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硕士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 被引量:8
1
作者 孙友莲 薛军伟 刘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南京师范大学在总结艺术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方调查研究,明确了艺术硕士培养的理念,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资源、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 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南京师范大学在总结艺术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方调查研究,明确了艺术硕士培养的理念,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资源、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评估体系及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硕士 创造力 艺术理念 创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的方法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友莲 魏少华 黄凤良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39,共4页
从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确定具体调整指标体系、确保可行可操作三方面,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调整为例,提出了一种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科学位点的实际发展状况,综合考虑研究生教育过程,结合测算结果合理... 从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确定具体调整指标体系、确保可行可操作三方面,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调整为例,提出了一种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科学位点的实际发展状况,综合考虑研究生教育过程,结合测算结果合理确定调整比例,最终确定各研究生培养院系的实际招生计划数,以实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动态调整,有效推进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结构的合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招生计划 动态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被引量:22
3
作者 耿红 张海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123,共3页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研究生就业问题也愈发突出。这种情况的产生反映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不足,就业优势在逐渐丧失。文章探讨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并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以及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 研究生 就业竞争力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海防 耿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5,共3页
如何进一步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舰膜与质量实现有效的统一,是加入WTO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而又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新观念,探讨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推上... 如何进一步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舰膜与质量实现有效的统一,是加入WTO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而又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新观念,探讨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能力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结构变迁及其机制研究——以南京市S新村社区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宋喆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5,121,共9页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迅猛推进,拆迁安置社区不断涌现。S新村社区由XL农牧场转变而来,过去,XL农牧场社区管理结构是以"场带队"形式实现,行政管理与社区管理高度统一。转变为新型社区后,社区居民的生计来源多样化,社区由物业进...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迅猛推进,拆迁安置社区不断涌现。S新村社区由XL农牧场转变而来,过去,XL农牧场社区管理结构是以"场带队"形式实现,行政管理与社区管理高度统一。转变为新型社区后,社区居民的生计来源多样化,社区由物业进行管理,但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并没有随之改变,这大大增加了社区管理难度,也由此带来了"社区失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高拆迁安置社区治理水平,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发挥好社区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功能,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统筹处理好社区管理、社区自治和社区物业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社区治理走上善治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迁安置社区 “场带队” 新市民社区 “社区失灵” 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殊性呼唤培养模式的独特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友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8,共5页
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从五个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概括出目前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存在的"一低四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 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从五个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概括出目前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存在的"一低四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树立两个观念、抓好三个关键、加强四项建设的行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友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7,共3页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在管理体制、考试形式与内容,推荐免试工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构建更为健康合理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需要深化招生体制改革,调整招生结构,改革招生初试,健全复试制...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在管理体制、考试形式与内容,推荐免试工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构建更为健康合理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需要深化招生体制改革,调整招生结构,改革招生初试,健全复试制度,完善推免制度,优化工作方式与建立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招生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海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108,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关键是如何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有效途径消除其负面影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研究生教育模式构建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友莲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4年第5期64-72,116-117,共9页
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是重视和满足研究生需求的教育。传统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尽管在历史上做出过贡献,但在满足研究生需求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项以已毕业的研究生为对象的大型调查表明,研究生的入学动机大多数是更好地就业,但... 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是重视和满足研究生需求的教育。传统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尽管在历史上做出过贡献,但在满足研究生需求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项以已毕业的研究生为对象的大型调查表明,研究生的入学动机大多数是更好地就业,但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训练和科研训练及论文指导等都不太满意。为此,提出要构建一种新研究生教育模式,尽可能满足研究生的合理需求。新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框架是:目标定位新、课程教学新、导师团队新、科研训练新、实践教学新以及论文管理新。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高层次、具有学术性的职业教育,目的是要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注重科研训练,提高学术素养的同时,培养环节要突出职业导向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需求 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灵感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海防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216,共5页
