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大学生树立正确荣誉观的有效途径——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龙 范瑜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7期61-62,共2页
本文旨在通过开展榜样选择的实践活动,探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荣誉观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 榜样选择 和谐校园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戏剧的理论、实践与教学——南京大学跨文化戏剧国际会议暨中国大学生易卜生戏剧节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阚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1,共2页
21世纪,全球性的跨文化交流和互动日趋频繁,在不同社会和文化领域产生影响。在国际戏剧界,跨文化戏剧的演出活动成为一种潮流,而且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新格局。跨文化戏剧在双(多)语、跨文化改编、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全球演出市场... 21世纪,全球性的跨文化交流和互动日趋频繁,在不同社会和文化领域产生影响。在国际戏剧界,跨文化戏剧的演出活动成为一种潮流,而且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新格局。跨文化戏剧在双(多)语、跨文化改编、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全球演出市场、流行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意义的尝试和创新,给戏剧理论、演出实践和戏剧教育带来新颖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国际会议 戏剧节 中国大学生 南京大学 实践 易卜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辅助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态度量表的开发与检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永亮 吴韩伟 +1 位作者 Derakhshan Ali 王云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5,共16页
生成式AI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其中学习者个体对生成式AI的态度是影响其使用情况的关键因素。尽管目前已有一些量表被用于评估个体对AI的态度,但并不适用于生成式AI,且可靠性值得商榷。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开发生成式AI辅... 生成式AI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其中学习者个体对生成式AI的态度是影响其使用情况的关键因素。尽管目前已有一些量表被用于评估个体对AI的态度,但并不适用于生成式AI,且可靠性值得商榷。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开发生成式AI辅助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态度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在样本1中,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15个题项的量表,分为情感、行为和认知3个维度,累计方差解释率为65.719%。在样本2中,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三因子结构在数据中拟合性良好。本研究还对量表的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以及跨性别测量一致性进行了评估,验证了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开发的量表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可以有效地评估我国大学生对使用生成式AI辅助英语学习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生成式AI辅助英语学习态度量表 中国大学生 因子分析 效标效度 心理测量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与融合:纳博科夫的反身份建构艺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晓娇 张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3,共10页
作家身份的确定通常是研究一个作家创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流亡作家而言。然而,纳博科夫以反身份建构的艺术方法,在空间上努力摆脱地域与民族的羁绊,经历“边缘”与“中心”、世界与本土之间不断往复的艰难历程;在时间上反转作... 作家身份的确定通常是研究一个作家创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流亡作家而言。然而,纳博科夫以反身份建构的艺术方法,在空间上努力摆脱地域与民族的羁绊,经历“边缘”与“中心”、世界与本土之间不断往复的艰难历程;在时间上反转作者的身份,从读者逆向接受的维度来审视自己的创作,甚至以自译者的身份推进“我—我”之间的历时性对话,实现文本的逆向重构。这一切主要源自纳博科夫本人对艺术与科学两种思维层面的跨越。他以形象艺术克服抽象科学归纳和概括的局限,用科学的理性和精确来把握艺术的感性和模糊,从而释放文学文本的意义。对于纳博科夫来说,反身份建构不只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方法,更是实现自我突破、克服“自以为是”的一种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反身份 符号圈 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入学水平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马广惠 黄文 +1 位作者 苗娟 刘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8,共7页
本研究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测量的方法,对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的英语入学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女生在英语水平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方面都优于男性;选择外语专业的新生英语水平客观测试和主观测量高于选择非英语专业的新生;无论学习者... 本研究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测量的方法,对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的英语入学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女生在英语水平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方面都优于男性;选择外语专业的新生英语水平客观测试和主观测量高于选择非英语专业的新生;无论学习者来自什么地域、无论年龄大小、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英语,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水平;新生的英语词汇水平比较低。建议有关各方重新认识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以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非英语专业入学水平 语言习得 词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 被引量:229
6
作者 李炯英 戴秀珍 《山东外语教学》 2001年第1期54-58,共5页
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的i+1理论为探讨我国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语言输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首先对该理论的背景及其界定进行了讨论,... 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的i+1理论为探讨我国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语言输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首先对该理论的背景及其界定进行了讨论,然后尝试性地将i+1理论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结合起来研究,指出i+1理论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最后重点讨论了i+1理论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和外语学习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1理论 输入假说 第二语言习得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白中的对话——论大学英语讲授教学中的对话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范瑜 王永祥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9,共6页
