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连续微乳模板合成羟基磷灰石仿生物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卢文庆 王鹏飞 +2 位作者 焦程敏 曹剑瑜 程青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35-1039,共5页
为制备具有与天然生物骨磷灰石结构相似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s简称HAP或HA)材料,依据生物矿化的原理,通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正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十六烷为油相和水作出的拟三元相图,找到体系所形成... 为制备具有与天然生物骨磷灰石结构相似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s简称HAP或HA)材料,依据生物矿化的原理,通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正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十六烷为油相和水作出的拟三元相图,找到体系所形成的双连续微乳液作为模板,控制矿化材料的成核和生长,并用SEM,TEM,XRD,IR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并将其与共沉淀法制备的HAP在模拟体液中的溶解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得到的矿化产物是具有棒状的六方晶体组成羟基磷灰石矿化材料,其结构参数a0=0.920,c0=0.688,与天然生物骨材料较相似,抗体液溶解性比共沉淀法制备的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双连续微乳液 仿生材料 生物矿化 天然生物骨磷灰石 表面活性剂 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脂肪酸/蒙脱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马银陈 周宁琳 +4 位作者 陈亚红 高南萧 李利 章峻 沈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9,35,共4页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二元脂肪酸/蒙脱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并通过XRD、FT-IR、DSC、储放热实验和稳定性实验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储热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元脂肪酸进入到蒙脱土的纳米层间,形成稳定的复合体系,这种复...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二元脂肪酸/蒙脱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并通过XRD、FT-IR、DSC、储放热实验和稳定性实验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储热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元脂肪酸进入到蒙脱土的纳米层间,形成稳定的复合体系,这种复合相变材料具有优良的结构性能和良好的储热、传热性能,并且经过1000次连续储放热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变化不大,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具有相对长效的储放热功能,可望在节能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蒙脱土 复合材料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凝血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银陈 周宁琳 +4 位作者 陈亚红 李利 章峻 魏少华 沈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13-1716,共4页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新型的硅橡胶/氧化石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肝素抗凝血纳米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SEM和机械性能测试了解改性氧化石墨微观纳米结构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溶血试验和血小板粘附试验测定表明硅橡胶/改性氧化...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新型的硅橡胶/氧化石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肝素抗凝血纳米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SEM和机械性能测试了解改性氧化石墨微观纳米结构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溶血试验和血小板粘附试验测定表明硅橡胶/改性氧化石墨抗凝血纳米复合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得到极大的改善;这种新型的、兼具优良血液相容性和良好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可望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氧化石墨 硅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机械性能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光学功能材料Gd_2O_3:Tb^(3+)的反相微乳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焦程敏 卢文庆 +2 位作者 王鹏飞 曹剑瑜 程青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1-63,共3页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Gd_2O_3:Tb^(3+)纳米粒子,对其晶体结构、发光性能和最佳发光离子浓度进行了研究,并且与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得的Gd_2O_3:Tb^(3+)相比,结果表明,其粒径减小,晶体形成温度降低了近100℃.
关键词 微乳液法 纳米粒子Gd2O3:Tb^3+ 最佳发光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银/蒙脱土纳米抗菌中间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孟娜 周宁琳 +6 位作者 刘颖 陈亚红 高南萧 李利 章峻 魏少华 沈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8-960,964,共4页
