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方元伦理学中的道德客观性问题与困难所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真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和道德教育研究所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百年元伦理学史研究”(19ZDA03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厘清何为元伦理学中的道德客观性问题及解决该问题的困难所在是正确和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先决条件。道德客观性问题是指:道德判断、道德要求或道德规范所蕴含的“规范性”或“绝对约束性”在理应的意义上何以可能是客观的,何以可能是独立于我们主观认识、主观欲求的客观事实或客观真理。理应之“规范性”的非经验性或不可观察性,一方面使得“规范性”概念的准确含义有待进一步澄清,另一方面使得如何认识和证明这种“规范性”的存在,变得尤其困难。虽然可以将正确的道德判断视为先天知识,然而,众所周知,对于先天知识的理解与证明,其困难远大于对后天知识的理解与证明。道德的规范性要求实际上反映了伦理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即它们与外部世界的符合方向是相反的:自然科学要求我们的心灵状态符合外部世界,而伦理学则要求外部世界符合我们的心灵状态。这种相反方向的符合关系使得道德客观性证明的难度远大于自然科学客观性证明的难度。
-
关键词
道德
客观性
规范性
绝对约束性
先天知识
-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真
周文韬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和道德教育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73,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百年元伦理学史研究”(19ZDA036)。
-
文摘
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批判时期、迎接挑战的时期和美德伦理学进路的确立时期。回顾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严格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和关于美德的伦理学有着重要的区别,这一区别给美德伦理学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后果与前景:情感主义的美德伦理学似乎比亚里士多德主义或幸福主义的美德伦理学更符合严格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概念;儒家伦理学毫无疑问是有关于美德的伦理学,争议主要在于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严格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规范伦理学的研究进路与其他的规范伦理学的研究进路有可能互补与融合。
-
关键词
美德
美德伦理学
关于美德的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
分类号
B82-067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21世纪的非自然主义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桂玲(译)
徐蓓(译)
陈真(译)
-
机构
林斯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和道德教育研究所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2,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方元伦理学中的道德客观性问题研究”(17ZXA012)
-
文摘
20世纪初摩尔版本的非自然主义主张我们据以理解所有其他规范性特征的根本特征是一种基本的非自然特征"好"。它最主要的问题是:它使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任何人都应当在意好的事情。斯坎伦为代表的21世纪的非自然主义则主张基本的非自然特征不是"好",而是一种理由关系,它既承诺了理由基本主义(即主张存在基本的理由关系),又承诺了理由基础主义(即主张除了理由关系以外的所有其他规范性特征都可以通过理由关系得到理解)。它可以避免摩尔版本的非自然主义所面临的问题,因为它主张具有某些自然特征的结果是好的,当且仅当有理由欲求具有这些自然特征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在意那些好的事物。然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拒绝理由基本主义,因为当我们追问为何有理由欲求具有好的结果的自然特征时,我们发现理由或理由关系并非是基本的。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拒绝理由基础主义,因为内在可欲性必须独立于支持内在可欲的理由来加以理解。我们必须尽其所能对内在可欲性提出一种自然主义的解释。
-
关键词
非自然主义
理由
规范性
理由基本主义
理由基础主义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