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I赋能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式研究——以南京明城墙为例 |
江明蔚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保卫自由人本主义或是走向“后人类”——论网络媒介文艺批评 |
李玮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 |
王晖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汉字即语言图象——从维特根斯坦“象形文字”论汉字如何思想 |
骆冬青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的史传意识 |
王晖
李凯强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数字化时代的文学新样态——论近年网络文学创作新质 |
李玮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新时代文学写作的新范式——论《远东来信》中的“双重异域”书写 |
许蓓蓓
温潘亚
|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中道”与中国上古民本王道政治论——以上古“书”类文献为考察中心 |
徐克谦
|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AI大模型辅助网文数字出版的伦理争议与治理框架 |
黎姣欣
李玮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周瘦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作新论——以新发现的集外文和文本修改现象为中心 |
周彦杉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叙事“变奏”与人性之“隐”的探寻——重估1980年代余华写作转型的文学史意义 |
张博实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新世纪中国内地迁徙题材电影的文化记忆研究 |
任李璐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史铁生与1990年代长篇小说的散文化现象——从《我与地坛》到《务虚笔记》 |
徐家贵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猛虎”如何“下山”?——论李修文创作理念与书写方式的嬗变 |
张博实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传统与现代:中国奇幻电影的文化主体性建构 |
李昕遥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地域文化与现代作家的精神路向——以民国时期南京为例的一种考察 |
杨洪承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7
|
南师大文学院藏敦煌写本《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的鉴定与断代 |
黄征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18
|
南京临时政府档案中的公文纸式及程式变革述论 |
侯吉永
|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9
|
南师大文学院藏01号敦煌写本《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的缀合与校勘 |
赵红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20
|
从全文检索到语言计量和语言智能——语料库研究应用的三个层次及资源 |
李斌
张艺璇
冯敏萱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