讲授教学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讲授教学因其诸多弊端而屡遭诟病,因为在现实的大学英语讲授教学中,的确存在教师话语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而学生话语严重缺失的现象。这种教学因此被认为近乎独白。而独白与对话只是程度... 讲授教学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讲授教学因其诸多弊端而屡遭诟病,因为在现实的大学英语讲授教学中,的确存在教师话语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而学生话语严重缺失的现象。这种教学因此被认为近乎独白。而独白与对话只是程度问题,它们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以巴赫金对话理论观照之,大学英语讲授教学也存在对话性,只是其对话程度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讲授教学 独白 对话 课堂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媒体话语的架构模式探讨——以北京奥运会和南京青奥会官方媒体报道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薇 汪少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5,共7页
本研究基于北京奥运会和南京青奥会官方媒体报道各60篇,探讨奥运媒体话语的架构模式。对比研究发现:(1)二者均使用了旅程、表演等隐喻性表层架构及信念、契机等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但后者中的教育、青春架构更凸显。(2)二者均激活了梦想... 本研究基于北京奥运会和南京青奥会官方媒体报道各60篇,探讨奥运媒体话语的架构模式。对比研究发现:(1)二者均使用了旅程、表演等隐喻性表层架构及信念、契机等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但后者中的教育、青春架构更凸显。(2)二者均激活了梦想、积极等深层架构,但前者侧重民族崛起与世界和谐架构;后者则侧重青春成长与体育教育架构。最后,我们提出"官方意图→深层架构→表层架构→话语表达"的架构模式,从而为其他奥运话语或体育赛事的官方媒体报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青奥会 隐喻性表层架构 非隐喻性表层架构 深层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冬梅 陈莉萍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4,共2页
大学英语教学不应只是"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培训,不应只是培养"语言的技工",而应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底蕴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应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的工具性 人文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从Peter Pober教授对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选手的点评谈起 被引量:35
10
作者 田朝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8,共7页
目前,英语演讲教学中存在五大突出问题:对演讲课和口语课之间的区别认识不清;对写作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对审辨性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不足;对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不能深入;对教学中的时空矛盾应对不力。从教学实践出发,这些问题均有可行... 目前,英语演讲教学中存在五大突出问题:对演讲课和口语课之间的区别认识不清;对写作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对审辨性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不足;对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不能深入;对教学中的时空矛盾应对不力。从教学实践出发,这些问题均有可行的对策。此外,须在"语言教学"与"跨语言教学"中找到平衡点,方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演讲课 演讲能力 “输出驱动、整合教学”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 被引量:34
11
作者 董晓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1,共2页
成功的交际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还依靠有关的文化知识,也就是说,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学习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成功的交际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还依靠有关的文化知识,也就是说,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学习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受到普遍关注。文章从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出发,具体论述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跨文化教育的原则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 高等教育 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矛盾与超越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宇红 朱守信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从已故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的大师之问切入,对大学系统内部存在的三对冲突进行深入的解析,探讨我们国家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三重矛盾。通过大学内系统和社会外系统两个层面对建设一流大学的三重矛盾做出解释和超越... 本文从已故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的大师之问切入,对大学系统内部存在的三对冲突进行深入的解析,探讨我们国家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三重矛盾。通过大学内系统和社会外系统两个层面对建设一流大学的三重矛盾做出解释和超越,探讨出矛盾实际上不是来源于系统要素之间的冲突,而是系统之间对社会价值取向的传递产生的"位差"。大师之问表面上发出的是对大学之问,实质上是对大国之问。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重矛盾只有放在大国之问的语义背景下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调和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人才 价值取向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被引量:15
13
作者 田朝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教学活动往往贯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 ,表现为课堂交流。课堂提问是课堂交流的重要沟通形式。本文就课堂提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展开讨论 ,并提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 ,即如何... 教学活动往往贯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 ,表现为课堂交流。课堂提问是课堂交流的重要沟通形式。本文就课堂提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展开讨论 ,并提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 ,即如何通过课堂提问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有效性 学习动机 反馈 心理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境视阈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研究——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智义 高玉垒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91,共7页
