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妈祖”原型与许地山小说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永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4-129,共6页
本文从民俗学角度阐释妈祖文化对许地山创作的影响。妈祖从一个真实普通的女性演化为特异的神灵,并在长期流传中浸染上宗教色彩。小说中人物刻画、意象营造和情节建构都与妈祖原型叙事存在着同构现象。
关键词 '妈祖'原型 许地山 小说 民俗学 创作 宗教色彩 民间故事 '妈祖'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背景下的农业文化表述——论沈从文湘西散文系列 被引量:2
2
作者 沈义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93-98,共6页
沈从文属于那种游离于“进步—反动”两极对抗性构架之外的作家。过去对其评论一直多用一种外在的、后发的、尤其是从西方舶来的理论去套作家作品,给人以牵强附会之感。本文着重从沈从文散文文本分析着手,探索这一置身于时代转换之际... 沈从文属于那种游离于“进步—反动”两极对抗性构架之外的作家。过去对其评论一直多用一种外在的、后发的、尤其是从西方舶来的理论去套作家作品,给人以牵强附会之感。本文着重从沈从文散文文本分析着手,探索这一置身于时代转换之际的作家内在的、真实的精神实质,从而揭示出沈从文属于身处于现代社会之中的农业之子的本源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散文文本 农业之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词组合关系历时变化的理据 被引量:1
3
作者 韩陈其 季龙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本文通过比较古今同义或近义词素相结合的各种演化形式,揭示出语词组合关系的历时变化及其在演变中的种种制约因素,旨在说明以下几个问题:(一)语词组合关系的必然性和可预见性,(二)语词组合形式的地域性和扩展性,(三)语词组... 本文通过比较古今同义或近义词素相结合的各种演化形式,揭示出语词组合关系的历时变化及其在演变中的种种制约因素,旨在说明以下几个问题:(一)语词组合关系的必然性和可预见性,(二)语词组合形式的地域性和扩展性,(三)语词组合形式的历时性和规范性,从而使隐性感觉变为显性认识,克服共时观察的狭隘性和偏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形式 组合关系 历时变化 双音词 近义词 《现代汉语词典》 同义词素 联合式 古代汉语 共时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变”中的《牡丹亭》——在东南大学戏曲名家昆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美林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传奇《牡丹亭》是汤显祖根据前人的笔记、话本所提供的素材重新创作而成;它之所以能以昆腔演出,则得力于叶堂对宜黄腔的改制。可以说,传奇《牡丹亭》是文学、戏曲“通变”的产物。目前出现不同的演出本,正表明《牡丹亭》仍与时俱进地处... 传奇《牡丹亭》是汤显祖根据前人的笔记、话本所提供的素材重新创作而成;它之所以能以昆腔演出,则得力于叶堂对宜黄腔的改制。可以说,传奇《牡丹亭》是文学、戏曲“通变”的产物。目前出现不同的演出本,正表明《牡丹亭》仍与时俱进地处于“通变”之中;也只有如此,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昆曲方能在不断的流传中趋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汤显祖 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鼎像物,遗貌取神”——《儒林外史》研究回顾系列之一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美林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7-104,共8页
对《儒林外史》研究史中有关人物形象的研究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在此基础上阐述笔者研究人物形象的思路 ,以及对这一课题所作的拓展与推进 。
关键词 《儒林外史》 人物 原型 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易传》和《老子》基本思想体系的一致
6
作者 徐克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老子》 《易传》 基本思想 “太极” “易” 方法论 形而下 认识论 客观唯心主义 思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对“剪灯”系列小说的研究——《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序
7
作者 陈美林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87-90,共4页
“剪灯”系列小说自明初出现,以迄明末,纵贯有明二百余年,不但对明代戏曲、小说产生很大影响,也影响及易代之后的文言小说,同时流播海外。但学界对它的研究尚不充分,乔光辉专著《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的面世是一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 剪灯新话 剪灯余话 觅灯因话 瞿佑 李昌祺 邵景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审美形象建立的方法──否定论美学系列研究之一
8
作者 吴炫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28-35,共8页
”否定建立平衡”,这是本文作者对如何建立当代审美形象提出的规定性原则.并以此对“天与人”、“‘生存与存在”、““快乐与沉醉”、“不美与美”等范畴作了新的诠释。作者认为,“个体”否定“群体”,“美”否定“不美”.已经没... ”否定建立平衡”,这是本文作者对如何建立当代审美形象提出的规定性原则.并以此对“天与人”、“‘生存与存在”、““快乐与沉醉”、“不美与美”等范畴作了新的诠释。作者认为,“个体”否定“群体”,“美”否定“不美”.已经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克服、取消、征服之意.而是要建立一个与否定对象性质上不同的世界,来产生平衡、健康、丰富的当代性审美形象。这种形象不仅由“美”构成.而且由“不美”构成。这就是说.‘”美”不仅是在对“不美”的本体性否定中产生的.而且是在对“不美”的局限的发现中形成自己的内涵的.是为了弥补“不美”的局限而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平衡 审美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发表与唐圭璋遭“中央大学”解聘
9
作者 曹济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毛泽东 《沁园春·雪》 唐圭璋 “中央大学” 解聘 现代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补词”初探 被引量:74
10
作者 刘丹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7,共5页
