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5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保护主体的行为勘定——一种新政治经济学的解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萌
高玉林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3,共4页
本文以公共产品学说和新制度经济学说为基本的支撑理论 ,以环境保护中行动主体为分析对象 ,在描述主体行动的群体特征及其行为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环境保护陷入困境的主体症结 ;说明在环境保护中利益群体及其成员只有摆脱个体理性、走向...
本文以公共产品学说和新制度经济学说为基本的支撑理论 ,以环境保护中行动主体为分析对象 ,在描述主体行动的群体特征及其行为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环境保护陷入困境的主体症结 ;说明在环境保护中利益群体及其成员只有摆脱个体理性、走向合作理性 ,才能实现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
环境保护
主体行为
西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世界经济区域化
2
作者
李宝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4,共4页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 ,相互联系的行为体之间纷纷通过区域化手段参与经济一体化并进行“博弈”。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 ,世界经济区域化是机制、利益、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资源整合的产物 ,它是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 ,相互联系的行为体之间纷纷通过区域化手段参与经济一体化并进行“博弈”。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 ,世界经济区域化是机制、利益、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资源整合的产物 ,它是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自由流动与国家界分产权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亦将继续成为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并行发展的理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世界
经济区域化
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经济民族主义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企业文化:从管理学走进经济学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志鹏
王仕军
《当代经济管理》
2005年第4期17-21,53,共6页
对真实世界的关注使得管理学能够发现并形成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的发展显示了传统激励理论的不足和精神激励的重要性。为了将企业文化这一重要的变量加以解释,经济学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研究进路,这不仅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也深化...
对真实世界的关注使得管理学能够发现并形成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的发展显示了传统激励理论的不足和精神激励的重要性。为了将企业文化这一重要的变量加以解释,经济学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研究进路,这不仅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也深化了管理学的直觉与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激励理论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田永猛
孙岩
刘浩鹏
《理论月刊》
2001年第9期36-37,共2页
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研究的核心是二者是否具有替代作用,因为是否具有替代作用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半个世纪以来,后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者、理性预期者不断丰富和完善该理论,使替代作用在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方面...
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研究的核心是二者是否具有替代作用,因为是否具有替代作用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半个世纪以来,后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者、理性预期者不断丰富和完善该理论,使替代作用在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方面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替代作用
自然率
理性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生产体系下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知识化跃迁
被引量:
12
5
作者
张明之
邱英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0,共5页
随着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深入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程度日益显著 ,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的国际转移并行 ;跨国公司构建的全球生产体系加速了对外直接...
随着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深入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程度日益显著 ,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的国际转移并行 ;跨国公司构建的全球生产体系加速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由此导致全球产业结构大规模整合 ,而后发国家成为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基地。因此 ,深入剖析全球产业结构整合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深远影响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国家
产业结构
知识化
产业竞争力
产业体系
产业转移
全球生产体系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政治发展视野中的利益群体分析
被引量:
4
6
作者
李承
杨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70,共7页
体制改革中 ,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分化、组合 ,利益群体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 ,对当代政治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一方面 ,利益群体的成长、成熟及其对政治过程的有效参与有力地促进了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和...
体制改革中 ,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分化、组合 ,利益群体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 ,对当代政治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一方面 ,利益群体的成长、成熟及其对政治过程的有效参与有力地促进了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和实现程度 ;另一方面 ,利益群体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非正常现象和行为也有可能诱发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造成社会对国家政权合法性认同的流失 ,成为政治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因此 ,在政治发展进程中应积极构建健全的利益表达制度、利益群体的整合协调机制和利益制衡原则 ,并辅之以行政和道德的手段 ,以促进利益群体在政治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中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利益群体
政治发展
利益表达
利益整合
利益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矛盾
被引量:
5
7
作者
赵学清
高玉林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5期18-22,共5页
经济全球化是国别或地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增殖关系的全球化。资本增殖关系的全球化在资本全球运行中带来十大矛盾,即资本全球扩张的本性与国家疆界的矛盾、资本生产无限扩大性...
