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
被引量:
3
1
作者
程卫华
顾林元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三个代表”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充分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真谛,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三个代表”在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世界政党格局演变趋势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中,指明了党和国家所处时...
“三个代表”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充分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真谛,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三个代表”在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世界政党格局演变趋势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中,指明了党和国家所处时代方位和应对的根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不断拓宽党和国家发展空间,必须具有宽阔的眼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世界历史
大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汉合流后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性质及其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季云飞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5-59,45,共6页
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性质如何?史学界普遍认为:“继续北伐”与1926年7月9日的誓师北伐,“性质完全不同”,是一场“新军阀取代旧军阀的战争”,是一场“新旧军阀之间的混战”,是“强盗打强盗”的战争。这种论断,实质上把南京国民...
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性质如何?史学界普遍认为:“继续北伐”与1926年7月9日的誓师北伐,“性质完全不同”,是一场“新军阀取代旧军阀的战争”,是一场“新旧军阀之间的混战”,是“强盗打强盗”的战争。这种论断,实质上把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继续北伐”与以往的直奉、直皖战争以及以后的蒋、阎、冯、桂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同等看待,都认为是祸国殃民的反革命内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北伐
蒋介石
中国国民党
北洋政府
宁汉合流
国民党政府
奉系军阀
新军阀混战
南京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践行“三个代表” 坚定地站立在历史潮流前列
被引量:
1
3
作者
程卫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8-70,共3页
“三个代表”充分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真谛 ,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 ,指明了党和国家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应对的根本方略。践行“三个代表” ,必须以宽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立足当代历史的发展变化 ,着...
“三个代表”充分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真谛 ,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 ,指明了党和国家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应对的根本方略。践行“三个代表” ,必须以宽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立足当代历史的发展变化 ,着眼未来 ,把党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一个坚定地站在历史发展的潮流前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开辟出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历史潮流
前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南亚和印度历史上的奴隶制──与“扶南封建论”者讨论
4
作者
陈显泗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6期42-46,共5页
东南亚和印度历史上的奴隶制──与“扶南封建论”者讨论陈显泗“扶南封建论”者不仅抹煞扶南奴隶制的存在,而且还把这一主张扩大到整个东南亚,乃至印度,认为他们都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进人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值得注意...
东南亚和印度历史上的奴隶制──与“扶南封建论”者讨论陈显泗“扶南封建论”者不仅抹煞扶南奴隶制的存在,而且还把这一主张扩大到整个东南亚,乃至印度,认为他们都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进人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作出这个结论时显得十分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
东南亚
封建论
奴隶社会
印度历
古代印度
奴隶占有制度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港问题的一段历史考察(1979—1982)
5
作者
汪天亮
黄荣斌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2期69-76,共8页
香港问题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冷战氛围中,中国在对香港问题上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方针,即“在适当时机,通过和平谈判进行解决,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且这一战略方...
香港问题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冷战氛围中,中国在对香港问题上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方针,即“在适当时机,通过和平谈判进行解决,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且这一战略方针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亦未改变。英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于1979年首先提出解决香港问题。尽管英国政府在接下来的四年间连续抛出了所谓的新界租约“续约”问题、难民问题等,进行多方阻挠,但终遭失败。“一国两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问题
历史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邓小平的历史辩证法
6
作者
宋剑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历史辨证法
社会发展观
实践
矛盾
全文增补中
清代台湾民间械斗与清政府的对策
被引量:
6
7
作者
季云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1-117,共7页
清代移居台湾的漳泉、闽粤民人间发生的“分类械斗”不同于台湾人民反清起义,它有害于海疆稳定、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无任何积极、进步可言。发生“分类械斗”的原因在于:闽粤及漳泉民人移居台湾时间的先后而造成在台居住地区的不同...
