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解“后现代”语境中的政治哲学——“现代政治哲学理念解读”之三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延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后现代政治哲学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国人对它的理解至今还主要停留在后现代主义一般性理论的层面上,政治哲学领域的独特性往往被忽视或淹没。事实上,无论从与传统政治哲学在研究起点、内容、方法、旨趣等方面的不同所规约出的理论视阈... 后现代政治哲学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国人对它的理解至今还主要停留在后现代主义一般性理论的层面上,政治哲学领域的独特性往往被忽视或淹没。事实上,无论从与传统政治哲学在研究起点、内容、方法、旨趣等方面的不同所规约出的理论视阈,还是从理性反思、合法性论证及日常生活强调等研究路径所反映出的理论取向,都鲜明地彰显着后现代政治哲学的独特魅力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后现代 政治哲学 后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范:因特网时代传统的社会控制面临的挑战——一种社会哲学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田佑中 《国际论坛》 2001年第4期29-35,共7页
在崭新的因特网时代 ,由于社会时空的重新编码、社会运动的虚拟化、社会身份的隐匿、社会联系的网络化与社会交往的全球化 。
关键词 社会控制 因特网时代 失范 社会时空 法律控制 社会联系 社会身份 社会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3
3
作者 仰海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18,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 当代阐释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马克思与文本类型置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文本学方法之一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怀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20,共8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及其本质的理解历来多样,其原因有多种,对马克思的文本不加分类、不作阅读价值定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本文从文本类型学视角出发,在区分马克思的研究文本和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文本的基础上,把马克思的研究文本分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及其本质的理解历来多样,其原因有多种,对马克思的文本不加分类、不作阅读价值定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本文从文本类型学视角出发,在区分马克思的研究文本和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文本的基础上,把马克思的研究文本分为四类,分析了各类文本在求解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在阅读中的序列,以及文本思想和理解表述出现差别或矛盾时的解释学处置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马克思 文本学 文本分类 文本类型置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学、议政与救世——晚明东林党人的议政之风及其治学精神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宝村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1期88-91,共4页
晚明东林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东林人士士人和官员合一的身份,讲学而议政的治学风格,既有着传统上的文化和精神资源,也反映着晚明时代的新气象,深刻地反映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治学、为政和救世之间的追求和立场选择。
关键词 东林党人 为学 议政 救世 明朝晚期 东林运动 治学精神 社会文化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德宝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29-32,共4页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德宝1886年初,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首次明确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德宝1886年初,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首次明确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与提出,是恩格斯晚年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 存在 实践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基本问题——重读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
7
作者 王荫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29,F0002,共7页
在马克思主义文献史上,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最重要的理论成就是以完整的形式提出了有名的五项式论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普列汉诺夫关于五项式各项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构成五项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论述,极大地扩... 在马克思主义文献史上,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最重要的理论成就是以完整的形式提出了有名的五项式论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普列汉诺夫关于五项式各项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构成五项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论述,极大地扩展了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五项式论为唯物史观社会结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作为未来社会结构学的总纲。普列汉诺夫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唯一正确的名称,其理论依据来自黑格尔的广义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列汉诺夫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 五项式论 辩证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伦理到经济伦理——论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
8
作者 高玉林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58-61,共4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上的一个热点。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进行道德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传统伦理道德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二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上的一个热点。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进行道德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传统伦理道德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二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封建政治统治紧密结合,呈现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 政治伦理 传统伦理道德 儒家伦理 中国传统 经济活动 宋明理学 道德建设 伦理规范 经济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社会·市场社会·科学社会——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结构变迁的思考
9
作者 田佑中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2期54-59,共6页
关键词 政治社会 社会结构 市场社会 并存 历史分析 分立 转型 科学 具体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利主义经济的哲学批判——解读巴塔耶“普遍经济”思想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7,共5页
巴塔耶认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辩证法是功利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为了探寻摆脱功利主义经济的可能性,巴塔耶深入批判了功利主义思维方式的核心———“谋划”观念,从而以“耗费”这一基本概念建构起“普遍经济”理论。普遍经... 巴塔耶认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辩证法是功利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为了探寻摆脱功利主义经济的可能性,巴塔耶深入批判了功利主义思维方式的核心———“谋划”观念,从而以“耗费”这一基本概念建构起“普遍经济”理论。普遍经济力图排除有限经济中消费的资本逻辑,而代之以更为普遍的人本逻辑。文章对消费中深藏的资本和人本的双重逻辑进行了反思,并在巴塔耶“普遍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本真性消费”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经济 普遍经济 耗费 本真性消费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功利主义 哲学批判 普遍 资本逻辑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纯粹实证科学还是哲学的社会批判学说——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辨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卞绍斌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59,共7页
马克思通过对其早期文本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完成了一系列内在的逻辑转换,进而建构起了科学的社会批判学说。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马克思扬弃了人本学的异化逻辑,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 马克思通过对其早期文本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完成了一系列内在的逻辑转换,进而建构起了科学的社会批判学说。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马克思扬弃了人本学的异化逻辑,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在经济学上,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引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并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与批判。这一系列转换,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和逻辑的相关性。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对实证科学与人本主义的内在整合与超越,有其科学的理论视界和现实意义,那种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种实证科学或者仅从马克思早期文本出发引申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哲学 社会批判理论 唯物史观 实证科学 古典经济学 批判学说 资本主义 理论辨析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合法性与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道德因素反思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前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3,共2页
