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多样性及生物地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沙莎 张光富 邵丽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4-200,共7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根据PPG I(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 I)分类系统建立江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江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30科66属184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其中野生植物27科61属176种,栽培植物6科7属8种。该区的蕨类...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根据PPG I(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 I)分类系统建立江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江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30科66属184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其中野生植物27科61属176种,栽培植物6科7属8种。该区的蕨类植物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41种)、凤尾蕨科(Pteridaceae)(17种)、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17种)和蹄盖蕨科(Athyriaceae)(16种);优势属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26种)、铁角蕨属(Asplenium)(15种)、卷柏属(Selaginella)(8种)和耳蕨属(Polystichum)(8种)。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分别有6和10种类型,均以泛热带分布为主;种的地理分布有11种类型,以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该区的蕨类植物生态类型有5类,以土生为主。与邻近省份(浙江、安徽和山东)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与安徽的区系关系最近,其余依次为浙江和山东。江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较为丰富,优势科属明显,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区系属于温带性质。建议加强对该区分布的濒危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多样性 生物地理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桔梗ISSR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品种遗传多样性检测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文晔 陈崇顺 +3 位作者 曹伟杰 张娟 王转梅 岳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利用正交设计,对影响洋桔梗ISSR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洋桔梗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含2.5μL 10×PCR buffer、1.5 mmol/L Mg2+、0.3 mmol/L dNTPs、0.2μmol/L引物、30 ng/μL洋桔梗基因组DNA模板... 利用正交设计,对影响洋桔梗ISSR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洋桔梗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含2.5μL 10×PCR buffer、1.5 mmol/L Mg2+、0.3 mmol/L dNTPs、0.2μmol/L引物、30 ng/μL洋桔梗基因组DNA模板及2.0 U的TaqDNA聚合酶。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通用性。8个不同基因型洋桔梗材料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该ISSR分子标记可有效地检测出其中4个不同品种之间、同一品种F1代及F2代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但未能检测出同1个品种F1代2个株系之间或2个转基因株系之间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 ISSR分子标记 最佳反应体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属(Pelteobagrus)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国松 侯新远 +5 位作者 尹绍武 贾一何 祝斐 胡亚丽 周国勤 茆建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4-179,共6页
分别从表型、染色体、蛋白质、DNA等4个层次简要概述黄颡鱼属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黄颡鱼属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颡鱼属鱼类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河川沙塘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新远 张洪伟 +2 位作者 尹绍武 张丽娟 胡亚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7-40,共4页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3个河川沙塘鳢( Odontobutis potamophila)自然群体[安徽省当涂( DT)群体、浙江省余姚( YY)群体、江苏省太湖东西山( DXS)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9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扩增条...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3个河川沙塘鳢( Odontobutis potamophila)自然群体[安徽省当涂( DT)群体、浙江省余姚( YY)群体、江苏省太湖东西山( DXS)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9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扩增条带清晰、稳定的引物组合对3个群体进行扩增,共获得71个位点;3个群体内多态位点占比为6.90%∽24.14%,其中DT群体多态位点占比为6.90%,YY群体多态位点占比为24.14%、DXS群体多态位点占比为24.14%;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330∽0.0939[DT(0.0330)〈YY(0.0784)〈DXS(0.0939)],群体Shannon’s 多样性指数(I)为0.0463∽0.1368[DT(0.0463〈YY(0.1206)〈DXS(0.1368)]。可见DXS群体、YY群体的多态位点占比、Nei’s基因多样性、Shannon’s多样性指数均稍高于DT群体。研究还发现,3个群体间的Nei’s无偏遗传距离为0.0363∽0.2867,遗传相似度为0.7507∽0.9644,DXS群体与YY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0.0363),遗传相似度最大(0.9644),亲缘关系最近。采用 UPGMA 法对3个群体进行聚类分析显示,YY群体和DXS群体聚为1支,DT群体聚为单独的1支。综合试验结果表明,3个河川沙塘鳢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鱼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祝斐 张志勇 +3 位作者 尹绍武 张国松 吴建平 徐献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1-214,共4页