经济全球化是国别或地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增殖关系的全球化。资本增殖关系的全球化在资本全球运行中带来十大矛盾,即资本全球扩张的本性与国家疆界的矛盾、资本生产无限扩大性与世界市场有限性的矛盾、一国资本运动的相对有序性与全球资本运动无序性的矛盾、资本运营的高效性与运营结果分配畸形性的矛盾、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国家保护主义的矛盾、全球规则与国别政策的矛盾、主权维护与主权让渡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各自内部的矛盾、资本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资本增殖关系
资本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与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
被引量:
4
8
作者
黄莹莹
张明之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是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的首要原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加剧了传统能源需求缺口,为强势国家控制全球能源流向提供了便利。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强势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构筑起符合其利益的全...
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是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的首要原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加剧了传统能源需求缺口,为强势国家控制全球能源流向提供了便利。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强势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构筑起符合其利益的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能源价格、消费导向等能源控制手段,将本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约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工业化阶段更是加大能源需求规模,全球能源紧张局势将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摆脱全球经济增长能源瓶颈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瓶颈
能源控制
全球生产体系
价格操纵
消费示范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泽东国际关系价值取向初探
被引量:
1
9
作者
杨成
刘伟
胡庆中
《理论月刊》
2003年第3期33-34,共2页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和新中国外交的开创者,具有强烈的振兴中华的渴望和进行革命建设的热情。但对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常常在两者的取舍之间陷入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与当时的客观事态紧密相连,因此,...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和新中国外交的开创者,具有强烈的振兴中华的渴望和进行革命建设的热情。但对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常常在两者的取舍之间陷入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与当时的客观事态紧密相连,因此,对于毛泽东时代国际关系价值取向的判断既要有全景式的宏观分析,更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过程式的客观的具体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
矛盾与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宪政视域中的政治稳定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海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宪政所表明的是一整套规则、一系列观念和一种稳定状态 ,它能够提供基本的政治资源 ,从而有效保持政治稳定。这种功能体现在对权力进行限制以防止权力滥用、化解政治冲突中的矛盾、维护多元社会的秩序和防止意识形态专制等方面。
关键词
宪政视域
宪政
政治系统
政治稳定
政治理论
政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着重从制度建设入手
被引量:
1
11
作者
蒋建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1-76,共6页
政治制度作为政治文明发展的载体,在政治文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着重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要从现实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力与阻力:美印战略关系思考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杨成
《国际论坛》
2000年第3期30-33,共4页
冷战后 ,大国间利益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各种力量在分化组合中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 ,美印关系在逐渐升温 ,美国总统访印表明了双方对加强两国战略关系的意向 ,在两国拥有众多共同利益的同时 ,而且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从分析推动和制约...
冷战后 ,大国间利益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各种力量在分化组合中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 ,美印关系在逐渐升温 ,美国总统访印表明了双方对加强两国战略关系的意向 ,在两国拥有众多共同利益的同时 ,而且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从分析推动和制约美印战略关系发展因素入手 ,认为两国的战略关系起点低且不稳定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印度
美印关系
战略关系
经济利益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非均衡经济发展观探析
13
作者
孙 岩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3,27,共4页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深刻的历史眼光和巨大理论勇气,把著名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揭示出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这一历史趋势和必然规律,有效指导了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极大推动了中国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深刻的历史眼光和巨大理论勇气,把著名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揭示出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这一历史趋势和必然规律,有效指导了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开放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效率
公平
非均衡经济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和谐:正确处理小康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创新性方针
14
作者
崔战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1,共2页
“社会和谐”方针出现在十六大报告中 ,意味深长。它继承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处理阶级关系的正确方针 ,又包含着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的现实特定内容 ,具有政策创新的意义。它的形成反映了我党对现代社会结构变化规律的认识 ,已摆脱教条主...
“社会和谐”方针出现在十六大报告中 ,意味深长。它继承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处理阶级关系的正确方针 ,又包含着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的现实特定内容 ,具有政策创新的意义。它的形成反映了我党对现代社会结构变化规律的认识 ,已摆脱教条主义束缚而与现实世界变化趋势相衔接 ,又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谐
阶级关系
政策创新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共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
15
作者
孙岩
《学术论坛》
2003年第5期30-34,共5页
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和非共进性,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对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和非共进性,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对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合法性认同,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
政治权威
合法性
国家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业链衍生:第五产业新说
被引量:
16
16
作者
张曾芳
张龙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立足于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商品属性与社会属性 ,及文化生产的双重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分析了当代文化产业作为人类经济史上第五次产业群兴起的一般过程与一般形态 ,在共性研究的基础上 ,作者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特...
