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体学与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研究 |
王晖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2
|
文学契约的重建与写作方法的探寻:论现代中国日记体小说的产生 |
吴辰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3
|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生成策略与变革趋向 |
初清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4
|
儒学南渐考 |
张强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5
|
关于汉语字词关系的再思考 |
魏慧萍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6
|
论芦焚乡土小说创作的荒野意象 |
张永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7
|
自我书写的困境——邱华栋小说叙事批判 |
贾丽萍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8
|
“四川作家群”乡土小说的民俗学意蕴 |
张永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9
|
文化生态与20世纪80年代的词学研究 |
张幼良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0
|
施蛰存评论鲁迅小说《明天》一事的文献问题 |
张克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1
|
基督宗教界的鲁迅印象与鲁迅资源利用 |
杨姿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2
|
论中国古代骈体小说的文体互参与叙事特征 |
陈鹏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3
|
论民国词人郭则沄与京津词坛 |
昝圣骞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4
|
元代文艺复古思潮与传统印章的新变--以吾衍为例讨论 |
王菡薇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5
|
论古典诗歌注释的引证原则及其互文意义 |
周金标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6
|
论宋初辞赋的特征 |
刘培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7
|
艺术中的直觉抽象——朗格、卡西尔的抽象论 |
谢冬冰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8
|
江西吴城方言与南昌方言的语音差别 |
肖萍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心理现象与私人语言 |
前进
晓深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