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驱散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阴霾--论当代台湾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孙慰川
王欣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2
|
论当代台湾电影写实主义美学精神的递嬗 |
孙慰川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3
|
保守、创新和冒险的三重奏——检视“解严”以来台湾商业电影的发展 |
孙慰川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孔雀》:生命咏叹调 |
覃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5
|
来自乡土中国的咏叹调——评九十年代中国导演对方言的运用 |
陈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6
|
香港喜剧片的前世今生 |
孙慰川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7
|
跨国电影与华语大片 |
孙慰川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8
|
坏孩子的天空:《小武》与《香港制造》个体青春比较 |
陈可唯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9
|
论五六十年代剿匪片的发生与特征 |
江霄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0
|
论“解严”初期的台湾电影 |
孙慰川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1
|
戏剧行进中的道德升华——看《天下无贼》中的冯氏风格 |
邵成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2
|
布衣巷 |
沈洁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3
|
诡异瑰丽的影像世界——浅析李碧华电影的美学特征 |
陈丽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4
|
黑色浪漫的青春亚文化——论刘伟强的“古惑仔”世界 |
田昊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5
|
文革电影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负面塑造 |
陈吉德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从一秒钟的动心到一辈子的倾心——解读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情感呈现 |
侯艳丽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7
|
烟花散尽后的落寞——对电影《无极》的冷思考 |
窦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8
|
《疯狂的石头》:纯粹的娱乐 |
李燕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