松江鲈鱼(Trachidermis fasciatus)作为我国一种降海洄游经济性鱼类,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和栖息环境遭到破坏,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本文从松江鲈鱼表型、染色体、蛋白质(酶)和DNA 4个层面概述其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当前资源现状。为松... 松江鲈鱼(Trachidermis fasciatus)作为我国一种降海洄游经济性鱼类,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和栖息环境遭到破坏,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本文从松江鲈鱼表型、染色体、蛋白质(酶)和DNA 4个层面概述其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当前资源现状。为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鱼 群体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表型 染色体 蛋白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桔梗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瑞鑫 韦银凤 +3 位作者 李琳 付晓佳 李爽 陈崇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25-1330,共6页
该研究以洋桔梗(Eustoma grandi florum)2个品种‘玛丽艾基粉色’和‘圣剑白底紫边’为试材,提取叶片DNA,经过EcoRI /Mse Ⅰ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建立了洋桔梗的AFLP最佳反应体系;并以64个常用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得到154... 该研究以洋桔梗(Eustoma grandi florum)2个品种‘玛丽艾基粉色’和‘圣剑白底紫边’为试材,提取叶片DNA,经过EcoRI /Mse Ⅰ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建立了洋桔梗的AFLP最佳反应体系;并以64个常用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得到154个多态性条带,从中筛选出扩增条带较多且多态性较好的4个引物组合(E-ACA/M-CTC,E-ACC/M-CAC,E-AGC/M-CTT,E-ACT/M-CAG),其多态位点百分率均值为24.36%.利用上述4个引物组合,以最佳反应体系为基础,构建了7个常见洋桔梗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统计7个品种各4个引物组合在1 000~300 bp区间7个区段的扩增条带,并将各个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转换成各品种4组7位数构成的28位特异数字指纹,极大地方便了种质比较及鉴定;7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83 5~0.860 8之间,平均值为0.774 6.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洋桔梗的种质研究及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 AFLP 最佳反应体系 引物筛选 指纹图谱 特异数字指纹 遗传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与时空格局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君琼 刘其则 +5 位作者 陈忠荫 马文汉 陈奕武 杜宇 林炽贤 计翔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1-627,共7页
两栖动物因为其独特的习性和生活史,可作为评判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为了解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和时空格局,共设置11条涵盖小溪、河流和农田3种生境类型的观测样线,于2018年4、6和8月分别进行调查,共记录两栖... 两栖动物因为其独特的习性和生活史,可作为评判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为了解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和时空格局,共设置11条涵盖小溪、河流和农田3种生境类型的观测样线,于2018年4、6和8月分别进行调查,共记录两栖动物9种535只,隶属于1目5科7属,其中,记录到的海南特有种脆皮大头蛙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EN)等级,泽陆蛙为优势物种;各调查月份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但4月和6月两栖动物个体数量明显高于8月;不同生境类型物种多样性间存在显著差异,农田生境两栖动物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通过此次调查对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现状和分布格局有了一定了解,并结合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当地两栖动物多样性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时空格局 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品种Xanthi NN碱性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转梅 陈崇顺 +4 位作者 王轶 曹伟杰 邹爱兰 马文晔 张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0,31,共4页
烟草碱性β-1,3-葡聚糖酶具有较强的抗真菌病害等作用。本研究根据烟草Samsun与抗真菌作用有关的碱性β-1,3-葡聚糖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品种Xanthi NN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与pUC57-T载体... 烟草碱性β-1,3-葡聚糖酶具有较强的抗真菌病害等作用。本研究根据烟草Samsun与抗真菌作用有关的碱性β-1,3-葡聚糖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品种Xanthi NN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与pUC57-T载体重组,再以该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后测序,并对其编码酶蛋白进行了一级、二级、三级结构及蛋白质同源性比较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868 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除终止密码子外,共编码359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EU867448)。该酶分子量为28.4 kDa,pI为9.72,是一个碱性蛋白;具有多个螺旋、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卷曲等二级结构,其中α-螺旋占35.65%,β-转角占5.57%,延伸链占19.22%,无规卷曲占39.55%;三级结构同源建模预测显示,它与香蕉(Musa supientum)β-1,3-葡聚糖酶(PDB number 2cygA)具有60%的一致性;推测该酶蛋白与颠茄(Atropa belladonna)、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等茄科植物的β-1,3-葡聚糖酶编码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89%和81%。