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为他者负责视域下现代人的意义危机及其化解——来自《小王子》的道德教育启示 |
朱俊增
闫旭蕾
|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真实: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 |
王素云
代建军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
3
|
美好生活和两种教诲——施特劳斯学派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
严从根
冯建军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4
|
多元文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困境与抉择 |
冯建军
傅淳华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9
|
|
|
5
|
让道德教育成为最具有魅力的教育——鲁洁教授专访 |
鲁洁
冯建军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
2020 |
27
|
|
|
6
|
探索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心理-道德教育———班华教授专访 |
班华
沈贵鹏
王曦斐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
7
|
道德教育: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 |
严从根
冯建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
8
|
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状况研究报告 |
赵志毅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9
|
|
|
9
|
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兼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 |
章乐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5
|
|
|
10
|
网络公民教育: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
冯建军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1
|
|
|
11
|
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论道德教育在电子媒介时代的选择 |
高德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
12
|
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 |
班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5
|
|
|
13
|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问题辨析 |
高德胜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
14
|
走向生命和谐——道德教育与生命的摩擦辨析 |
高德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
15
|
道德教育中的反智主义:危害及其消解路径 |
王惠颖
严从根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16
|
论“全面主义”道德教育学派——兼议对我国学校德育创新的启示 |
赵志毅
崔婧婧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17
|
从“个体人”到“公共人”——论道德教育如何培育人的公共品格 |
叶飞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
18
|
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 |
高德胜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6
|
|
|
19
|
论道德教育的城市遭遇 |
高德胜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
20
|
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 |
冯建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