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参照测验分数体系的探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甘良梅 余嘉元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3,共5页
随着考试事业的发展,标准参照测验(Criterion Referenced Test,CRT)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它却陷入了用常模参照测验的方法来解释和报告分数的误区。该文从国内外重大标准参照测验CET-4&CET-6、HSK、GRE、CLEP等分数体系... 随着考试事业的发展,标准参照测验(Criterion Referenced Test,CRT)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它却陷入了用常模参照测验的方法来解释和报告分数的误区。该文从国内外重大标准参照测验CET-4&CET-6、HSK、GRE、CLEP等分数体系入手,通过对其分数体系的共同点分析,探讨出适合于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体系,最后指出目前一些测验的分数体系仍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参照测验 分数体系 常模参照测验 测验等值 分界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余嘉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5-1023,共9页
提出了运用模糊数学对利克特量表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人们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所采用的算子和对各个自变量的权重分配,并且运用遗传算法(GA)来确定相关的权重。以大学生对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评价数据为例,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 提出了运用模糊数学对利克特量表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人们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所采用的算子和对各个自变量的权重分配,并且运用遗传算法(GA)来确定相关的权重。以大学生对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评价数据为例,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发现男生采用了"最大最小"合成算子,女生采用了"有界和、取小"合成算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利克特量表的心理测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测量 模糊综合评价 遗传算法 利克特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江苏高校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小聪 李铁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75-78,共4页
对江苏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显示,他们的社会支持状况总体良好。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水平较高,但利用社会支持的主动性不够。家庭和学校是贫困大学生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学校主要给贫困大学生提供了物质性支... 对江苏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显示,他们的社会支持状况总体良好。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水平较高,但利用社会支持的主动性不够。家庭和学校是贫困大学生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学校主要给贫困大学生提供了物质性支持,而精神性支持较少。开拓除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社会支持来源,吸引和开发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解决贫困生问题,是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高校 贫困大学生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跳的研究范式及其主要认知功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庆荣 谭顶良 +2 位作者 邓铸 周临 张晓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7-1210,共14页
眼跳运动系统为研究者探索行为的认知控制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已有研究发现,很多认知过程会影响不同类型眼跳任务中的眼跳参数。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4个方面系统阐述和评价了眼跳运动的研究范式和主要认知功能:(1)视觉... 眼跳运动系统为研究者探索行为的认知控制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已有研究发现,很多认知过程会影响不同类型眼跳任务中的眼跳参数。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4个方面系统阐述和评价了眼跳运动的研究范式和主要认知功能:(1)视觉导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功能,包括空白/重叠效应、分心物效应、提示效应、学习效应等;(2)预测性眼跳的研究范式和认知控制,涉及神经生物钟理论、视空间工作记忆、指导语等;(3)记忆导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控制,包括分心物效应、年龄效应、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抑制效应、注意等;(4)反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控制,包括反向眼跳抑制、眼跳决策信号竞争整合模型、工作记忆容量、注意、错误监控、学习、奖励和年龄效应等。最后,结合已有研究范式对未来眼跳研究的趋势和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向眼跳 预测性眼跳 记忆导向眼跳 反向眼跳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认知中眼动和ERP结合的理论、技术路径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庆荣 王梦娟 +3 位作者 刘慧凝 谭顶良 邓铸 徐晓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4-273,共10页
自然语言的产生和理解具有高度的实时性。眼动和ERP技术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在线测查语言认知加工过程。然而,两种技术手段都各有利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互补,从而为揭示语言加工的特点和机制提供行为和电生理证据。在文献梳... 自然语言的产生和理解具有高度的实时性。眼动和ERP技术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在线测查语言认知加工过程。然而,两种技术手段都各有利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互补,从而为揭示语言加工的特点和机制提供行为和电生理证据。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语言认知中眼动和ERP技术结合的必要性,即注视和加工的耦合程度以及眼睛和大脑的加工速度;准确阐述了眼动和ERP结合的技术路径,即眼动和ERP单独记录、ERP结合眼电分析、眼动和ERP同步记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具体介绍了眼动和ERP结合在语言认知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眼动和ERP结合在未来研究中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认知 眼动 ERP 注视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法预测对句子理解影响的眼动实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庆荣 谭顶良 +1 位作者 邓铸 徐晓东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2-682,共11页
