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军队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特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苏梁波 李向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3-46,共4页
认为新形势下推进以"四个转变"为主要内容的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转型,对军队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提出应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特色发展,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向部队靠拢,完善学科专业常态化... 认为新形势下推进以"四个转变"为主要内容的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转型,对军队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提出应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特色发展,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向部队靠拢,完善学科专业常态化评估机制,进一步推进军队院校学科专业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专业建设 结构优化 特色发展 军队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的基本论域 被引量:5
2
作者 熊玫 苏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是在新的哲学前设下,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的演进和超越,其所关注的问题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其基本论域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是在新的哲学前设下,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的演进和超越,其所关注的问题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其基本论域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论 过程 主客体关系 主体性 传统 哲学 论域 演进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权利原理还是道德乌托邦?--卢梭契约论中的平等自由主义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谈际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卢梭契约论思想同时拥有破坏性与建设性双重特性,这使得人们对卢梭产生了两种迥然有别的评价。要客观地评价卢梭就必须重新检讨其思想遗产,特别地审视其影响深远的契约论中的平等自由主义思想,清理蕴涵其中的主旨和价值原理。我们发现,... 卢梭契约论思想同时拥有破坏性与建设性双重特性,这使得人们对卢梭产生了两种迥然有别的评价。要客观地评价卢梭就必须重新检讨其思想遗产,特别地审视其影响深远的契约论中的平等自由主义思想,清理蕴涵其中的主旨和价值原理。我们发现,只有体味卢梭著述的初衷才能明白其理论的指向:卢梭契约论在于考察人类社会生成的过程,建立政治制度运作的社会机制,确立自由与平等的价值原理;其契约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入道德观念建构政治权利原理,平等的自由主义应被看成是政治运作的法则而不是道德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社会契约 平等 自由 政治权利 道德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和谐与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岩 《理论月刊》 2008年第4期160-162,共3页
政治参与的扩大被誉为现代社会政治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是社会政治和谐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中国社会私营企业主阶层作为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群体,由于自身的特点和阶层构成,必将在成长过程中积极介入中国政治生活。那么,如何在... 政治参与的扩大被誉为现代社会政治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是社会政治和谐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中国社会私营企业主阶层作为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群体,由于自身的特点和阶层构成,必将在成长过程中积极介入中国政治生活。那么,如何在中国社会现实情况下规范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使之成为中国社会民主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将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和谐 私营企业主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的历史必然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4,共4页
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是当前人学兴起的大趋势的必然要求。从同时态来看,人学研究的兴起不是一国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历时态来看,人学研究的兴起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而是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的历史现象。其一,是对人... 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是当前人学兴起的大趋势的必然要求。从同时态来看,人学研究的兴起不是一国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历时态来看,人学研究的兴起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而是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的历史现象。其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深化。其二,是对人类社会关系认识的深化。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在诉求。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上看,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势在必行。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上看,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研究刻不容缓。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来看,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研究是顺势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必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能与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1
6
作者 付畅一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1-193,共3页
本能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人的行为致因中的本能意识,有效地调控人的本能,引导人将本能转化为潜能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化解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攻击性行为,最终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本能 思想政治工作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健伟 赵超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针对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在“激荡”“碰撞”中确保社会观念“多样化”条件下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坚持以人为...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针对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在“激荡”“碰撞”中确保社会观念“多样化”条件下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物质利益原则与精神激励原则并重;突出三个重要群体;与时俱进,向创新要效益;与精神文明建设、法制教育、道德养成和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发挥整合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 素质 以人为本 精神文明 法制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绵延的社会生态因由 被引量:2
8
作者 唐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6-89,共4页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绵延是传统中国特定社会生态环境因子直接作用的结果。长期绵延发展的自然经济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超稳定的以宗法关系为基础、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确保政治系统的稳定发展;高度集权的以官...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绵延是传统中国特定社会生态环境因子直接作用的结果。长期绵延发展的自然经济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超稳定的以宗法关系为基础、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确保政治系统的稳定发展;高度集权的以官僚为支撑的君主专制政体,促进官僚统治的长久维持;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臣属型政治文化则为传统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提供权力合法性基础和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 长期绵延 社会生态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唯物史观思考
9
作者 刘振忠 荆小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70-72,共3页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能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前提。在革命发展的各个历史关头,这个问题曾多次提出,反夏争论。而每一次争论,人们都或多或少地加深了对它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能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前提。在革命发展的各个历史关头,这个问题曾多次提出,反夏争论。而每一次争论,人们都或多或少地加深了对它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困惑者有之,取消者也有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根结底一句话: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不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曾经从不同的视角探讨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问题。比如,从认识论关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精神生产 作用问题 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认识前提 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生产 人民群众 物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10