通过FTIR、XRD、TG对所合成的新型羧甲基壳聚糖-银/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羧甲基壳聚糖-银络合物已进入了蒙脱土层间,其层间距高达6.1982nm;并通过抑菌环实验表明,这种新型纳米控、缓释中间体对泌尿系统的致病菌革... 通过FTIR、XRD、TG对所合成的新型羧甲基壳聚糖-银/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羧甲基壳聚糖-银络合物已进入了蒙脱土层间,其层间距高达6.1982nm;并通过抑菌环实验表明,这种新型纳米控、缓释中间体对泌尿系统的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均有较好的抑、杀菌效果;并探讨了功能性纳米中间体的抑、杀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羧甲基壳聚糖 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蒙脱土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银陈 周宁琳 +4 位作者 方苏 高孝俊 章峻 李利 沈健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以蒙脱土(MMT)为原料,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有机插层剂与蒙脱土层间的离子进行交换,制备了两种有机蒙脱土.FTIR、XRD结果表明插层剂进入蒙脱土的纳米层间且层间距均可达到4nm以上,其中与蒙脱土有化学作用的有机硅插层剂插层效果更好;TGA分... 以蒙脱土(MMT)为原料,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有机插层剂与蒙脱土层间的离子进行交换,制备了两种有机蒙脱土.FTIR、XRD结果表明插层剂进入蒙脱土的纳米层间且层间距均可达到4nm以上,其中与蒙脱土有化学作用的有机硅插层剂插层效果更好;TGA分析表明两种有机蒙脱土都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达到200℃以上,分解温度的高低与插层剂的结构以及所处的介质环境有关.初步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在有机硅乳液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有机改性 插层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聚合物纳米复合抗凝血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亚红 周宁琳 +6 位作者 马银陈 高孝俊 高南萧 章峻 李利 魏少华 沈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37-1539,1542,共4页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新型的蒙脱土-十八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溴化铵-肝素/硅橡胶抗凝血复合膜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机械性能测试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将纳米复合膜用于体外实验,通过观察溶血率、复钙化时间和血小板黏附实...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新型的蒙脱土-十八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溴化铵-肝素/硅橡胶抗凝血复合膜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机械性能测试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将纳米复合膜用于体外实验,通过观察溶血率、复钙化时间和血小板黏附实验来对其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蒙脱土/聚合物纳米复合膜具有较好的抗凝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硅橡胶 机械性能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镧复合物抗凝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晓丹 周宁琳 +4 位作者 汪炜燕 汤毅达 章峻 莫宏 沈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将稀土La3+离子接枝到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制备了一种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GeneO-La)。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所合成的GeneO-La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将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应用到抗凝血体系中,研究其抗凝血性能。结果表明,La3... 将稀土La3+离子接枝到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制备了一种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GeneO-La)。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所合成的GeneO-La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将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应用到抗凝血体系中,研究其抗凝血性能。结果表明,La3+已经通过配位作用吸附在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片层上。通过溶血实验和血浆复钙时间实验可以看出随着复合物浓度的增加,复钙时间逐渐缩短,同时复合物的溶血率在浓度低时都<5%,符合稀土元素的Hormesis效应,即GeneO-La复合物在低浓度时表现出优良的抗凝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三氯化镧 溶血实验 复钙时间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脂-肝素/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孝俊 周宁琳 +4 位作者 方苏 徐东 章峻 莫宏 沈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81-1183,共3页
把具有良好抗凝血性能的卵磷脂-肝素(PC-hep)复合物插层进入蒙脱土(MMT)中,制备出一系列新型的PC-hep/MMT纳米中间体。通过XRD对纳米中间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用复钙化时间曲线和溶血试验表征了纳米中间体的血液相容性... 把具有良好抗凝血性能的卵磷脂-肝素(PC-hep)复合物插层进入蒙脱土(MMT)中,制备出一系列新型的PC-hep/MMT纳米中间体。通过XRD对纳米中间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用复钙化时间曲线和溶血试验表征了纳米中间体的血液相容性,可以看出当随着材料的浓度增加,复钙时间曲线由陡峭趋于平滑;同时材料的溶血率都低于5%说明材料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因此可以作为生物材料用于医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卵磷脂 肝素 抗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模板控制合成磷酸钙盐材料
10
作者 王鹏飞 卢文庆 +2 位作者 焦程敏 曹剑瑜 程青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7-60,共4页