灵感思维是人类用于获得灵感认识、创新性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兼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特征,而又高于二者,是理性直观或者是柏格森所说的"创造性直觉"。研究生中不乏聪慧过人、学术悟性很高的人才,但是一些研究生仍然局限于... 灵感思维是人类用于获得灵感认识、创新性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兼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特征,而又高于二者,是理性直观或者是柏格森所说的"创造性直觉"。研究生中不乏聪慧过人、学术悟性很高的人才,但是一些研究生仍然局限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方式,缺乏灵感思维和灵感思维能力,以至于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学位论文鲜有闪光点。我们认为,高校培养研究生灵感思维的主要路径有三条:一是转换研究生培养模式,变"知识灌输型"为"学术讨论班"模式,诱发研究生养成灵感思维方式;二是要立德树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德性转化为灵性,激发研究生的灵感;三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人—机交互"的智能系统,催生研究生的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灵感思维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转型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牛拥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22-25,48,共5页
研究生教育转型对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生教育发展重点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培养目标由学术型为主转向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就业结构从"学术型就业"转向"能力型就业"、人才竞争由本土化转向... 研究生教育转型对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生教育发展重点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培养目标由学术型为主转向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就业结构从"学术型就业"转向"能力型就业"、人才竞争由本土化转向国际化都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更多挑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专业性、实践开拓性、实效性和前瞻性面对挑战,牢固树立大教师观,高度重视以党建为核心的集体组织机构建设;要充满"生情"地服务于研究生发展需要,服务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转型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与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K”理论框架的产学联盟组织间协同维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逾兰 张阳 唐震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86-1791,1825,共7页
基于社会逻辑观理论、过程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以产学联盟这种特殊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材料整理、分析和编码,构建产学联盟组织间协同的"关系耦合-过程互动-知识聚合"理论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江苏地区有关... 基于社会逻辑观理论、过程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以产学联盟这种特殊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材料整理、分析和编码,构建产学联盟组织间协同的"关系耦合-过程互动-知识聚合"理论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江苏地区有关科技产业园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有关理论框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关系耦合、组织间过程互动和组织间知识聚合构成产学联盟组织间协同的3个维度。研究成果能为当前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的产学联盟合作主体进一步理解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与协调机制,以及实际操作提供更有效的科学指导与理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联盟 组织间协同 社会逻辑观 过程理论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海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文章探讨了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特点:突出评估工作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评估过程更加注重科学性;评估工作不断深入,自我评估的有效机制得到发展和完善;强化了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 文章探讨了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特点:突出评估工作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评估过程更加注重科学性;评估工作不断深入,自我评估的有效机制得到发展和完善;强化了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为进一步规范学位点评估工作,加强学位点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文章对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位点的自我评估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授权点 评估 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兴韵 包敏丹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前 ,全球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关注越来越高 ,而我国中央银行的政策独立性和信用独立性都不理想。因此 ,我国应协调好中央银行多重目标之间的关系 ,逐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改强制结售汇制为意愿结售汇制 ,... 目前 ,全球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关注越来越高 ,而我国中央银行的政策独立性和信用独立性都不理想。因此 ,我国应协调好中央银行多重目标之间的关系 ,逐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改强制结售汇制为意愿结售汇制 ,加强对资金国际间流动的监测 ,逐步建立与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 ,以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政策独立性 信用独立性 货币政策 存款保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变迁中“人的城市化”建构与反思——以NJ市XL农牧场S新村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喆 施国庆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60-64,99,共5页
伴随国家城镇化迅猛发展,新型城市社区建设也在迅猛推进。在城市化变迁与发展过程中,拆迁安置"新市民"能否适应新的城市化社区发展环境,新型城市化社区如何建设,成为目前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回顾社区变迁... 伴随国家城镇化迅猛发展,新型城市社区建设也在迅猛推进。在城市化变迁与发展过程中,拆迁安置"新市民"能否适应新的城市化社区发展环境,新型城市化社区如何建设,成为目前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回顾社区变迁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一个典型"二元社会"农牧场的城市化社区变迁为例,揭示拆迁安置社区在城镇化变迁过程中的嬗变价值。研究发现,"二元社会"农牧场变迁为"新市民"社区,不但给社区建设带来了新课题,同时也使"人的城市化"建设迫在眉睫。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使"人的城市化"理念得以落实和彰显,是"新市民"社区建设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场 二元社会 社区变迁 新市民 人的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践困境与现实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喆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志愿服务是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和志愿服务行动的蓬勃开展,我国亟需一部完善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以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志愿服务立法涉及志愿者权益保障、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和志愿服务行动的蓬勃开展,我国亟需一部完善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以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志愿服务立法涉及志愿者权益保障、志愿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等关键问题。为促进志愿服务有序发展,国家应加快立法建设,促进志愿服务法早日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立法 法律关系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方法在幼儿品德测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永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88-94,共7页
尝试运用模糊理论及模糊数学方法对幼儿品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隶属函数、模糊排序、模糊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方面进行了幼儿品德的初步研究.
