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技术与资本耦合:数字媒介时代健身直播秀传播的内在逻辑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磊 王庆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数字媒介时代健身直播秀传播的内在逻辑、现实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推动健身直播秀的高效发展、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快速实现提供镜鉴。研究发现,健身直播秀作为互联网...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数字媒介时代健身直播秀传播的内在逻辑、现实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推动健身直播秀的高效发展、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快速实现提供镜鉴。研究发现,健身直播秀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对于身体技术、媒介技术和资本具有天然的依赖性。在数字媒介时代下,身体技术规训成为健身直播秀传播的仪式化表征,媒介技术赋能为健身直播秀传播创设了便利的平台基础;平台技术资本化为健身直播秀传播提供了内在驱动力,传播技术资本化为健身直播秀传播提供了外在诱导力。同时,数字媒介时代健身直播秀传播也导致产生了传播受众思考判断力不佳、传播平台隐蔽性剥削变强、传播主体内容生产低俗化增多、传播环境狂欢跟风化凸显、传播走势不确定性增加等现实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优化策略:提高网民体育媒介素养,提升受众思考判断能力;发挥数字政府引领功效,形成多主体性协同治理格局;打破传播内容生产内卷化,引导健身直播秀理性传播;借力区块链技术优势,完善体育网络情绪引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健身直播秀 秀场直播 云健身 身体技术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以26家新闻出版企业为研究样本
2
作者 牟向前 于德山 王俊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出版发行行业借助技术革新、市场服务优化以及管理流程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持续增长。本研究基于TOE理论框架,以26家涵盖出版、发行、数字出版、新闻及新媒体出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出版发行行业借助技术革新、市场服务优化以及管理流程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持续增长。本研究基于TOE理论框架,以26家涵盖出版、发行、数字出版、新闻及新媒体出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QCA组态视角探索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存在四条组态路径(三大类:技术-环境驱动、组织-环境驱动、技术-组织-环境综合驱动),四条路径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2)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重并发”和“殊途同归”特点,研发创新是重点,政府引导或投入是重要驱动力;(3)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不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的关键因素;(4)推动新闻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匹配新闻出版专项政策,营造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环境;提升新闻出版技术创新效率,打造出版与本地文化的共融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出版产业 高质量发展 影响因素 组态路径 数字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治理:体育新闻智能化生产与传播的技术思考 被引量:12
3
作者 牟向前 于德山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3-459,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与体育新闻的融入,AI技术不断为其数字化赋能,同时深刻改变着体育新闻传播语境,体育新闻生产与传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基于此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新闻赋能样态、困境与治理路径进行理论探析与人... 随着人工智能与体育新闻的融入,AI技术不断为其数字化赋能,同时深刻改变着体育新闻传播语境,体育新闻生产与传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基于此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新闻赋能样态、困境与治理路径进行理论探析与人文价值考量。发现,AI+体育新闻的发展不仅是新闻内容生产与接受方式的改变,更体现在体育新闻传播要素中内在逻辑的革新。体育新闻智能化呈现生产赋能、连接赋能和传播赋能的新样态,面临体育新闻生产版权失范、平台升级后的“回声室效应”,内容多元中的“后真相”等现实困境。体育新闻智能化进程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人—机—体育信息”三者的互构,其中“多元”与“整合”、“价值”与“算法”的博弈,不断重构体育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思维模式,需从宏观环境、中观技术、微观个体三个层面进行路径优化,更好地实现人机协同发展、体育新闻价值化生存的良好传播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传播 体育新闻 AI赋能 算法困境 传播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转型与提升进路:体育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四全媒体理念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牟向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7-142,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在四全媒体理念维度对体育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内涵、机制与提升进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四全媒体框架下体育新闻在时空、技术、社会和生态维度呈现新内涵,体育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在时间、空间、主体和效能...