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文化观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之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6-71,共6页
后现代文化作为后工业社会人类拥有的一种生存状态、精神样式和美学实践,其目的、性质、对象、形式、内容、功能和价值都发生“哥白尼式”变化。一种健全的、非祛魅的、更多尊严和更多自主性的文化将是非异化的、人道的、自由的、多元... 后现代文化作为后工业社会人类拥有的一种生存状态、精神样式和美学实践,其目的、性质、对象、形式、内容、功能和价值都发生“哥白尼式”变化。一种健全的、非祛魅的、更多尊严和更多自主性的文化将是非异化的、人道的、自由的、多元的、反本质主义的、非决定论的多种文化形式的混合体。特别是第四世界文化将日益超越政治、国家、阶级、种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真正实现自在和自为的统一;构建高质量的人文生态,塑造完整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 非祛魅作用 技术自恋 人文生态 反本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之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0,共6页
马克思没有撰写方法论著作 ,原因是 ,他认为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上的反思历史 ,批判现实 ,改造社会 ,去除异化 ,公开地向广大世界挑战 ,谋求全人类的解放 ,最终实现人的真正本质和人性的全面复归 ,更胜于对一般纯粹的方法和逻辑的研究... 马克思没有撰写方法论著作 ,原因是 ,他认为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上的反思历史 ,批判现实 ,改造社会 ,去除异化 ,公开地向广大世界挑战 ,谋求全人类的解放 ,最终实现人的真正本质和人性的全面复归 ,更胜于对一般纯粹的方法和逻辑的研究。所以自从184 4年认定“人生的目的就是要使多数人幸福”之后 ,就不再是一个书斋里的学者 ,而是终生都在为砸碎无产阶级身上的镣铐奋斗不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方法论 社会批判 历史反思 预制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