 以可以调控和诱导矿化的CTAB/正己醇/十六烷/水和T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的两个拟三元微乳液体系作为磷酸钙盐矿化的"模板".利用SEM、TEM、XRD和FT-IR等手段研究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的微乳及微乳中不同的...  以可以调控和诱导矿化的CTAB/正己醇/十六烷/水和T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的两个拟三元微乳液体系作为磷酸钙盐矿化的"模板".利用SEM、TEM、XRD和FT-IR等手段研究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的微乳及微乳中不同的相可以调控产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而且即使在相同的微乳体系中,由于成核作用的不同也可以导致最终产物的结构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调控 矿化 成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控、缓释体系的缓释同步性研究
11
作者 徐东 周宁琳 +4 位作者 方苏 孟娜 章峻 莫宏 沈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5-427,共3页
通过插层技术合成了醋酸洗必泰-盐酸特比萘芬/蒙脱土(CA-TBNF/MMT)药物控、缓释纳米中间体,利用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TBNF已进入MMT层间,层间距变化明显。最小抑菌浓度与缓释浓度匹配,从层间解析出的CA与TB-NF在协同作用... 通过插层技术合成了醋酸洗必泰-盐酸特比萘芬/蒙脱土(CA-TBNF/MMT)药物控、缓释纳米中间体,利用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TBNF已进入MMT层间,层间距变化明显。最小抑菌浓度与缓释浓度匹配,从层间解析出的CA与TB-NF在协同作用下对细菌和真菌都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实验证明两种药物可实现同步缓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洗必泰 盐酸特比萘芬 蒙脱土 同步缓释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洗必泰-盐酸特比萘芬/蒙脱土药物控、缓释纳米中间体的研究
12
作者 徐东 周宁琳 +4 位作者 朱皓淼 方苏 孟娜 章峻 沈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69-1171,共3页
通过插层技术合成了醋酸洗必泰-盐酸特比萘芬/蒙脱土(CA-TBNF/MMT)药物控、缓释纳米中间体,利用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TBNF已进入MMT层间,MMT层间距从1.53nm增大到4.01nm。CA-TBNF/MMT在生理盐水中的体外缓释实验表明,吸附... 通过插层技术合成了醋酸洗必泰-盐酸特比萘芬/蒙脱土(CA-TBNF/MMT)药物控、缓释纳米中间体,利用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TBNF已进入MMT层间,MMT层间距从1.53nm增大到4.01nm。CA-TBNF/MMT在生理盐水中的体外缓释实验表明,吸附在MMT层板表面与插层到MMT层间的CA-TBNF,分别以一定的作用力方式与MMT作用,前24h的CA、TBNF快速释放,保证药效的及时性;而24h后释放缓慢,满足药物抗菌的持久性。由于CA、TBNF与MMT的静电作用,CA、TB-NF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MMT片层的阻隔效应,最终实现了药物的可控缓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醋酸洗必泰 盐酸特比萘芬 体外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脂/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研究
13
作者 方苏 周宁琳 +4 位作者 徐东 高孝俊 章峻 莫宏 沈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63-1165,共3页
通过插层技术合成了卵磷脂/蒙脱土(PC/MMT)纳米中间体,利用XRD、FT-IR对合成的卵磷脂/蒙脱土纳米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卵磷脂已进入了蒙脱土层间,其层间距高达6.13nm;通过溶血试验和血浆复钙试验评价了PC/MMT纳米中间体的血液相容... 通过插层技术合成了卵磷脂/蒙脱土(PC/MMT)纳米中间体,利用XRD、FT-IR对合成的卵磷脂/蒙脱土纳米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卵磷脂已进入了蒙脱土层间,其层间距高达6.13nm;通过溶血试验和血浆复钙试验评价了PC/MMT纳米中间体的血液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PC/MMT纳米中间体的溶血率<5%,符合生物医学材料的标准,复钙时间较长,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预示了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在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卵磷脂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特比奈芬/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南箫 周宁琳 +5 位作者 孟娜 高孝俊 徐东 章峻 李利 沈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02-1204,1207,共4页
通过插层技术合成了盐酸特比萘芬/蒙脱土(TBNF/MMT)纳米中间体,利用XRD对所合成的盐酸特比奈芬/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盐酸特比奈芬已进入了蒙脱土层间,其层间距高达2.79nm;通过抑菌环实验表明,这种新型的控、缓释... 通过插层技术合成了盐酸特比萘芬/蒙脱土(TBNF/MMT)纳米中间体,利用XRD对所合成的盐酸特比奈芬/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盐酸特比奈芬已进入了蒙脱土层间,其层间距高达2.79nm;通过抑菌环实验表明,这种新型的控、缓释纳米中间体对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有良好的抑、杀菌效果;并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考察了盐酸特比奈芬/蒙脱土缓释体系的释放规律,探讨了功能性纳米中间体的抑、杀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盐酸特比奈芬 抗菌性能 体外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MAH)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制备及表面性能 被引量:10
15
作者 章峻 包富荣 +4 位作者 戴冬萍 周宁琳 李利 卢珊 沈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2-826,共5页
