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抗日组织在南京地区的活动(1932—1937.11) 被引量:3
1
作者 经盛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3-219,共7页
在近代史上,韩国与中国是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最早、伤害最严重的国家。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1932年—1937年期间,韩国的各派抗日复国组织与爱国志士先后都集中到了南京,开展了各种活动,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南京成为韩国... 在近代史上,韩国与中国是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最早、伤害最严重的国家。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1932年—1937年期间,韩国的各派抗日复国组织与爱国志士先后都集中到了南京,开展了各种活动,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南京成为韩国抗日独立运动在华活动的中心地。南京城内城外留下了多处韩国志士们秘密生活与抗日活动的史迹。但由于上述活动当时都是秘密进行,知之者极少,记载更少。作者查阅了韩、日、中三国的有关珍贵史料,进行实地查勘,论述了这段极重要史事的过程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抗日组织 南京市 文献史料 韩人爱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时日本当局在国内是如何封锁南京大屠杀真相的? 被引量:2
2
作者 经盛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1-197,共7页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抓住战时日本国内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无任何报道、日本广大民众更一无所知大做文章,以此证明南京大屠杀史无其事,乃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编造与中国人民的"虚构"。这当然是本末倒置!本文揭示了战时日本...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抓住战时日本国内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无任何报道、日本广大民众更一无所知大做文章,以此证明南京大屠杀史无其事,乃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编造与中国人民的"虚构"。这当然是本末倒置!本文揭示了战时日本当局在日本国内精心采取的种种措施,千方百计阻止与扼杀对南京大屠杀的任何报道与流传,从而严密封锁了南京大屠杀真相,导致了广大日本民众对这一血腥惨案几乎一无所知。日本右翼势力不能正视甚至掩盖这一历史事实,只能暴露他们的的蛮横无理与别有用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日本当局 国内 严密封锁 南京大屠杀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日报》之编辑与发行考略 被引量:8
3
作者 萧永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3,共5页
现有各类新闻史著对有关《循环日报》编辑与发行情况的记述多有疏漏。经笔者考证,《循环日报》编辑人员主要由"主笔"(分"正主笔"和一般主笔)、"总司理"和"译员"等三部分人员组成。《循环日报... 现有各类新闻史著对有关《循环日报》编辑与发行情况的记述多有疏漏。经笔者考证,《循环日报》编辑人员主要由"主笔"(分"正主笔"和一般主笔)、"总司理"和"译员"等三部分人员组成。《循环日报》自创刊日起,除在香港及附近地区出版日刊版的"日报"外,还一度在海外华人聚居地区发行日报的周刊缩编本。《循环日报》发行地区主要分布于香港及周边地区,同时中国内陆各主要通商口岸及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南北美洲等华人聚居地区也有数量不等的发售。创刊初期的《循环日报》发行量不超过800份。1879年后,发行量增加到1100份左右,最多时达到2500份。为了扩大发行,《循环日报》在创办初期还采取免费赠送、广告招徕、刊登广告优惠、面向社会积极征稿等诸多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循环日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日报》 编辑 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韬与郑观应交往论略——兼及王韬对郑观应思想之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萧永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4-255,共12页
王韬和郑观应的交往主要围绕着郑观应《易言》、《盛世危言》等著作的出版和修订而展开,此外,在格致书院考课命题、会见孙中山并帮助其上书李鸿章、会见康有为、为解决王韬生计求助盛宣怀等活动中,郑、王二人均多有往来。他们之间的交往... 王韬和郑观应的交往主要围绕着郑观应《易言》、《盛世危言》等著作的出版和修订而展开,此外,在格致书院考课命题、会见孙中山并帮助其上书李鸿章、会见康有为、为解决王韬生计求助盛宣怀等活动中,郑、王二人均多有往来。他们之间的交往,主要以王韬对郑观应思想的影响为主脉。王韬的《易言》跋,推动了《易言》的更新和《盛世危言》的问世,是郑观应救时自强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指南和推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郑观应 《易言》跋 《盛世危言》 《弢园文录外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韬撰文《遐迩贯珍》考——兼议王韬报业活动之起点 被引量:4
5
作者 萧永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0-244,共5页
1854年7、8月间《遐迩贯珍》刊载的《瀛海笔记》和《瀛海再笔》,是目前所见王韬发表最早的两篇报刊文章。但是,由于同一时期王韬近代报刊意识缺乏等一些具体原因,王韬为《遐迩贯珍》撰稿之举,尚不能成为认定他从事报业活动起点之标志。... 1854年7、8月间《遐迩贯珍》刊载的《瀛海笔记》和《瀛海再笔》,是目前所见王韬发表最早的两篇报刊文章。但是,由于同一时期王韬近代报刊意识缺乏等一些具体原因,王韬为《遐迩贯珍》撰稿之举,尚不能成为认定他从事报业活动起点之标志。该起点从1870年代初王韬兼任《香港近事编录》编辑算起较为合适。更明确之标志,当非王韬于1874年受聘出任《循环日报》"正主笔"一事莫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遐迩贯珍》 《瀛海笔记》 报刊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人的话
6
作者 刘进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主持人 “国学热” 中国学者 国外学者 出版物 敦煌学 地名学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官田与营田
7
作者 陆离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2,共6页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等地的官田有官员的俸禄田和以其收入支付官府日常开支的公廨田,这一做法应当是模仿了唐朝的职田、公廨田制度。敦煌寺户轮流到吐蕃官田耕作,被称为营田夫。吐蕃沙州政权对于营田的管理,除了营田官外,还由仓曹负责。敦...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等地的官田有官员的俸禄田和以其收入支付官府日常开支的公廨田,这一做法应当是模仿了唐朝的职田、公廨田制度。敦煌寺户轮流到吐蕃官田耕作,被称为营田夫。吐蕃沙州政权对于营田的管理,除了营田官外,还由仓曹负责。敦煌藏文文书中的财物房有可能系吐蕃官府中的公廨机构。吐蕃统治结束后敦煌归义军政权可能设有公廨司,应当负责归义军政权官园、官田的经营。另外,仓曹以及营田官也应对官园、官田进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敦煌 官田 营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