认知语境观以动态的视角考察语境,同时认为新信息可以强化语境,并通过合理配置推理耗费达到最佳关联。本文认为在认知语境视阈内考察课程思政融入,就是在语言知识和技能获取的同时强化思政语境,增强牢固性和持久性;并通过一定程度的推... 认知语境观以动态的视角考察语境,同时认为新信息可以强化语境,并通过合理配置推理耗费达到最佳关联。本文认为在认知语境视阈内考察课程思政融入,就是在语言知识和技能获取的同时强化思政语境,增强牢固性和持久性;并通过一定程度的推理耗费增强思政融入的识别度和亲和力。《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在思政凝练、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都较好地符合认知语境视阈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境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分析——以美国退出及重返《巴黎气候协定》话语为例
15
作者 宫雪芹 张辉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7,共14页
环境话语是环境现象与观念集合的语言表征,不同于政治话语等冲突性话语,其外围实体(ODC)的识解更加复杂。本研究从批评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趋近化理论为分析框架,建立美国两党政府在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前后关于环境话语的两个小型... 环境话语是环境现象与观念集合的语言表征,不同于政治话语等冲突性话语,其外围实体(ODC)的识解更加复杂。本研究从批评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趋近化理论为分析框架,建立美国两党政府在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前后关于环境话语的两个小型语料库,剖析两党政府差异化趋近策略和合法化表征方式及其动因,以弥补前期研究量化过程的不足,并检验趋近化理论对环境话语的阐释力。研究发现,双方政府在空间、时间和价值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话语空间内部实体(IDC)和外围实体(ODC)以及IDC/ODC价值观的设置方面,反映了两党政府经济利益至上和经济环境并重的不同意识形态。研究验证了该理论框架分析环境话语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同时充实了趋近化研究的环境语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认知语言学 趋近化理论 环境话语 合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教育走入大学英语学习课堂——以一篇精读课文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莉 韦清琦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2,共5页
高校英语专业的语言学习课堂,如何发挥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在注重语言学习基本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辨与研究能力,加强对社会文化问题讨论的参与意识,是探索语言教学改革,使本专业学生通过语言技能服务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英语专业女... 高校英语专业的语言学习课堂,如何发挥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在注重语言学习基本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辨与研究能力,加强对社会文化问题讨论的参与意识,是探索语言教学改革,使本专业学生通过语言技能服务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英语专业女生居多,将女性主义研究视角引入英语语言学习,是践行上述思路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切入点。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来表明,女性主义教育走入英语学习课堂,完全能够作为高校学生语言学习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男权社会 英语教学 语言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5E”教学模式开展高中英语学科德育
17
作者 胡亦文 张智义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以学科德育为途径,但是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存在学科知识与德育内容脱节的问题。在大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主题语境将高中英语学科德育内容分类,并基于“5E”教学模式中的“吸引”“探究”“...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以学科德育为途径,但是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存在学科知识与德育内容脱节的问题。在大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主题语境将高中英语学科德育内容分类,并基于“5E”教学模式中的“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五个步骤,以问题为驱动,以探究为途径,以成果为载体,以德育为目标,在系统性操作框架下将学科内容与德育元素相融合,可为德育内容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提供新的思路和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学科德育 “5E”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反思性实践中建构教学知识与能力——加强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教改行动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学惠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反思性实践 教学知识 教学能力 英语师范生 教学实践能力 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自我监控 反思性实践 英语教学法课 反思性教育实习 微格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洪翠 陈莉萍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5期47-56,共10页
本研究通过理论演绎与数理统计,建构了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从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语言特征、语言功能和互动策略三个维度出发,共设20个评价指标。研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严格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通过理论演绎与数理统计,建构了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从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语言特征、语言功能和互动策略三个维度出发,共设20个评价指标。研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严格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关联效度、同质性信度以及重测信度,可以为一线大学英语教师评价自身或他人课堂话语的有效性提供一个科学的参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课堂话语 有效性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化时代的大学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池建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66,共3页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所处社会环境的限制和支持。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目前仍尚未改变工业化社会所形成的教学体系。信息化时代教育的生命之源在于教育理念、价值、模式、方法的创新。对信息化时代下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研究,有助于高等教育...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所处社会环境的限制和支持。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目前仍尚未改变工业化社会所形成的教学体系。信息化时代教育的生命之源在于教育理念、价值、模式、方法的创新。对信息化时代下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研究,有助于高等教育理论的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