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在四全媒体理念维度对体育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内涵、机制与提升进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四全媒体框架下体育新闻在时空、技术、社会和生态维度呈现新内涵,体育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在时间、空间、主体和效能方面需进一步转型与提升。修正生产过程单程性、传播性质官方性、效果无反馈等问题,突出多元信息融合、传播结构互动、用户赋权、信息反馈等特点。体育新闻传播的“理念、内容、形式、题材、手段、方法、业态、体制”等机制发生转型,大致可以概括为从模块分离式采编审发模式到全方位、全流程的信息产品体系;从单一化新闻呈现方式到多元化、聚合化的信息平台体系;从垄断化新闻生产定位到受传一体化、混合化的信息用户体系;从低效化新闻资源利用到耦合化、高效能的信息服务体系。全媒体育新闻体系的四个子系统并非“1+1+1+1”式的平行的排列组合关系,而是一个有机的集合体,需要因时因地因媒体而制宜,建议从加强新型体育传播人才培养、发展体育用户交互体验服务、开发媒介技术赋能传播、完善体育新闻媒体矩阵等方面构建体育全媒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新闻 体育传播 四全媒体 新闻生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剧在巴西:流媒体平台传播及巴西粉丝群体的形成
5
作者 王颖梓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38,共7页
近年来,跨国流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拓宽了渠道,使得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得以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中国影视作品在巴西的传播是一个比较新的现象,尚未得到太多关注。然而,巴西电视剧消费者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兴... 近年来,跨国流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拓宽了渠道,使得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得以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中国影视作品在巴西的传播是一个比较新的现象,尚未得到太多关注。然而,巴西电视剧消费者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兴趣与日俱增,专注于亚洲影视作品的流媒体平台也在巴西流行。文章通过考察中国电视剧在巴西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探讨跨国流媒体平台和粉丝群体对中国电视剧海外传播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巴西 流媒体平台 粉丝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哪吒的胜利之“梦”与国漫的新世界——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文化逻辑
6
作者 刘永昶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7,共6页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2025年度开年最值得讨论的影视文化现象。从故事的逻辑看,电影典型的任务型叙事一线排开,塑造了一个纵横驰骋的超级主角。贯穿其整体的是游戏的思维模式,为观众打造了连绵的酣畅淋漓的胜利之梦。从影像的逻辑看,本...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2025年度开年最值得讨论的影视文化现象。从故事的逻辑看,电影典型的任务型叙事一线排开,塑造了一个纵横驰骋的超级主角。贯穿其整体的是游戏的思维模式,为观众打造了连绵的酣畅淋漓的胜利之梦。从影像的逻辑看,本片的叙事者彰显出技术人格,创造了一个繁复绚烂的动画世界。这个世界臻于精确、臻于完美,让人们似乎可以真实地触摸到“梦”的质地与纹理。从产业的逻辑看,《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中国动画电影产业近十年来百花齐放的必然产物。它预示着中国动画电影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为当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之魔童闹海》 动画电影 文化产业 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扭曲的交流”:社交媒体时代假新闻现象的三重批判 被引量:12
7
作者 骆正林 曹钺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4期80-89,共10页