本文立足于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商品属性与社会属性 ,及文化生产的双重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分析了当代文化产业作为人类经济史上第五次产业群兴起的一般过程与一般形态 ,在共性研究的基础上 ,作者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第五产业
产业体制
可持续发展
内部转移制度
中国特色
微观经营机制
规模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路径探索与制度保障
被引量:
6
17
作者
张明之
邱英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共4页
由于全球技术变动出现新的趋势 ,为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跨越发展提供了契机。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转换的关键是促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耦合与互动 ,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 ,在关键领域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利用产...
由于全球技术变动出现新的趋势 ,为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跨越发展提供了契机。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转换的关键是促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耦合与互动 ,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 ,在关键领域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利用产业群的集聚效应。后发国家政府应为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创造有利的制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知识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
后发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业竞争力导向———以产业结构知识化跨向新型工业化
被引量:
5
18
作者
张明之
邱英汉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70,共4页
工业化进程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动态的、非连续性变化的经济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拓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动能,以信息技术再造传统制造业、注重实体经济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实现产业整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同时应当充...
工业化进程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动态的、非连续性变化的经济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拓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动能,以信息技术再造传统制造业、注重实体经济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实现产业整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同时应当充分注重集聚机制的效能,努力培育区域制造业的竞争能力。政府应为这一转换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产业结构
新型工业化
产业整合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的兴起及建设思路
被引量:
18
19
作者
江赛清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15,共4页
“回归社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呼唤 ,也是我国构建社区体制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建设理念 ,坚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的协调发展 ,坚持政府...
“回归社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呼唤 ,也是我国构建社区体制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建设理念 ,坚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的协调发展 ,坚持政府行政推动与发挥居民自治的辩证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文化
社区精神
单位体制
以人为本
社区自治
社区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2
20
作者
朱凯兵
杜人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1,共4页
认真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在刺激内需方面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做法 ,对于我国扩大内需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主要举措是 :适当提高居民购买力 ,鼓励企业扩大投资 ,保持适度的政府公共投资 ,重视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借鉴西...
认真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在刺激内需方面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做法 ,对于我国扩大内需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主要举措是 :适当提高居民购买力 ,鼓励企业扩大投资 ,保持适度的政府公共投资 ,重视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经验和做法 ,我国在扩大内需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 :从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来看 ,应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整体扩张型货币财政、政策 ;从近期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来看 ,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 ;从内需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来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扩大内需
消费需求
企业负担
投资需求
技术创新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保护主体的行为勘定——一种新政治经济学的解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萌
高玉林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3,共4页
文摘
本文以公共产品学说和新制度经济学说为基本的支撑理论 ,以环境保护中行动主体为分析对象 ,在描述主体行动的群体特征及其行为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环境保护陷入困境的主体症结 ;说明在环境保护中利益群体及其成员只有摆脱个体理性、走向合作理性 ,才能实现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
环境保护
主体行为
西部开发
分类号
X1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世界经济区域化
2
作者
李宝林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4,共4页
文摘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 ,相互联系的行为体之间纷纷通过区域化手段参与经济一体化并进行“博弈”。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 ,世界经济区域化是机制、利益、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资源整合的产物 ,它是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自由流动与国家界分产权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亦将继续成为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并行发展的理论依托。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世界
经济区域化
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经济民族主义
资源整合
分类号
F114.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企业文化:从管理学走进经济学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志鹏
王仕军
机构
南京
大学商
学院
南京政治学院
经济
系
出处
《当代经济管理》
2005年第4期17-21,53,共6页
文摘
对真实世界的关注使得管理学能够发现并形成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的发展显示了传统激励理论的不足和精神激励的重要性。为了将企业文化这一重要的变量加以解释,经济学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研究进路,这不仅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也深化了管理学的直觉与描述。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激励理论
经济分析
Keywords
corporate culture
incentive theory
economics analysis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田永猛
孙岩
刘浩鹏
机构
解放军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1年第9期36-37,共2页
文摘
