作不佳、职业规划欠缺、吃苦耐劳不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为此,从实现思政育人、构筑知识链条、着力技术创新、健全职业规划、优化社会环境、健全企业文化等维度提出旅游类专业人才职业忠诚度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类专业人才 职业忠诚度 高职教育 实习学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旅游碳排放与碳承载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涂玮 刘钦普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4-149,155,共7页
构建旅游碳压力指数模型,研究华东七省份2004—2018年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碳承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华东七省份旅游碳排放逐年增加,江苏、山东、浙江旅游碳排放位列前三。江西、安徽旅游碳排放增长较快,上海旅游碳排放增加相对稳定。(2... 构建旅游碳压力指数模型,研究华东七省份2004—2018年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碳承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华东七省份旅游碳排放逐年增加,江苏、山东、浙江旅游碳排放位列前三。江西、安徽旅游碳排放增长较快,上海旅游碳排放增加相对稳定。(2)华东地区旅游碳承载力呈稳步上升态势。福建旅游碳承载力最大,江西旅游碳承载力增长最快,上海、江苏、山东旅游碳承载力增长缓慢。(3)华东地区各省份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碳承载力基本处于失调状态,根据碳压力指数与耦合协调水平,将华东七省份分为四种类型:上海为高旅游碳压—持续严重失调型;江苏、山东、浙江为中旅游碳压—快速严重失调型;江西为低旅游碳压—缓慢濒临失调型;安徽、福建为旅游碳盈余—持续濒临失调型。华东地区旅游生态压力巨大,减少区域旅游业的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碳排放 旅游碳汇 耦合协调 旅游碳压力 华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旅游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瑾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127,共2页
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将茶文化导入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有助于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也纳入到区域旅游经济范畴,这样就使得在充分调动区域各项要素的情形下,有效地提升当地农户的经济福祉,进而也就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了。... 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将茶文化导入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有助于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也纳入到区域旅游经济范畴,这样就使得在充分调动区域各项要素的情形下,有效地提升当地农户的经济福祉,进而也就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茶文化旅游构成农业经济新常态、茶文化旅游可作为主导产业类型、茶文化旅游促使经济发展可持续、茶文化旅游带动农户的家庭经济、茶文化旅游与自然环境形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 农业经济 全域旅游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碳承载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涂玮 刘钦普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2期219-227,共9页
旅游碳排放与碳承载力是21世纪旅游业人地关系研究的焦点问题。通过构建表征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碳承载力关系的旅游碳压力指数模型,探讨长江经济带旅游碳压力和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1)2004—2019年旅游碳排放与承载力都... 旅游碳排放与碳承载力是21世纪旅游业人地关系研究的焦点问题。通过构建表征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碳承载力关系的旅游碳压力指数模型,探讨长江经济带旅游碳压力和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1)2004—2019年旅游碳排放与承载力都呈增长趋势,旅游碳承载力增速远远高于旅游碳排放量增速。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碳排放总量增加18.11倍,旅游碳承载力增加了83.85倍。从旅游碳排放均值来看,下游>上游>中游。从旅游碳承载力均值来看,上游>中游>下游。(2)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环境状态趋于好转,2004年长江经济带旅游碳压力均值为0.77,2019年均值为0.59,旅游碳压力总体在下降。旅游碳压力指数下游>中游>上游。旅游生态环境安全区主要分布在上游,环境风险极严重与严重区分布在下游,中游旅游生态环境安全状况分异明显。(3)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三产比重、万元GDP能源消耗总量是长江经济带旅游碳压力的显著影响因素。三产比重和旅游收入会抑制旅游碳压力,万元GDP能源消耗、旅游人次会增强旅游碳压力。上、中、下游区域旅游碳压力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碳排放 旅游碳承载力 旅游碳压力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碳汇阈值的江苏省旅游碳排放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涂玮 刘钦普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4,共9页
基于森林碳汇构建旅游碳排放环境安全阈值模型,对旅游碳排放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5年来,江苏省旅游碳排放总体呈现增长状态,表现为平稳增长—稳定增长—快速增长—大幅增长4个阶段,旅游碳排放从13.633×10^(6)t增长至... 基于森林碳汇构建旅游碳排放环境安全阈值模型,对旅游碳排放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5年来,江苏省旅游碳排放总体呈现增长状态,表现为平稳增长—稳定增长—快速增长—大幅增长4个阶段,旅游碳排放从13.633×10^(6)t增长至129.365×10^(6)t,共增长了8.49倍。省内13个市域旅游碳排放的差异逐渐缩小,南京、苏州、无锡保持高碳排放,宿迁、盐城和淮安旅游碳排放强度增长较快。2)江苏省旅游碳排放环境安全阈值近15年来在1.579×10^(6)~11.460×10^(6)t之间变化,基于森林碳汇的环境安全阈值不断提升,平均值为0.659×10^(6)t;市域旅游碳排放环境安全阈值在1.605×10^(6)~11.833×10^(6)t之间变化,苏州、南京、无锡环境安全阈值最高,宿迁最低。3)江苏旅游碳排放环境风险15年来进入极为严重风险状态,经历了下降、徘徊、加速上升、平稳持续上升状态,总体呈现为“勺”型。省内13个市域环境风险差异持续缩小,环境风险区增多,由3个增加至10个,江苏省旅游碳排放环境风险演变和现状令人堪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碳排放 森林碳汇 阈值 环境风险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视域下中国普惠托育服务的动因、体系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燕 陈友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推动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减轻家庭婴幼儿照护负担,对促使低生育率回升具有重要意义。