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烟草抗真菌的β-1,3-葡聚糖酶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基因组 碱性β—1 3-葡聚糖酶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对主要蜥蜴科动物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群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3,共5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GenBank中下载蜥蜴科20属32种蜥蜴和壁虎科1种壁虎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经比对后序列长度为535 bp,其中有161个变异位点,117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55.1%,C+G平均含量为44.9%。Eremias przewals...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GenBank中下载蜥蜴科20属32种蜥蜴和壁虎科1种壁虎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经比对后序列长度为535 bp,其中有161个变异位点,117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55.1%,C+G平均含量为44.9%。Eremias przewalskii与E.multiocellata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22,Anatololacerta anatolica与A.oertzeni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7,这可能是由于线粒体DNA的基因渗入现象所致。以壁虎科的Ebenavia inunguis为外群,用NJ、ME和MP法重建系统发生树,分子系统树显示,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和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的蜥蜴科分类体系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科 动物 16S RRNA基因 分子系统发生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俗语大词典》中植物相关俗语的类型及生物学归类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光富 姚锐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79,共2页
植物名称或植物学名词是我国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俗语大词典》中的21356条俗语为例,从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3个类型分别统计分析了植物相关的俗语出现的频率,并运用现代植物学知识对与植物相关的476个俗语进行了生物学归类分析... 植物名称或植物学名词是我国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俗语大词典》中的21356条俗语为例,从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3个类型分别统计分析了植物相关的俗语出现的频率,并运用现代植物学知识对与植物相关的476个俗语进行了生物学归类分析,旨在推动植物相关俗语的释义考证和正确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俗语 俗语类型 生物学归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珍稀植物的濒危等级及优先保护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瑞冰 张光富 +1 位作者 刘娟 李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珍稀植物的濒危等级评估是确定地区性水平上物种优先保护顺序的关键。根据野外调查,以亚热带东部地区江苏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24种野生珍稀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IUCN红色名录等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了各物种的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 珍稀植物的濒危等级评估是确定地区性水平上物种优先保护顺序的关键。根据野外调查,以亚热带东部地区江苏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24种野生珍稀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IUCN红色名录等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了各物种的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确定了其濒危等级及优先保护次序。结果表明:(1)宝华山24种珍稀植物的优先保护值范围介于0.327 8~0.802 2之间;(2)这些物种可分为5个濒危等级,其中有1种处于野生绝灭(EW),2种处于极危状态(CR),11种处于濒危状态(EN),7种处于易危状态(VU),3种处于近危状态(NT);(3)生境破碎化和旅游活动中的人为干扰是目前该区珍稀植物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因此,强化旅游管理,减少人为干扰,同时定期监测受威胁植物的动态变化,将有助于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植物 濒危等级 优先保护 宝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朴树林竞争强度及其群落稳定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林林 唐坚强 +2 位作者 张光富 陈亚 黄沙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4-660,共7页
选择南京紫金山和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朴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Phylomatic和PhyloCom软件构建主要竞争种的系统发育树,并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分别对两地朴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分析... 选择南京紫金山和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朴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Phylomatic和PhyloCom软件构建主要竞争种的系统发育树,并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分别对两地朴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分析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朴树受到的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紫金山和老山朴树林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由大到小分别依次为麻栎、朴树(种内竞争)、刺槐、毛梾和三角枫以及构树、朴树(种内竞争)、黄檀、刺槐和化香。南京紫金山和老山两地朴树的种内竞争强度均小于种间,这可能与朴树林中优势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境异质性及系统发育相关。两地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关系,当朴树的胸径≥20 cm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所得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朴树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南京紫金山和老山两地的朴树林均处于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树林 竞争强度 群落稳定性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朴树种群动态 被引量:8