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研究的核心是二者是否具有替代作用,因为是否具有替代作用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半个世纪以来,后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者、理性预期者不断丰富和完善该理论,使替代作用在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方面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替代作用
自然率
理性预期
分类号
F037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生产体系下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知识化跃迁
被引量:
12
5
作者
张明之
邱英汉
机构
南京
大学长江三角洲
经济
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0,共5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基金项目 (D3- 0 0 9)
文摘
随着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深入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程度日益显著 ,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的国际转移并行 ;跨国公司构建的全球生产体系加速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由此导致全球产业结构大规模整合 ,而后发国家成为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基地。因此 ,深入剖析全球产业结构整合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深远影响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后发国家
产业结构
知识化
产业竞争力
产业体系
产业转移
全球生产体系
产业政策
分类号
F11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政治发展视野中的利益群体分析
被引量:
4
6
作者
李承
杨超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70,共7页
文摘
体制改革中 ,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分化、组合 ,利益群体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 ,对当代政治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一方面 ,利益群体的成长、成熟及其对政治过程的有效参与有力地促进了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和实现程度 ;另一方面 ,利益群体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非正常现象和行为也有可能诱发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造成社会对国家政权合法性认同的流失 ,成为政治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因此 ,在政治发展进程中应积极构建健全的利益表达制度、利益群体的整合协调机制和利益制衡原则 ,并辅之以行政和道德的手段 ,以促进利益群体在政治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中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利益群体
政治发展
利益表达
利益整合
利益制衡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矛盾
被引量:
5
7
作者
赵学清
高玉林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5期18-22,共5页
文摘
经济全球化是国别或地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增殖关系的全球化。资本增殖关系的全球化在资本全球运行中带来十大矛盾,即资本全球扩张的本性与国家疆界的矛盾、资本生产无限扩大性与世界市场有限性的矛盾、一国资本运动的相对有序性与全球资本运动无序性的矛盾、资本运营的高效性与运营结果分配畸形性的矛盾、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国家保护主义的矛盾、全球规则与国别政策的矛盾、主权维护与主权让渡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各自内部的矛盾、资本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矛盾。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资本增殖关系
资本运动
分类号
F114.4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与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
被引量:
4
8
作者
黄莹莹
张明之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
经济
系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11,共6页
文摘
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是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的首要原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加剧了传统能源需求缺口,为强势国家控制全球能源流向提供了便利。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强势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构筑起符合其利益的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能源价格、消费导向等能源控制手段,将本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约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工业化阶段更是加大能源需求规模,全球能源紧张局势将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摆脱全球经济增长能源瓶颈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关键词
能源瓶颈
能源控制
全球生产体系
价格操纵
消费示范
产业升级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泽东国际关系价值取向初探
被引量:
1
9
作者
杨成
刘伟
胡庆中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3期33-34,共2页
文摘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和新中国外交的开创者,具有强烈的振兴中华的渴望和进行革命建设的热情。但对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常常在两者的取舍之间陷入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与当时的客观事态紧密相连,因此,对于毛泽东时代国际关系价值取向的判断既要有全景式的宏观分析,更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过程式的客观的具体判断。
关键词
价值取向
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
矛盾与统一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宪政视域中的政治稳定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海涛
机构
解放军
南京政治学院
经济
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 (F3 -0 12 )阶段性成果
文摘
宪政所表明的是一整套规则、一系列观念和一种稳定状态 ,它能够提供基本的政治资源 ,从而有效保持政治稳定。这种功能体现在对权力进行限制以防止权力滥用、化解政治冲突中的矛盾、维护多元社会的秩序和防止意识形态专制等方面。
关键词
宪政视域
宪政
政治系统
政治稳定
政治理论
政治实践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着重从制度建设入手
被引量:
1
11
作者
蒋建新
机构
解放军
南京政治学院
经济
系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1-76,共6页
文摘
政治制度作为政治文明发展的载体,在政治文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着重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要从现实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制度建设
Keywords
socialism,political civilization,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力与阻力:美印战略关系思考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杨成
机构
解放军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国际论坛》
2000年第3期30-33,共4页
文摘
冷战后 ,大国间利益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各种力量在分化组合中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 ,美印关系在逐渐升温 ,美国总统访印表明了双方对加强两国战略关系的意向 ,在两国拥有众多共同利益的同时 ,而且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从分析推动和制约美印战略关系发展因素入手 ,认为两国的战略关系起点低且不稳定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
关键词
美国
印度
美印关系
战略关系
经济利益
文化
分类号
D871.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D835.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非均衡经济发展观探析
13
作者
孙 岩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3,27,共4页
文摘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深刻的历史眼光和巨大理论勇气,把著名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揭示出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这一历史趋势和必然规律,有效指导了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开放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效率
公平
非均衡经济发展观
分类号
F091.9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和谐:正确处理小康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创新性方针