社交媒体时代,假新闻的概念所指、生产方式及社会影响,均与大众传播时代表现出本质的不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新旧媒介作为技术座架的差异。研究将假新闻放置在人类交流的视野中,探究其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并从主体性、主体间性与人机关系... 社交媒体时代,假新闻的概念所指、生产方式及社会影响,均与大众传播时代表现出本质的不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新旧媒介作为技术座架的差异。研究将假新闻放置在人类交流的视野中,探究其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并从主体性、主体间性与人机关系三个维度展开批判,得出如下结论:认知心理层面,假新闻通过一系列文本话语策略对公众实施"远距离操纵",撩拨社会情绪,刺激态度分化以瓦解理性共识;生产关系层面,假新闻规模产业剥削数字劳工,加深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商品化;人机交互层面,机器不仅成为交流过程中的普遍中介,而且自身也成为参与者。机器人假新闻将前两种隐喻的消极后果推进到极致的同时,也造成人类主体性地位的陨落与主体间关系的迷失。社交媒体作为一项技术,为人类敞开的是一个爱欲扩张、事实退场、信息商品化加剧、虚拟与现实生活混淆的世界,其致命弱点在于无法保证沟通与互动的真实性。而它遮蔽的恰是被传播研究长期忽视的"身体"问题。因此,研究认为"重拾交谈"可以视为抵抗假新闻对日常生活干扰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新闻 社交媒体 主体性 主体间性 人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记忆知识到创新能力的跃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训练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奕競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9-32,共4页
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一直是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在本校公共课教研室同仁和教育技术研究生的协同下 ,持续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性实验研究与实践 ,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技术能力的内在结... 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一直是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在本校公共课教研室同仁和教育技术研究生的协同下 ,持续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性实验研究与实践 ,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技术能力的内在结构 ,重构了教育技术能力的目标体系 ,阐明了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系统研究和整体推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 创新意识 目标体系 任务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态狂欢:消费时代电视体育传播的范式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庆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5,共6页
以"拟态环境"和"狂欢"视角提出和分析了"拟态狂欢"概念的内涵,解析了当下电视体育传播的机理及具体措施。研究认为:电视体育是基于现代生活与商业利益的被动型拟态狂欢;电视体育所遵循的传播理念是快乐原... 以"拟态环境"和"狂欢"视角提出和分析了"拟态狂欢"概念的内涵,解析了当下电视体育传播的机理及具体措施。研究认为:电视体育是基于现代生活与商业利益的被动型拟态狂欢;电视体育所遵循的传播理念是快乐原则;电视体育奇观化的音像表达的目的是感官刺激;为了拟态狂欢效果,电视体育制作流程并不轻松。最后在符号学和批判学派理论的观照下对电视体育传播的这一范式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传播学 拟态狂欢 消费时代 电视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奇观与商业神话:当代体育文化传播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德山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随着当代媒介文化的转型,当代体育文化传播也显示出一些新的特征。当代体育文化传播成为最为重要的媒介事件之一,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的、商业的诸多目的在大众媒介之中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当代体育文化塑造与传播着最具当代特征的媒介文... 随着当代媒介文化的转型,当代体育文化传播也显示出一些新的特征。当代体育文化传播成为最为重要的媒介事件之一,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的、商业的诸多目的在大众媒介之中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当代体育文化塑造与传播着最具当代特征的媒介文化,也显示着最具当代特征的媒介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商业逻辑 体育 文化 传播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感知与行为阈限:传播风险特征、成因及防范策略 被引量:10
11
作者 靖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4,共9页
信息传播风险已然是当今社会诸多风险中的重要风险之一,关乎社会稳定与发展。传播风险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不作为、缓作为、不当作为、乱作为等有悖传播规律和规范所造成的风险。传播风险的特征一是具有不确定性,前期风险识别缺位,... 信息传播风险已然是当今社会诸多风险中的重要风险之一,关乎社会稳定与发展。传播风险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不作为、缓作为、不当作为、乱作为等有悖传播规律和规范所造成的风险。传播风险的特征一是具有不确定性,前期风险识别缺位,谣言填补信息空间,风险预警迟滞加重风险感知;二是中期风险沟通与传播失范,风险呈井喷式传播态势;三是后期风险认知鸿沟大,消解风险难。传播风险除了突发事件自身所携带的风险之外,网络技术风险特性是其形成的潜在因素,政府在关键舆情面前失语是其直接原因,公众认知失衡及媒体报道内容不当等是其根本原因。防范与消解传播风险应有针对性地从信源、信宿、信道等方面进行,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传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传播风险 行为阈限 防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传播语境下的媒体受众观与受众读图心理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培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3-157,共5页