清代移居台湾的漳泉、闽粤民人间发生的“分类械斗”不同于台湾人民反清起义,它有害于海疆稳定、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无任何积极、进步可言。发生“分类械斗”的原因在于:闽粤及漳泉民人移居台湾时间的先后而造成在台居住地区的不同;开发、经营台湾过程中,经济利益的冲突;移民在原籍“械斗”恶习的沿袭;游民恶棍从中挑拨煽惑;在台官员查处不力,甚至放肆贪虐。清代历朝统治者采取劝谕、镇压、制定防范章程和整顿吏治等措施加以制止和防范,但由于清政府政治及吏治的日趋腐败,以及台湾地方官员“积习疲玩”积重难返,“械斗”愈演愈烈。只有到了近代,闽粤移民停止“械斗”,和高山族人民一起抗击外国侵略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台湾
清政府
乾隆帝
台湾人民
军机大臣
道光帝
嘉庆帝
清实录
闽粤移民
最高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合作化理论的沉思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前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7-55,共9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合作化理论,源远流长,影响巨大。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今天,考察这个理论的产生、演变及其所指导的社会实践,有助于正确地总结合作化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地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伟大变革,从而为农业经...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合作化理论,源远流长,影响巨大。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今天,考察这个理论的产生、演变及其所指导的社会实践,有助于正确地总结合作化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地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伟大变革,从而为农业经济的新发展提出新思考。一合作化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并初步阐述的,它具有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第一,这个理论研究的主要标本是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是马恩未来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全社会共同占有思想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都是从现实社会的土壤中滋生出来的。当马克思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必然导致其本身灭亡的规律肘,英国无疑是他们理论研究的标本。而在那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了包括农业在内的一切生产部门,农民、小土地占有制完全覆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化运动
社会主义社会
农业改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研究
斯大林
马克思列宁主义
合作社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
被引量:
5
9
作者
季云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8-82,共5页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季云飞“捷外必先安内”政策,是蒋介石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前五年间,处理日本对华侵略与国内矛盾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长期以来,国内历史教科书对这一政策的评价语焉不详,仅仅简单冠于“反动”...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季云飞“捷外必先安内”政策,是蒋介石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前五年间,处理日本对华侵略与国内矛盾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长期以来,国内历史教科书对这一政策的评价语焉不详,仅仅简单冠于“反动”两字。近年来,虽偶有论者对这一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
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鸦片战争期间的汉奸及清政府对策之探析
被引量:
4
10
作者
季云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本文系统探讨了鸦片战争中汉奸所从事的种种罪恶活动 ,以及清政府的对策。文章认为 ,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对汉奸的对策既有积极的一面 ,亦有消极的一面 ;既有成功之处 ,亦有失败之处。随着清军在战场上不断失败以及清政府对英态度由抵抗...
本文系统探讨了鸦片战争中汉奸所从事的种种罪恶活动 ,以及清政府的对策。文章认为 ,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对汉奸的对策既有积极的一面 ,亦有消极的一面 ;既有成功之处 ,亦有失败之处。随着清军在战场上不断失败以及清政府对英态度由抵抗转向妥协 ,汉奸现象非但未能消除 ,反而愈演愈烈。事实表明 ,腐败的清政府所主持的反侵略战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汉奸
清政府
对策
招待
惩治
招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战略实施中的成与败
被引量:
2
11
作者
陈显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战略实施中的成与败陈显泗(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教授)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思想。它的遭遇,或褒或贬,历来不断。当国家和民族面临着不幸或灾难时,有人会起而攻之“此乃孔家店之过”;在欣逢...
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战略实施中的成与败陈显泗(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教授)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思想。它的遭遇,或褒或贬,历来不断。当国家和民族面临着不幸或灾难时,有人会起而攻之“此乃孔家店之过”;在欣逢发展或兴旺时,差不多又众口一词: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战略
儒家思想
李鸿章
中国近代
曾国藩
洋务派
实施中
“以夷制夷”
外交思想
思想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李鸿章海军发展战略
被引量:
3
12
作者
韩文琦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0,共6页
19世纪 70年代 ,晚清政府揭开了筹建近代海军的历史巨幕。李鸿章作为其倡导者、组织者、领导者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艰苦工作 ,不仅促使中国近代海军得以迅速建成 ,而且还从理论上对近代海军的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发展措施等问题作了系...