作者 刘健伟 赵超阳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针对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在“激荡”、“碰撞”中确保社会观念“多样化”条件下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坚持以人...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针对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在“激荡”、“碰撞”中确保社会观念“多样化”条件下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物质利益原则与精神激励原则并重;着重抓好三个重要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向创新要效益;与精神文明建设、法制教育、道德养成和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发挥整合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结构变迁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党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转向的必要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1
作者 牛遂博 牛丽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01-202,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在阶级社会中的普遍存在方式,它专属于人,从人的需要出发,遵循人豹身心发展规律,对人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在阶级社会中的普遍存在方式,它专属于人,从人的需要出发,遵循人豹身心发展规律,对人进行有意识的意识形态影响,从而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并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无疑,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存在与本质需要和利益价值与发展等理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论基础。鉴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偏差,我们势必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工具对其进行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范式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 身心发展规律 直接理论基础 政治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 被引量:38
12
作者 刘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我们所倡导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目的就是要确保在这整个文化体系的活动中持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我们所倡导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目的就是要确保在这整个文化体系的活动中持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一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奠定更扎实的信仰基础;二是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吸纳西方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三是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上的优良传统,使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进入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战略抉择 基础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学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6,共4页
收入分配的公平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初次分配注重资源配置的效率不能离开公平,注重效率必须落实在市场运行的公平上。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体现在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市场主体的平等待遇、市场交易的等价交换和市场主... 收入分配的公平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初次分配注重资源配置的效率不能离开公平,注重效率必须落实在市场运行的公平上。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体现在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市场主体的平等待遇、市场交易的等价交换和市场主体的独立产权等方面。我国初次分配中的问题是由市场的不完善引起的。只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实现收入初次分配的公正,同时为收入的再分配提供一个客观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公平 效率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动力结构论纲 被引量:12
14
作者 沈根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5,共6页
本文依据精神动力的不同特性,从知情意的整合结构,真善美的目标结构,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的驱动结构,本能欲望、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信仰的层次结构诸方面对精神动力结构进行考察分析。
关键词 精神动力 实践主体 整合结构 理想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费希特的先验目的论历史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海龙 许恒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9,共5页
在费希特的哲学体系当中,作为根本前提的自立性"自我"具有"本原行动"的力量,它能自我追求其最高的实现。这决定了费希特哲学体系在总体上的目的论解释方式。通过将哲学原则中的目的论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费希特构... 在费希特的哲学体系当中,作为根本前提的自立性"自我"具有"本原行动"的力量,它能自我追求其最高的实现。这决定了费希特哲学体系在总体上的目的论解释方式。通过将哲学原则中的目的论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费希特构筑了一个先验目的论的历史哲学体系,即从逻辑上为人类历史筹划了一幅先验性的"宇宙蓝图"。费希特的先验目的论哲学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着很多无法克服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目的论 宇宙蓝图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彦振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4,共5页
本文通过对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发展阶段、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等四个问题研究状况的探讨与分析,获得以下观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 本文通过对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发展阶段、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等四个问题研究状况的探讨与分析,获得以下观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否定性概念;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有虚假性、无意识性和阶级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分析哲学的“结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京 刘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3,共5页
分析哲学的理论旨趣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逻辑转向的重合造就了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形成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结合"具体是通过分析哲学的概念、逻辑分析等分析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命题以... 分析哲学的理论旨趣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逻辑转向的重合造就了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形成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结合"具体是通过分析哲学的概念、逻辑分析等分析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命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实现的。分析哲学的引入,一方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西方各社会科学思潮的交流空间,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确性、科学性;另一方面由于分析哲学自身方法论上的分歧,分析哲学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仍有较大的随意剪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分析哲学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委书记的权力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其良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4期15-21,共7页
党委书记在党内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党委书记的权力清单主要包括八项权力;党委书记在党外不任职其权力只是一种党内权;党委书记与常委之间有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因此,对党委书记权力的制约需要加强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 党委书记 地位 权力 权力关系 权力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普遍性:试论黑格尔对教育本质的厘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谈际尊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3,共6页
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和社会个体的实质表现为精神的展开,世界历史即是一个摆脱偶然性达到普遍性的教化的历史,个体成长则是一个消除自身特异性接受必然性的灵魂的改造过程。在此意义上,黑格尔将教育视为个体灵魂的改造活动,而将教化看... 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和社会个体的实质表现为精神的展开,世界历史即是一个摆脱偶然性达到普遍性的教化的历史,个体成长则是一个消除自身特异性接受必然性的灵魂的改造过程。在此意义上,黑格尔将教育视为个体灵魂的改造活动,而将教化看成是自我意识即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环节,教育本质上是伦理世界的事情,教育在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生活中实现其伦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教育 伦理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的自我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恒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人通过劳动的自我实现,由于劳动本身内涵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二者当然又是交互作用的),从而人通过劳动所达到的自我实现程度便具体体现在这有着交互作用的双重关系当中。以...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人通过劳动的自我实现,由于劳动本身内涵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二者当然又是交互作用的),从而人通过劳动所达到的自我实现程度便具体体现在这有着交互作用的双重关系当中。以此作为标尺,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个人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体现了人类自我实现或自由的不同程度。此种考察进路表明,马克思始终是通过紧密联系历史现实来理解人的自我实现或自由的,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 社会形态 自我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