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海英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112,共2页
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环境特点,按照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科学安排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大学生审美教育,并避开以往的工作误区,是当前和今后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审美教育 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视角的高职生就业力培养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亚 朱冬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86-87,共2页
当前高职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职生就业力不足。认识高职生就业力培养的意义,积极营造校园实践的职业环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当前高职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职生就业力不足。认识高职生就业力培养的意义,积极营造校园实践的职业环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素质拓展训练,是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生 实践 就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乐班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基于苏北唢呐班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宴会 宋喆 邵译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5-7,共3页
苏北唢呐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属于江苏境内的一种区域文化。新时期,苏北唢呐艺术迅速复苏,涌现出了众多乡村唢呐班,对当前农村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苏北乡村唢呐班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 苏北唢呐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属于江苏境内的一种区域文化。新时期,苏北唢呐艺术迅速复苏,涌现出了众多乡村唢呐班,对当前农村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苏北乡村唢呐班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乡村唢呐班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需及时建立保护机制,制定管理政策,引导和推动乡村唢呐班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文化建设 乡村乐班 苏北唢呐 调查 新农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岳嵩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36,共3页
新媒体作为高校学生组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给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既带来机遇,也提出挑战。通过分析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探究了新媒体条件下加强高校学生组织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作为高校学生组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给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既带来机遇,也提出挑战。通过分析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探究了新媒体条件下加强高校学生组织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组织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共青团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责任和使命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喆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5-136,共2页
高校共青团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扮演重要角色。高校共青团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功能,使文化引领成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主要途径,切实肩负起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共青团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分类与职责重构:政府部门内设机构的优化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实 韩淼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8,共7页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针对政府部门内设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改革,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实践策略。政府部门内设机构优化是机构改革的关键内容,关系改革的现实成效。当前,政府部门内设机构组织结构存在诸如权责交叉、...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针对政府部门内设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改革,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实践策略。政府部门内设机构优化是机构改革的关键内容,关系改革的现实成效。当前,政府部门内设机构组织结构存在诸如权责交叉、职责重叠、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应以政府功能作为政府部门内设机构角色重置的依据,在内设机构功能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职责的重构,推动内设机构权限资源合理配置,并建构“闭环式”的内设机构运行协同机制,有效提升专业型机构的职责权重,建设网络化的内设机构职责协调运行模式,进而实现政府部门内设机构运行机制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部门 内设机构 机构改革 政府职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校青年政治骨干人才培养对象选拔指标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玉清 赵威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59,共7页
文章基于胜任力理论提出涵盖政治品格、家国情怀、理论功底、能力素质、道德品行五个维度的高校青年政治骨干人才20项胜任力要素,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出高校青年政治骨干人才培养对象胜任力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并确定了指标权重,进而对... 文章基于胜任力理论提出涵盖政治品格、家国情怀、理论功底、能力素质、道德品行五个维度的高校青年政治骨干人才20项胜任力要素,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出高校青年政治骨干人才培养对象胜任力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并确定了指标权重,进而对相关胜任力要素的内涵和获取路径进行探讨,尝试为高校青年政治骨干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拔评价提供借鉴。文章认为,高校青年政治骨干人才的胜任力要素是高度概括的抽象表达,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进一步明确相关要素的内涵和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青年政治骨干人才 胜任力 AHP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