14
作者
崔战利
机构
解放军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1,共2页
文摘
“社会和谐”方针出现在十六大报告中 ,意味深长。它继承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处理阶级关系的正确方针 ,又包含着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的现实特定内容 ,具有政策创新的意义。它的形成反映了我党对现代社会结构变化规律的认识 ,已摆脱教条主义束缚而与现实世界变化趋势相衔接 ,又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和谐
阶级关系
政策创新
理论创新
分类号
D6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共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
15
作者
孙岩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学术论坛》
2003年第5期30-34,共5页
文摘
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和非共进性,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对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合法性认同,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
政治权威
合法性
国家政权
Keywords
a well-off society
CPC
political authority
legitimacy
分类号
D6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业链衍生:第五产业新说
被引量:
16
16
作者
张曾芳
张龙平
机构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南京政治学院
经济
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5,共6页
文摘
本文立足于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商品属性与社会属性 ,及文化生产的双重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分析了当代文化产业作为人类经济史上第五次产业群兴起的一般过程与一般形态 ,在共性研究的基础上 ,作者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第五产业
产业体制
可持续发展
内部转移制度
中国特色
微观经营机制
规模效益
分类号
G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路径探索与制度保障
被引量:
6
17
作者
张明之
邱英汉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
科研部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基金项目 (D3 -0 0 9)。
文摘
由于全球技术变动出现新的趋势 ,为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跨越发展提供了契机。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转换的关键是促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耦合与互动 ,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 ,在关键领域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充分利用产业群的集聚效应。后发国家政府应为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创造有利的制度条件。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知识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
后发国家
分类号
F112.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业竞争力导向———以产业结构知识化跨向新型工业化
被引量:
5
18
作者
张明之
邱英汉
机构
南京
大学长江三角洲
经济
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70,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基金项目(D3-009)。
文摘
工业化进程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动态的、非连续性变化的经济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拓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动能,以信息技术再造传统制造业、注重实体经济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实现产业整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同时应当充分注重集聚机制的效能,努力培育区域制造业的竞争能力。政府应为这一转换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产业结构
新型工业化
产业整合
信息技术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的兴起及建设思路
被引量:
18
19
作者
江赛清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15,共4页
文摘
“回归社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呼唤 ,也是我国构建社区体制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建设理念 ,坚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观念文化的协调发展 ,坚持政府行政推动与发挥居民自治的辩证统一 。
关键词
社区文化
社区精神
单位体制
以人为本
社区自治
社区亚文化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2
20
作者
朱凯兵
杜人淮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国际关
系
教研室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
政治
经济
教研室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1,共4页
文摘
认真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在刺激内需方面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做法 ,对于我国扩大内需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主要举措是 :适当提高居民购买力 ,鼓励企业扩大投资 ,保持适度的政府公共投资 ,重视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经验和做法 ,我国在扩大内需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 :从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来看 ,应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整体扩张型货币财政、政策 ;从近期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来看 ,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 ;从内需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来看 。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扩大内需
消费需求
企业负担
投资需求
技术创新
财政政策
分类号
F11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保护主体的行为勘定——一种新政治经济学的解析
吴萌
高玉林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世界经济区域化
李宝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企业文化:从管理学走进经济学
张志鹏
王仕军
《当代经济管理》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作用的研究
田永猛
孙岩
刘浩鹏
《理论月刊》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全球生产体系下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知识化跃迁
张明之
邱英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当代政治发展视野中的利益群体分析
李承
杨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矛盾
赵学清
高玉林
《中州学刊》
CSSCI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与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
黄莹莹
张明之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毛泽东国际关系价值取向初探
杨成
刘伟
胡庆中
《理论月刊》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宪政视域中的政治稳定
李海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着重从制度建设入手
蒋建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动力与阻力:美印战略关系思考
杨成
《国际论坛》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邓小平非均衡经济发展观探析
孙 岩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社会和谐:正确处理小康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创新性方针
崔战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共政治权威的合法性认同
孙岩
《学术论坛》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产业链衍生:第五产业新说
张曾芳
张龙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路径探索与制度保障
张明之
邱英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产业竞争力导向———以产业结构知识化跨向新型工业化
张明之
邱英汉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的兴起及建设思路
江赛清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朱凯兵
杜人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