19世纪 70年代 ,晚清政府揭开了筹建近代海军的历史巨幕。李鸿章作为其倡导者、组织者、领导者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艰苦工作 ,不仅促使中国近代海军得以迅速建成 ,而且还从理论上对近代海军的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发展措施等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近代海军发展战略。但由于李鸿章海军发展战略思想自身的矛盾性、狭隘性和被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晚清政府
海军发展战略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鸿章甲午海战作战指导方针探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季云飞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4,共5页
李鸿章甲午海战作战指导方针探析季云飞1894.年7月至次年2月,中国北洋舰队经过丰岛、黄海、威海三次海战全军覆灭。北洋舰队何以覆灭:有论者归咎于李鸿章采取了一条“避战保船”的消极防御方针。笔者综合分析李鸿章指导海战的...
李鸿章甲午海战作战指导方针探析季云飞1894.年7月至次年2月,中国北洋舰队经过丰岛、黄海、威海三次海战全军覆灭。北洋舰队何以覆灭:有论者归咎于李鸿章采取了一条“避战保船”的消极防御方针。笔者综合分析李鸿章指导海战的有关电稿,认为这种结论有失偏颇。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指导方针
丁汝昌
甲午海战
北洋舰队
海军战略思想
海军作战
黄海之战
探析
日本海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冯玉祥西北开发思想刍议
被引量:
2
14
作者
薛小荣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6-99,共4页
近代以降 ,重视西北、开发西北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冯玉祥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 ,他不仅从国防安全的角度认识这一问题 ,而且从战略的高度思考西北地区的持久发展 ,明确提出要以经济的发展来推动西北的进步。他提出了一些极富远见的...
近代以降 ,重视西北、开发西北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冯玉祥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 ,他不仅从国防安全的角度认识这一问题 ,而且从战略的高度思考西北地区的持久发展 ,明确提出要以经济的发展来推动西北的进步。他提出了一些极富远见的思想 ,如西北开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必须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 ,注重可持续发展 ;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 ;重视教育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等 ,对于我们今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玉洋
西北开发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治甲戌前清政府台湾移民政策之探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季云飞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5期64-68,共5页
关键词
清政府
台湾移民
统一台湾
乾隆帝
大陆移民
日本侵台事件
地方官
探析
台湾地区
《平台纪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曾纪泽使俄谈判与李鸿章使日谈判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季云飞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9-44,共6页
1880年,曾纪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俄国,就伊犁问题进行谈判,结果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1895年,李鸿章也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日本,就结束中日战争问题进行谈判,结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对于这两次谈判签约活动,史学界一般作这...
1880年,曾纪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俄国,就伊犁问题进行谈判,结果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1895年,李鸿章也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日本,就结束中日战争问题进行谈判,结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对于这两次谈判签约活动,史学界一般作这样评价:曾纪泽与沙俄谈判,“力争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作出了贡献的”,这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曾纪泽
谈判者
马关条约
伊犁
沙俄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政府
清政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清政府早期的澳葡政策
17
作者
龙心刚
彭学涛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74-80,共7页
关键词
清朝前期
澳门
葡萄牙
政策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平天国军事法制建设探析
18
作者
肖季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9-125,160,共8页
太平天国自始至终重视军事法制建设,所颁行的军事法制,堪称中国历代农民政权之集大成者,具有战时性、全面性、宗教性、不成熟性四个鲜明的特点。它虽然未能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未能也不可能改变太平天国最终败亡的命运,但它在太平天...
太平天国自始至终重视军事法制建设,所颁行的军事法制,堪称中国历代农民政权之集大成者,具有战时性、全面性、宗教性、不成熟性四个鲜明的特点。它虽然未能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未能也不可能改变太平天国最终败亡的命运,但它在太平天国军事实践中的客观效果和历史作用却毋庸置疑,对当今军队建设亦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军事法制建设
太平军
建设探析
曾国藩
军事刑事诉讼法
农民政权
历史作用
军事刑法
军事行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民族社会心理与近代中国改革、革命的失败
19
作者
季云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本文从民族社会心理角度考察了近代中国改革、革命失败的原因。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社会心理主要特征表现在崇权威、畏天命;讲传统、重经验、喜保守;主自强、行排外等方面。在近代中国,这些社会心理特征尽管在某些方面仍起着积极作用...
