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大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应对 被引量:8
1
作者 薛桂英 赵小云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通过对国内有关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回顾,发现中国大学生孤独感的流行率较高,且孤独感的存在会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基于此,文章结合国内已有的研究探讨了引起大学生孤独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就减轻大学生孤独感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孤独感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正锋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共3页
“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是师范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教师观念和教师的专业性两个方面分析入手 ,指出争论存在的原因就是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最后作者提出了几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学术性 师范性 原因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灵感思维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亚南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由于灵感的神秘性 ,人们似乎对灵感难以捉摸 ,以致在人才培养中对灵感重视不够 ,其实灵感是有章可循的 ,它有其独特的发生机制与产生的条件。在当今创新教育中更需要灵感 ,因此把握灵感的本质。
关键词 创新教育 灵感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 被引量:89
4
作者 吴也显 刁培萼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4,共6页
学习力是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具有学习力的人就是善于学习,智慧学习的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让智慧走进课堂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课堂文化重建的目标之一就在于用智慧统率知识,促进师生学习力的共... 学习力是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具有学习力的人就是善于学习,智慧学习的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让智慧走进课堂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课堂文化重建的目标之一就在于用智慧统率知识,促进师生学习力的共生,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地位。课堂文化重建的过程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学习力的生成效率应作为衡量教与学的共同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力 课堂文化 生成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 被引量:155
5
作者 张新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6-61,共6页
案例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教育管理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模式。它是讨论对话的而非灌输“独白”的,是集体合作的而非个体“单干”的,是批判反思的而非结... 案例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教育管理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模式。它是讨论对话的而非灌输“独白”的,是集体合作的而非个体“单干”的,是批判反思的而非结论教条的。教育管理知识的独特性、案例教学在理论与实践整合上的优势以及案例教学所具有的增进学习者的团体合作和对管理复杂性理解的功能,决定了教育管理者课程必须实施案例教学,为此,当务之急是要编制高质量的案例,加强对案例教学组织者的培训教育,以及改变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和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教育管理学 教学方法 学习观念 高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 被引量:64
6
作者 闫守轩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55,共3页
游戏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更是儿童展现生命存在与活力的舞台。从本质上讲,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具有自发性、自主性、虚幻性、体验性与非功利性。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学校教学具有深刻的启发。
关键词 儿童教育 游戏 本质 教学论 自主性 体验性 创新意识 教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 被引量:9
7
作者 周宁 刘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5,共5页
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以来,"语言"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维度。由此,传统心理学的"语言缺失"问题的解决获得了新的契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使话语分析、话语伦理、语言形态等成为当今心理学研... 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以来,"语言"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维度。由此,传统心理学的"语言缺失"问题的解决获得了新的契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使话语分析、话语伦理、语言形态等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的时代议题。从"语言学转向"的历史背景入手,在具体分析这场心理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发生动因基础上,展示了其内在的发生逻辑。并总结和反思了这场转向的影响和意义,揭示了当前理论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转向 心理学 话语分析 语言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 被引量:61
8
作者 郭晓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2,共5页
传统课程结构观未能从整体上观照和把握课程结构 ,因而人们在优化课程结构时大多只注重课程结构的形式性改变。整体性课程结构观认为 ,对课程结构应同时从“深度”和“范围”两维去把握 :依前者 ,课程结构可分为“形式结构”和“实质结... 传统课程结构观未能从整体上观照和把握课程结构 ,因而人们在优化课程结构时大多只注重课程结构的形式性改变。整体性课程结构观认为 ,对课程结构应同时从“深度”和“范围”两维去把握 :依前者 ,课程结构可分为“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 ;循后者 ,课程结构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优化课程结构必须在宏观、中观与微观这三个层次上同时关注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的优化 ,而且实质结构的优化是整个课程结构优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 课程结构观 优化 课程结构 实质结构 形式结构 教材 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新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余承海 程晋宽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1年第5期118-123,131,共6页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功能呈现多元化特征,不仅具有育人和文化传播的功能,而且具有政治功能与市场功能,并且反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三级管理,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体现在队伍建设、技术手段、教育质量、生活保障以及...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功能呈现多元化特征,不仅具有育人和文化传播的功能,而且具有政治功能与市场功能,并且反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三级管理,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体现在队伍建设、技术手段、教育质量、生活保障以及国际化特征等方面。来华留学生生源渐趋多样化,来源国逐步丰富多样,层次结构明显改善,专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效益呈直线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留学生教育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141
10
作者 毛景焕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0-45,共6页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验中 ,分层教学成为一个比较热点的问题 ,它似乎成为解决学生个别差异、实现平等教学的灵丹妙药。从现实中看分层教学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的作用 ,但我们要谨防它滑入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按能力分组的窠臼中去...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验中 ,分层教学成为一个比较热点的问题 ,它似乎成为解决学生个别差异、实现平等教学的灵丹妙药。从现实中看分层教学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的作用 ,但我们要谨防它滑入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按能力分组的窠臼中去。在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的同时 ,一定要消除分组分层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灵和情感上的伤害。因为现时代已经不再是唯智力为尊的时代了 ,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为全人的和个体的平等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而且 ,教育也不再仅停留在呼唤平等的水平上了 ,它应该使平等向教学的纵深方向发展。为此 ,我们提出分层分组教学的优化策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差异 分层分组教学 优化策略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新课程教学核心理念及其有效性 被引量:48
