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元理论建构——评车文博主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柯 熊哲宏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6期3-5,共3页
车文博先生主编的《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通过"四方"文化比较,定义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意义,进而建立了一个公正的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学元理论体系。该书更进一步以心理内容为线索,站在"类心理学"的高度描绘了中外... 车文博先生主编的《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通过"四方"文化比较,定义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意义,进而建立了一个公正的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学元理论体系。该书更进一步以心理内容为线索,站在"类心理学"的高度描绘了中外心理学范式竞争与演进的历史:古代"四方"文化范式呈现相互竞争的态势;在欧洲的科学革命以后,分析理性哲学范式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最后,该书中外心理学思想的交流是解决当前心理学范式困难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 范式 元心理学 跨文化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重构与技巧训练——人际认知问题解决视野下的心理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付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121,共7页
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是基于认知—行为心理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范式,它建立在"人们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问题"这一认识基础之上,因此它重视人际问题产生的关系因素,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定向,注重可选择性的问题解决思维方式的... 人际认知问题解决是基于认知—行为心理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范式,它建立在"人们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问题"这一认识基础之上,因此它重视人际问题产生的关系因素,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定向,注重可选择性的问题解决思维方式的形成,并在对患者社会适应不良状况进行关系重建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技巧训练以解决人际适应不良问题,从而为当代心理治疗范式的整合与发展提供了新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认知问题解决 人际关系 问题解决技巧 可选择性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纳推理是自然选择塑造的领域特殊性适应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蒋柯 熊哲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60,共7页
当前进化心理学理论范式的困难是缺乏认知领域的实验证据,而归纳推理研究则面临解释匮乏的困难。文章指出,通过进化心理学理论范式来解析归纳推理的心理机制可以解决两者的困难。进化心理学的功能分析的研究方法和领域特殊性的观点为归... 当前进化心理学理论范式的困难是缺乏认知领域的实验证据,而归纳推理研究则面临解释匮乏的困难。文章指出,通过进化心理学理论范式来解析归纳推理的心理机制可以解决两者的困难。进化心理学的功能分析的研究方法和领域特殊性的观点为归纳推理的解释提供了新的出路,归纳推理的实证研究则可以在认知领域为进化心理学提供实验支持。通过分析,文章提出,归纳推理是进化而来的领域特殊性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 归纳推理 领域特殊性 适应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探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建岭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0,共5页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招生人数以及在校学生数逐年增长,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已发展到33所。但是,中国的高等特殊教育发展仍面临着严重的区域失衡问题,东部地区在学校数量、师资力量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明显...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招生人数以及在校学生数逐年增长,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已发展到33所。但是,中国的高等特殊教育发展仍面临着严重的区域失衡问题,东部地区在学校数量、师资力量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新形势下,应该在教育公平理念指导下,均衡发展中国的高等特殊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等特殊教育 教育均衡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资源观”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被引量:13
5
作者 郑荔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6,共6页
近年来,语言学家们提出"语言资源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而且是一种具有高价值的资源。学前儿童正处于发展中,语言的资源性特征更加突出。这启示我们对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和策略等应做出新的思考。在目标... 近年来,语言学家们提出"语言资源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而且是一种具有高价值的资源。学前儿童正处于发展中,语言的资源性特征更加突出。这启示我们对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和策略等应做出新的思考。在目标方面,应进一步彰显进行普通话与民族语或方言双语教育的意义,应将作为高层次语言的修辞性语言纳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在策略方面,应更加重视语言与儿童其他发展领域之间的关系,强调提供高质量的语言示范,提升儿童文学作品的课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语言资源观 语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心统一的功能哲学进路 被引量:7
6
作者 蒋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身心问题的预设是心理学理论建构的基础,心理学各个流派所依据的身心预设可以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在当前的科学语境下,主流心理学理论是以还原论作为身心预设。心理实在论和消除主义本质上都是身心二元论,二元论使得当下的心理学面临无... 身心问题的预设是心理学理论建构的基础,心理学各个流派所依据的身心预设可以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在当前的科学语境下,主流心理学理论是以还原论作为身心预设。心理实在论和消除主义本质上都是身心二元论,二元论使得当下的心理学面临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唯有身心统一的基本预设才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解释的阶梯"原理应该在功能——结构的范畴水平建立一个统一解释模型;在功能与结构之间,应该将功能作为逻辑上的先在,这也预示着功能哲学作为解决身心问题的未来进路。总体上,现象学是能够为我们提供指导的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问题 还原论 功能 结构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自由实在性的两种论证策略——从《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到《实践理性批判》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万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2,共6页
康德先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和《实践理性批判》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确证自由的实在性。在前者,康德试图通过自由和道德法则的演绎来确证自由的实在性,然而,这种演绎因陷入"隐蔽的循环"而以失败告终;在后者,康德最终通过... 康德先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和《实践理性批判》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确证自由的实在性。在前者,康德试图通过自由和道德法则的演绎来确证自由的实在性,然而,这种演绎因陷入"隐蔽的循环"而以失败告终;在后者,康德最终通过"理性的事实"确证了自由的实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由 实在性 隐蔽的循环 理性的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系统化认知发展治疗方法——一种强调系统和关系维度的建构主义家庭治疗
8
作者 付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系统化的认知发展治疗,是一种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取向。它强调疾病叙事的系统的、关系的维度,认为所有的心理疾病在表现形式上都包含关系的成分,只有理解了关系对心理疾病的建构,才能确定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案。系统化的认知发展治疗,以家... 系统化的认知发展治疗,是一种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取向。它强调疾病叙事的系统的、关系的维度,认为所有的心理疾病在表现形式上都包含关系的成分,只有理解了关系对心理疾病的建构,才能确定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案。系统化的认知发展治疗,以家庭为研究单位,通过调整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与社区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可选择性的疾病叙事方式,制订不同取向的干预措施来重新建构关系的平衡,进而解决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认知发展治疗 家庭 可选择的叙事方式 三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装游戏与儿童发展:观点、争论与展望 被引量:7
9
作者 倪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8,共8页
假装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特殊游戏类型,它与儿童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对于这种联系的方向和可能原因尚存在诸多争议。文章重点讨论了假装与非社会性认知发展、社会认知以及社交技能之间的关系,列举出已有研究所呈... 假装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特殊游戏类型,它与儿童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对于这种联系的方向和可能原因尚存在诸多争议。文章重点讨论了假装与非社会性认知发展、社会认知以及社交技能之间的关系,列举出已有研究所呈现的相关论据与学术争议,并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今后的研究从理论、实验与实践应用等方面可能突破的方向,如能否以及如何建立统一的解释框架或理论的问题,如何在实验控制与真实情境间求得平衡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评估假装游戏的影响与作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装游戏 发展 关系 争论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