本文从民族社会心理角度考察了近代中国改革、革命失败的原因。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社会心理主要特征表现在崇权威、畏天命;讲传统、重经验、喜保守;主自强、行排外等方面。在近代中国,这些社会心理特征尽管在某些方面仍起着积极作用,但就其诸种社会心理特征所形成的“合力”而言,作用是消极的,它束缚和制约着近代中国的改革和革命,成为巨大的阻滞力,因此,民族社会心理的消极作用是近代改革、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特征
近代中国
中国改革
中华民族
革命
失败
特征表现
阻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学良“送蒋返京”举措之评析
20
作者
季云飞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4期48-51,共4页
张学良“送蒋返京”举措之评析季云飞对于张学良“送蒋返京”举措,60年来评说歧议甚大。鉴于此,本文拟对张学良“送蒋返京”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等问题作些探讨和评价,并以此文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首先指出,张学良“送蒋返京”...
张学良“送蒋返京”举措之评析季云飞对于张学良“送蒋返京”举措,60年来评说歧议甚大。鉴于此,本文拟对张学良“送蒋返京”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等问题作些探讨和评价,并以此文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首先指出,张学良“送蒋返京”并不是随机性的、“心血来潮”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西安事变
政治主张
张学
总司令部
委员长
南京政府
周恩来
“兵谏”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
被引量:
3
1
作者
程卫华
顾林元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文摘
“三个代表”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充分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真谛,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三个代表”在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世界政党格局演变趋势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中,指明了党和国家所处时代方位和应对的根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不断拓宽党和国家发展空间,必须具有宽阔的眼界。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世界历史
大趋势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汉合流后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性质及其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季云飞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5-59,45,共6页
文摘
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性质如何?史学界普遍认为:“继续北伐”与1926年7月9日的誓师北伐,“性质完全不同”,是一场“新军阀取代旧军阀的战争”,是一场“新旧军阀之间的混战”,是“强盗打强盗”的战争。这种论断,实质上把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继续北伐”与以往的直奉、直皖战争以及以后的蒋、阎、冯、桂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同等看待,都认为是祸国殃民的反革命内战。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北伐
蒋介石
中国国民党
北洋政府
宁汉合流
国民党政府
奉系军阀
新军阀混战
南京政府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践行“三个代表” 坚定地站立在历史潮流前列
被引量:
1
3
作者
程卫华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8-70,共3页
文摘
“三个代表”充分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真谛 ,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 ,指明了党和国家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应对的根本方略。践行“三个代表” ,必须以宽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立足当代历史的发展变化 ,着眼未来 ,把党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一个坚定地站在历史发展的潮流前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开辟出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境界。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历史潮流
前列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南亚和印度历史上的奴隶制──与“扶南封建论”者讨论
4
作者
陈显泗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6期42-46,共5页
文摘
东南亚和印度历史上的奴隶制──与“扶南封建论”者讨论陈显泗“扶南封建论”者不仅抹煞扶南奴隶制的存在,而且还把这一主张扩大到整个东南亚,乃至印度,认为他们都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进人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作出这个结论时显得十分肯...
关键词
奴隶制
东南亚
封建论
奴隶社会
印度历
古代印度
奴隶占有制度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越南
分类号
K33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港问题的一段历史考察(1979—1982)
5
作者
汪天亮
黄荣斌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2期69-76,共8页
文摘
香港问题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冷战氛围中,中国在对香港问题上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方针,即“在适当时机,通过和平谈判进行解决,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且这一战略方针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亦未改变。英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于1979年首先提出解决香港问题。尽管英国政府在接下来的四年间连续抛出了所谓的新界租约“续约”问题、难民问题等,进行多方阻挠,但终遭失败。“一国两制”
关键词
香港问题
历史考察