13
作者 凌云 张光富 王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4,共7页
运用相邻格子法对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朴树(Celtis sinensis)种群(以下简称"老山朴树种群)"进行野外调查,以定量方法研究其种群结构特征。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和4个生存函数曲线,同... 运用相邻格子法对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朴树(Celtis sinensis)种群(以下简称"老山朴树种群)"进行野外调查,以定量方法研究其种群结构特征。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和4个生存函数曲线,同时结合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研究老山朴树种群的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种群各龄级个体数虽然存在波动,但整体呈增长趋势,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分别在第Ⅰ和第Ⅶ龄级出现2个死亡率高峰。第1个峰值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种内竞争激烈,第2个峰值伴随种群进入生理死亡年龄而出现。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朴树种群至第Ⅵ龄级时,生存率仅为0.5%,累计死亡率高达99.5%;危险率曲线与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反映朴树种群生长发育过程具有前期薄弱、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的2~6 a内,老山朴树种群呈增长趋势。对幼苗及幼林进行人工抚育管理将有助于老山朴树种群的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树 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抑制洋桔梗ACC合酶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倩 孙晶 +1 位作者 廖静 陈崇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6页
为了延长洋桔梗的花期,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以ACC合酶(ACS)基因干扰表达载体,对Double Mariachi Pink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的叶片外植体进行了转化。经过再生芽的筛选增殖培养,在含有卡那霉素Km(15 mg/L)再生根筛选培养基... 为了延长洋桔梗的花期,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以ACC合酶(ACS)基因干扰表达载体,对Double Mariachi Pink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的叶片外植体进行了转化。经过再生芽的筛选增殖培养,在含有卡那霉素Km(15 mg/L)再生根筛选培养基中得到了46株抗性苗,其中11株经GFP基因PCR鉴定为阳性。经进一步的GFP基因RT-PCR鉴定,3株表达为阳性,并且其中2株经GFP荧光检测呈阳性。提取荧光阳性植株RNA,逆转录后,进行了ACS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未转基因对照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ACS的相对表达量平均下降了63.17%。花期统计结果表明,ACS干扰表达载体转化的洋桔梗植株花期比未转基因植株对照延长了1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 ACC合酶 RNA干扰 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水稻幼苗类囊体膜脂肪酸组分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萍 张成军 +5 位作者 陈国祥 王静 施大伟 吕川根 左敏 刘蓉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1-405,共5页
以高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常规杂交稻汕优63为材料,设10℃低温和25℃常温对照两个处理,研究了夜间低温对幼苗类囊体膜膜脂过氧化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低温处理后,两个组合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但两优培九下降幅度较小。两个组合... 以高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常规杂交稻汕优63为材料,设10℃低温和25℃常温对照两个处理,研究了夜间低温对幼苗类囊体膜膜脂过氧化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低温处理后,两个组合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但两优培九下降幅度较小。两个组合的低温处理组脂肪酸组分中的16:0和18:0含量下降,常温对照组的下降幅度较小;而低温处理组脂肪酸组分中的18:1、18:2和18:3含量均上升。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均呈上升趋势,但两优培九不饱和度整体上比汕优63小。低温处理下,两个组合的MDA和超氧阴离子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但两优培九MDA含量上升幅度远远比汕优63小。由结果可知,两优培九在苗期对低温不敏感,抗冷性较强。夜间低温引起叶片的类囊体膜膜脂过氧化加剧,脂肪酸不饱和度上升,这两方面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且都与杂交稻的冷适应发展有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 类囊体 脂肪酸 膜脂过氧化 耐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高产杂交稻抽穗期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施大伟 张成军 +3 位作者 陈国祥 王萍 王静 吕川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以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常规杂交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20℃处理2和4 d,比较低温对水稻抽穗期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抽穗期水稻剑叶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 以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常规杂交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20℃处理2和4 d,比较低温对水稻抽穗期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抽穗期水稻剑叶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抗氧化酶CAT活性下降,SOD、POD活性变化存在品种间差异。低温处理4 d后,“两优培九”SOD活性上升,POD活性降低,“汕优63”变化则相反。抗氧化酶之间活性变化的不平衡,使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失衡,O2-迅速积累,膜脂过氧化加剧,MDA含量上升。这些变化导致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在低温下降低。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比常规杂交稻“汕优63”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高产杂交水稻 光合色素 抗氧化酶 抽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树种银缕梅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 被引量:17
