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判与嬗变: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马克思理论解读 被引量:5
1
作者 胡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5,共6页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文化本质,具体表现在:经济文化的"无限扩张"(需求)与有限购买能力之间的矛盾;政治文化宣扬"平等"原则与政治官僚机构必然的等级分层之间的矛盾;精神文化"自由"原则与社会束缚...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文化本质,具体表现在:经济文化的"无限扩张"(需求)与有限购买能力之间的矛盾;政治文化宣扬"平等"原则与政治官僚机构必然的等级分层之间的矛盾;精神文化"自由"原则与社会束缚之间的矛盾;这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无可调和。同时揭示了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为自己编造出的幻想,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资产阶级的发展主要是物质性质的,它会造成人们思想上某种程度的落后,资产阶级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马克思提出未来社会文化旨趣设想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更高级的复活",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的积极扬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联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主义文化 矛盾 虚伪性 文化旨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永贵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0,共5页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在关系密切的有机整体,它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核与中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在关系密切的有机整体,它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核与中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历史的传承性、高度的指导性、强烈的开放性和突出的建设性等特点。在实践中关键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断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主流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主义人格
3
作者 黄加清 王跃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就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而言,主体是社会个人,矛盾是社会个人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立统一。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社会主义人格,发现社会主义人格从抽象到具体由核心、层面与环节构成,核心是指社会个... 就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而言,主体是社会个人,矛盾是社会个人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立统一。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社会主义人格,发现社会主义人格从抽象到具体由核心、层面与环节构成,核心是指社会个人相对于资本与权力的独立性,层面是指社会主义人格由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人格构成,环节是指社会主义人格的任何一个层面是由社会个人对其所在社会组织的生产或者服务等活动享有知情权、参与权、控制权、决策权等一些基本环节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社会主义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全球化思想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永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9,共5页
16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运用"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揭示了全球化的历史开端和演进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及其本质的分析,科学地阐明了全球化的内在本质与历史趋势。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并没有超... 16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运用"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揭示了全球化的历史开端和演进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及其本质的分析,科学地阐明了全球化的内在本质与历史趋势。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全球化的特点、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是我们认识和解读当今全球化问题的理论钥匙和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世界历史 全球化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兼与石弘博士商榷 被引量:1
5
作者 洪光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马克思的视域中,"五形态论"不仅是欧洲历史的概括,其论述轨迹经过了一个由欧洲社会起步并推进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在本质上反映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世界整体"的高度,从社... 在马克思的视域中,"五形态论"不仅是欧洲历史的概括,其论述轨迹经过了一个由欧洲社会起步并推进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在本质上反映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世界整体"的高度,从社会形态演进"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典型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出发,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五形态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 “五形态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效应与因应之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建 张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8,共9页
AI技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究竟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这并非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就“促进论”而言,其逻辑前提在于技术特性、政策导向和实践经验,进而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情感和意志价值,兼具可能性与必要性... AI技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究竟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这并非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就“促进论”而言,其逻辑前提在于技术特性、政策导向和实践经验,进而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情感和意志价值,兼具可能性与必要性;就“抑制论”而言,主要表现为“去中心化”消解主流舆论、信息茧房助长认同危机、技术垄断放大数字鸿沟等方面,其本质是技术本位的主体反噬。为此,应当超越技术本位,形成“工具理性—价值理性”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建构,即以权力共享、数据正义、技术透明、制度规范分别为AI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主体自觉、正向供给、公共属性和常态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技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技术向善 “促进论” “抑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文化新的特征、危害及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胡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资本主义文化日益脱离马克思·韦伯高度赞扬的建立在节俭和适度的清教伦理之上的成功文化特性,表现出新的特征和危害。资本主义文化新特征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念反映,表现为贪欲引发的消费主义、资本贪婪和普遍债务,其本质是对... 资本主义文化日益脱离马克思·韦伯高度赞扬的建立在节俭和适度的清教伦理之上的成功文化特性,表现出新的特征和危害。资本主义文化新特征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念反映,表现为贪欲引发的消费主义、资本贪婪和普遍债务,其本质是对经济增长需求的合法化的价值认同,倡导对经济无休止增长的需要把全球所有的民族—国家与一切事物都纳入资本扩张的逻辑,如巨大的"漩涡"将整个世界卷入其中,难以自拔,并带来自然资本、政治资本及社会资本的枯竭,导致世界局势动荡,它唤起了人民难以遏制也难以满足的持续提高的期望将引发重大社会问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在享受成果的同时,也深受其资本主义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文化 新特点 消费主义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国内理论界关于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成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小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7-130,共4页