11
作者 吴永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9,共5页
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具有三大核心理念,即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这些理念对于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理念在指导我们重建课堂教学时也表现出限定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到这些理念的价值及其有... 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具有三大核心理念,即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这些理念对于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理念在指导我们重建课堂教学时也表现出限定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到这些理念的价值及其有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 核心理念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成绩、局限、展望 被引量:25
12
作者 吴永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70,共7页
教师专业化研究是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课题。我国大陆地区教师专业化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对教师专业化的界定、专业化内涵及其结构、专业化过程、促进专业化的因素等几个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该项研究也存在... 教师专业化研究是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课题。我国大陆地区教师专业化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对教师专业化的界定、专业化内涵及其结构、专业化过程、促进专业化的因素等几个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该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就量与质而言,成果多而且杂,缺乏有效的整合;受西方相关研究影响太深,本土化研究范型亟待强化;许多成果主要集中在“名师”研究上,对面广量大的普通教师关注不够。未来该项研究将呈现本土化、超越技术、去精英化等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成绩 局限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现象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灵芝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9,共4页
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状态表现为课程理论陷入本土传统的虚无状态,中国课程理论在世界甚至在中国的课程界都没有应有的说话权力,同时课程理论的“曲高和寡”及各种条件的不具备也使它在课程实践中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当... 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状态表现为课程理论陷入本土传统的虚无状态,中国课程理论在世界甚至在中国的课程界都没有应有的说话权力,同时课程理论的“曲高和寡”及各种条件的不具备也使它在课程实践中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当代中国的课程理论应该在与西方课程理论进行对话的同时,对中国传统课程理论话语进行激活和扬弃,从而确立自己的理论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课程理论 失语现象 课程内容 课程观 课程政策 政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的控制与分等:课程结构的社会学释义 被引量:31
14
作者 吴康宁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4-25,32,共3页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 ,任何一种意义上的课程结构其实都是对知识加以控制与分等的一种结果 ,不同的课程结构反映着对于知识的控制与分等的不同特征。
关键词 课程结构 知识控制 知识分等 决定因素 社会主流价值观 社会权力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意义: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思考——基于对某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地考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启亮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10,共5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演绎了各种不同倾向性的课程实践。某市区域性开设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追寻意义的实践案例。课程生成了一些重要意义:实践者是用他们的实践来迎接理论的,也是用他们的实践来创造课程外的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演绎了各种不同倾向性的课程实践。某市区域性开设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追寻意义的实践案例。课程生成了一些重要意义:实践者是用他们的实践来迎接理论的,也是用他们的实践来创造课程外的价值,同时,用他们的实践解放了教师个人实践智慧。课程也生成了另外的意义:凸显出一些重要问题,新课程思想和新观念的真正建树依然艰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也需深层追问,我们必须以新课程精神指导新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课程生成 地域性课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 被引量:32
16
作者 金生鈜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1-37,共7页
今天的道德价值断裂 ,意味着道德教化理念与方式的偏向 ,反映了中国社会道德伦理教化资源与力量的匮乏。道德强制是一种恶。教育运用强制手段执行某种道德不仅是徒劳的 ,也是不道德的 ,用不道德的手段去实现高尚的道德 。
关键词 道德教化理念 泛道德主义 道德乌托邦 道德教育 道德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停滞沉沦之反思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昌勇 李长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中国大陆教育学三十年的停滞沉沦,其原因除了外部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社会学的对立冲突及其人们对冲突的错误认识。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应该重视它并把它纳入到理论研究的视野中。
关键词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 停滞 沉沦 冲突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S的“开放”“可持续”内涵解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玲静 王珺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8年第3期41-44,共4页
麻省理工学院的OCW(开放课件)运动在开放教育的领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犹他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与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合作,成立了开放式可持续学习机会研究小组(Open Sustainabl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Research Group,OSLO),并... 麻省理工学院的OCW(开放课件)运动在开放教育的领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犹他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与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合作,成立了开放式可持续学习机会研究小组(Open Sustainabl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Research Group,OSLO),并研发了Open Learning Support(OLS)学习支持平台。OLS学习支持平台本着人人享有完整受教育机会的理念、以其开放教育资源+社会性互动的资源建构模式和个人、群体、社会三层的社会化学习模式,来诠释知识经济时代"开放"、"可持续"的理念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S 开放 可持续 开放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关系:从相处到相依——后现代性批判 被引量:34
19
作者 曹永国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7-41,共5页
相处是现代教育师生关系的特征,它建立在现代理性的基础之上,是理性保障的状态;相依是后现代性教育师生关系的特征,它首先是一种情感保障的状态。从相处到相依是情感的胜利,更是理性精神的胜利。相依是新的师生关系建构的契机,尽管它仍... 相处是现代教育师生关系的特征,它建立在现代理性的基础之上,是理性保障的状态;相依是后现代性教育师生关系的特征,它首先是一种情感保障的状态。从相处到相依是情感的胜利,更是理性精神的胜利。相依是新的师生关系建构的契机,尽管它仍是一项未竟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相处 相依 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公正问题 被引量:27
20
作者 郭晓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0,共4页
课程政策分析必须深入到价值层面。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公正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必备品格,课程决策应优先考虑公正原则。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优先考虑效率问题,对政策的公正性缺乏足够重视,有必要遵循补偿原则加强对弱势群体的... 课程政策分析必须深入到价值层面。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公正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必备品格,课程决策应优先考虑公正原则。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优先考虑效率问题,对政策的公正性缺乏足够重视,有必要遵循补偿原则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政策 公正性 弱势群体 课程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