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野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安波 毕硕本 +1 位作者 裴安平 闾国年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2,72,共5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建立“田野考古地理信息系统”(FAGIS) ,为田野考古发掘、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手段与方法。针对用户“个性化服务”的应用需求 ,进行了系统柔性平台的框架设计 ,并分别介绍了基于摄影测...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建立“田野考古地理信息系统”(FAGIS) ,为田野考古发掘、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手段与方法。针对用户“个性化服务”的应用需求 ,进行了系统柔性平台的框架设计 ,并分别介绍了基于摄影测量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考古知识获取与管理、空间决策支持、体视化与虚拟考古环境构建四个主要功能及其研究与实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田野考古 柔性设计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数据库的田野考古地层剖面空间数据挖掘——以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林 闾国年 +4 位作者 毕硕本 裴安平 盛业华 陈济民 孙懿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1,共4页
介绍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进行田野考古地层剖面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即利用虚拟钻孔扫描剖面地层获得相关信息,从中提取田野考古中所需的各文化层及遗迹的厚度、顶界和底界深度等空间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自动获取... 介绍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进行田野考古地层剖面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即利用虚拟钻孔扫描剖面地层获得相关信息,从中提取田野考古中所需的各文化层及遗迹的厚度、顶界和底界深度等空间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自动获取地层信息且数据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挖掘 地层剖面 GIS数据库 考古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遗址 陕西 相关信息 地层信息 自动获取 文化层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地区史前聚落遗址空间形态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林 裴安平 +1 位作者 郭宁宁 梁博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93-999,共7页
史前聚落与聚落之间按照一定的社会组织原则,在空间上近距离相聚而形成的各种聚落群聚形态,不仅是当时人类一种普遍生活方式的反映,而且还为窥探和研究史前社会的历史演变提供了一个视窗与平台。以中原核心地区洛阳地区(以洛阳盆地为主... 史前聚落与聚落之间按照一定的社会组织原则,在空间上近距离相聚而形成的各种聚落群聚形态,不仅是当时人类一种普遍生活方式的反映,而且还为窥探和研究史前社会的历史演变提供了一个视窗与平台。以中原核心地区洛阳地区(以洛阳盆地为主)为例,作为史前聚落群聚形态和社会演变的代表与典范展开研究。以仰韶文化时期与龙山文化时期的洛阳盆地为研究重点,基于GIS技术对该地区已发现的史前聚落遗址的数量、规模、空间分布、空间相互关系、以及与地形、地貌的空间关联等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分析,并充分挖掘空间及属性信息,揭示"聚落群"与"聚落群团"的组织形态特点,辅助分析该地区聚落形态和社会演变规律,为史前文明进程的研究提供空间分析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聚落遗址 GIS 空间形态 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Map的田野考古机助制图的设计及其实现
4
作者 杨林 盛业华 +4 位作者 闾国年 裴安平 毕硕本 陈济民 孙懿青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4-45,共2页
介绍了基于SuperMap的田野考古机助制图的方法设计及其具体实现过程。在实现机助制图的同时,提供了强大的图形编辑、布局功能。实际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实用,大大改进了传统田野考古手工制图模式。
关键词 田野考古 机助制图 SUPER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