自2019年我国首次提出“普惠托育服务”概念以来,托育服务的研究重点从介绍国外经验转向关注个体层面的服务供需研究。但普惠托育服务研究更应具有历史... 推动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减轻家庭婴幼儿照护负担,对促使低生育率回升具有重要意义。自2019年我国首次提出“普惠托育服务”概念以来,托育服务的研究重点从介绍国外经验转向关注个体层面的服务供需研究。但普惠托育服务研究更应具有历史的、国家的、发展的视角:以历史的视角厘清政府承担托育服务的动因,经过了反贫困保发展、倡平等保就业、提升育保出生三个阶段;借助“供给-筹资-监管”三维分析框架对各级政府的职责定位进行阐述;从发展的视角审视我国推广普惠托育服务在传统照顾文化、托育机构现状、政府职责定位和区域差异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和实施促进家庭成员托育服务计划,建设规模适度、分布合理、服务可信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以及以托幼一体化为导向的普惠托育服务监管部门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普惠托育服务政策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托育服务 发展动因 运行机制 实现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无人机遥感图像道路提取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伟 张朝龙 +1 位作者 王本林 蔡安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1,共5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目标场景下道路影像数据集获取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探究网络模型在不同尺度下执行提取任务的最佳影像分辨率,并评价各模型在道路提取上的适用性及可靠性,为道路识别工程提供方法借鉴和案例参考。引入图像...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目标场景下道路影像数据集获取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探究网络模型在不同尺度下执行提取任务的最佳影像分辨率,并评价各模型在道路提取上的适用性及可靠性,为道路识别工程提供方法借鉴和案例参考。引入图像分割领域3个经典网络模型,使用公开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以无人机航拍的安徽省滁州市影像为试验数据,进行不同尺度下的道路提取,找出各模型在新场景下的最佳分辨率和模型适用性,并进行可靠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D-LinkNet网络模型在不同尺度的道路提取任务中适用性较强;DeepLabV3+网络模型的可靠性较差;U-Net、D-LinkNet网络模型的道路提取输入影像最佳分辨率分别为1.0、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语义分割 道路提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瞪羚企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彬 李红波 +1 位作者 姚柯 付俊彦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瞪羚企业的数量与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创新活力和发展速度的标志之一.本文以江苏省瞪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项空间分析方法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寻瞪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瞪羚企业空间分... 瞪羚企业的数量与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创新活力和发展速度的标志之一.本文以江苏省瞪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项空间分析方法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寻瞪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瞪羚企业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向南京及苏锡常等城市集聚的趋势不断增强,空间集聚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核密度呈现“一核多极”空间分布特征.(2)科教能力、金融资本支持、城市创新平台是影响瞪羚企业空间分布的核心因素.除高等院校数、人均道路面积对瞪羚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显著为负外,其余因素的影响都显著为正.企业金融贷款水平、政府干预度的作用尺度较小,且对瞪羚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差异较大.(3)扶持政策上,建议继续加大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推动资金、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跨越死亡之谷成长为瞪羚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瞪羚企业 空间分布 空间异质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历程事件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思函 郑茹敏 +1 位作者 梅林 蔡安宁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8,共10页
流动人口生命历程事件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实践,其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关乎流动人口切身利益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利用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测算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在流入地有居留意愿的... 流动人口生命历程事件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实践,其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关乎流动人口切身利益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利用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测算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在流入地有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占85.10%,其中78.39%的人口有长期居留意愿,各城市差异较大。②毕业使流动人口倾向在流入地短期居留,在流入地生育子女和子女升学会提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留和长期居留意愿,身体状况变差会使得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提升但对长期居留意愿无显著影响,结婚、失去工作和退休事件通过家庭和个体作用力提升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③流动人口的人口、家庭、流动和城市特征对居留意愿和长期居留意愿的作用力具有差异性。最后,从安居、生育、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流动人口高质量城镇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事件 居留意愿 长期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