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师大文学院藏敦煌写本《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的鉴定与断代 |
黄征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2
|
南师大文学院藏01号敦煌写本《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的缀合与校勘 |
赵红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3
|
数字化时代的文学新样态——论近年网络文学创作新质 |
李玮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数智化时代网络文学发展新趋势 |
李玮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新时代文学写作的新范式——论《远东来信》中的“双重异域”书写 |
许蓓蓓
温潘亚
|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叙事“变奏”与人性之“隐”的探寻——重估1980年代余华写作转型的文学史意义 |
张博实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AI赋能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式研究——以南京明城墙为例 |
江明蔚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如何适应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
杨洪承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
9
|
中国现代大学校园文学与新文学传统 |
汪成法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0
|
“新地域文学”的逻辑起点、叙事空间和价值功能——“新南方文学”和“新东北文学”比较论 |
沈杏培
陆金铭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1
|
《鼓吹新编》与清初遗民文化和文学 |
邓晓东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2
|
“新南方文学”的写实路径与多元价值——以近年来广东非虚构文学创作为例 |
王晖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3
|
文学批评,首先是学会做一个能够反思的人——刘阳扬文学批评印象 |
何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论迟子建小说对“多民族文学”理念的实践 |
顾津荣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5
|
论南京城市文学地标的“第三空间”激活 |
武佳雯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6
|
建构与召唤:乡贤文化的文学史塑形与“三统”熔铸——评赵普光等《城乡之际与斯文变迁》 |
姜溪海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7
|
保卫自由人本主义或是走向“后人类”——论网络媒介文艺批评 |
李玮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8
|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 |
王晖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9
|
构建地理电影学知识体系:概念、内容和方法 |
陈吉德
姚汝勇
|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汉字即语言图象——从维特根斯坦“象形文字”论汉字如何思想 |
骆冬青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