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后大学生心理成长——扎根理论的分析 |
李博涵
薛艳
|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观 |
吴杰
郭本禹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3
|
国立中央大学心理学学科发展史略 |
崔光辉
郭本禹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
2015 |
3
|
|
4
|
论庄子心理学 |
刘昌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 |
杨莉萍
朱政光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心理学研究中预注册的现状、挑战与建议 |
赵加伟
夏涛
胡传鹏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7
|
社会排斥能否加剧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 |
王继瑛
蒋京川
宋志璐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老年精神生活的内涵、构念及测量 |
王益富
徐前
殷培豪
|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男女大学生心理求助特点的调查 |
纪骁纹
张宁
王纯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10
|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业延迟满足、学业拖延的关系 |
甘媛源
杨化刚
余嘉元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
2015 |
27
|
|
11
|
美国9·11事件对个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影响--灾难心理学视角的回顾与展望 |
安媛媛
伍新春
陈杰灵
林崇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12
|
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及其历史效应 |
王申连
郭本禹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3
|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德育模式反思与构建 |
孟维杰
马丽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4
|
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心理归因及影响因素 |
张英丽
程永佳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15
|
心理资本建设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姜永杰
白蕾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6
|
大学生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 |
姜永杰
谭顶良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7
|
中国心理学的历史反思与新时代担当——纪念中国心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笔会) |
葛列众
罗非
刘昌
翟学伟
叶浩生
喻丰
王波
阎书昌
张建新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8
|
大学生的恋爱宽恕:问卷编制与特点研究 |
张田
傅宏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
2014 |
4
|
|
19
|
中国大陆社区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困难与机遇 |
杨莉萍
D.D.珀金斯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5
|
|
20
|
超越两种文化:第三种文化与变革中的当代心理学 |
崔光辉
陈巍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