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整体性:人类思维方式的共同发端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徐志辉
-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教育系
-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
基金
2000年度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文摘
不仅人类认识和思维的发展同思维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同的认识结果,进而又会引起完全不同的实践行为和后果。思维方式通常被理解为人类把握客体的方式。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民族传统、生存环境等差异,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整体性思维方式却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共同发端。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在古希腊罗马表现为"万宗归一"的整体宇宙观。古代各民族千差万别的神话故事也无不蕴涵着一种带有神秘意义的整体观念。作为一种内在的整体观,"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它关注的是事物的整体、结构、关系、功能,而不是事物的内部构成;表现在思维方法上就是重综合而轻分析。古希腊罗马"万宗归一"的整体宇宙观是"外在"的统一,一开始就内含着主客两分的意蕴,潜存着主客对立和"分析"的趋势。
-
关键词
思维方式
整体观
天人合一
万宗归一
整体性思维
分析性思维
-
Keywords
thinking ways
integrity concept
Unity in Mankind and Universe
Diversity from Unity
comprehensive thinking
analytical thinking
-
分类号
B804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
-
题名1972—1976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的过渡性分析
- 2
-
-
作者
李刚
-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教育系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5-130,共6页
-
文摘
1972 - 1 976年间的高校恢复招生是“文革”期间高等教育的一个转机。1 973年恢复文化考查 ,是对“四人帮”极左教育的抵制。由于“四人帮”利用张铁生“白卷事件”大做文章 ,文化考查的改革失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是“文革”期间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它的出台遭到了周恩来等人的抵制。恢复招生部分改善了高校知识分子境遇 ,使文化知识的学习重新受到重视 ,缓解了人才短缺的状况。所有这些 ,均体现了“文革”
-
关键词
"文革"期间
高等教育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过渡性分析
-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