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来自乡土中国的咏叹调——评九十年代中国导演对方言的运用
1
作者
陈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12,共3页
回顾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我们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在普通话作为电影语言标准配置的情况下,一批以方言作为对白的电影闯入了我们的听觉世界,《大转折》、《大进军》中说着各种方言的用人们,《秋菊打官司》中操着一口地道陕西土话...
回顾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我们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在普通话作为电影语言标准配置的情况下,一批以方言作为对白的电影闯入了我们的听觉世界,《大转折》、《大进军》中说着各种方言的用人们,《秋菊打官司》中操着一口地道陕西土话的秋菊,《没事偷着乐》中说着一口令人捧腹的天津话的笑星们,《小武》中满口山西汾阳话的小武,《寻枪》中讲贵阳话的马山都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在想起这些电影角色的同时,耳边也会响起那些别具特色的方言土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创作
《秋菊打官司》
九十年代
乡土中国
山西汾阳
贾樟柯
山都
中说
河北话
大转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来自乡土中国的咏叹调——评九十年代中国导演对方言的运用
1
作者
陈静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学系 学生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12,共3页
文摘
回顾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我们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在普通话作为电影语言标准配置的情况下,一批以方言作为对白的电影闯入了我们的听觉世界,《大转折》、《大进军》中说着各种方言的用人们,《秋菊打官司》中操着一口地道陕西土话的秋菊,《没事偷着乐》中说着一口令人捧腹的天津话的笑星们,《小武》中满口山西汾阳话的小武,《寻枪》中讲贵阳话的马山都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在想起这些电影角色的同时,耳边也会响起那些别具特色的方言土语。
关键词
中国电影创作
《秋菊打官司》
九十年代
乡土中国
山西汾阳
贾樟柯
山都
中说
河北话
大转折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来自乡土中国的咏叹调——评九十年代中国导演对方言的运用
陈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