分类号
K296.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邓小平的历史辩证法
6
作者
宋剑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历史辨证法
社会发展观
实践
矛盾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清代台湾民间械斗与清政府的对策
被引量:
6
7
作者
季云飞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1-117,共7页
文摘
清代移居台湾的漳泉、闽粤民人间发生的“分类械斗”不同于台湾人民反清起义,它有害于海疆稳定、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无任何积极、进步可言。发生“分类械斗”的原因在于:闽粤及漳泉民人移居台湾时间的先后而造成在台居住地区的不同;开发、经营台湾过程中,经济利益的冲突;移民在原籍“械斗”恶习的沿袭;游民恶棍从中挑拨煽惑;在台官员查处不力,甚至放肆贪虐。清代历朝统治者采取劝谕、镇压、制定防范章程和整顿吏治等措施加以制止和防范,但由于清政府政治及吏治的日趋腐败,以及台湾地方官员“积习疲玩”积重难返,“械斗”愈演愈烈。只有到了近代,闽粤移民停止“械斗”,和高山族人民一起抗击外国侵略者。
关键词
清代台湾
清政府
乾隆帝
台湾人民
军机大臣
道光帝
嘉庆帝
清实录
闽粤移民
最高统治者
分类号
K29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合作化理论的沉思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前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7-55,共9页
文摘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合作化理论,源远流长,影响巨大。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今天,考察这个理论的产生、演变及其所指导的社会实践,有助于正确地总结合作化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地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伟大变革,从而为农业经济的新发展提出新思考。一合作化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并初步阐述的,它具有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第一,这个理论研究的主要标本是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是马恩未来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全社会共同占有思想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都是从现实社会的土壤中滋生出来的。当马克思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必然导致其本身灭亡的规律肘,英国无疑是他们理论研究的标本。而在那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了包括农业在内的一切生产部门,农民、小土地占有制完全覆没。
关键词
合作化运动
社会主义社会
农业改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研究
斯大林
马克思列宁主义
合作社
生产资料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
被引量:
5
9
作者
季云飞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8-82,共5页
文摘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季云飞“捷外必先安内”政策,是蒋介石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前五年间,处理日本对华侵略与国内矛盾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长期以来,国内历史教科书对这一政策的评价语焉不详,仅仅简单冠于“反动”两字。近年来,虽偶有论者对这一政策...
关键词
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
剖析
分类号
K26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鸦片战争期间的汉奸及清政府对策之探析
被引量:
4
10
作者
季云飞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文摘
本文系统探讨了鸦片战争中汉奸所从事的种种罪恶活动 ,以及清政府的对策。文章认为 ,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对汉奸的对策既有积极的一面 ,亦有消极的一面 ;既有成功之处 ,亦有失败之处。随着清军在战场上不断失败以及清政府对英态度由抵抗转向妥协 ,汉奸现象非但未能消除 ,反而愈演愈烈。事实表明 ,腐败的清政府所主持的反侵略战争 。
关键词
鸦片战争
汉奸
清政府
对策
招待
惩治
招抚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战略实施中的成与败
被引量:
2
11
作者
陈显泗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8-114,共7页
文摘
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战略实施中的成与败陈显泗(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教授)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思想。它的遭遇,或褒或贬,历来不断。当国家和民族面临着不幸或灾难时,有人会起而攻之“此乃孔家店之过”;在欣逢发展或兴旺时,差不多又众口一词:托...
关键词
外交战略
儒家思想
李鸿章
中国近代
曾国藩
洋务派
实施中
“以夷制夷”
外交思想
思想理论基础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鸿章海军发展战略
被引量:
3
12
作者
韩文琦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0,共6页
文摘
19世纪 70年代 ,晚清政府揭开了筹建近代海军的历史巨幕。李鸿章作为其倡导者、组织者、领导者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艰苦工作 ,不仅促使中国近代海军得以迅速建成 ,而且还从理论上对近代海军的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发展措施等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近代海军发展战略。但由于李鸿章海军发展战略思想自身的矛盾性、狭隘性和被动性 。
关键词
李鸿章
晚清政府
海军发展战略
近代化
分类号
K825.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E295.2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鸿章甲午海战作战指导方针探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季云飞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4,共5页
文摘
李鸿章甲午海战作战指导方针探析季云飞1894.年7月至次年2月,中国北洋舰队经过丰岛、黄海、威海三次海战全军覆灭。北洋舰队何以覆灭:有论者归咎于李鸿章采取了一条“避战保船”的消极防御方针。笔者综合分析李鸿章指导海战的有关电稿,认为这种结论有失偏颇。鉴...