我国理论界关于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成果包含两个方面:对列宁文化建设经典著作的研究和对列宁文化建设基本思想的研究。关于列宁文化建设经典著作的研究成果力图准确解读原著,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国理论界关于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成果包含两个方面:对列宁文化建设经典著作的研究和对列宁文化建设基本思想的研究。关于列宁文化建设经典著作的研究成果力图准确解读原著,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关于列宁文化建设基本思想的研究成果日趋丰富、深刻,总体上比较成熟,但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何促进政治建设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不能忽视民族和心理特点的思想、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尚可作进一步挖掘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文化建设思想 经典著作 研究成果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工程视角下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小锡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规划,整体布局,任何建设环节或建设方面出现"短板",将会影响整个公民道德发展进程。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重点应该是加强公民的道德理论自觉,"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创制道... 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规划,整体布局,任何建设环节或建设方面出现"短板",将会影响整个公民道德发展进程。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重点应该是加强公民的道德理论自觉,"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创制道德实践体系,完善社会诚信建设机制,治理突出道德问题,关注"特群道德",切实规避道德风险,借鉴"他山之石"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 道德建设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同其他阶级及政治派别联盟的理论——对《皮·索罗金的宝贵自供》等著作的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3,共5页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在《皮季里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以及相关文献中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同其他阶级及政治派别结成"联盟"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必须"促成"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政治立场的转变,实现&qu...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在《皮季里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以及相关文献中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同其他阶级及政治派别结成"联盟"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必须"促成"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政治立场的转变,实现"联盟";必须善于同中农"妥协",巩固"联盟"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小资产阶级民主派 中农 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关于反对“革命空谈”的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进芬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8-52,共5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党内存在着严重的热衷"革命空谈"的倾向。列宁深刻揭示了"革命空谈"的实质和危害,提出了一系列反对"革命空谈"的有价值的思想主张。他指出,"革命空谈"就是不顾客观形...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党内存在着严重的热衷"革命空谈"的倾向。列宁深刻揭示了"革命空谈"的实质和危害,提出了一系列反对"革命空谈"的有价值的思想主张。他指出,"革命空谈"就是不顾客观形势而一味重复革命口号。"革命空谈"不仅造成日益激烈的党内争论,影响党的团结和统一意志的形成,使党不能集中精力于党所面临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还会使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党的政策产生疑惑甚至抵触情绪。列宁强调,对执政的共产党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夸大革命的作用,要"少搞些政治,多搞些经济",要面向未来和实践,不能停留于昨天和书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反对“革命空谈” 思想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关于加强执政党理论建设的思想
12
作者 俞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8,42,共5页
列宁十分重视加强执政党的理论建设。他批评了各种否定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潮,特别是批评了在国家与革命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批评了党内"左派共产主义者"的"革命空谈",批评了"社会主义失败论"。他主... 列宁十分重视加强执政党的理论建设。他批评了各种否定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潮,特别是批评了在国家与革命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批评了党内"左派共产主义者"的"革命空谈",批评了"社会主义失败论"。他主张理论创新,在革命的途径、红军的建设、国家资本主义等问题上进行理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提倡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主义 批评 发展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时期列宁思想体系中的常态性、合理性内容
13
作者 俞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6-41,共6页
苏俄非常时期,列宁思想体系中的常态性、合理性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一是利用"文化遗产"的思想,即利用旧社会过来的科技专家的思想,利用旧社会遗留下的管理机构如合作社的思想,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二是实行适度&... 苏俄非常时期,列宁思想体系中的常态性、合理性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一是利用"文化遗产"的思想,即利用旧社会过来的科技专家的思想,利用旧社会遗留下的管理机构如合作社的思想,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二是实行适度"妥协"的思想,即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而向德帝国主义妥协的思想,实行"土地社会化"而向社会革命党妥协的思想,为了巩固工农联盟而向中农妥协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时期 列宁思想 常态性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苏俄经济社会政策价值评判的特点
14
作者 俞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2,共4页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根据形势和任务采取了必需的经济社会政策。列宁对此提出了正确的价值评判。他的价值评判具有以下特点:以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作为价值评判的出发点,以有利于发展经济作为价值评判的尺度和标准,以社会进步和政治进...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根据形势和任务采取了必需的经济社会政策。列宁对此提出了正确的价值评判。他的价值评判具有以下特点:以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作为价值评判的出发点,以有利于发展经济作为价值评判的尺度和标准,以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作为价值评判的引导方向,价值评判着力于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经济社会政策 价值评判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民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小锡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而民主政治理念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保障民生,事实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视角是必须保障民生。换句话说,保障民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民主首要的是利...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而民主政治理念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保障民生,事实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视角是必须保障民生。换句话说,保障民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民主首要的是利用政治权力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恩格斯说:"政治权力在对社会独立起来并且从公仆变为主人以后,可以朝两个方向起作用。或者它按照合乎规律的经济发展的精神和方向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保障民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理念 经济发展 政治权力 恩格斯 公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关于由工农政治军事联盟向工农经济联盟转变的思想
16
作者 陈媛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4,共4页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和国内战争时期苏俄的工农联盟是工农政治军事联盟,其内容是俄国无产阶级要支持农民的土地革命,农民要拥护十月革命和支持革命向前发展,无产阶级要联合贫苦农民进行国内战争,无产阶级要支持贫苦农民对富农进...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和国内战争时期苏俄的工农联盟是工农政治军事联盟,其内容是俄国无产阶级要支持农民的土地革命,农民要拥护十月革命和支持革命向前发展,无产阶级要联合贫苦农民进行国内战争,无产阶级要支持贫苦农民对富农进行斗争,农民必须向苏维埃国家提供进行战争所需要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提出了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其内容是:必须重新考察工农关系,必须改善小农的经济条件,必须废除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税制,必须发展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工人阶级 农民 工农政治军事联盟 工农经济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对自由与秩序的理解及其现代启示
17
作者 殷粲 金丽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6,共5页
自由与秩序是两种最为重要的价值理念,是个人权利的本能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两者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是一道千年难题。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对此进行了阐述,孔子政治主张的伦理性立... 自由与秩序是两种最为重要的价值理念,是个人权利的本能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两者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是一道千年难题。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对此进行了阐述,孔子政治主张的伦理性立场,决定了他对自由与秩序的理解是"道德"的自由与"价值"秩序的统一。"礼"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它一方面为人的处世指明了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很好地维持了整个社会秩序。孔子汲汲重建的"礼"就是以"仁"为核心价值,融道德、正义、情感与规范为一体的秩序,不仅为个体提供认同和归属感,也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发展,从而体现着我国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先贤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这也对我们当今社会政治、文化建设有深刻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儒家思想 自由与秩序 “礼”与“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