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自乡土中国的咏叹调——评九十年代中国导演对方言的运用
1
作者 陈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12,共3页
回顾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我们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在普通话作为电影语言标准配置的情况下,一批以方言作为对白的电影闯入了我们的听觉世界,《大转折》、《大进军》中说着各种方言的用人们,《秋菊打官司》中操着一口地道陕西土话... 回顾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我们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在普通话作为电影语言标准配置的情况下,一批以方言作为对白的电影闯入了我们的听觉世界,《大转折》、《大进军》中说着各种方言的用人们,《秋菊打官司》中操着一口地道陕西土话的秋菊,《没事偷着乐》中说着一口令人捧腹的天津话的笑星们,《小武》中满口山西汾阳话的小武,《寻枪》中讲贵阳话的马山都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在想起这些电影角色的同时,耳边也会响起那些别具特色的方言土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创作 《秋菊打官司》 九十年代 乡土中国 山西汾阳 贾樟柯 山都 中说 河北话 大转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