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铜山岭铜铅锌矿床毒砂和磁黄铁矿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1
作者 张怀峰 黄旭栋 +2 位作者 陆建军 SIZARET Stanislas 郭广军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1-871,共21页
湘南铜山岭铜铅锌矿床是研究矽卡岩成矿体系流体演化与分带机制的理想对象。不同类型矿石在矿物组合上存在差异。总体上,从近端到远端,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比例升高,反映成矿温度降低。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不同类型... 湘南铜山岭铜铅锌矿床是研究矽卡岩成矿体系流体演化与分带机制的理想对象。不同类型矿石在矿物组合上存在差异。总体上,从近端到远端,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比例升高,反映成矿温度降低。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不同类型矿石中的毒砂和磁黄铁矿开展了矿物化学研究,旨在探讨矿床形成过程,加深对矽卡岩成矿分带机制的理解。基于毒砂和磁黄铁矿的矿物化学成分对不同类型矿体的形成温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在向外迁移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然而,分布于近端的铅锌矿体具有明显更低的成矿温度。矿床地质和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毒砂和磁黄铁矿温度计研究结果指示,该矿床由两期出溶流体形成,早期形成近端内矽卡岩型铜矿体、近端外矽卡岩型铜铅锌矿体、远端矽卡岩型铜铅锌矿体、铜硫化物-石英脉型矿体和铜铅锌硫化物-石英脉型矿体,成矿流体温度较高;晚期形成铅锌硫化物-石英脉型矿体和碳酸盐交代型铅锌矿体,成矿流体温度较低。流体冷却和水岩反应是重要的硫化物成矿机制,流体冷却对硫化物-石英脉型矿化起主导作用,而水岩反应对矽卡岩型矿化相对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矿物化学 矿物组合 物理化学条件 成矿过程 铜山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