实验采用眼动技术实时考察了句子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句法预测效应和并列句的结构表征特点。眼动数据分析发现:(1)有无句法预测没有明显影响名词短语区域的加工,不同眼动指标差异不显著;(2)有无句法预测显著影响被试对包含暂时局部歧义的... 实验采用眼动技术实时考察了句子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句法预测效应和并列句的结构表征特点。眼动数据分析发现:(1)有无句法预测没有明显影响名词短语区域的加工,不同眼动指标差异不显著;(2)有无句法预测显著影响被试对包含暂时局部歧义的关键区和具有解歧作用的关键后区域的阅读理解,首次注视时间、第一遍阅读时间、回视路径时间和第一遍回视率明显减少。眼动研究表明,暂时局部歧义句子阅读理解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句法预测效应,有句法预测降低了局部歧义区域和解歧区域早期和晚期加工的难度;和英语的短语并列优先法则不同,汉语并列句子的结构表征出现分离现象,即短语并列和句子并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预测 歧义 句子理解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句子-图片信息整合的眼动测量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庆荣 邓铸 谭顶良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3-551,共9页
采用眼球追踪-分析法考察了"句子-图片"验证范式下句图信息整合过程中句式和语义关系类型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汉语句子-图片信息整合过程中,句图继时呈现没有消除语义失配效应,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显著增加,瞳孔直径扩... 采用眼球追踪-分析法考察了"句子-图片"验证范式下句图信息整合过程中句式和语义关系类型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汉语句子-图片信息整合过程中,句图继时呈现没有消除语义失配效应,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显著增加,瞳孔直径扩大。语义失配会显著干扰句法难度低的句式的句图信息整合。(2)句式影响句子-图片信息的整合过程,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瞳孔直径随句法难度增加而增加。(3)汉语句图信息整合过程中,语义失配效应受句式影响,表现出任务的特异性,这说明成分比较模型不具有一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图片 句式 语义关系类型 语义失配效应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两阶聚类法如何自动确定聚类数 被引量:26
8
作者 汪存友 余嘉元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SPSS 聚类法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法 极大似然 估计值 贝叶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工作倦怠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侯祎 李永鑫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7-790,共4页
目的:探讨法官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工作应激、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工作应激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47名法官施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工作倦怠与工作应激、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法官工作倦怠量... 目的:探讨法官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工作应激、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工作应激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47名法官施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工作倦怠与工作应激、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法官工作倦怠量表各分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1.89、2.49、3.83,P<0.05)。情绪耗竭分量表:20—30岁得分最低(17.6±6.8),31-40岁得分最高(20.5±7.1),41—50岁及50岁以上者评分分别为19.9±5.5、19.6±7.2。人格解体分量表:50岁以上法官评分均高于50岁以下的三组法官(16.0±6.4/12.7±5.6/12.1±5.3/12.0±6.3,P<0.05)。成就感降低分量表:20—30岁和31-40岁法官评分均高于41岁以上的二组法官(15.9±5.5、15.8土5.4/13.7±5.8、12.2±4.5,P<0.05)。回归分析显示:以情绪耗竭为因变量时,奖赏不足、工作负荷和消极应对进入回归方程(Beta= 0.289、0.180、0.173);以人格解体为因变量时,共同体瓦解和价值观冲突进入回归方程(Beta=0.170、0.309);以成就感降低为因变量时,共同体瓦解和缺乏控制进入回归方程(Beta=0.229、0.232)。结论:不同年龄的法官其工作倦怠程度不同;工作应激和应对方式均对工作倦怠产生影响,但作用的方式和大小不同,应对方式是工作应激与工作倦怠的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倦怠 法官 工作应激 应对方式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项目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嘉元 汪存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4-136,共3页
针对题库建设中项目参数估计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参数估计方法;并以二值记分的3PLM为项目反应理论模型,以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为网络模型,根据Monte Carlo实验法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最后将神经网络方法与传统的数理... 针对题库建设中项目参数估计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参数估计方法;并以二值记分的3PLM为项目反应理论模型,以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为网络模型,根据Monte Carlo实验法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最后将神经网络方法与传统的数理统计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测验情况下,神经网络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当去掉对项目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的限制时,神经网络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题库 项目反应理论 参数估计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两阶聚类法自动确定聚类数规则的求证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玲静 汪存友 余嘉元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8-29,共2页
文章从两阶聚类法(TwoStep Cluster TSC)的原理出发,以联合对数极大似然估计值为基础,论证了BIC、BIC变化、BIC变化率、距离变化率等核心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而系统阐述了TSC分两步确定聚类数的规则,并通过实例对规则进行了演示。
关键词 两阶聚类法 聚类数 S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结主义的连续记分IRT模型的项目参数和被试能力估计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余嘉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2-528,共7页
运用联结主义中的级连相关模型对于小样本条件下的连续记分项目反应理论 (IRT)模型的项目参数和被试能力进行了估计。一组被试对于一组项目的反应矩阵作为级连相关模型的输入 ,这组被试的能力θ或该组项目的参数a、b和c作为该模型的输... 运用联结主义中的级连相关模型对于小样本条件下的连续记分项目反应理论 (IRT)模型的项目参数和被试能力进行了估计。一组被试对于一组项目的反应矩阵作为级连相关模型的输入 ,这组被试的能力θ或该组项目的参数a、b和c作为该模型的输出 ,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之具备了估计θ,a ,b或c的能力。计算机模拟的实验表明 ,如果测验中有少量项目取自于题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结主义 连续记分 IRT 模型 项目参数 被试能力估计 测验 心理学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Hz频率光诱发的脑电信号θ波的时-频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尚文 钱志余 +4 位作者 陈春晓 李韪韬 陶玲 钟元 郑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5-809,共5页