政治合法性不仅是法学意义的符合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 ,其本质在于政治与道德的一致。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片面强调政治目的、执政能力的下降、公务人员的道德失范以及理论宣传的失误是道德裂变的主要促因。反思苏联解体的合法性因素 ,... 政治合法性不仅是法学意义的符合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 ,其本质在于政治与道德的一致。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片面强调政治目的、执政能力的下降、公务人员的道德失范以及理论宣传的失误是道德裂变的主要促因。反思苏联解体的合法性因素 ,对我国建设政治文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合法性 苏联解体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政治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效应分析
13
作者 陈湘芝 宋新夫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8-41,共4页
传统政治文化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有着二重效应,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中国接受马克思主 义思想、涤除教条主义、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伦理型政治对解决全球性“四大危机” 的独特价值,是... 传统政治文化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有着二重效应,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中国接受马克思主 义思想、涤除教条主义、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伦理型政治对解决全球性“四大危机” 的独特价值,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复兴与科学社会主义全面胜利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传统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自拍解读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玮 邱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网络技术 解读 90年代 照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安全观的构成要素 被引量:16
15
作者 严高鸿 张学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55,共4页
国家安全观是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安全观念。国家安全观作为国家安全观念的集合 ,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 ,主要由安全利益观念、安全威胁观念、安全空间观念、安全战略观念和安全效益观念等基本观念构成。
关键词 国家安全观 观念系统 构成要素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再谈“共同富裕”内涵及实现方式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安义 李英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2-55,共4页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再谈“共同富裕”内涵及实现方式李安义,李英田自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o的科学论断以后,理论...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再谈“共同富裕”内涵及实现方式李安义,李英田自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o的科学论断以后,理论界把它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现共同富裕 雇佣劳动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经济概念 资本积累 雇佣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地位 生产资料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尔系数作为我国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田佑中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9-90,共2页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他对西欧国家的居民家庭中收入与食物支出关系的统计研究资料,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近年来,一些国际机构更是把恩格尔系数列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在国内,恩格尔系数也是...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他对西欧国家的居民家庭中收入与食物支出关系的统计研究资料,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近年来,一些国际机构更是把恩格尔系数列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在国内,恩格尔系数也是小康指标体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活质量 评价指标 恩格尔系数 美食文化 居民收入 食物支出 风险承担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因特网时代的社会控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田佑中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43,共7页
在因特网时代 ,从人们日常的实践方式、交往模式到社会的宏观结构、重大设置都发生了巨变 ,社会控制不仅不能消亡 ,相反应得到不断的加强 ,但必须作出某种形式与内容上的转型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第一 ,从强制性控制转向认同性控制 ,由过... 在因特网时代 ,从人们日常的实践方式、交往模式到社会的宏观结构、重大设置都发生了巨变 ,社会控制不仅不能消亡 ,相反应得到不断的加强 ,但必须作出某种形式与内容上的转型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第一 ,从强制性控制转向认同性控制 ,由过去重点针对人身与肉体的约束变为对人的思想与意识的正确引导。第二 ,从“政府统治”转向“全球治理”,由单一民族国家的政府控制逐渐过渡到多政府的合作性控制乃至全球的统一控制 ,“治理”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应运而生。第三 ,从组织化控制走向网络化自治 ,发挥每个个体的能动性 ,使其自觉地担负起某种社会职责 ,创造更强的自主性与更高的控制效率。第四 ,从封闭性控制走向开放性控制 ,寻求一种具有功能性、互动性的开放性控制 ,以社会发展为社会调控的最高目标 ,在发展中求得动态的秩序 ,鼓励寻找、创造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新条件 ,推动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时代 社会控制 治理 网络化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主义”概念的多种语境及其义域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怀远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45-49,共5页
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主义”既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主题 ,也是当今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话语。“生产主义”概念分为狭义生产主义、广义生产主义和生产主义意识形态。狭义生产主义是和“消费主义”相对应的概念 ,指的是重生产轻消... 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主义”既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主题 ,也是当今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话语。“生产主义”概念分为狭义生产主义、广义生产主义和生产主义意识形态。狭义生产主义是和“消费主义”相对应的概念 ,指的是重生产轻消费的社会体制及其发展模式。广义生产主义中的“生产”是指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完整运行体系 ,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消费 ,故广义生产主义也可称为泛生产主义或泛消费主义。生产主义意识形态通常表述为“经济决定论”、“经济主义”或“历史决定论” ,其核心是用“物质生产”活动说明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道路及形态。其实践中的意识形态内容主要有三 ,即资源无限的“自然”理念、欲望为本的“人性”理念、经济制导的“发展”理念。研究生产主义不只是我们与当今马克思主义流派 (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 )对话的概念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主义 狭义生产主义 广义生产主义 生产主义社会体制 生产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到一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层逻辑转换 被引量:6
20
作者 仰海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7-52,共6页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两个层面:即唯物史观的一般视野与唯物史观的深层视野。在唯物史观的一般视野层面,实践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层命意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的、科学的分析与批判,要达到...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两个层面:即唯物史观的一般视野与唯物史观的深层视野。在唯物史观的一般视野层面,实践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层命意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的、科学的分析与批判,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实现从实践到一定的社会关系的逻辑转换,这是唯物史观的深层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马克思哲学 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价值论 实践唯物主义 分析与批判 深层逻辑 黑格尔 实践范畴 古典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