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改革本质的社会学思考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珊珊 田静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9-21,共3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课程改革取得成就的同时,课程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和问题引发了人们对课程改革本质的进一步思考。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课程改革的本质进行多层面地分析后可以看出,课程改革承担着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课程改革取得成就的同时,课程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和问题引发了人们对课程改革本质的进一步思考。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课程改革的本质进行多层面地分析后可以看出,课程改革承担着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的"社会过滤器"的作用;表征着主流文化阶层对课程资源的文化濡化活动,并起到了类似"社会安全阀"的防护网的作用。借助于对这几个角度的层层梳理,我们可以更丰富、更全面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社会功能,从而使课程改革的规划与实施和整个社会系统联系得更紧密,衔接得更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过滤器 文化濡化 社会安全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和谐:教育和谐的微观领域 被引量:1
2
作者 葛春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29,共2页
追求和谐、消除冲突,这是一切社会的美好愿望。随着建构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人们开始从不同的领域和立场出发来探讨如何建构的问题,并且得出如下结论: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就业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分配是和谐社会的源泉;社会保障... 追求和谐、消除冲突,这是一切社会的美好愿望。随着建构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人们开始从不同的领域和立场出发来探讨如何建构的问题,并且得出如下结论: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就业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分配是和谐社会的源泉;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的安全网等。既然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础,那么教育自身也应该和谐。而教育的和谐在微观领域的主要体现就是课堂的和谐。一个课堂的和谐性主要体现在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性 课堂 微观 社会保障 安全网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