17
作者 龚滨 夏洋洁 +2 位作者 张光富 陆芸 孙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8-646,共9页
选择浙江和安徽两地的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群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研究银缕梅种群结构,采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进行分布格局的判定,并结合丛生指数(I)、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数(CA)和聚块性指数(I... 选择浙江和安徽两地的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群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研究银缕梅种群结构,采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进行分布格局的判定,并结合丛生指数(I)、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数(CA)和聚块性指数(IPA)分析聚集度。结果表明,银缕梅种群分布格局表现为由低龄级的集群分布向高龄级的随机分布过渡的趋势,但总体上呈集群分布,这主要与银缕梅种群的萌蘖繁殖方式、种内自疏及生境异质性有关。对种群龄级结构、种群存活曲线和静态生命表的分析,均反映出银缕梅种群结构波动性较大,稳定性差,更新能力不足,为衰退型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萌生植株 种群结构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增强UV-B辐照下小麦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美萍 江玉珍 +2 位作者 于光辉 苑中原 陈国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6-319,共4页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增强紫外线B(UV-B,280~320nm)辐照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以及施用稀土元素后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增强UV-B辐照处理的小麦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增强紫外线B(UV-B,280~320nm)辐照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以及施用稀土元素后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增强UV-B辐照处理的小麦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有所升高,峰值后移。施用稀土元素后可以抑制由于紫外线辐照所导致的MDA含量及POD活性的增加,且SOD、CAT的活性增强,提高了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减弱了UV-B辐照对小麦抗氧化酶的影响。研究发现,各施用浓度为0.3%、0.1%和0.075%的稀土元素处理下,以0.075%的处理对紫外线B的抗逆效应最好。施用适量的稀土元素可改变小麦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小麦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增强UV-B辐照 稀土元素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单性木兰林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季节动态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晓东 史沉鱼 +3 位作者 覃国乐 覃文更 杨敏云 杨尚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6,共7页
为研究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单性木兰林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动态,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逐月对位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单性木兰林区土壤动物群落,按凋落物层和土壤表面向下每5cm为1层共5层进行四季调查,并对群落结构、垂直分... 为研究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单性木兰林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动态,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逐月对位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单性木兰林区土壤动物群落,按凋落物层和土壤表面向下每5cm为1层共5层进行四季调查,并对群落结构、垂直分布、多样性和季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自然保护区的林区2 200份土样中共获得大型、中型和湿生土壤动物12 937只,隶属于6门11纲30类,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常见类群为线虫纲、后孔寡毛目、近孔寡毛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全年A/C值<1;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量垂直分布具有表聚性特征,但不是严格的逐层递减,且随季节变化有所波动。该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季节动态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个体数季节动态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多样性的季节动态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单性木兰 群落组成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价值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亚丽 朱晓平 +1 位作者 尹绍武 祝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90-293,共4页
河川沙塘鳢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的含肉率为64.45%;肌肉(鲜重)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6.70%、0.70%、1.65%、80.01%;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80.94%(干重),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 河川沙塘鳢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的含肉率为64.45%;肌肉(鲜重)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6.70%、0.70%、1.65%、80.01%;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80.94%(干重),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2.67%,占氨基酸总量的40.36%;4种为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1.16%。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2.65%,其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