“唯补词”初探刘丹青一、"唯补词":汉语词类的又一家族汉语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一般归入动词、形容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语法要点"中说:"主要动词加表示结果的形容词或动词,可以叫动结式"。动词形容词都能作谓词,所... “唯补词”初探刘丹青一、"唯补词":汉语词类的又一家族汉语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一般归入动词、形容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语法要点"中说:"主要动词加表示结果的形容词或动词,可以叫动结式"。动词形容词都能作谓词,所以合称"谓词"。可是,动结式中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词 结果补语 可能补语 东南方言 动结式 谓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语用功能 非谓形容词 方言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来”的替代条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潘文 申敬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5-29,共5页
对现代汉语中“来”替代动词的能力 ,学术界看法并不一致。本文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着重讨论“来”的替代条件。提出“来”替代的条件是 :典型的A—V—P句式中的V ,其中A是典型的施事 ,P是典型的受事 ,V是典型的自主动词。其语... 对现代汉语中“来”替代动词的能力 ,学术界看法并不一致。本文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着重讨论“来”的替代条件。提出“来”替代的条件是 :典型的A—V—P句式中的V ,其中A是典型的施事 ,P是典型的受事 ,V是典型的自主动词。其语用制约分两方面 :时制特点和语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 自主动词 语义限制 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 被引量:49
12
作者 段业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8-21,共4页
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段业辉语气副词,就是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副词,如"难道、究竟、简直、也许、难怪、大约、果然、未免"等。在现代汉语中,各类副词的使用频率都很高,但与其他种类的副词相比,语气副词的分布和各种分布的语... 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段业辉语气副词,就是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副词,如"难道、究竟、简直、也许、难怪、大约、果然、未免"等。在现代汉语中,各类副词的使用频率都很高,但与其他种类的副词相比,语气副词的分布和各种分布的语用功能却更有特色。本文拟从句类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语用功能 疑问句 感叹句 陈述句 否定句 肯定句 疑问语气词 现代汉语 口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试论西方文学中的“家庭天使” 被引量:41
13
作者 杨莉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80-82,共3页
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归纳起来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均产生于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这些女性文学类型,无论是“家庭天使”型、“红颜祸水”型、“悍妇”“女巫”型,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男性对女性的希翼、评价与控制,折射了男... 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归纳起来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均产生于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这些女性文学类型,无论是“家庭天使”型、“红颜祸水”型、“悍妇”“女巫”型,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男性对女性的希翼、评价与控制,折射了男性心目中的女性价值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天使 父权文化 西方文学 女性类型 红颜祸水 女性特质 资产阶级 父权制 女性形象 文学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类和词长的相关性──汉语语法的“语音平面”丛论之二 被引量:40
14
作者 刘丹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12-119,共8页
统计数字表明,现代汉语名词和动词的词长差异很大;从这种差异在语言和语言的许多方面的表现,可以发现不同词类各自的典型饲长(名词为二至三音节、动词为单音节)及词和短语的节律界限。上述调长差异不是词汇现象,而是语音节律对汉... 统计数字表明,现代汉语名词和动词的词长差异很大;从这种差异在语言和语言的许多方面的表现,可以发现不同词类各自的典型饲长(名词为二至三音节、动词为单音节)及词和短语的节律界限。上述调长差异不是词汇现象,而是语音节律对汉语形态和句法功能的明显制约在词类上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平面 汉语语法 双音词 名词 相关性 三音节 单音动词 词类 双音节 句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小说”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克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09-114,共6页
