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型政府”概念探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自成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60,共7页
作为一个由中国知识分子率先提出的概念,"服务型政府"实际上是中国社科界学者共同智慧的结晶。但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何谓服务型政府界定不清。现有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存在缺憾,突... 作为一个由中国知识分子率先提出的概念,"服务型政府"实际上是中国社科界学者共同智慧的结晶。但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何谓服务型政府界定不清。现有服务型政府的定义存在缺憾,突出表现为普遍没有关注政府应该通过何种手段来提供有效服务的问题。政府只能以发展为手段来丰富公民的权利内容,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因此,只有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突出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手段问题,才能准确界定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服务行政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与革命意识形态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惠勤 郭榛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目标的这一重要意识形态基础的冲击,主要来自两大挑战,一是“后意识形态”思潮对于法治国家政治倾向性的冲击;二是社会主义失误而造成的对于革命意识形态建设性的怀疑。因此,把握当代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充分发... 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目标的这一重要意识形态基础的冲击,主要来自两大挑战,一是“后意识形态”思潮对于法治国家政治倾向性的冲击;二是社会主义失误而造成的对于革命意识形态建设性的怀疑。因此,把握当代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充分发掘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乃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一项极富时代意义和创新价值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建设 中国 革命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成长的外部法律环境简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继彤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3-194,共2页
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作为一类商业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的成长方式符合一般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需要优越的外部环境配合。健全的外部法律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商业生态系统 外部法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责权法治化:一种问责制度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5-140,共6页
问责制度可以借由新旧两种理论范式创建。旧范式"问责行为法治化"理论上有缺陷,实践中有危害,应当被淘汰。新范式"问责权法治化"是对旧范式的超越。其核心逻辑在于:任何权力都应该受到法治化制约,问责权亦不例外;... 问责制度可以借由新旧两种理论范式创建。旧范式"问责行为法治化"理论上有缺陷,实践中有危害,应当被淘汰。新范式"问责权法治化"是对旧范式的超越。其核心逻辑在于:任何权力都应该受到法治化制约,问责权亦不例外;只有问责权实现法治化,才能派生出法治化的问责行为,才能走出"问责风暴"。而问责权法治化的实现,从根本上依靠"问责权网状循环问责系统"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责权 法治化 网状循环问责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港澳特区基本法的主动解释
5
作者 汪自成 周成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6-162,共7页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为宪法性法律,关系着宪法在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实施和"一国两制"的贯彻执行,故最高权力机关对基本法进行解释是正当、合法和必要的。为保证国家主权统一、促进特区民主发展、维护特区繁荣稳定并兼顾港澳过渡...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为宪法性法律,关系着宪法在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实施和"一国两制"的贯彻执行,故最高权力机关对基本法进行解释是正当、合法和必要的。为保证国家主权统一、促进特区民主发展、维护特区繁荣稳定并兼顾港澳过渡期后的法律制度衔接,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的四次释法实践,本文主张,全国人大常委会应以"决定"的形式规范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主动解释,并明确解释的范围和必要的法定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主动解释 港澳基本法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6
作者 郭榛树 《学习论坛》 2005年第10期70-72,共3页
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领导中国人民重新启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二是选择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模式;三是为科学分析我国法制现代化... 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领导中国人民重新启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二是选择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模式;三是为科学分析我国法制现代化的障碍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直接的参考;四是通过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提供了内外动力;五是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的目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法制现代化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法律发展
7
作者 郭榛树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5-128,共4页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的法律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要求法律的发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要求,同时还必须符合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法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8
作者 王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2-53,共2页
要祛除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腐败问题,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一系列措施,让党员干部拒绝诱惑,守住底线。所谓不想腐,旨在厚植“慧心”和“仁心”,让党员干部能解构诱惑和抵制诱惑;所谓不能腐,旨在心存“怵心”和怀有“戒心... 要祛除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腐败问题,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一系列措施,让党员干部拒绝诱惑,守住底线。所谓不想腐,旨在厚植“慧心”和“仁心”,让党员干部能解构诱惑和抵制诱惑;所谓不能腐,旨在心存“怵心”和怀有“戒心”,让党员干部能戒惧诱惑和远离诱惑。所谓不敢腐,旨在扎牢“放心”的笼子,让党员干部能隔离诱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倡廉 抵制诱惑 五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