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AHP的美丽乡村水体景观提升策略——以南京市江宁区钱家渡为例 |
王玮
张嘉龙
刘汉成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艺术、科技与文化的多元互动——以南京南部新城的公共设施设计为例 |
杨晨
冉达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3
|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江苏省美术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对策研究 |
朱琰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4
|
店招标牌规范下的设计思考——以南京市新街口区域街巷店铺为例 |
鲍海玲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5
|
吕斯百美术学习与师承关系考 |
郭姝娜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重建数字字体设计的秩序 |
杨艳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7
|
智能时代数字教材编制的伦理风险及治理进路 |
张蓉菲
董艳
王一凡
王秋梦
张犇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8
|
创作意图、公众舆论与作为“改造社会”的美术——以徐悲鸿艺术为例 |
王菡薇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9
|
高师美术绘画教学造型理念的拓展 |
商桦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0
|
对文学与美术中“意象”关联与分离的探讨 |
秦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1
|
中央大学时期(1927-1937)吕凤子绘画观及其发展 |
王菡薇
夏梦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2
|
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在江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责 |
朱琰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3
|
图象与新知——《点石斋画报》与美术大众化 |
刘赦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4
|
艺术与写作:美术作品中的写作图像 |
王菡薇
景滋本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5
|
欧美早期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的转变 |
王菡薇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6
|
从求"真"角度透析西方美术发展史及现实意义 |
张韶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7
|
对美术创造教育的重新认识 |
王昌景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2004 |
8
|
|
18
|
古罗马神话风景画中的连续叙事与非连续视角 |
陈初露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在美术史脉络中探求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演变 |
王旭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20
|
拂去尘封的历史——吕斯百美术教育活动事略择要 |
关红实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