关键词 测评 模糊数学 幼儿教育 品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社区建设——基于NJ市S新村城镇化的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40,共7页
以NJ市S新村社区作为样本,从微观方面观察和分析S新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区管理与建设的网格化与熟人社会相结合的治理实践,并进一步概括和提升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区管理与建设实践的理论意义,即新市民社区建设必须以人... 以NJ市S新村社区作为样本,从微观方面观察和分析S新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区管理与建设的网格化与熟人社会相结合的治理实践,并进一步概括和提升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区管理与建设实践的理论意义,即新市民社区建设必须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核心,促进新市民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转变,充分凸显"以人为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价值,明确城镇化的建设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实现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置于首要位置的新型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市民社区 网格化治理 熟人社会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普雷维什的特权消费社会思想
19
作者 张海防 宋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4,共8页
在普雷维什看来,外围资本主义国家,即拉美国家是典型的特权消费社会;特权阶层凭借经济、政治、文化等特权攫取了巨额经济剩余,其中大部分被他们模仿中心资本主义国家的奢侈消费方式消耗掉,从而造成了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巨大浪费,以致于社... 在普雷维什看来,外围资本主义国家,即拉美国家是典型的特权消费社会;特权阶层凭借经济、政治、文化等特权攫取了巨额经济剩余,其中大部分被他们模仿中心资本主义国家的奢侈消费方式消耗掉,从而造成了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巨大浪费,以致于社会体系缺乏动力和活力,各种危机频发。普雷维什的特权消费社会思想启示我们:只有全面贯彻从严治党战略,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强拆特权利益集团利益固化的藩篱,崇尚俭朴精神,才能避免重蹈"拉美发展陷阱"的覆辙;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权消费社会 经济剩余 危机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幻象营造与消费驯化:直播购物的消费主义文化逻辑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章文宜 莫少群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直播购物通过视觉场景建构出炫彩夺目的影像仿真,以在场互动营造“群体性孤独”背景下的“社交镜像”,形成媒介真实下的消费幻象。直播购物还通过深嵌式营销引导受众的“虚假需求”,以网红商品的符号化激发受众身份建构的欲望,实现对受... 直播购物通过视觉场景建构出炫彩夺目的影像仿真,以在场互动营造“群体性孤独”背景下的“社交镜像”,形成媒介真实下的消费幻象。直播购物还通过深嵌式营销引导受众的“虚假需求”,以网红商品的符号化激发受众身份建构的欲望,实现对受众的消费驯化。分析直播购物的消费主义文化逻辑可以发现,幻象营造依存于媒介逻辑,消费驯化中隐藏着资本逻辑,并在媒介逻辑和资本逻辑的双重叠加中实现直播购物的利润诉求,建构出新型的网络消费主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购物 幻象营造 消费驯化 媒介逻辑 资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