庄子所说的“小说”不但确实是指一种文体,而且在先秦时期,也确实存在着一类名为“小说”或“说”的作品。这类具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叙事性作品的性质,既不同于神话、寓言,也不同于历史记录,只能叫做“小说”,它们是中国古代... 庄子所说的“小说”不但确实是指一种文体,而且在先秦时期,也确实存在着一类名为“小说”或“说”的作品。这类具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叙事性作品的性质,既不同于神话、寓言,也不同于历史记录,只能叫做“小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小说萌芽时期最早的一批产品。因此,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韩非子》 《庄子》 先秦时期 小说家 寓言 《战国策》 饰小说以干县令 先秦小说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灯会元》中同形动量词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美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同形动量词较早见于晚唐五代,在宋代走向成熟。《五灯会元》中的同形动量词充分说明,它是借用动量词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非简单的动词重叠。同时也揭示了这样的一个语言发展事实:如果说名量词在魏晋南北朝时已迈入完全成熟期,那么动... 同形动量词较早见于晚唐五代,在宋代走向成熟。《五灯会元》中的同形动量词充分说明,它是借用动量词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非简单的动词重叠。同时也揭示了这样的一个语言发展事实:如果说名量词在魏晋南北朝时已迈入完全成熟期,那么动量词的完全成熟期应为宋代,至迟是南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词 《五灯会元》 动词重叠 现代汉语语法 魏晋南北朝 《朱子语类》 中心动词 《祖堂集》 《景德传灯录》 形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詈语的文化蕴含 被引量:13
17
作者 尹群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7-40,共4页
汉语詈语的文化蕴含尹群引言所谓“署语”,即那些用来粗鲁、恶意地侮辱、伤害或斥责他人的话,俗称“骂人话”。一般说来,署语是一个人情绪激动而普通语言难以表达其心情时的一种替代,用以渲泄情感、平衡心理。无论在哪个民族、哪个... 汉语詈语的文化蕴含尹群引言所谓“署语”,即那些用来粗鲁、恶意地侮辱、伤害或斥责他人的话,俗称“骂人话”。一般说来,署语是一个人情绪激动而普通语言难以表达其心情时的一种替代,用以渲泄情感、平衡心理。无论在哪个民族、哪个社会,署语都是存在的,而且,在每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詈语 文化蕴含 汉语 二百五 社会规范 旧中国 下地狱 南京师范大学 等级制度 周朴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量词的宏观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丹青 《汉语学习》 1988年第4期5-7,共3页
汉语量词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是单位词,表示度量衡单位、集体、部分等;一类是个体量词,又被称作“天然单位词”“类别词”等。前一类为各语言所共有,后一类则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等的一大特点,受到汉语学界的重视,论文时见,专著迭出,描... 汉语量词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是单位词,表示度量衡单位、集体、部分等;一类是个体量词,又被称作“天然单位词”“类别词”等。前一类为各语言所共有,后一类则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等的一大特点,受到汉语学界的重视,论文时见,专著迭出,描写研究得十分详尽。下文的“量词”专指这后一类。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三本书”中的“本”纯属无用信息,象英语的three books那样说成“三书”似乎也传达了同样多的信息,那么量词在汉语中的存在价值何在?为什么会从无到有、以少到多、直至蔚为大观?多数量词研究的论著似乎都没有从宏观上提供汉语量词这“所以然”,虽然对“其然”的微观描写已经十分完备。本文只想尝试一下这种宏观分析,不少地方尚属推测,希望引起讨论。 我们重点想从现代汉语的共时角度来谈一下量词的存在价值。 存在价值之一,凑足音节。汉语词从先秦以来愈益双音节化,而且,在句法结构中,倾向于单音节词配单音节词,实为凑成一个双音节单位(鲜鱼、赛球)、双音节词配双音节词(新鲜蔬菜、篮球比赛)。这中间,名词走在双音化的最前列,数词从零到十却都没有双音化,于是,当数词和名词组合时,就会出现大量的单、双相配这种不合汉语趋势的配合(一石头、三钢笔),而量词正好跟数词凑成一个双音节单位,于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量词 宏观分析 个体量词 双音节词 现代汉语 单位词 单音节词 双音化 双音节化 描写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的连词用法及其语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丹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3-15,共3页
一 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到”,不仅是动词兼介词,而且还有连词用法。“到”的连词用法其实十分常见,爱看《新闻联播》及后面的天气预报的人,每天可以听到几十次,当然它不仅仅出现在天气预报中。请看例子: ①北京,晴,十三到二十三度。 ... 一 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到”,不仅是动词兼介词,而且还有连词用法。“到”的连词用法其实十分常见,爱看《新闻联播》及后面的天气预报的人,每天可以听到几十次,当然它不仅仅出现在天气预报中。请看例子: ①北京,晴,十三到二十三度。 ②明天最高温度,二十一到二十三度。 ③沪宁沿线各市,昨天的最高气温都达三十四到三十六度。 ④本店招收营业员若干名、年龄:十八岁到二十四岁。 ⑤我家先生每月出差两到三次。 ⑥这次体检的对象是1945年到1965年出生的人。 ⑦今年全县每个乡植树面积都达五百到八百亩。 ⑧用量:每日三到四次,每次一片到两片,或遵医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词用法 语义 连接号 覆盖范围 合取 数量词语 最高温度 数量单位 现代汉语 歧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词规范的操作原则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昌火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共2页
异形词规范的操作原则□徐昌火在一组异形词的几种书写形式中,选择一个作为标准词形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纵观有关文章,人们已经提出了如下几条:从俗、从简、表意明确、表音准确、从本从今、统筹兼顾、把握时机、系列化、定序……在... 异形词规范的操作原则□徐昌火在一组异形词的几种书写形式中,选择一个作为标准词形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纵观有关文章,人们已经提出了如下几条:从俗、从简、表意明确、表音准确、从本从今、统筹兼顾、把握时机、系列化、定序……在实际运用中这些原则相互关系如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词规范 词形 清晰度降低 操作原则 作为标准 汉语书面语 准确原则 表意手段 南京师范大学 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