现代媒体已经进入了图像传播时代,科学地认识受众、研究受众因而显得十分必要。新闻媒体的图像传播受众观,经历了从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再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沿革。现代受众的读图心理,可以分为求新、眼见为实、多元化、追求审美、负效... 现代媒体已经进入了图像传播时代,科学地认识受众、研究受众因而显得十分必要。新闻媒体的图像传播受众观,经历了从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再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沿革。现代受众的读图心理,可以分为求新、眼见为实、多元化、追求审美、负效应及易受媒介影响六种,图像传播主体要针对受众的诸种心理,采取相应的传播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受众的引导,从而使媒体在图像传播这一宏观语境下更好地改进图像传播及新闻摄影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传播 受众 读图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大众文艺视域下的微短剧文本形态变迁
13
作者 陆玥 刘永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25,共5页
微短剧的文本形态变迁,折射出数字时代大众文艺生产范式的深刻转型。从初期野蛮生长的“草莽江湖”到如今“气象渐新”的创作生态,其演变过程不仅是媒介技术驱动的叙事革命,更是中国文化数字化转型的微观镜像。在媒介融合与技术赋能的... 微短剧的文本形态变迁,折射出数字时代大众文艺生产范式的深刻转型。从初期野蛮生长的“草莽江湖”到如今“气象渐新”的创作生态,其演变过程不仅是媒介技术驱动的叙事革命,更是中国文化数字化转型的微观镜像。在媒介融合与技术赋能的背景下,微短剧通过“历史青春化”“现实平视化”“想象实验化”三重路径,完成了从流量导向到价值承载的文本升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文艺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短剧 大众文艺 文本形态 媒介融合 数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向度与实现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静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情绪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求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这一问题。在向度上,这一管理表现为对情绪的释放、监控和疏导等方面。而提升教师情绪管理技能、打造网络情绪管理平台、构建良性情绪疏导系统和形成网上网...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情绪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求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这一问题。在向度上,这一管理表现为对情绪的释放、监控和疏导等方面。而提升教师情绪管理技能、打造网络情绪管理平台、构建良性情绪疏导系统和形成网上网下协同机制,则是实现情绪管理的必备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情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的新闻史研究成果叙述体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倪延年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31,163-164,共11页
研究成果叙述体系是指由相关研究成果集体构建的对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叙述或展现方法和模式的有机组合。自民国创立到民国南京政府终结的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新闻史学界已初步构建起包括研究对象叙述体系、研究方法叙述体系、研究者叙... 研究成果叙述体系是指由相关研究成果集体构建的对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叙述或展现方法和模式的有机组合。自民国创立到民国南京政府终结的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新闻史学界已初步构建起包括研究对象叙述体系、研究方法叙述体系、研究者叙述体系和表现形式叙述体系等内涵的完整体系。虽然在这一阶段中的国家和民族及社会生活经历的动荡和波折明显影响了新闻史学研究,但新闻史研究仍循其内在规律向前发展,这一阶段新闻史研究成果的叙述体系在当时和其他学科基本处在相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史研究:民国时期 新闻学基础理论 中国新闻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文传播的规定性与非规定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团结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7-219,共3页
公文传播的规定性是指公文在其传播源、传播内容、传播通道、传播管理、传播对象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有些甚至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只按公文传播原理而不按公文传播规定行事,故意违犯公文传播规定的现象笔者称之为公文传... 公文传播的规定性是指公文在其传播源、传播内容、传播通道、传播管理、传播对象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有些甚至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只按公文传播原理而不按公文传播规定行事,故意违犯公文传播规定的现象笔者称之为公文传播的非规定性。公文传播的规定性和非规定性是公文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体两面,是组织单位进行信息传播和行政管理时必然采取的有效手段,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公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文 传播 规定性 非规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奥传播:我国传媒面临的内在矛盾与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庆军 王汝英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共5页
