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互动决策模型:近十年来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量:15
1
作者 钟裕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61,共9页
近十年来,在决策环境影响下,互动关系成为影响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变量。通过对中国新医改方案制定过程的案例研究发现,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过程是官僚体系层面(政策前台)的制度环境、社会网络层面(政策后台)的博弈格局和两者界面的互... 近十年来,在决策环境影响下,互动关系成为影响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变量。通过对中国新医改方案制定过程的案例研究发现,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过程是官僚体系层面(政策前台)的制度环境、社会网络层面(政策后台)的博弈格局和两者界面的互动结构共同作用的过程。这种双层互动决策模式在新常态下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应得到积极的推广和发展。发展双层互动决策模式,尤其关注充分发挥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政策价值导向功能、创造各利益群体平等参与公共决策的博弈平台以及以程序公正保障政策公正等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互动政策过程 政策前台 政策后台 界面互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生成逻辑:基于政策供给的视界 被引量:4
2
作者 钟裕民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8-174,共7页
政策前台的制度环境、政策后台的多元非均衡博弈、前后台不协调的互动结构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构成公共政策负排斥生成的基本逻辑。在政策前台,话语失衡的宪法秩序、功利主义决策价值取向、精英主导型决策模式、锦标赛式政治晋升机... 政策前台的制度环境、政策后台的多元非均衡博弈、前后台不协调的互动结构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构成公共政策负排斥生成的基本逻辑。在政策前台,话语失衡的宪法秩序、功利主义决策价值取向、精英主导型决策模式、锦标赛式政治晋升机制等要素共同构成官僚体系推动政策负排斥的制度环境;在政策后台,各方行动者政治资源和行动能力等的差异构成公共政策负排斥生成的政治社会基础;前后台互动结构的不协调则可能导致政策更容易走向满足体制内或强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而大多数弱势群体的诉求却受到不公正的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负排斥 生成逻辑 制度环境 非均衡博弈 互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