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境域之中的“心”与“物”--王阳明心物关系说的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林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王阳明思想中的"心"不是主体化的"意识"或精神实体,不是孤立的自性自体,而是生活境域之中的原本的知觉领会。这样,它天然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物"也不是对象化的"客观实在",而是境域之中显发...
王阳明思想中的"心"不是主体化的"意识"或精神实体,不是孤立的自性自体,而是生活境域之中的原本的知觉领会。这样,它天然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物"也不是对象化的"客观实在",而是境域之中显发出来的"活物",它具有直接的可领会、可体验性。心与物处于相通相融、发生构成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
物
生活境域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活与世界境域“之中”的良知——王阳明良知说的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4,共6页
王阳明良知说内在地包含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这两大核心思想。良知不是近代西方形而上学中的"主体性"的"自我立法"。它是德性的切身化与世界的境域化的交融合一,是生活"之中"显...
王阳明良知说内在地包含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这两大核心思想。良知不是近代西方形而上学中的"主体性"的"自我立法"。它是德性的切身化与世界的境域化的交融合一,是生活"之中"显发出来的生活之"道"、生命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主体性
现象学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用不二”与“中道思维”——熊十力“体用”论的发生学考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57,共6页
"体用不二"说是熊十力哲学思想的核心。本文分析了熊十力此论得以产生的基础——中国传统的"中道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哲学不将世界二重化为本体与现象成为可能。
关键词
熊十力
体用不二
中道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全性命,还是履行职责?--关于'范美忠事件'的道德反思
4
作者
邵显侠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5-8,共4页
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遭遇的巨大灾难。在这场灾难中,中华民族表现了空前的凝聚力;在抗震救灾中,人性之光照亮了华夏儿女的心灵,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当我们在悼念逝者、感念英雄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伦理论题,...
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遭遇的巨大灾难。在这场灾难中,中华民族表现了空前的凝聚力;在抗震救灾中,人性之光照亮了华夏儿女的心灵,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当我们在悼念逝者、感念英雄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伦理论题,如人权、人性、生命、责任、慈善等,在这场人类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是不是值得特别关注呢?本组笔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期望对我国的道德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积极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反思
履行职责
事件
紧急情况
道德义务
道德本质
地震
高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境域之中的“心”与“物”--王阳明心物关系说的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林丹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文摘
王阳明思想中的"心"不是主体化的"意识"或精神实体,不是孤立的自性自体,而是生活境域之中的原本的知觉领会。这样,它天然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物"也不是对象化的"客观实在",而是境域之中显发出来的"活物",它具有直接的可领会、可体验性。心与物处于相通相融、发生构成之中。
关键词
心
物
生活境域
现象学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活与世界境域“之中”的良知——王阳明良知说的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丹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哲学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4,共6页
文摘
王阳明良知说内在地包含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这两大核心思想。良知不是近代西方形而上学中的"主体性"的"自我立法"。它是德性的切身化与世界的境域化的交融合一,是生活"之中"显发出来的生活之"道"、生命之"道"。
关键词
良知
主体性
现象学
生活
Keywords
original knowing(liang-zhi)
subjectivi-ty
phenomenology
life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用不二”与“中道思维”——熊十力“体用”论的发生学考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丹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哲学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57,共6页
文摘
"体用不二"说是熊十力哲学思想的核心。本文分析了熊十力此论得以产生的基础——中国传统的"中道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哲学不将世界二重化为本体与现象成为可能。
关键词
熊十力
体用不二
中道思维
Keywords
Xiong Shili
the unity of substance and function
the Golden Mean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全性命,还是履行职责?--关于'范美忠事件'的道德反思
4
作者
邵显侠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5-8,共4页
文摘
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遭遇的巨大灾难。在这场灾难中,中华民族表现了空前的凝聚力;在抗震救灾中,人性之光照亮了华夏儿女的心灵,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当我们在悼念逝者、感念英雄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伦理论题,如人权、人性、生命、责任、慈善等,在这场人类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是不是值得特别关注呢?本组笔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期望对我国的道德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积极的促进。
关键词
道德反思
履行职责
事件
紧急情况
道德义务
道德本质
地震
高中生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G211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境域之中的“心”与“物”--王阳明心物关系说的现象学分析
林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活与世界境域“之中”的良知——王阳明良知说的现象学分析
林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体用不二”与“中道思维”——熊十力“体用”论的发生学考察
林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保全性命,还是履行职责?--关于'范美忠事件'的道德反思
邵显侠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