青奥会作为奥林匹克家族的新品种,提出了新的理念和目标,在其宣传与新闻传播诸方面,中国传媒无疑将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文章通过文献研读法、归纳法、比较法、演绎法等,梳理了青奥会的特殊性及其对新闻传媒的要求,并深入分析了青奥传... 青奥会作为奥林匹克家族的新品种,提出了新的理念和目标,在其宣传与新闻传播诸方面,中国传媒无疑将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文章通过文献研读法、归纳法、比较法、演绎法等,梳理了青奥会的特殊性及其对新闻传媒的要求,并深入分析了青奥传播中我国传媒所面临的诸多内在矛盾,最终指出要解决这些矛盾需常抓社会责任,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培养策划人才,使用"真相激发"等具体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奥会 中国传媒 传播 商业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意义、体系和实施 被引量:4
18
作者 倪延年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5,共8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国新闻史的研究没有引起中国新闻史学界应有的重视。积极开展民国新闻史研究,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而且对于促进台湾海峡两岸学术界的交流,维护中国领土的完整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团结都具有重要的现...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国新闻史的研究没有引起中国新闻史学界应有的重视。积极开展民国新闻史研究,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而且对于促进台湾海峡两岸学术界的交流,维护中国领土的完整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团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是中国新闻史学界不应再延搁的迫切任务,也是中国新闻史学界理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民国新闻史研究以民国时期的新闻事业发展历程为整体对象,全面研究民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而总结这一特定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同时,也开展各种专题研究。民国新闻史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要举全国专家之力,及早启动这一宏大的学术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史 断代新闻史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话语的转型与新闻文本的制作 被引量:4
19
作者 骆正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5-13,共9页
新闻文本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随着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统治阶级不断对意识形态进行调整,现代政治传播领域内新闻话语出现了更新和转型:意识形态的诠释更加巧妙,政治话语的基调更加平实,利益博弈中更加注重对话,政治活... 新闻文本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随着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统治阶级不断对意识形态进行调整,现代政治传播领域内新闻话语出现了更新和转型:意识形态的诠释更加巧妙,政治话语的基调更加平实,利益博弈中更加注重对话,政治活动充满了表演的痕迹。政治传播要实现传播意识形态、引导公共舆论的任务,必须首先尊重受众的信息接受心理,按照新闻文本的生产规律制作政治新闻的文本。我国政治传播应该跟上世界潮流,尊重现代新闻文本的生产规律,用现代意识形态指导政治传播,政治话语实现由灌输向沟通转变,这样才能提高舆论引导的社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文本 政治话语 意识形态 舆论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干预下的职业抗争——清季民初新闻业“有闻必录”理念的奠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操瑞青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3期104-118,共15页
20世纪初,"有闻必录"成为新闻从业者信奉不疑的报道原则,此后风行数十年。逻辑上讲,无论是晚清还是当下,新闻实践活动皆不可能做到"有闻"则"必录"。那么,这样一个字面上不合常理的言说,何以构成近代新闻... 20世纪初,"有闻必录"成为新闻从业者信奉不疑的报道原则,此后风行数十年。逻辑上讲,无论是晚清还是当下,新闻实践活动皆不可能做到"有闻"则"必录"。那么,这样一个字面上不合常理的言说,何以构成近代新闻业极具影响的职业理念?研究指出,"戊戌"之后,政权当局开始强势干预新闻界各项职业活动,从业者日益感受到政治势力的压迫。面对此景,"有闻必录"被新闻界极力呼喊,意在争取"有闻"就可以"必录"的自主性运作空间。加之彼时西方"言论自由"观的传布扩散,更使新闻界此番抗争增添了思想上的正当性基础。该时期,"有闻必录"实际上转变成了"言论自由"的操作性表达,较大程度上实现了以"职权"对抗"政权"的行业诉求,并由此迫使清季民初的政界力量有所收敛。文章认为,"有闻必录"之奠定,彰显了近代新闻界在政治干预下展开弱势抗争的职业心态,且此种心态长期存在于民国中后期的新闻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闻必录 言论自由 弱势抗争 职业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