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视觉文化的视角: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叙事策略探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念春
张舒予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5,114,共8页
电视视觉文化的盛行,使影像叙事成为社会叙事格局的重要方式。影像叙事研究不仅为影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而且推动了影视故事化潮流的发展与盛行。在远程教育领域,作为视觉文化艺术范畴的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面临着使用率低...
电视视觉文化的盛行,使影像叙事成为社会叙事格局的重要方式。影像叙事研究不仅为影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而且推动了影视故事化潮流的发展与盛行。在远程教育领域,作为视觉文化艺术范畴的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面临着使用率低的尴尬境遇,除了课程画面形式的问题外,课程内容叙事方式存在的问题才是关键所在。课题借鉴视觉影像叙事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三方面着手,探讨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建设中对叙事策略的应用:叙事视角方面,深入调研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不同叙事视角;叙事结构方面,彰显人文关怀,精心设置冲突悬念与节奏;叙事时空方面,铸造网络课程精品,编排变化多端的时空场景,并对叙事技巧的过度使用可能产生的不良效果作出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
叙事策略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国ELLI项目学习力理论解读及启示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杨欢
沈书生
赵慧臣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8,43,共6页
国内外对学习力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和教育两大领域。当前,我国已有研究多是借鉴国外管理领域学习力理论成果,而学习力理论在国外教育领域的研究至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教育领域研究视角,对英国"有效终身学习编目&q...
国内外对学习力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和教育两大领域。当前,我国已有研究多是借鉴国外管理领域学习力理论成果,而学习力理论在国外教育领域的研究至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教育领域研究视角,对英国"有效终身学习编目"项目学习力理论的概念起源、主要研究成果及实践应用进行细致解读,在总结该项目经验的同时提出几点启示,以期对我国中小学课堂上如何培养适应终身时代发展的有效学习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终身学习编目(ELLI)
学习力理论
构建学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澳大利亚反网络欺凌政府监管机制及启示
被引量:
12
3
作者
肖婉
张舒予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与传播媒体的发展,网络欺凌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儿童与青少年中表现尤为明显。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与青少年的网络欺凌问题,积极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形成了以儿童网络安全专员办公室为核心,...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与传播媒体的发展,网络欺凌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儿童与青少年中表现尤为明显。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与青少年的网络欺凌问题,积极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形成了以儿童网络安全专员办公室为核心,以传播和媒体管理局、各级警察局以及互联网热线国际协会为辅助的政府监管体系;并建立起针对网络欺凌事件的投诉机制、针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监管机制、针对儿童网络行为的引导机制和针对家庭、学校的培训机制来防范与应对网络欺凌。澳大利亚政府反网络欺凌行动为我国应对网络欺凌问题的政府监管提供了以下启示:关注经历网络欺凌儿童的心理辅导;重视学校、家庭、传媒行业的通力合作;完善网络欺凌监管体制和法律制度;发挥国际同盟组织机构的联动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网络欺凌
澳大利亚
政府监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抵制到赋权:论西方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
2
4
作者
吴文涛
张舒予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7,共4页
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的组织者基于自身需要和对媒介价值的认识,在开展教育活动时的价值倾向。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时,应把握其内涵的三个基本要义:教育组织者的自身需要;教育组织者对于媒介价值的认识;开展教育活动时...
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的组织者基于自身需要和对媒介价值的认识,在开展教育活动时的价值倾向。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时,应把握其内涵的三个基本要义:教育组织者的自身需要;教育组织者对于媒介价值的认识;开展教育活动时组织者的行为倾向。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印刷时代、电子时代、数字时代,其价值取向先后经历了"阶层化取向"、"人本化取向"及"民主化取向"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价值取向
阶层化
人本化
民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觉文化的视角: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叙事策略探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念春
张舒予
机构
江苏开放
大学
资源建设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5,114,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编号:12YJA880161)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从共享到共生: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转型研究"(项目编号:B-a/2011/01/026)
文摘
电视视觉文化的盛行,使影像叙事成为社会叙事格局的重要方式。影像叙事研究不仅为影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而且推动了影视故事化潮流的发展与盛行。在远程教育领域,作为视觉文化艺术范畴的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面临着使用率低的尴尬境遇,除了课程画面形式的问题外,课程内容叙事方式存在的问题才是关键所在。课题借鉴视觉影像叙事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三方面着手,探讨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建设中对叙事策略的应用:叙事视角方面,深入调研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不同叙事视角;叙事结构方面,彰显人文关怀,精心设置冲突悬念与节奏;叙事时空方面,铸造网络课程精品,编排变化多端的时空场景,并对叙事技巧的过度使用可能产生的不良效果作出警示。
关键词
视觉文化
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
叙事策略
探究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国ELLI项目学习力理论解读及启示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杨欢
沈书生
赵慧臣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信息化教育
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
博士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8,4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2006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与层次研究》(课题批准号:CCA06006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国内外对学习力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和教育两大领域。当前,我国已有研究多是借鉴国外管理领域学习力理论成果,而学习力理论在国外教育领域的研究至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教育领域研究视角,对英国"有效终身学习编目"项目学习力理论的概念起源、主要研究成果及实践应用进行细致解读,在总结该项目经验的同时提出几点启示,以期对我国中小学课堂上如何培养适应终身时代发展的有效学习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有效终身学习编目(ELLI)
学习力理论
构建学习力
分类号
G556.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澳大利亚反网络欺凌政府监管机制及启示
被引量:
12
3
作者
肖婉
张舒予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2YJA880161)"从共享到共生: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转型研究"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基于融合社交媒体的虚拟学术部落的研究"的资助
文摘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与传播媒体的发展,网络欺凌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儿童与青少年中表现尤为明显。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与青少年的网络欺凌问题,积极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形成了以儿童网络安全专员办公室为核心,以传播和媒体管理局、各级警察局以及互联网热线国际协会为辅助的政府监管体系;并建立起针对网络欺凌事件的投诉机制、针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监管机制、针对儿童网络行为的引导机制和针对家庭、学校的培训机制来防范与应对网络欺凌。澳大利亚政府反网络欺凌行动为我国应对网络欺凌问题的政府监管提供了以下启示:关注经历网络欺凌儿童的心理辅导;重视学校、家庭、传媒行业的通力合作;完善网络欺凌监管体制和法律制度;发挥国际同盟组织机构的联动效力。
关键词
反网络欺凌
澳大利亚
政府监管机制
分类号
D761.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913.5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抵制到赋权:论西方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
2
4
作者
吴文涛
张舒予
机构
安徽
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7,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从共享到共生: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转型研究”(12YJA88016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的组织者基于自身需要和对媒介价值的认识,在开展教育活动时的价值倾向。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时,应把握其内涵的三个基本要义:教育组织者的自身需要;教育组织者对于媒介价值的认识;开展教育活动时组织者的行为倾向。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印刷时代、电子时代、数字时代,其价值取向先后经历了"阶层化取向"、"人本化取向"及"民主化取向"的演变。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价值取向
阶层化
人本化
民主化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视觉文化的视角:人文社科类网络视频课程叙事策略探究
王念春
张舒予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英国ELLI项目学习力理论解读及启示
杨欢
沈书生
赵慧臣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澳大利亚反网络欺凌政府监管机制及启示
肖婉
张舒予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抵制到赋权:论西方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吴文涛
张舒予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