通过时-频法研究5 Hz频率光刺激前、光刺激中平均脑电信号θ波能量百分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光刺激中能量百分比在前额(F8)、顶部(P4)、中央(C3)、颞区(T6)和枕部(O2)均有显著性增加。在枕部(O2)区域光诱发最初20 s内α波能量百分比从45... 通过时-频法研究5 Hz频率光刺激前、光刺激中平均脑电信号θ波能量百分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光刺激中能量百分比在前额(F8)、顶部(P4)、中央(C3)、颞区(T6)和枕部(O2)均有显著性增加。在枕部(O2)区域光诱发最初20 s内α波能量百分比从45%下降到30%,θ波能量百分比从25%上升到35%,θ波能量百分比呈上升趋势;中间20 s内,θ波能量百分比呈下降趋势,最后20 s,θ波能量百分比恢复到基线。以上结果说明在20~30 s,5 Hz频率光刺激能够驱动脑电信号从优势脑波α波转向以θ波为主。对研究低频率光诱发响应,应用时-频脑电波能量百分比方法是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刺激 事件相关电位 小波变换 θ波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参照测验及格线设定研究中的模拟实验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存友 余嘉元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2期81-85,共5页
针对标准参照测验及格线设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Monte Carlo模拟实验法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及格线设定研究的模拟实验思路,即:将专家的主观判断视为概率事件,对专家判断过程中的各种误差的概率分布做出合理假设,依据项目... 针对标准参照测验及格线设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Monte Carlo模拟实验法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及格线设定研究的模拟实验思路,即:将专家的主观判断视为概率事件,对专家判断过程中的各种误差的概率分布做出合理假设,依据项目反应理论模型模拟得到专家的主观判断,然后采用重复抽样手段获得专家设定及格线的误差分布,据此衡量及格线的修复能力。文中给出了实例演示,文末讨论了模拟实验法的优点与不足,并展望了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参照测验 及格线设定 MONTE Carlo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辨析理论及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时忠 徐永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年第4期55-57,共3页
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给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笔者以为,价值观辨析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实践能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一、价值观辨析理论简... 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给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笔者以为,价值观辨析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实践能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一、价值观辨析理论简介价值观辨析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社会生活混乱,道德状况江河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辨析理论 德育工作 价值观辨析能力 发散性思维 评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教学反思——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启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凤珍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30,共2页
传统教学呈现给学生的都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因而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惰性知识”,导致他们在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结构不良问题教学考虑到了情境的复杂性,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为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提供了新视角... 传统教学呈现给学生的都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因而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惰性知识”,导致他们在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结构不良问题教学考虑到了情境的复杂性,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为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提供了新视角: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课堂教学应该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不良问题 问题解决 传统教学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精神分析学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郗浩丽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儿童精神分析的出现被视为是精神分析"新范式的开始"。儿童精神分析学的方法主要来自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与临床发现,迥异于学院心理学的方法,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其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二是治疗方法。儿童精... 儿童精神分析的出现被视为是精神分析"新范式的开始"。儿童精神分析学的方法主要来自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与临床发现,迥异于学院心理学的方法,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其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二是治疗方法。儿童精神分析学最主要的方法包括重构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以及游戏疗法。纵观儿童精神分析学的主要方法,我们会发现它们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发展心理学则更多地是进行标准化研究和对发展过程的详细描绘,而儿童精神分析学者更多研究心理发展动力与潜意识的影响。二者在研究结果与研究内容方面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儿童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主题,如母婴关系、自我功能、自我发展、分离与剥夺、受挫与攻击性等逐渐纳入发展心理学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精神分析 重构法 观察法 实验法与测验法 游戏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研究中的一种整体观——弗里达群集理论述评
18
作者 黄雅静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2年第4期17-20,23,共5页
情绪的激起是情绪心理学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 ,前人有很多的争议。在对前人观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美国情绪心理学家弗里达 (Frjida ,N .H)的“情绪是由群集引发的”这一观点 ,并认为他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情绪... 情绪的激起是情绪心理学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 ,前人有很多的争议。在对前人观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美国情绪心理学家弗里达 (Frjida ,N .H)的“情绪是由群集引发的”这一观点 ,并认为他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情绪的激起 ,对以后的情绪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研究 弗里达 群集理论 群集 先天性 信号 情绪心理学 情绪 情绪激起理论 情绪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