通过在两相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马来酸酐(MAH)的方法,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引入羧基、羟基、双键等活性基团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调节马来酸酐的用量,有效地控制纳米碳酸钙的极性和表面能。接触角实验结果表... 通过在两相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马来酸酐(MAH)的方法,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引入羧基、羟基、双键等活性基团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调节马来酸酐的用量,有效地控制纳米碳酸钙的极性和表面能。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当马来酸酐的加入量为2%时可以获得界面性能最理想的改性纳米碳酸钙。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来酸酐(MAH)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的过程机理,并以SEM,ATR-FTIR和TGA等手段对上述过程机理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马来酸酐 表面改性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洗必泰改性蒙脱土抗菌复合物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孟娜 周宁琳 +5 位作者 陈亚红 高南萧 李利 章峻 魏少华 沈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90-1193,共4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将醋酸洗必泰交换到钠基蒙脱土的层间得到醋酸洗必泰/蒙脱土抗菌复合物,并对醋酸洗必泰/蒙脱土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FTIR、XRD、TG对所合成的结果表明,醋酸洗必泰已插入蒙脱土的层间,并且醋酸洗必泰/蒙脱土抗菌... 采用离子交换法将醋酸洗必泰交换到钠基蒙脱土的层间得到醋酸洗必泰/蒙脱土抗菌复合物,并对醋酸洗必泰/蒙脱土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FTIR、XRD、TG对所合成的结果表明,醋酸洗必泰已插入蒙脱土的层间,并且醋酸洗必泰/蒙脱土抗菌复合物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18℃,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抗菌试验结果表明,醋酸洗必泰/蒙脱土抗菌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文中还研究了醋酸洗必泰/蒙脱土的抗菌活性,发现其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μg/mL,6.25μg/ml,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比较广的抗菌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洗必泰 钠基蒙脱土 抗菌性能 醋酸洗必泰/蒙脱土抗菌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修饰羧基化氧石墨烯的抑菌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晓丹 周宁琳 +3 位作者 汪炜燕 汤毅达 章峻 沈健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5-392,共8页
在氧化石墨烯(GO)的研究和应用中,为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质,必须对其进行功能化。笔者将稀土La3+离子接枝到羧基化的GO(GO-COOH)片层上,制备了一种功能化的镧修饰羧基化氧石墨烯(La/GO-COOH)。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合... 在氧化石墨烯(GO)的研究和应用中,为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质,必须对其进行功能化。笔者将稀土La3+离子接枝到羧基化的GO(GO-COOH)片层上,制备了一种功能化的镧修饰羧基化氧石墨烯(La/GO-COOH)。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合成的La/GO-COOH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3+已通过化学和物理作用吸附在GO片层上。通过细菌生长动力学实验评价了La/GO-COOH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La/GO-COOH对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当浓度为0.5 mg/mL,抑菌率达96.4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也均有抑菌效果,因此La/GO-COOH是具有抑菌性能的新型GO负载物;与未剥离的镧修饰氧化石墨(La/GTO)相比,由于剥离的GO片层的比表面积大,其吸附La3+离子的量高于氧化石墨(GTO),故La/GO-COOH复合物的抑菌性远优于La/G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氧化石墨 三氯化镧 细菌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级Co3O4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春桃 莫祥银 +1 位作者 王克宇 沈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3-547,共5页
以CoCl2·6H2O和NH4HCO3为原料,采用沉淀焙烧法制备电池级Co2O4。对合成过程的pH值、时间、温度、加料比以及对前躯体Co2(OH)2CO3的焙烧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最佳的制备条件:以n(CoCl2·6H2O):n(NH4HCO3... 以CoCl2·6H2O和NH4HCO3为原料,采用沉淀焙烧法制备电池级Co2O4。对合成过程的pH值、时间、温度、加料比以及对前躯体Co2(OH)2CO3的焙烧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最佳的制备条件:以n(CoCl2·6H2O):n(NH4HCO3)=1:2.5,在温度80℃左右反应,pH值在8~9,搅拌反应20min,生成前驱体Co2(OH)2CO3,100℃烘干,600~820℃焙烧8h左右得纯相的Co3O4粉体。用ICP-AES、XRD、SEM/EDS、FT-IR、LGA、TG/DSC等分析测试技术对Co3O4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3O4的粒径在4~10μm,平均粒径为7.3μm,比表面积为1.05m^2/g,粒径分布均匀,呈多面体形、类球形颗粒,杂质元素含量低,满足了电池级Co3O4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级Co3O4 正极材料 沉淀焙烧法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原子线的抗菌性能
19
作者 何安坤 薛宽宏 +1 位作者 周宁琳 沈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9-332,共4页
生物医用材料常用来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中损坏的组织、器官或改进其功能。这些材料应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的特点以及优异的抗疲劳性能,无毒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和无致癌性,
关键词 碳原子线 卡宾 抗菌性 抑菌环 菌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