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古气候变化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的记录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晔 袁林旺 +1 位作者 周春林 刘泽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9-37,共9页
利用物理测井曲线分析古气候变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取心井涩中 6井多种气候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涩中 6井GR曲线古气候反演模式 ,将该模式引进到盆地东部唯一贯穿第四系的钻孔———达参 1井 ,利用... 利用物理测井曲线分析古气候变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取心井涩中 6井多种气候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涩中 6井GR曲线古气候反演模式 ,将该模式引进到盆地东部唯一贯穿第四系的钻孔———达参 1井 ,利用该井高分辨率自然伽马曲线 ,建立了盆地东部地区 2 .85MaBP以来的时间标尺 ,据此讨论了盆地东部地区 2 .85M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此外还与盆地西部大浪滩ZK336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盆地气候变化在大阶段上明显受到天文轨道周期的控制 ,但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柴达木盆地同时包含了高原隆升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信息 ,是古环境变迁的良好的信息载体 ;自然伽马曲线是反映内陆干旱盆地气候与环境变化良好的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四纪 古气候变化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的海岸类型分形判定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晓华 潘亚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9-54,共6页
结合国际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中国典型海岸类型为GIS例,探讨了应用分形理论对不同海岸类型进行分形判定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分维来进行不同海岸类型的分形判定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对中国而言,在... 结合国际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中国典型海岸类型为GIS例,探讨了应用分形理论对不同海岸类型进行分形判定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分维来进行不同海岸类型的分形判定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对中国而言,在同比例尺地图上,存在着基岩海岸海岸线分维大于平原海岸海岸线分维等系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分形 分维 海岸类型判定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沙洲滩涂促淤试验效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永明 陈仕涛 刘永学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江苏岸外辐射沙洲中的条子泥滩涂开发前景广阔 .为了能够尽快利用这片土地后备资源 ,进行促淤并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就是此研究中的重要一项 ,作者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的方式、坝田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对不同坝田结... 江苏岸外辐射沙洲中的条子泥滩涂开发前景广阔 .为了能够尽快利用这片土地后备资源 ,进行促淤并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就是此研究中的重要一项 ,作者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的方式、坝田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对不同坝田结构的促淤效果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围垦 促淤试验工程 坝田 滩涂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应用自然伽玛反演辨认的末次冰期以来的Heinrich事件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林旺 陈晔 周春林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自然伽玛曲线进行古气候反演 ,得出了末次冰期以来 6个短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 ,与北大西洋 Heinrich事件 (H1- H6 )及格陵兰冰心和黄土中的短尺度气候事件均能较好对应 .一方面表明内陆湖盆能记录气候长尺度和较...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自然伽玛曲线进行古气候反演 ,得出了末次冰期以来 6个短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 ,与北大西洋 Heinrich事件 (H1- H6 )及格陵兰冰心和黄土中的短尺度气候事件均能较好对应 .一方面表明内陆湖盆能记录气候长尺度和较短尺度气候变化事件 ,是反映古气候变化良好的信息载体之一 ;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自然伽玛曲线能记录气候长尺度及短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 ,表明自然伽玛曲线能较真实反映古气候变化情况 ,是良好的古气候代用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HEINRICH事件 自然伽玛曲线 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时期海面变化(Ⅰ)——塘工兴废与海面波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文 谢志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7-11,共5页
在分析海面波动对海塘工程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近2000 年来我国沿海地区200 多条海塘工程史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江浙沿海和华南沿海的海塘修筑频度曲线和海塘修筑长度变化曲线反映出近1 500 年来海塘建筑史上有三个大规模修... 在分析海面波动对海塘工程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近2000 年来我国沿海地区200 多条海塘工程史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江浙沿海和华南沿海的海塘修筑频度曲线和海塘修筑长度变化曲线反映出近1 500 年来海塘建筑史上有三个大规模修筑时期;前两次分别在唐朝( 尤其是650 ~850年) 和宋朝,第三次在清朝.从海塘修筑的目的来看,头两次是为了捍海潮或御咸蓄淡,反映当时为高海面时期;后一次则是因为滩涂淤涨,筑海塘以围海造田,反映当时为低海面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变化 海塘工程 历史时期 海面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时期海面变化(Ⅱ)——潮灾强弱与海面波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文 谢志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3-47,共5页
在分析海面波动对潮灾强弱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近2000 年来我国沿海地区2000 多条潮灾史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潮灾相对强度变化曲线来看,近2000 年来,唐代前期和中期以及两宋时期为两个明显的潮灾高潮期,14 世纪、1... 在分析海面波动对潮灾强弱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近2000 年来我国沿海地区2000 多条潮灾史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潮灾相对强度变化曲线来看,近2000 年来,唐代前期和中期以及两宋时期为两个明显的潮灾高潮期,14 世纪、16 世纪、18 世纪为三个不明显相对高潮期.潮灾强度变化与历代海塘修筑频率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应是海面变化的反映.进一步分析表明,“中世纪温暖期”和其后的“小冰期”中气候冷暖波动的主要峰谷点与同期潮灾强度曲线峰谷点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塘工频率曲线的峰谷点则有滞后现象.这一研究结果显示了历史时期在百年尺度上气温、海面、潮灾、塘工四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温暖期对应于相对高海面期、潮灾高潮期以及稍后的海塘修筑高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变化 潮灾 历史时期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达参1井自然伽玛曲线的R/S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林旺 白世彪 陈晔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在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 ,应用自然伽玛曲线进行了 2 5万年以来基于年代的 R/ S分析 ,该时段分维数平均值为 1.2 2 9,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分维值 (1.2 2 )非常接近 ,证明了分数维提供了不同气候记录和不同代用指标之间对比的基础 .即达参 ... 在柴达木盆地达参 1井 ,应用自然伽玛曲线进行了 2 5万年以来基于年代的 R/ S分析 ,该时段分维数平均值为 1.2 2 9,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分维值 (1.2 2 )非常接近 ,证明了分数维提供了不同气候记录和不同代用指标之间对比的基础 .即达参 1井的自然伽玛曲线所反映的古环境变化类似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 ,其波动是受全球变化控制的 .基于深度的自然伽玛曲线 R/ S分析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性 ,支持了气候学的研究 .通过 R/ S分析辨别出时间序列的转折点 ,分别对应于自然伽玛值的阶段性变化 ,反映了气候变化的阶段性与构造运动的影响 ,以及沉积相与沉积环境之间的转换 ,表明自然伽玛曲线记录了丰富的环境变迁信息 .此外还表明 R/ S分析求分维数与时间间隔关系密切 ,在有足够序列长度支持并且分辨率许可的情况下 ,采用多种间隔求分维数 ,在此基础上讨论整个系统的分维数更为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R/S分析 自然伽玛曲线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