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白显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28,共4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也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总方法,同时还要坚持群众工作方法、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马...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也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总方法,同时还要坚持群众工作方法、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概念辨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3,共7页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发展模式等层面构成的制度有机体。文章在综合学术界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发展模式等概念进行学术梳理和...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发展模式等层面构成的制度有机体。文章在综合学术界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发展模式等概念进行学术梳理和学理界定,从多个棱面展开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关讨论,为开展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制度等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基本制度 具体制度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振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4,共5页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和生命,是中华文化的存在之本和发展之源,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杠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应具有思想意识的高度自觉和源于生活立足实践的特征、深度的传统继承的民族...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和生命,是中华文化的存在之本和发展之源,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杠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应具有思想意识的高度自觉和源于生活立足实践的特征、深度的传统继承的民族性和中西融合的世界性特征、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性和服务大众需要的人民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创新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德齐家: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伦理价值及现代建构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旭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1-226,共6页
家训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的思想十分丰富,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核心始终围绕教子立身、睦亲治家和修身处世展开。在当代,承继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有助于守护现代家庭美德,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训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的思想十分丰富,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核心始终围绕教子立身、睦亲治家和修身处世展开。在当代,承继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有助于守护现代家庭美德,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民的道德自觉。为此,要立足于时代要求,合理借鉴传统家训文化精髓,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现代性发展,并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家庭文化,从而完成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现代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 伦理价值 现代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野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海龙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全球化给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只有合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条件,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走出生态洼地;加快环境成本内化,规避生态逆差;... 全球化给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只有合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条件,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走出生态洼地;加快环境成本内化,规避生态逆差;参与国际生态合作,维护生态正义。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生态文明 挑战与机遇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在线之德:网络文化乱象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6
6
作者 田旭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93,共6页
网络社会层出不穷的文化乱象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虽然能给人带来暂时的娱乐享受,但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失范。从伦理学视角来看,网络文化乱象丛生,亵渎和冲击了主流价值观与价值评判标准,加剧了社会转型期的道德焦虑,加重了现代性环境中人... 网络社会层出不穷的文化乱象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虽然能给人带来暂时的娱乐享受,但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失范。从伦理学视角来看,网络文化乱象丛生,亵渎和冲击了主流价值观与价值评判标准,加剧了社会转型期的道德焦虑,加重了现代性环境中人的异化。而这些伦理危机的产生,与网络技术本身存在的伦理风险、网络主体的道德缺失和价值偏差以及社会矛盾引发的心态失衡和心理焦虑有着密切关联。为此,需要从主体、社会、政府、法制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机制,对网络文化乱象进行积极的伦理治理,从而呵护我们的网上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乱象 伦理病灶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学科使命 被引量:5
7
作者 白显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5,共4页
任何学科,不仅有其得以确立的特殊的学科属性,而且有其特定的学科功能,担负着特别的学科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本学科属性,担负着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学科使命,具体而言体现在它通过服务于加强高校... 任何学科,不仅有其得以确立的特殊的学科属性,而且有其特定的学科功能,担负着特别的学科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本学科属性,担负着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学科使命,具体而言体现在它通过服务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等,担当起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合格与可靠,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等学科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 学科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生活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三维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白显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0,共3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生活性的独特品性,它广泛渗透于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之中,融合于人们全面的生活实践之中。在经济生活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属性,其实践的根本...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生活性的独特品性,它广泛渗透于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之中,融合于人们全面的生活实践之中。在经济生活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属性,其实践的根本在于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物质利益需要之间的高度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生活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源流及其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振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126,共5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处理好古今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张岱年提出了综合创新文化观。这一文化观既是对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一种揭示,又是对先进文化建设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处理好古今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张岱年提出了综合创新文化观。这一文化观既是对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一种揭示,又是对先进文化建设的一种战略构想。在简要梳理"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渊源与流变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阐述"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特征,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一文化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创新”文化观 逻辑分析法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理性与价值逻辑交汇处的反思:“中国道路”的伦理内蕴
10
作者 田旭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7,共4页
中国道路是中国梦实现进程中各种救国救民道路博弈后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还具有深邃的伦理内蕴。立足于中国道路发端及出场的本土语境和全球背景来看,中国道路既凸显了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资本逻辑运行中的人本伦理... 中国道路是中国梦实现进程中各种救国救民道路博弈后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还具有深邃的伦理内蕴。立足于中国道路发端及出场的本土语境和全球背景来看,中国道路既凸显了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资本逻辑运行中的人本伦理,成为差异性社会中价值牵引与整合的深层力量,又为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和谐发展提供了价值和道义典范。深入理解"中国道路"的这种伦理内蕴,不仅有利于深化中国道路的理论研究,还有利于展现中国道路的价值逻辑和实践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伦理内蕴 价值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