关键词
李鸿章
指导方针
丁汝昌
甲午海战
北洋舰队
海军战略思想
海军作战
黄海之战
探析
日本海军
分类号
E295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冯玉祥西北开发思想刍议
被引量:
2
14
作者
薛小荣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6-99,共4页
文摘
近代以降 ,重视西北、开发西北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冯玉祥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 ,他不仅从国防安全的角度认识这一问题 ,而且从战略的高度思考西北地区的持久发展 ,明确提出要以经济的发展来推动西北的进步。他提出了一些极富远见的思想 ,如西北开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必须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 ,注重可持续发展 ;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 ;重视教育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等 ,对于我们今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冯玉洋
西北开发
思想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治甲戌前清政府台湾移民政策之探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季云飞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5期64-68,共5页
关键词
清政府
台湾移民
统一台湾
乾隆帝
大陆移民
日本侵台事件
地方官
探析
台湾地区
《平台纪略》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曾纪泽使俄谈判与李鸿章使日谈判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季云飞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9-44,共6页
文摘
1880年,曾纪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俄国,就伊犁问题进行谈判,结果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1895年,李鸿章也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日本,就结束中日战争问题进行谈判,结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对于这两次谈判签约活动,史学界一般作这样评价:曾纪泽与沙俄谈判,“力争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作出了贡献的”,这在“
关键词
李鸿章
曾纪泽
谈判者
马关条约
伊犁
沙俄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政府
清政府
评价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清政府早期的澳葡政策
17
作者
龙心刚
彭学涛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74-80,共7页
关键词
清朝前期
澳门
葡萄牙
政策
评价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96.5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平天国军事法制建设探析
18
作者
肖季文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9-125,160,共8页
文摘
太平天国自始至终重视军事法制建设,所颁行的军事法制,堪称中国历代农民政权之集大成者,具有战时性、全面性、宗教性、不成熟性四个鲜明的特点。它虽然未能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未能也不可能改变太平天国最终败亡的命运,但它在太平天国军事实践中的客观效果和历史作用却毋庸置疑,对当今军队建设亦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军事法制建设
太平军
建设探析
曾国藩
军事刑事诉讼法
农民政权
历史作用
军事刑法
军事行政法
分类号
E295 [军事—军事理论]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族社会心理与近代中国改革、革命的失败
19
作者
季云飞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文摘
本文从民族社会心理角度考察了近代中国改革、革命失败的原因。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社会心理主要特征表现在崇权威、畏天命;讲传统、重经验、喜保守;主自强、行排外等方面。在近代中国,这些社会心理特征尽管在某些方面仍起着积极作用,但就其诸种社会心理特征所形成的“合力”而言,作用是消极的,它束缚和制约着近代中国的改革和革命,成为巨大的阻滞力,因此,民族社会心理的消极作用是近代改革、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社会心理特征
近代中国
中国改革
中华民族
革命
失败
特征表现
阻滞力
分类号
C912.64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学良“送蒋返京”举措之评析
20
作者
季云飞
机构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出处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4期48-51,共4页
文摘
张学良“送蒋返京”举措之评析季云飞对于张学良“送蒋返京”举措,60年来评说歧议甚大。鉴于此,本文拟对张学良“送蒋返京”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等问题作些探讨和评价,并以此文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首先指出,张学良“送蒋返京”并不是随机性的、“心血来潮”的抉择...
关键词
蒋介石
西安事变
政治主张
张学
总司令部
委员长
南京政府
周恩来
“兵谏”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分类号
K26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
程卫华
顾林元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宁汉合流后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性质及其评价
季云飞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践行“三个代表” 坚定地站立在历史潮流前列
程卫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东南亚和印度历史上的奴隶制──与“扶南封建论”者讨论
陈显泗
《学术界》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香港问题的一段历史考察(1979—1982)
汪天亮
黄荣斌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邓小平的历史辩证法
宋剑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0
全文增补中
7
清代台湾民间械斗与清政府的对策
季云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关于合作化理论的沉思
王前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
季云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鸦片战争期间的汉奸及清政府对策之探析
季云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战略实施中的成与败
陈显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李鸿章海军发展战略
韩文琦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李鸿章甲午海战作战指导方针探析
季云飞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冯玉祥西北开发思想刍议
薛小荣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同治甲戌前清政府台湾移民政策之探析
季云飞
《学术界》
CSSCI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曾纪泽使俄谈判与李鸿章使日谈判之比较研究
季云飞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清政府早期的澳葡政策
龙心刚
彭学涛
《河北学刊》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太平天国军事法制建设探析
肖季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民族社会心理与近代中国改革、革命的失败
季云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张学良“送蒋返京”举措之评析
季云飞
《学术界》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